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杂文-随笔 >

第213章

杂文-随笔-第213章

小说: 杂文-随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代刘宠,因为政绩显著被提升,临行前,万民欢送,郡内六位白发老翁每人出一百文钱相送,不收就不能离开。刘宠无奈,每人只收一文钱,留下“一钱太守”美名。

  东汉初年,刘秀姐姐湖阳公主家奴杀人,洛阳令董宣捉住当场绳之以法。公主告到皇帝那里,刘秀令董宣向公主磕头道歉,董宣两手撑地,硬着脖子始终不肯低头。光武帝称其为“强项令”,又号“卧虎”。

  东汉建武年间,岁终祭神之后,皇帝按例下诏赐博士每人一头羊。因为羊有大小肥瘦,不好分配,博士甄宇带头取了最瘦的一头,众人于是不再争执。光武帝有次朝会时询问:“瘦羊博士安在?”这一雅号遂传遍京师。

  刘秀麾下大将冯异,作战勇敢,却从不居功自傲。史书记载:“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明太祖朱元璋时的吏部尚书吴琳,廉洁正直,两袖清风,从不追求功名利禄。离任后,他如农归田,以田为宿。老百姓称呼“赤足田农”。

  明朝于谦,为人正直,曾写诗:“绢帕磨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来,在他家乡,一位叫于仲的县令以于谦为楷模,把“清风诗”挂在床前以作醒示,百姓叫他“于清风”。

  明代监察御史丁俊生活节俭,常食豆腐,人称“豆腐御史”。荆州知府张宏,坚决不接待通关系走门路的人,时人赠号“闭门张”。新繁知县胡寿安种菜自食,人称“菜知县”。

  清汤斌任江宁巡抚时,施政有方,爱民如子,百姓送他外号“三汤官”,如豆腐汤之清、如黄连汤之苦、如人参汤清苦但益元气。

  清代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日常食用极为简陋,粗茶淡饭,佐以青菜,外号“于青菜”。

  现在也有一些绰号表达了人们对他们心中好干部的尊敬与怀念之情。如“铁市长”西安市原市长张铁民、“豆腐市长”哈尔滨市原市长王崇伦、“活菩萨”孔繁森、“黑脸”姜瑞峰、“百姓书记”梁雨润、“孺子牛”牛玉儒、“女包公”刘丽英等等。

  无论是古代官员的绰号,还是现代官员的绰号,都反映着官员在百姓心中的位置,百姓对他的态度。看来,这绰号虽然简单,但背后反映的民情民意却不可忽视,无异于一种别具特色的官员考察鉴定,是值得好好品味的。


杂文锦丌 朝鲜再次铤而走险

最近,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续「走边缘」,昨日悍然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令本来就十分紧张的东北亚安全局势再度升级。朝鲜二亮「杀手鐧」,令国际社会震惊。核试验是朝手中一张「王牌」。通过核试,既可提高其核遏制力,使其顺理成章地迈入「有核国家」行列,又可时刻对国际社会保持一种高压,获得实际利益。二○○六年九月,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使其在六方会谈中的筹码大增。如今朝鲜故伎重演,希望通过核试验,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再次占据主动。

  东北亚安全正处于生死攸关的关键时期。由于朝鲜的退出,已进行了六轮的六方会谈搁浅,没有多边机制约束的东北亚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而朝鲜二次核试后,要价定会水涨船高,可能会令今后六方会谈的主题发生根本性变化,由过去的「无核化」变成「核不扩散」,这是其它方所不能接受的,六方会谈短期内重启的可能性更加渺茫。国际社会过去四年来为了朝鲜无核化大费心机,软硬兼施,有些国家承诺给予平壤大量援助物资,有些则对其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现在危机竟再度爆发,各国必定惊愕不已。

  众所周知,朝核问题是冷战的产物,涉及各大国的核心利益,牵动国际社会的敏感神经。但不论局势如何变化,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也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然而,这个封闭的邻居采取核试来在国际社会炫耀自己的军事威慑力和增加谈判筹码,无法令人有好感,最终会东北亚地区局势失控,受害最大也会朝鲜自己。

  


杂文锦丌 聆听吴伯雄先生南大演讲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5月31日在南京大学发表演讲,其中有两段话是期许大陆青年知识分子:

  (1)“年轻的一代,心中不需要背着很多上一代的恩怨,不必背着很多原罪,你们的思考可以带来非常好的、新的事情,年轻的一代应该在生活方式上多思考,怎样的生活方式是最符合人性、符合普世价值的。我们要民主,当然也要法治来融合;我们要富有,但也要有礼节,要富而好礼;我们希望经济发展,但也要兼顾社会的公平正义。像这类的思考,正是现代知识份子,尤其是大学生一定要出世来体察社会、体察人民,而不是走入象牙塔出世,这是我给各位同学的一点建议。”(2)“南京大学胡福明教授首先倡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个知识份子的思考,能带动这么深远的影响,各位同学都不要妄自菲薄,请你脑力激荡,看有没有更好的,可以影响下一代的思考模式,在你们的脑中涌现。我要做一个结论就是,希望大家在思想上可以大开大阖,但从过去很多经验,无论是在大陆或台湾,有个经验就是‘避免走偏锋,尊重多元文化,发扬人文精神,珍惜两岸发展的黄金机会,共创两岸文化价值的新时代’”。

