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当代-2005年第3期 >

第89章

当代-2005年第3期-第89章

小说: 当代-2005年第3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为什么偏偏让上山最晚、资历浅浅的卢俊义坐了第二把交椅呢?书上给出的理由不够。若说卢俊义武艺高强,也没写出他如何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说卢俊义是个大财主,那他比柴进不及。若说他是名门望族,可书上也没有交代。就算是,他也比不过呼延灼关胜杨志这些身上有贵族血统的人啊。凭什么?就凭宋江一句话。 
  其实说简单些,只能是一个理由,这理由是政治上的,就是宋江要掺沙子。梁山泊的领导班子,还是晁盖留下来的原班人马,包括吴用这些高层领导,基本都是晁盖的原班人马。宋江大概怕自己指挥不了,他必须弄上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来进班子。就算不用卢俊义,张俊义、李俊义都行。这是一种权术。宋江这样干行吗?行。可以想象梁山泊任用干部的程序,肯定没有民主推荐这一说,也就是宋江一句话的事儿,用不着开什么常委会。 
  说到这里,算是明白些了,让卢俊义上山,宋江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副手,为的是开会决议时,好替他举手。卢俊义肯定听他的啊,你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啊。宋江绝不是找接班人。我们可以试着想,如果梁山好汉没有后来招安的事儿,就算宋江发生了什么意外(突然病故,或者车祸),卢俊义和平接班也几无可能。一则,按书上所写,卢俊义绝不是什么年轻干部,我看着岁数比宋江还大些,卢俊义能顺利接班吗?我看悬,或者说门都没有。有这么多老资格的同志呢,你卢俊义算哪棵葱啊?二则,干部的威信不是哪一个人树起来的。就算把权力交给你,你未必坐得稳位子。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多了去。梁山的哥们弟兄还不得把你轰下去啊?你卢俊义真想坐第一把交椅?做梦呢? 
  说到卢俊义,得说说燕青。他是卢俊义的仆人,也就是一个跟包的秘书。按说这样一个身份,就算是上了梁山,也不应该把位子排在前边。可燕青的位置真是不靠后。谈歌的记忆里似乎是排在了三十六位。我从不相信那些什么天星地星的胡话,这绝对是宋江事先弄好了再拿出来让人看的一份既定名单,这一切都是按照宋江的意思来办的。座次就标志着你的身份,你的身份就代表着你的待遇,比如工资奖金住房职称等等。宋江给卢俊义排到前边,自然不能亏了燕青啊。这是给卢副书记面子啊。或许卢俊义私下也对宋江讲了些什么照顾燕青的话:宋书记啊,这小伙子跟了我多少年了,适当照顾一下吧。宋江肯定照顾。不然,燕青绝对排不到前边。如果实行民主,张榜公布,第一榜就算燕青混上去了,第二榜也得拿下来。群众反映强烈啊。可是宋江要是硬照顾,谁反映也没用。 
  燕青是一个书中写得挺硬实的人物,他上梁山晚了些,可是他的名头在梁山上不小,也立了不少功劳。要我讲,他绝对是沾了卢俊义的光儿。就算卢俊义没有什么实权,可人家毕竟是二把手啊,人们得拍着点啊。现实社会里,像卢俊义这样的干部不少。他发达了,就一定要提拔自己的亲信。当代生活里这样的事情也不鲜见,领导们不是经常提拔自己的秘书吗?行了,你跟我这么些年了,怎么也得安排安排了。说吧,想去哪儿?不是威信不高吗?多派点活,又出名,油水也不少。来几回,再多表扬几回,就有威信了。领导想提高部下的威信,那还不容易吗? 
