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故事会 2009年第1期 >

第12章

故事会 2009年第1期-第12章

小说: 故事会 2009年第1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老板告诉小安,要等行情有大的波动时再买,到时他会给小安打电话,小安就赶过来实施计划。黄老板卖了手中的所有期货品种,等待时机,两天过去了,没有什么好机会。 
  这天,小安路过证券公司,他走了进去,想看看行情怎样。刚进证券公司,就听到喊声:“有人晕倒了!”小安挤进人群一看,只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人事不知。小安一打听,晕倒的人姓刘,今天上午买了一只股票,快到涨停板时买的,结果一会就跌停板了,一天损失20%,他一急,心脏病突发,晕倒了。 
  不一会,救护车来了,医生检查了一番,对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不行了,人已经死了,赶紧通知家属吧。” 
  小安很惊讶,他挤过去问医生:“这人没救了?”医生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太晚了。” 
  这时,小安的手机响了,是黄老板打来的,他告诉小安有行情了,让小安赶紧过去。小安看看倒在地上的刘先生,心想:不行,得先救人。小安把这里发生的情况告诉了黄老板,然后挂了电话,立刻吃了一片药,回到了一小时之前。 
  在一小时前的时空里,小安找到了刘先生,刘先生正准备买股票呢,小安上前一把拦住了他:“千万不要买!” 
  刘先生一愣,小安说:“这只股票买不得,我是从一小时之后来的,那时你因为买这只股票突发心脏病而死,所以你不能买。” 
   
  刘先生哈哈大笑,他根本不信小安的话。小安急了,一把抓住刘先生,大喊:“抓小偷,这人偷了我的钱!”保安闻声急忙跑来,刘先生气得把衣兜里所有的东西都掏了出来,对保安说:“我没偷,你看,哪有他的钱包,这小子胡说八道,八成是个疯子。” 
  保安又询问了一番,见小安也没证据,就让他们离开了。等保安走远了,小安对刘先生说:“对不起,其实我根本没丢钱包,我只是不想让你买那只股票,不信你看,它已经大跌了。” 
  刘先生来到电脑前,只见他想买的那只股票已经飞流直下,眼看就要跌停板了,刘先生冷汗都下来了,他看了看小安:“你真是从一小时之后来的?” 
  “当然,一会你就知道了。” 
  小安吃了黑药,回到了现在,只见刘先生两眼迷离,还在想着刚才发生的事。 
  这时,黄老板也赶来了,他想看看小安是否真的能回到一小时之前,他看见刘先生死而复生,知道小安所言非虚,不由对着小安连连摇头:“这次时机已过,可惜可惜,只能等下一回了,以后切不可为了别人浪费了咱们的机会啊!”小安点了点头。 
   
  又失机会 
   
  第二天,小安陪着一个亲戚去海边玩,就在他们要回去的时候,一辆出租车开到了海边。车停了下来,从车里下来三个人,一男一女带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四五岁的样子。那女的一下车就问小女孩:“前面就是大海,你看见了吗?” 
  小女孩说:“我看见了,大海真漂亮!”小女孩虽这样说,但她的眼睛所注视的方向根本不是大海!女的见状脸色一变,她一手把女孩抱了起来,另一只手伸向了女孩眼前,女孩却毫无反应,原来她根本看不见!女的哭了:“都怪妈妈,连你这个小小的愿望都实现不了……” 
  女孩说:“妈妈不哭,看不见没关系,我可以听,我听见大海的声音了。” 
  看样子女孩是失明了,小安看着挺揪心,便想离开,他和亲戚钻进了那辆出租车,可司机却还在愣愣地看着那三个人,许久他才回过头来,拍拍自己的脑袋说:“没有来得及,遗憾啊遗憾!” 
  小安好奇地问怎么回事,司机边开车边向小安讲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这个小女孩患了眼疾,眼睛就要失明了,她最后的愿望就是想看看大海。父母带着她跑了几百公里来到这里,女孩上出租车的时候还能模模糊糊地看见东西,哎,就差了一会儿啊!小安问道:“是什么事耽误了?” 
  司机重重拍了拍自己的头:“这事都怨我,我财迷心窍啊!我是在火车站遇到他们的,当时有一个乘客已经上了我的车,他们一家三口说想去海边,我便想并客。其实他们和那个乘客去的是两个方向,我送完那个乘客再送他们,路上又堵车,这一来就耽误了很多时间。要是我早知道他们的情况就好了……” 
  小安心头一动,自己何不用后悔药帮小女孩实现愿望?这样,自己还能剩最后一次机会。 
  不巧的是,这时黄老板的电话来了,他告诉小安,有行情了,赶快过来,越快越好。小安有些犹豫,黄老板听他说话吞吞吐吐,就问:“是不是又想管闲事?我跟你说,天天有死人的,你管得过来吗?赶紧过来吧。” 
  “可这次是个孩子,我要帮她实现看大海的愿望。” 
  “你疯啦?为了看一眼大海就浪费一次机会,你不想找你的女朋友了?” 
  这句话说得小安心里一动,他愣了愣,还是断然告诉黄老板,自己不过去了,再等下次机会吧。黄老板还要再说什么,小安挂断了电话。 
  小安告诉司机,他有办法让女孩实现愿望,让司机马上载自己去女孩上车的地方,司机半信半疑,但他还是向小安要了一张名片。 
  车子很快开到了火车站,小安吃下药丸,时间回到了一小时之前,只见那一家三口正走出车站,出租车也来了,正是刚才的那个司机,他的车上还拉着另一个乘客。小安立刻走了过去,向司机把小女孩的情况说了,问能不能让他们先走,那乘客通情达理,立刻下了车,一家三口上了车,小安怕路上出什么事,也跟着上了车。 
 这回,他们一路顺风,很快到了海边,女孩面对大海,拉住了父母的手,说:“爸爸妈妈,我看到了,大海真美呀!”孩子的父母顿时泪流满面。小安看着他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毕竟,这可能是孩子人生的最后一眼呀! 
  接着,小安吃下黑色药丸,回到了现在,匆忙赶到了期货公司,可这次又晚了。小安暗想,最后一次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收获爱情 
   
