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故事会2010年01 >

第14章

故事会2010年01-第14章

小说: 故事会2010年0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关没难着外乡人,刘振生一阵脸红,紧接着他又出了第二道难题:还是一个碗。刘振生让外乡人把碗锔起来,碗外却不能见半点锔子。锔东西不能见锔子,这不是难为人吗?大家都为外乡人捏一把汗,看他怎么办。外乡人接了活,满有把握地干了起来。乡亲们都看直了眼:外乡人竟然是从里面锔的,并且也没打透眼子,一个个锔子只钉在碗里面,碗外面一点也看不见锔子。这真叫绝活呀!刘振生看了一会,明白了,他瞪着眼指着妹妹说:“你把咱家的手艺传给他了?”妹妹说:“哥,别再难为他了,我们在一起了,不都是一家人吗?”
     第三道难题,刘振生拿出来的还是一个碗。这却是个完整的碗,刘振生的题目是:把碗敲破。把碗敲破谁不会呀,关键是看怎么敲。刘振生要求要把碗敲成两半,碗从中间分开,两边一样大小,差一点都不行。这难度就可想而知了,谁能把碗敲成一模一样的两半呀?
    那个外乡人从容地把碗拿起来,端详了半天,对刘振生说:“大哥,你说话可要算话呀!”
    刘振生说:“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外乡人就举起了锤子,只是轻轻地一敲,只听“当”的一下子,那个碗就成了两半,一模一样的两半,丝毫都不带差的!乡亲们禁不住为外乡人叫起了好,刘振生两个眼珠都要瞪出来了,拿起那两个半拉的碗来比了又比,心想:不可能呀!
    外乡人放下工具就给刘振生跪下了:“大舅哥,先受小弟一拜吧!”
    刘振生看着眼前这个外乡人妹夫,又看到乡亲们嘲笑的神情,不由又气又羞,他对外乡人说:“好,我刘振生说话算数,我妹妹是你的人了,但我们刘家手艺不能败在你手里。以后我还会找你,这半拉碗就是战书。”说罢,把半拉碗揣到怀里,抬腿就走。
    妹妹在门口拦住刘振生,怎奈刘振生正在气头上,一把甩开妹妹,说:“要想让我们兄妹再相见,除非这个碗合在一起!”说罢扭头就走了。刘振生揣着半拉破碗,离开了家乡,在外面一边当“箍漏子”,一边向各地的锔匠学习手艺,后来他就到了东北,安了家。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刘振生终于想明白了,那个外乡人是怎么一锤子把碗敲成两半的,但这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他最盼望的,是和妹妹团聚!
    刘振生又回到了河北家乡找妹妹,可他到了村里就傻眼了,村里早就变了样,一打听才知道,他走后几年正赶上大旱,村民们都逃荒去了外地,现在的人是几年前才从外地迁过来的。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妹妹呀?他只有怅然而归了。
    又过了多少年,刘振生老了,他要把碗合在一起的愿望却更强烈了,他在临死前立下了个规矩,要把那半拉破碗供在神龛里,一年四时烧香供奉,直到找到另半拉碗,合成一个完整的碗为止,所以他们刘家多少年来,一直供奉着那半拉破碗。
    在外人看来,刘家总拿着那个破碗敝帚自珍,十分蹊跷,因此,“破碗刘家”的名号这就这样传开了。
    6.破碗重合
    听了“破碗刘家”的故事,关秀反而不急着走了,他坐了下来,从从容容地说:“既然刘先生给我讲了你家破碗的故事,我也有个故事要奉送给刘先生。”