  往深里想,燕青提拔这事儿,应该是卢俊义安排,宋江出面。卢俊义不必担承任人惟亲的嫌疑。卢俊义是二把手啊。二把手自古比一把手好干。你想啊,本企业的效益,利润,人事上的安排,谁多谁少,谁前谁后,这都是要一把手拍板的事儿,二把手是不负责任的。一把手难当,也就是这个理儿。排座次这件事,宋江就不敢随便来。谁跟他好,他不一定提拔谁(都跟我不错,我提拔不过来啊)。打个比方,跟他最好的李逵,包括他亲兄弟宋清等等这些人,都没有太靠前。宋江也得避嫌。你是一把手啊。你要是太过于偏了心眼,你可真得听着下面人骂街。可是卢俊义没关系。他可以点名让燕青进高职,住超标准的房子。他还不用出面,让宋江说说算了。下边的人谁还能说出什么啊。就算骂,骂名都得落在宋江头上。谁让你是一把手啊。 
  卢俊义最后征方腊回来,也弄了个大干部当,总算有了一个好结果,可好景不长,他也被人下毒落水而死了,也就不算善终了。事先燕青因为劝不动他归隐,个人顾个人,早早地跑了。其实这么说,燕青的人品也不怎么样,你倒是保护好你的主人啊。看起来,卢俊义的两个仆人都没有选好啊。 
  说到底,其实还是梁山泊害了卢俊义。主谋就是宋江,你让人家好好过着小康的日子,有吃有喝,这辈子算是幸福了。可是你逼着他上梁山。这下场……啧。现在倒是流行一种说法,叫做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卢俊义愿意当高官,也就不在乎高寿了。当高官多高兴啊。不当高官的高兴,不是瞎高兴吗?如此说,这跟“拼得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色鬼理论是一个理儿,也都是讲高兴二字的意思。 
  谈歌感慨地想,卢俊义真高兴吗?真是天可怜见。 


宋江的苦恼
谈 歌 
 宋江出场时的身份不高,押司。押司是个什么官儿!也就是县衙里一个掌管公函来往的秘书差事。应该是现在的秘书科长或者是副科长,一定是国家公务员了。北宋年间,政府的经济形势还算平稳,弄到这样一个差事,吃穿的问题可以解决。当然,如果你想置房子置地,想弄辆高级进口轿车开开,弄个跃层豪华住宅住住,这点收入就差点意思了,则另当别论。但是这个差事毕竟是一个有稳定收入的差事。宋江的家庭出身也应该是地主。他爹宋太公,在宋家庄住着大宅院,雇着长工短工,也应该就有些家底儿,每年的收入也一定可观,大概常常补贴一下在城里上班的宋江。所以宋江在县里当一个小干部,腰包鼓鼓的,黑白两道他都吃得挺开,小日子过得自在悠哉。 
  饱暖生闲事,闲事惹是非。这应该是一条屡试不爽的俗理儿。宋江也莫能例外。他出事儿出在包小姐上。按书中所写,宋江属于大龄青年,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还是个单身贵族,一直没有结婚。可他却长期包了一个姓阎的小姐(也没领结婚证,属于长期同居那一类)。大概开始还算不错,可后来这个阎小姐开窍了,她大概也属于追求爱情之类的主儿,对宋江不大满意了。你宋江不就是有俩小钱儿吗!长得黑乎乎的。于是,阎小姐又勾搭上了一个名叫张三(有的戏中叫他张文远)的小白脸儿。跟宋江一比,“张白脸”那叫一个酷。其实若论宋江的脾气,这也不算个什么事儿。不就是个小姐吗!你不愿意跟我,我再包别人算了。可是宋江是个跟黑道儿有来往的人,就出事儿了。那天,刘唐送来了一堆金子和一封信。什么信!是晁盖写来的一封感谢信(无外乎是感谢宋江通风报信之类的客气话)。宋江也是,什么信啊,又不是情书,你看完就烧了,留着它干什么啊!这就活该着出事儿了。宋江喝多了,把这信丢在阎小姐这儿了。于是,这封信让阎小姐给看到了。阎小姐早就忘记了当初跟宋江的恩爱,她借机要敲诈宋江,还扬言要告官。宋江再好脾气也不行啊。于是,阎小姐就让宋江给杀了。京戏《坐楼杀惜》就是说这一段的,让人看着解气。最近看了一出新编的《坐楼杀惜》,把阎小姐刻画得风情万种,楚楚可怜,好让宋江下不了狠手啊。这真是编剧闹笑话了。让你遇到这么一位敲诈你的小姐试试,张嘴跟你要多少多少万,你给不给!你不给就去政府举报你,还总威胁要给单位打电话,给你家里打电话,你也得恨得动了杀机。你还瞧着她可怜吗! 