  个人认为:吴伯雄如上所言弥足珍贵,值得铭记。因为这两段话是着眼于当前两岸搁置政治争议、寻求并且不断扩大民族之共同血缘、共同文化历史的基础,希望在不太远的将来走上两岸携手、共同实践由孙中山先生首倡的“振兴中华”之大业。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积贫羸弱、百病丛生、主权日丧、民智与科技都与世界先进拉大距离。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首先觉醒,他们看透了那个“老大之帝国”,描绘了一个“少年之中国”;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志士仁人不惜牺牲、奔走革命、前仆后继,终于结束帝制,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只是封建专制的衣钵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随着帝制的终结而彻底消失,更由于世界风云多变,引领世界之一时的思想潮流也常冷暖不匀,有时还要出现冷暖严重对峙(所谓“冷战”),中国这个一向有着中庸哲学传统的国家不幸陷进了“冷战”之世界旋涡,民族的灾难由此产生。

  台湾问题就是在这样的世界背景之下产生的,60年了!如果还有谁继续在这过往的“冷战旋涡”里思考两岸的问题,则必定是永远无解!

  笔者注意到吴伯雄主席此趟大陆参访八天里的许多细节:(1)在北京“胡吴会”,是一张长桌,两岸两党领导人相对就坐,这是一种平等对谈的姿态,公众虽然看不全会谈室正中都有些什么样的布景,但个人愿意推测:这样的对谈真正结出硕果的时候,其每一个参与者的内心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又能体现两岸民众最基本的愿景,这样的愿景必定是超越政党之利的。(2)在重庆,吴伯雄先生参访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办公旧址、参访蒋中正宋美龄旧居,吴主席神情肃穆,虽然陪同参访的是当地中共负责人,可从吴先生一改往日宽厚慈笑的神态,不由人要联想起:此时亦真亦幻民国事!这是一段虽为艰辛却是有着“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民族空前团结、精神空前振奋的历史时期。(3)在南京中山陵谒陵,吴博雄先生以70高龄、仅用15分钟跨越392步阶梯,他向国父孙中山先生敬献花篮、行鞠躬礼的时候心潮澎湃(转述吴先生对记者陈述),他知道像这般庄严、隆重的谒陵仪式,距今已经足足64年了(1945年抗战胜利蒋介石率队隆重谒陵)。(4)在南京、在杭州等地,凡可以与大陆普通民众对视的场所,吴伯雄先生都得到了大陆民众的热情问候和鼓掌致意。

  浓郁的情感、真诚的善意,热切的期待,吴伯雄先生一定是感受很多了;可是两岸之间许多不同的社会现实又真的仿佛是一道鸿沟横亘在眼前,比起自然环境里的海峡深沟,这是一道几倍于艰难跨越的沟壑!现在看来,台湾问题能不能妥善解决,这决不是几个政治家的事情,但是台湾问题的今后走向、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决定着两岸政治人物的历史命运。在上千年的共同血缘、共同历史文化面前,任何政治家只能是谦虚与虔诚。

  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说过:解决台湾问题不是领土与主权的再造;马英九先生也态度鲜明:两岸之间,主权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价值观取向。

历史,只给有准备的民族选择辉煌!正是基于这种体会,吴伯雄先生选择前“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向大陆(也可能向台湾)的青年知识分子发出殷切的期许。笔者再引用吴先生演讲稿里的一段话作为本篇的结束语:“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国知识份子最动人的传统。知识分子必须入世,为国为民,而不是出世进入象牙塔。知识分子必须站在历史浪潮的顶端,更应该为两岸文化价值的整合与创新,做出点点滴滴的努力和贡献。”



杂文锦丌 卿本佳人,奈何做那不堪事儿?

演艺界沐浴了太多的阳光雨露,花木葳蕤时,也良莠丛生,用邻居二狗的话说“哪里都有混蛋”,也因艺人被万人瞩目,他们的一言一行时刻牵扯着受众的眼球和神经。这也是常理,谁让人家是公众人物呢。

  其实,满文军在演艺界充其量算是一个三流“选手”,不过,满氏因《懂你》名声渐起,加之满氏看似低调的演艺风格,倒是颇赢得平民的掌声和赞誉,一路看好。只是2009年5月20日满氏因吸毒被警方行政拘留案发,一时间友人惊诧了,“粉丝”惊呆了,遂想起诸葛亮骂王朗那句“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话来。

  卿本佳人,奈何吸毒?

  其实,演艺界一些人吸毒已是公开的秘密了。1997年,艺人朱洁因吸毒过量而死;2002年,艺人姚二嘎因吸毒过量身亡;2002年,香港艺人苏永康因食服食摇头丸被捕;2004年,零点乐队两位成员“涉毒”队员退队;2006年,艺人庹宗康、屈中恒承认吸食大麻,并向公众道歉;2007年、2008年,艺人谢东因吸毒两次被拘;2008年导演张元在家中吸毒,被警方当场抓获。这仅仅是那些案发的“倒霉蛋”,没案发的瘾君子究竟有多少,可想而知。这些艺人在台上行走时光彩照人、魅力四射,一旦躲到“幕后”,便乌烟瘴气、披头散发起来,两者大相径庭。从艺人吸毒事件上,人们大抵可以揣测得到,艺人被吹着、捧着、供着、敬着、迷着、惯着、宠着,有恃无恐,以为就可以不把法律放在眼里了,以为吸食点摇头丸冰毒海洛因什么的就像在派对上喝一杯红酒吻两情人一样简单。还别说,很有些艺人把自己当成了“人物”了,吸毒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