    接着关秀也给刘义重讲了个故事,奇怪的是,那故事里也有半拉破碗:几百年前,有个叫刘翠云的少女,看中了一个外地来的“箍漏子”,她的婚事遭到了哥哥的反对,哥哥以考外乡人的手艺为由,想把他们拆散。刘翠云明白,没有她的帮助,外乡人很难过哥哥那一关。刘翠云先摸清了哥哥的考题,她知道,第二道难题外乡人绝对过不去,就把家里祖传的手艺——“阴锔”传给了外乡人。“阴锔”是把锔子锔在东西里面的一种手艺,这种手艺专门为了锔那些观赏性的东西,锔好了谁也看不出东西是破损过的。祖上有训,手艺不能传给外人,但现在她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而第三道难题呢,刘翠云把哥哥要考外乡人的那个碗给偷出来了,让外乡人用“惊瓷儿”的手法把那碗给“惊”了。这“惊瓷儿”也是锔匠门里的绝活,就是用一种巧妙的手法把瓷器给敲一遍,让瓷器有了暗璺,表面却看不出来,而制造暗璺的那个人,到时候只要用同样的劲道和手法敲下去,瓷器就会按着预定的样子裂开。这在锔匠行里算是旁门左道,但既然哥哥出了难题,也只有这么办了。
    这些哥哥怎么会知道呢?所以哥哥考外乡人的时候,外乡人很轻易地就过了关。可刘翠云没想到,这让哥哥丢尽了面子,致使他愤而出走。
    哥哥走后,刘翠云一直留在家里,盼着哥哥回心转意,可等了几年也没见哥哥回来,村里却发生了旱灾,丈夫对刘翠云说,这里没法过了,还是回他老家去吧。刘翠云只好跟着丈夫,揣着那半拉破碗离开家乡,到章丘安了家,生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许多年后,刘翠云也老得快要人士了,她给后代定下了一个奇怪的规矩:手艺传女不传男。她的手艺让女儿带走,然后再传给外孙女……直到她手里的半拉破碗找到另一半为止。这规矩世世代代传了下来,凡是女的抛头露面在外面做“箍漏子”的,她们的手艺都是从母亲或姥姥手里接过来的。
    刘义重听了这个故事,沉思了半晌,才说:“我明白了,我们都是一家人呀,怪不得你有这么多绝技呢!”接着,他又看了关秀几眼,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说:“难道,你是……”
    关秀摘下头上的棉帽,打开发束,果然是个女儿身。她说,自己一个女孩家闯关东多有不便,只好女扮男装了。
    关秀说罢,又拿出那个红色包袱来,就是昨天她拜祖宗的那个。她打开包袱,里面没别的,只有半拉破碗。
    刘义重呆了半晌,突然倒身便向关秀磕头,关秀忙把刘义重扶起来,问:“你这是为何呀?”
    刘义重说:“我们祖上有一条规矩,凡是拿着另外半个破碗来的,都要拜她三拜,因为她是代表我祖奶奶来的呀!”
    接下来,就要把刘义重和关秀手里的两个半拉碗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碗,这可是他们祖宗几百年来的心愿呀!
    刘义重无比虔诚地向神龛里那半拉碗拜了三拜,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碗取了下来,两个半拉的碗合在一起,竟是严丝合缝!
    碗固定下来后,关秀和刘义重就各自展开绝技,一人负责锔一边的碗,只几下工夫,就把碗锔起来了,最后一个锔钉,是两人一起钉上的。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分离后,碗终于合在了一起!锔后的碗,拿在手里金光闪闪,完整如新。
    把碗锔好,刘义重对关秀的语气就亲热了些:“妹子,我们本是一家人,你就是我的亲妹子,以后你可不要到处跑了,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关秀脸一红,说:“我才不是你亲妹子呢,你差点没把我逼死,在你家里,还不知你又出什么招来难为我呢……”
    刘义重嘿嘿一笑,说:“我这也是在考验你的手艺呀,就算认亲礼吧。我向你保证,以后我绝不难为外地人了。现在想来,哪有外乡人本乡人一说呀,真要从祖辈上说起,说不定大家都是一家人呢。”
    关秀真的就在“破碗刘家”住了下来。
    后来,听从关东回来的人说,关秀和刘义重结了婚,还生了个大胖小子,而那些学了“破碗刘家”手艺的人,也都不再向“破碗刘家”进贡了。以后从山东到关东的,东北人对他们都很热情,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呀!”



