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云色倾城 >

第47章

云色倾城-第47章

小说: 云色倾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温柔劝解她几句之外,对此事皆是爱莫能助,也不敢问云萝为什么肯应允燕国的婚事。

  小雨紧抱着云萝最喜欢的那一架楠木琴,她不忍心抬头看云萝悲伤的表情,强作欢颜说道:“公主常说琴为知己,奴婢一直替公主好好保管着它,公主带着它一起去燕国就不会寂寞了。”

  云萝终于将眸光转过,温柔地看向楠木琴,对小雨说:“你说得对。只要有你们在我身边,无论在哪里,我都一样开

  小翠趁机将那件“霞光锦”收入包袱中,取出另一件略厚的披风,试探着问:“最近天气有些凉,公主应该多加一件衣服才好。”

  云萝任由她替自己将那件桃花色披风披上肩头,果然不再关注“霞光锦”,只与她们二人闲话,仿佛真的遗忘了那些往事。

  队列越往北行,气候越是寒冷。

  她们一路走走停停,数日后抵达山河关前。早有守城的兵士收到讯息,山河关总兵听说太妃降旨让庆安长公主如约嫁往燕国,亲自列队相迎,率领一干守城士兵在关前迎接候驾。

  和祥奉永妃之命一路护送云萝到山河关,眼看离别在即,队列再往前行便是燕国地界,他心头霎时涌起一阵莫名其妙的苦涩感觉,躬身走到云萝的锦舆前,说道:“奴才启禀公主,前面就是山河关,关外地界皆属燕国。太妃与燕国太子相约在山河关相见,奴才只能送公主到此地了。”

  云萝一路恍恍惚惚,此时听见和祥的声音,才如梦方醒一般,她伸手掀开锦舆侧面的小窗帷幔,眼带愁绪凝望莽莽苍苍的连绵山脉,不禁黯然神伤,一旦走出山河关外,从此就不再是祁国的“庆安长公主”,而是燕国后宫中的一名嫔妃,翦州路远山遥,今生今世只怕再也没有机会返回临安,没有机会见到祁舜的身影。

  小雨见她怅然凝望的落寞神情,忍不住悄悄拭泪,说不出话来。

  小翠心中同样难过,却没有像小雨那样形诸于外,婉转提醒云萝说:“公主,和祥公公要回宫向太妃复旨,请公主示下。”

  云萝闻言,示意小翠将锦舆门帘掀起,移步走下锦舆,向和祥说道:“多谢你一路相随护送,请回宫转告母妃,我已平安抵达山河关,让她不必担心挂念。”

  和祥与其他祁国皇宫内侍一起伏地叩首,他低声称“是”,依然心有不甘,顿了一顿,终于问道:“奴才再请公主示下,倘若皇上归来……问及公主今日离开祁国情形,不知奴才如何回话?”

  。第二十章 边关(一)

  云萝的心头宛如被针尖刺过,倘若祁舜归来,他得知一个他并不爱的人远嫁燕国,会如何想?他或许只会觉得如释重负、觉得终于可以摆脱她的牵缠,甚至,或许不会为她的离去而感到一丝丝的难受?她仰望着天幕中排成“一”字的大雁,声音温柔而平静,说道:“请你告诉他,我自愿离开祁国,心中并无牵挂,请他多多保重。”

  除了这简短的三句话,她已想不出还能对他说些什么。既然已经决定离开,决定放弃,她不需要他为了花溪的那段过往而负疚,留下一抹淡淡离去的背影和一句对他的祝福,便已足够。

  山河关总兵缓步上前,向云萝叩首行礼,让山河关驻守的祁国兵士替换下祁国皇宫侍卫,对和祥道:“请公公放心离开,臣必定遵照太妃旨意,等候燕国太子前来亲迎。”

  和祥与他简略交谈数语,带领送亲的诸人拜别云萝而去。

  云萝回身走上锦舆时,忽然听见附近不远处有一个男子声音急道:“公主请留步!”