  晚上,小安刚回到家中,黄老板打来了电话:“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酒和烧鸡都买好了,我去你家,在家吃氛围好,我马上过去。”小安只好告诉了黄老板自己的住址。 
  不一会,黄老板来了,大包小包拎了不少好吃的,还有两瓶白酒。黄老板不停地劝酒,小安酒量不行,不一会就醉了。这时,黄老板提出,要看看小安的后悔药,小安把药拿了出来,黄老板问:“这药怎么用?” 
  小安头很晕,嘴皮子也不利索了:“把药吃下去就、就行了,先吃白的,后吃黑的,这样就可、可以了。”说完,他一头栽倒在床睡了起来。 
  直到次日中午小安才醒来,他睁眼一看,黄老板已经走了,桌上有个纸条,纸条上压着张银行卡。小安拿起纸条一看,是黄老板留下的:“你的药我拿走了,银行卡里有十万元钱,算是我买药的钱,我怕你又拿药去干别的事。” 
  小安大惊,黄老板也太黑了,他拿了药,转眼就能赚几百万,却只给自己十万,不行,得把药要回来。他给黄老板打电话,对方却关机了。他跑到期货公司,也未见黄老板的踪影。 
  小安暗叹,这回完了,他心里不断地骂着黄老板,无精打采地回到了家。刚到家门口,他就惊喜地发现,门口站着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女友,女友后面还跟着一个人,就是那个海边遇到的出租车司机!女友指着司机说:“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父亲。” 
  小安先是一愣,接着忙不迭地问好。 
  司机说:“昨天我回家后把你的名片给女儿看了,这才知道,原来你就是她的男朋友。” 
  女友盈盈一笑,告诉小安:“爸爸同意我们的关系了。” 
  小安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真的?” 
  司机说:“当然是真的,我看中的,是你的人品,为了让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看看大海而放弃赚上百万的机会,这样的人不多了,把女儿嫁给你,我放心!原先看你没正经工作,我还以为你是个混混呢。她妈妈的思想工作我已经做通了,她在家里给你做饭呢,走,咱们回家吃饭去!” 
  小安高兴得合不拢嘴,三个人欢欢喜喜地正要出门,小安的手机响了,一看,竟然是黄老板打来的:“小安啊,我吃了你的药,怎么没到一小时之前啊,我不知道我来到了什么地方,这地方好可怕,一个人都没有。” 
  小安先是一愣,随即赶紧问:“你吃的是黑药还是白药?” 
  “我按你说的吃的,先吃白的,后吃黑的,没错呀!” 
  “你是不是吃完白药马上就吃黑药了?” 
  “是啊!” 
  “哎哟,这下完了,应该先吃白的,这样你就会回到一小时之前,想回来时再吃黑的,黑的就会把你带回来。根据说明书上写的,如果一起吃了,白的就不起作用了,而黑的会把你带到一小时之后,你现在是在我们的一小时之后了。” 
  “那、那我怎么回来呀?” 
  “你永远都回不来了,药已经没有了,你就在未来的时空里给我们探路吧。” 
  “可这里一个人都没有,我好害怕。”黄老板声音发颤。 
  “一个人好,这样你就不用再贪钱了,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了!” 
   (题图、插图:谭海彦) 
   
一定要抓到你作者:刘祖光故事会 年1期 字数:3512 字体: 【大 中 小 】 

   
  我们的主人公是个刚从警校毕业的年轻人,面对种种打压和诱惑,他从未动摇,因为他背负的是亲人的血海深仇;面对逐渐揭开的巨大黑幕,他从未畏惧,因为他心中有信念,眼中有光明…… 
   
  1。 势同水火 
   
  事情得从四年前讲起。那年年底,洪武市出了件大案,一位名叫姜薇薇的女记者,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人杀害了。案子很快就侦破了,杀人凶手是当地的小混混常四,常四交代说,自己是为了劫财。案子到了这个时候,本来应该画上句号了,没想到,受害者家属死活不同意结案。他们一口咬定,这个案子另有幕后主使,并且直接指出,幕后主使就是建荣房地产集团的老板林建荣! 
  原来,建荣集团在双桥小区的建设中,为了降低成本,大搞非法拆迁,对不接受他们拆迁条件的动迁户采取了黑社会手段:轻则断电断水,装神弄鬼,重则大打出手,毁房拆屋。拆迁户四处上访,却无济于事。姜薇薇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明查暗访,采写了一篇深度报道。没想到,这篇论据充分、有极强社会意义的稿件在最后一关被毙了。姜薇薇一气之下,将这篇深度报道放到互联网上。很快,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建荣集团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被迫按国家法规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拆迁户的利益得到了保证,而建荣集团却为此多支付了两千多万。这件事过后不久,姜薇薇便被杀害了…… 
  姜薇薇的父亲痛失爱女,发誓一定要为女儿讨回公道。他连工作都不要了,四处上访,但由于他举报的情况查无实据,加上杀人凶手常四已经缉拿归案,证据确凿,他的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