3分钟典藏故事 赤脚进鞋店
赤脚进鞋店
    在英国伦敦的一条大街上新开了一家鞋店,但这条街上鞋店很多,竞争非常激烈。
    一天,店里进来两位时尚女性,她们试穿了一次又一次,付账的时老板听到她们说:“一次一次地累死了。”店老板心想,若能让顾客赤脚进店,就少了不必要的麻烦,购起物来就轻松多了。
    但如何能让顾客赤脚进店呢?店老板从一些重要场合铺红地毯得到了启发,他决定在店内铺放名贵地毯。铺好地毯后,他将店名改为“赤脚鞋店”,又在门口设置鞋架,并贴出一份告示:店内铺有名贵地毯,顾客须脱鞋进店购物,脱下的鞋,由本店代为免费擦鞋。
    告示公布后,许多顾客慕名而来,结果鞋店销售额大增。成功往往取决于另辟蹊径的细节。



3分钟典藏故事 兵马俑的朝向
兵马俑的朝向  作者:王清铭
    有个老板的厂子濒临倒闭,朋友想拉他一起去西安旅游散心,他提不起劲来,朋友只好自己去了。
    朋友参观兵马俑时,给这老板发了一个短信:“你知道兵马俑的朝向是何方?
    皇帝南面称尊,兵马俑是护卫他的,自然也个方向。老板马上做出判断,回了短信:“朝南。”
    朋友回复:“再想想。”老板想了想,再次回复:“是朝北吧。秦始皇发号施令,士兵应该面向他洗耳恭听。”
    可这个答案还是错了,朋友最后说出了谜底:兵马俑的朝向是东。秦国在崤山以西,六国在崤山以东。秦一心灭六国、平天下,秦始皇的陵墓向东,他的士兵也向东,表示同心协力,征服东方六国!
    朋友最后发来的一个短信是:“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所站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



3分钟典藏故事 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  作者:智聪
    有一个青年,二十岁时饿死了。阎王从生死簿上查出,这个青年应该有六十岁的阳寿,而且他命中拥有一千两黄金,不应这么年轻就饿死。
    阎王心想:会不会是财神把这笔钱贪污了?于是把财神叫来质问。财神说:“我看这人文才不错,如果写文章一定会发达,就把一千两黄金交给文曲星了。”
    阎王又把文曲星叫来询问,文曲星说:“这人虽有文才,但生性浮躁,耐不住寂寞,恐怕不能在文章上发达,我看他武略也不错,就把一千两黄金交给武曲星了。”
    武曲星说:“这人虽然文才武略都不错,却非常懒惰,从文从武都不易有出息,我只好把黄金交给土地公了。”
    土地公说:“这人实在太懒了!我怕他拿不到黄金,就把黄金埋在他家门前的田地里,只要从家门口出来挖一锄头,就能挖到黄金。可自从他父亲死后,他从没动过锄头,就那样活活饿死了。”
    阎王听罢,叹道:“活该!”就把一千两黄金缴库了。
    一个人拥有再多的机会,如果不肯踏实勤劳地生活,都是无用的。



3分钟典藏故事 老天爷为我打工
老天爷为我打工  作者:沈岳明
    林场场长在退休前,让全场职工进行一次伐木比赛,伐木最多者就是未来的场长。消息一公布,所有人都跃跃欲试,有一个年轻人却陷入了沉思:和经验丰富的老职工相比,他明显处于劣势。有人打趣道:“嘿,你如果害怕,就不要参赛了。”
    年轻人还是参加了比赛。当大家埋头砍树时,他的行为让大家看不懂:他还没有将一棵树砍断,就去砍另一棵树,虽然“砍”了不少树,但一棵也没有被砍倒。夜幕降临,场长让大家回去,明天一早点数。当天夜里,狂风突起,第二天一早,大家来到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