  这个声音十分耳熟,低沉中带着几分轻松魅惑,云萝尚未完全回过神来,眼前倏地闪过一道紫影,一张肌肤白皙、带着几分不羁笑意的年轻男子面庞出现在她面前,赫然竟是那日在剑湖偶遇的墨家弟子墨无尘。

  山河关总兵日前已与墨无尘照过面,得知他本是天下闻名的墨家掌门人,又是奉祁舜枯木之令前来守关助阵,想必深得国主信任,迅速上前向云萝解释道:“属下启禀公主。…他是皇上的朋友墨公子,奉皇上诏令前来相助属下守关的。”

  墨无尘在云萝面前站定,双手环胸。气定神闲地看着她,闲闲开口道:“我们又见面了。原来你是祁国公主。”

  云萝没想到会在远嫁之时、山河关外遇见他,虽然有几分诧异,仍是礼貌地回答说:“墨公子安好?”

  墨无尘用深邃的眼神将她全身上下打量了一番,注视着她所穿地鲜艳吉服,皱了皱眉头说:“祁国国君让我们在此抵挡燕国攻袭。怎么还会让你前往燕国和亲?两国交战之际,你一出山河关便是现成的绝好人质,是谁让你去做这么危险又愚蠢的事情?”

  云萝不明其中变化,惊疑问道:“你们在此抵挡燕国攻袭?皇兄不是前往援助衣国吗?难道燕国要趁机倒戈相向?”

  山河关总兵见此情形,料想墨无尘与云萝是旧识,忙说:“请公主和墨公子容属下解释。臣收到晏口城发来地战报,衣国公主居心险恶设下陷阱,幸亏皇上早有防备……”他简略将祁舜等人在边防情况述说一遍,才接着说道:“太妃娘娘前日有旨意将庆安长公主赐嫁燕国太子。燕国已遣来使在山河关外等候,并没有大批人马前来攻袭。”

  云萝没想到前线竟有这么大的变故,心中惊疑不定。暗想道:“衣盈风为什么要对皇兄设下陷阱?他对衣盈风一片深情,她果然如此辜负他地情意吗?她的居心何在?难道她是为了她的国家和她的父亲才如此背叛他?”她静默了片刻。忍不住问道:“衣国与祁国之间曾有婚约。衣国公主是皇兄的未婚妻,你们是不是听错了?”

  山河关总兵十分确定地说:“臣不敢欺瞒公主。皇上已率军攻下衣国晏口,即日挥师直下衣国都城!皇上传旨让臣在此严防燕国突袭我国后方,墨公子前来助阵,正是为此。”

  云萝心头升起一种奇怪地感觉,不知是喜悦还是担忧,假如他们所言都是真的,那么祁舜与衣盈风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是她所设想的那样,他对衣盈风早有防备,说明并没有真正地信任过她。他接受她的“求救”领兵前往晏口城,如今看来竟是声东击西的奇险一着。

  墨无尘冷眼旁观着她的表情,见她柳眉洋溢轻愁、虽然身着吉服却没有待嫁新娘的喜气,不禁扫视那总兵一眼,带着几分慵懒之色说:“按你所说,燕国目前并没有攻袭山河关的计划?难道皇上紧急调用枯木令,让我带领数百墨家弟子前来支援守关,只是闲来无事戏弄我们不成?你们太妃主张和亲,皇上可曾知晓?如果他不同意和亲,你贸然将公主送出关外,只怕将来后患无穷!”

  山河关总兵本是聪明人,被墨无尘一点拨,立刻明白此事棘手,祁舜与永妃一个主张迎战,一个主张和亲,显然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祁舜让墨无尘前来守关,想必是因为他带领大军前往援助衣国,祁军精锐尽出,为防备燕国趁虚而入边关有变。

  云萝不忍见那总兵左右为难,黯然说道:“皇兄只说守关,并未说进攻燕国,用心只在防守,母妃主张和亲同样是为了平息干戈。总兵大人不必为难,你按母妃地旨意送我出关吧。”

  墨无尘神色微变,看向云萝说:“假如燕国背信弃义,日后翻脸以公主为质子,我们投鼠忌器,如何是好?”

