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炎黄春秋200908 >

第21章

炎黄春秋200908-第21章

小说: 炎黄春秋20090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外,还带着一种强制动员性的政治涵义,是一条促进青年革命化、在“大风大浪”之中成长以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光辉道路;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简称“三大差别”),“反修防修”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彻底否定“文革”前17年教育的前提之下,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布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种更不人道的做法造成了更大的悲剧,知青必须到贫穷落后的农村中去“接受再教育”,而不是留在城市里接受更先进的工人阶级的再教育,这种恶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一代人,严重降低了中国的人口素质,学术界、科学教育界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状况也由此而出现。 
  “文革”开始两年后,由于中学停课、大学不招生,企业基本不招工,数百万正处于青春期和政治分裂状态下的中学生们在城市里无所事事以至惹事生非,也就日益成为城市里的一个不安定因素,成为学校恢复教学和招收新生的障碍。更有一些红卫兵组织不忠实执行毛主席“复课闹革命”的指示,依旧闹派性、搞武斗、制造事端。在“文革”初期的红卫兵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之后,解散“老三届”红卫兵组织以恢复秩序便被提上了日程。 
  作为十年“文革”的组成部分,从1967年10月开始兴起的新一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湮没了“文革”前下乡的一些老知青为返城而掀起的小小波澜。它改变了一代人的人生道路,也影响了整个民族正常的历史发展进程。 
  “文革”中大批知青走向农村的思想基础是建国后17年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从1968年7月中央提出大中学校的毕业分配要从“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开始,迄至1969年初的半年内,在“文革”那种混乱的状态下,多达400余万的城市中学生们,竟然井然有序地分散到了遍及全国的偏僻村庄和遥远的边疆。这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是难以想象的,单单靠一系列的强制性手段是不可能创造出这种奇迹的。如办学习班、吊销城市户口,派出所的户籍警察和街道居委会轮番上门劝说和威逼,由家长的工作单位出面施加压力等等。除了少数先锋者,很多城市中学生也有过犹豫、不情愿,有过不甘心、想不通和无奈,但他们还是上路了。尤其是在1968年底毛泽东一声令下之后,强制性的政治动员就逐渐压倒了原先的自愿原则。在不断拔高的宣传调门中,上山下乡运动被涂上了一层又一层神圣的迷彩。对上山下乡的态度,被说成是“忠不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问题”;愿不愿意上山下乡,被当作判断一个青年是“革命的回首上山下乡运动或不革命的”基本标准。 
  当年最普遍的口号就是“听党和毛主席的话才有出路和前途”,要在“大风大浪”中实现“脱胎换骨”的思想改造。这种忠于党和毛主席的群体意识当然有其积极的一面,正是靠着这种意识,这些知青们才能够在从城市里一下子被抛到莽莽林海、茫茫草原和荒野山乡之后,相互扶助着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在“文革”前所受的教育让他们视怕苦、怠惰、软弱、享受、“骄娇”二气为可耻,使他们能够注意磨炼自己勇敢向上、勤奋刻苦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农村,一些人为了救火、抗洪、抢救生产队的财产和物资而奋不顾身,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在道德上也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文革”前学校中近乎禁欲主义的管理和教育,以及当时媒介“净化”的宣传,曾导致了不少人生悲剧,这在不少知青文学作品中都有过描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正值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们被置于朝夕相处甚至相依为命的艰苦闭塞的环境中(有些还生活在性观念比较开放的少数民族地区),又往往并无任何管束,基本上是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对知青的管束要严格一些),而且当男女知青们因前途渺茫而倍感精神空虚和失落时,大多数人却能够约束自己而未曾发生道德上的堕落,这也应该归功于当时这方面的严格教育。如果没有这种自律,仅仅上千万青少年在道德上产生的问题,对于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就会大得多。当然,“文革”中红卫兵出于愚昧和狂热对整个国家民族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建国后17年的教育是难辞其咎的;而紧随而来的几百万壅塞在城市里的青年学生之所以能够被基本顺利有序的导向农村和边疆,而未曾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冲向社会,造成更混乱、可怕的动荡;也没有因所处社会生活环境的急剧改变而造成一代人整体的堕落,则也要归功于“文革”前17年教育中那些积极的因素。这一切素质、品德方面的教育,是“老三届”知青中的很多人在经历“文革”及“上山下乡”前后的种种人生困厄和磨难时,仍然能够以坚强的意志与命运抗争,而且在面临恶劣的环境和精神的失落时不甘沉沦,这是他们至今引为骄傲的。他们是富于牺牲和献身精神的一代人,如果他们以坚韧的意志所付出的辛苦与汗水不是仅仅消耗在为了温饱而从事的漫长简单的劳作之中,他们一定会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我国经济的大起大落与城市向农村的迁移呈反向对应,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到1980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终于走到了尽头。有人说:国家花了300多个亿安置知青下乡,却换来国家、知青、家长、农民的“四个不满意”。国家对城市知青的安置费并不完全直接发给本人,而部分由基层和生产队掌握。这是一笔纯消耗性而非生产性、建设性投资,徒然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由于始终未能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挪用知青经费留作他用,遂成为普遍性、长期性的痼疾,加剧了知青与地方农村干部的矛盾。多数知青下乡后仍然在不同程度上仰赖父母的贴补帮衬,多子女家庭的经济负担则更为沉重。许多孩子在下乡时尚无独立自理能力,无奈的父母只能为远行的子女黯然神伤,梦牵魂绕,默默忍受着年深日久的精神煎熬。与这场上山下乡运动并行的是“走后门”之风的悄然兴起和畅行。在“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与工农划等号”、“与旧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等极“左”口号的辉映下,是政治特权的凸现和高扬。同为知青,在招工、招生、征兵、入党、提干等方面没有公平竞争的机缘。再加之封建“血统论”的肆虐,对众多家庭出身不好的青年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二、知青们的贡献与收获 
   