  好在宋江人缘好,朋友多,上下打点,没按杀人偿命处理。宋江给判到江州去劳教。写到这里奉劝后来者一句,宋江一个挺好的国家公务员,为了一个小姐,把工作都丢了,还判了个劳动教养,想想这事儿真不值啊。后来者戒,少跟小姐们动真的。谈歌这么讲,有人会抬杠,会拿出苏三当例子,还有杜十娘。那是小姐里的另类,不算。放心,你绝对碰不着那样的。 
  这时候又生出事儿了,晁盖派人在宋江途经的地方截了他,请他上山。意思是说,你就入伙吧,你还真愿意去劳教啊。可是宋江死活不肯上梁山,他还想着刑满释放后,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再干一番事业呢。可以肯定地说,宋江此时还不想当强盗。 
  说话就到了江州。这个地方,宋江有朋友啊。他有一些民间崇拜者。于是,戴宗、李逵、张顺等一干人先后登场了。宋江这劳教的日子还是挺快活的,可以逛街,可以跟朋友聚会喝酒,舒服啊,天下大概没有这样劳教的。可他又在酒上出事儿了。他在一家酒楼上喝多了,非在人家墙上弄几笔。别看宋江平常谦虚,可喝了酒就一点也不谦虚了。写在墙上的话就更不谦虚了,话里有点要闹事儿的意思。他写完走人了,可让一个名叫黄文炳的先生发现了。黄文炳先生一直积极要求进步,跑官买官的事儿也干了不少,可是上级领导一直不提拔,这下老黄可逮着机会了,就把宋先生给举报了。麻烦就大了,官府把宋江的墨宝当反标处理了。这一下,把一个戴院长也扯进去了。好啊,你这个劳教院的院长也跟黑道儿上的人有联系啊。本着从重从快处理的原则,两个人都被判了死刑。梁山好汉就劫了法场。宋江就万般无奈地(再无别的路可走了)上了梁山。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宋江让人逮了黄文炳,亲自动手剜了老黄的心脏。老宋可是轻易不下这样的狠手啊,老宋也真是恨透了:如果不是你老黄多事儿,我劳教释放了,不是可以重新安排工作嘛,这下完了,只有上梁山了。你姓黄的想进步,你别拿我往火坑里扔啊。让我杀了你这个狗东西吧。 
  这就有了前后两个宋江。前一个宋江被人称作是及时雨,是一个平民政治家。上了梁山的宋江,就成了在野党的领袖人物,被人称作是呼保义。这个绰号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呼天抢地要保护忠义!由此,宋江成了投降派。 
  宋江是个投降派,这个帽子大概是摘不去了。其实这是个政治上的概念。政治家们拿小说讲政治,自然要说出一个事儿来,还都是政治上的大事儿。其实多少年来,至少有几本以上的《水浒传》。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有政治家的水浒,有商人的水浒,有贼人强盗的水浒,还有老百姓的水浒。老百姓读水浒是读得热闹。宋江在老百姓的眼里,是一个讲义气的主儿。老百姓处理人际关系,要权没权,要钱没钱,可就是凭着人生义气二字啊。无论我们怎么样骂宋江是投降派,在老百姓眼里,他们就是喜欢宋江。谁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有宋江这样一个朋友。你有事儿了帮你办事儿,你缺钱了,帮你几个钱儿。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如果宋江不是讲义气,就不会在江湖上大大的有名,就不会有那么多道儿上朋友哭着喊着追随他。也别说宋江是小恩小惠收买人心,仗义疏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就算你生活在电子时代,也总得有个马高镫短的时候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