  云萝神态从容,全无半点惧怕之色,轻声说:“我若嫁往燕国便是燕国子民,他们怎么会以我为质子?即使他们真的背信弃义这么做,你们届时只管按你们的计划行事,大可不必投鼠忌器。”

  墨无尘虽然想反驳,苦于无言以对,他抬眸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摇头道:“既然公主有这份为国牺牲地决心和胆量,我们还能说什么?我只担心公主此去不能平息两国干戈,将来难以自处。”

  。第二十章 边关(二)

  山河关总兵见云萝愿意前往燕国,墨无尘极力阻拦,这件事若不得罪永妃,就要得罪祁舜,他转念一想,遂向云萝委婉询问道:“臣想请问公主,不知皇上是否知晓和亲一事?”

  云萝尚未开口,墨无尘已挑了挑眉说:“你何必多此一问?皇上若是愿意和亲,还要我们来做什么?将在外军命尚且有所不受,我们不如将公主留下静观其变。将来若是你们太妃怪罪下来,自然有皇上替你担当,我替你作证见就是!”

  山河关总兵见墨无尘极力阻拦他将云萝送出关外,不敢再行辩驳,忙道:“墨公子所言有理,臣暂请公主在山河关委屈几日,待两国局势明晰之后,再遵照皇命送公主出关去。”他随后向守关兵士下令道:“传讯号告诉关外燕国等候的来使们,庆安长公主御驾尚未抵达关内,让他们再等候几日!”

  墨无尘向云萝开心一笑,神情轻松无比,说道:“公主应该不会怪我多事,扰了你的大好姻缘吧?”

  云萝隐约窥见墨无尘面带笑意,没想到他毫无顾忌地与自己开这种玩笑,想起与他在剑湖附近地洞中相处的一幕,粉脸微微泛红,迅速低下头说:“当然不会。”

  墨无尘昂首看向山河关外的连绵山脉,笑道:“公主想必是第一次出临安城,关外风景难得,不如我来作向导,带公主上山峰游览一番如何?”

  云萝不忍拂他的盛情好意,轻轻点了点头,她运用轻功身法追随墨无尘的身影向附近山峰绝顶上而去,墨无尘回头之际发觉她竟然没有落后自己太远。眉目间隐隐有赞许之色。

  山河关依然宁静如昔,衣国境内早已硝烟纷飞,衣、祁、荀三国战况如火如荼。

  祁国兵部尚书率十万精兵驻扎于三国交界处的晏口城。荀国于次日发兵二十万前来攻城,两国激烈交战相持四天四夜。各自死伤士兵无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兵部尚书擅长防守,生生击退了荀国二十万大军的一次又一次猛烈进攻,荀帝发觉祁舜早有防备而来,不得不再次败退。传令三军放弃攻袭,撤回荀国都城郢邑。

  祁舜与显庆等人率领其余二十余万祁国兵马,由晏口城出发向衣国境内征杀。祁国军士见国主亲自上阵以轩辕剑迎战杀敌,顿时军心大振,衣国先前因淮南王之乱军心溃损,几乎不堪一击,守城官兵或死或降、节节败退,祁军征战中虽有不少伤亡,然而不断有衣国将领归降。兵力不减反增,一路挥师直下,在短短十日之间顺利抵达衣国都城。

  祁舜与显庆并肩站立在距离衣国都城十里之外地山坡上。显庆举起窥镜远眺静海城中情形,颇为自信地对他说:“皇上。且待我们的将士略加休整。臣有信心在三日内攻下静海城!”

  祁舜遥看衣国都城附近的连绵山脉,脸上并没有喜悦地神情。肃声说:“不知尚书大人在晏口情形如何,假如他们不能抵挡荀国大军来袭,我们一路拼杀而来的战绩不一定能够保住。”

  显庆道:“尚书大人精通防守之道,他既然立下军令状与晏口城同生死共存亡,想必十分有把握……”

  他尚未说完,一名兵士匆匆而来,呈递上一封书信道:“启禀皇上、大将军,山河关总兵陈大人来书,呈递皇上御览!”

  祁舜伸手接过书信,见信封上并无显示紧急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