  许多知青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与热情,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战天斗地:改良农作物品种、传播和推广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建小水电站,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和努力。在农村的艰苦锻炼,也使知青这一代人培养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与挫折的意志品质,为祖国和人民勇于献身的奋斗精神。这一代知青在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已成为其人生所特有的宝贵财富。知青们到农村,带去了城市的某些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许多偏僻闭塞的乡村受到了城市文明的影响。知青们通过当基层干部、乡村教师、赤脚医生和搞一些哪怕仅仅是低水平的农业科学实验和生产技术革新而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一些农民子弟在知青的帮助下完成了较好的基础教育,并通过进一步的升学走出农村,进入了城市。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普遍轻视知识并排斥知识分子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在农村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使用简单劳动工具、与勤劳朴实的农民同样从事艰苦劳动的知青们,其有限的知识也是难以发挥的,更何况这些知青也不过是一些未曾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学生而已。与国家现代化机遇和人才的丧失相比较,知青们对农村的贡献实在是得不偿失的。我一直存疑:这样一场长达20年,涉及到近二千万城市知青的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是否带着一种民粹主义色彩?在一味美化劳动人民的社会氛围里,农村落后的传统文化习惯势力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对立;一些乡村干部对知青的反感和歧视;一些没有文化的农民对知青的疑忌、戒备、排斥心理及偏见,也使知青们在现实面前感到失望和迷茫。知青也看不惯一些农民的消极怠工,自私、狭隘、保守和落后以及不讲卫生,一些素质低下的农村干部也会引起知青们的反感和不满。事实上,大多数当地的农民和乡村干部,既不情愿也不具备教育和管理城市知识青年的能力。 
  中国农村的贫穷、落后、肮脏和愚昧,对知识青年们造成了极大的震撼。知青们到了农村,才了解了中国的真实情况。这些知青从小所受的教育是:农民都是爱集体、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知青被送到农村来,就是要通过艰苦劳动的磨炼,接受广大农民对自己的教育和改造。从城市来的知青们在一开始还不能理解:在人民公社大锅饭的体制下,农民在出工干活时普遍偷懒现象的必然性(其实在那个年代的体制下,很多城市里的工人也是如此)。 
  上山下乡使知青们成为社会人生经验丰富,从而精神世界也变得丰富的一代人。下乡多少弥补了他们所受教育的不足。他们的偏执、狂热是在那些偏僻的乡村,在那些贫穷、善良、淳朴、坚韧、宽容、生命力顽强且没有文化的农民中间逐渐冷却下来的。他们的人格缺陷,也是在那种严酷艰苦的环境中得到了一些纠正和改变。中国农民的优良品质对知青们的心灵有着净化作用。并不是说农民就一定比知青更先进、更文明,而是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越是偏远的乡村,其遭受政治风浪的波及就越少;那里人们的生活也越正常、越接近人生的自然常态,这是在扭曲的时代里才特有的扭曲的纠正方法。一些知青到农村后才了解到土地改革、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及三年困难时期大饥荒的真实情况,看到人民公社体制的一些弊端,如全国先进典型山西大寨大队的那一套“自报公议”评工分的极“左”做法在农村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在继续阅读马列主义著作的同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文革”及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了初步的反思和探索,并做了一些社会调查,从而成为那一代人思想上的一批先驱者。建国后17年教育使这一代人最缺少的批判怀疑和独立思索的精神由此而产生,其中有不少人成了后来思想解放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和骨干。 
   
  三、知青对农村的负面影响 
   
  各地生产建设兵团历年大规模的垦荒和砍伐,对当地森林、草原植被及湿地所造成的破坏,至今没有看到过全面详细的调查和统计数据。据悉,如今北大荒三江平原的湿地已经减少了70%。城市知青来到地少人多的农村,实际上是与农民抢饭吃,加剧了因资源匮乏而引发的矛盾,使农民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实际上,许多知青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