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 >

第75章

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第75章

小说: 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伤〔    香茹  厚朴各钱半  赤苓  藿香  扁豆  木瓜各一钱  砂仁半夏  人叁  杏仁  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一方加麸炒黄连一钱,名清暑六和汤。    藿香正气散    ”生冷〔      白术  白芷茯苓  厚朴  桔梗  紫苏  藿香  炙草  陈皮  半夏  大腹皮  姜  枣    香茹饮    ”伤暑〔    香茹  扁豆  厚朴  甘草    益元散    ”小便少〔    滑石  甘草    麦冬汤      ”燥渴〔    石膏  知母  白芍  茯苓  山栀  竹茹  麦冬  白术  扁豆人叁  陈皮  乌梅  莲肉  甘草    生津丸    ”发渴〔      白糖  乌梅  薄荷  柿霜  硼砂  蜜丸,噙化。    补中益气汤    ”脾胃〔    人叁  竹叶麦冬  石膏  半夏  甘草  梗米  姜汁    苍术白虎汤    ”役劳〔    石膏  苍术知母  甘草  梗米    竹叶石膏汤    ”虚汗〔    人叁  竹叶麦冬  石膏  半夏  甘草  粳米  姜汁    白虎加人叁竹叶汤    ”虚火〔    石膏知母  粳米  甘草  人叁  竹叶    人叁白虎汤    ”昏晕〔    人叁  石膏粳米  甘草  知母    选奇汤    ”被风〔    羌活钱半  防风黄芩各一钱  甘草八分  食後,稍热服。    冷香饮子    ”内伤〔    生附子  草果橘红  甘草各一钱  姜五片  冷服。    浆水散    ”又〔    附子  肉桂  乾姜甘草各五钱  良姜  半夏各二钱半  浆水即淡醋,每八分,多至一钱调下。  如虚热喘乏加人叁。  汗多加黄儀、五味子。    桂苓甘露饮    ”霍乱〔    滑石二两茯苓  泽泻  寒水石  石膏  甘草各一两白术猪苓  肉桂各五钱  每末一钱,姜汤或开水下。一方加人叁、香茹。    大顺散    ”夹暑〔    甘草  乾姜  杏仁  官桂  等分,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再次入杏仁炒,然後筛去砂,入桂,共为末,每三钱开水下。    五苓散    ”身热〔      白术  肉桂  泽泻  茯苓  猪苓    来复丹    ”又〔    倭硫黄  元精石硝石  青皮  陈橘皮  五灵脂  醋糊丸,绿豆大,每三十丸,空心,米汤下。    黄连香茹散    ”暑风〔香茹二钱  厚朴钱半  黄连七分半  水煎,入酒少部,冷服。    四君子汤    ”壮元〔    人叁  茯苓白术  甘草    生脉散  ”又〔    人叁  麦冬  五味子    黄连解毒汤      ”暑痿〔    黄连  黄柏黄芩  山栀    二陈汤    ”绞肠痧〔    茯苓  半夏陈皮  甘草    胃苓汤    ”霍乱〔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败毒散    ”暑疡〔茯苓  甘草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  薄荷  羌活  独活川芎连翘  防风  荆芥  金银花  姜三片一名连翘败毒散。    此方兼治一切痛疽初发,憎寒壮热,甚者头痛拘急,状似伤寒。    凉膈散    ”暑疮〔    大黄  芒硝  山栀  连翘  黄芩  甘草  薄荷  为末,竹叶、生蜜汤下。    承气汤    ”又〔    大黄  芒硝  厚朴枳实    消暑丸    ”阳明〔    半夏一斤醋煮茯苓  甘草各半斤  姜汁糊丸,每二钱,水下。    清燥汤    ”气血虚〔    黄儀  黄连神曲  五味子  柴胡  猪苓  甘草  白术苍术  麦冬  生地  陈皮  茯苓  泽泻  人叁  当归  升麻  黄柏    温辛散    ”保养〔    木香  陈皮  羌活  苍术  紫苏  厚朴  姜  葱    朱砂安神丸    ”又〔    黄连六钱  甘草  生地各三钱半  当归钱半  朱砂五分蜜丸,黍米大,津下三十丸。    清肺生脉饮    ”暑伤肺〔    黄芩二钱人叁  麦冬  当归  生地各一钱  五味子十粒    清暑益气汤    ”总治〔苍术一钱半黄儀  升麻各一钱  人叁  陈皮  神曲  泽泻各五分  酒黄柏  当归  青皮  麦冬  葛根  甘草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此方以苍、曲、青、陈、泽泻五种理脾,馀十味清暑补气。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变症加减法附後:    其法曰: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升发,阳气优於地中,地者,脾也,必用当归和血,少用黄柏以益真阴。如脾胃不足之症,须少用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药也,使行阳道,自脾胃左达少阳行春令,生物之根也,更少加柴胡,使诸经有迁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如脾虚,缘心火亢盈,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气受邪,为热所伤,必多用黄儀,甘草次之,人叁又次之,三者皆甘温阳药也。脾始虚,肺气先绝,故用黄儀以益皮毛之气,而填腠理,不令自汗而损元气也。上喘气短懒言,必用人叁以辅之。心火乘脾,必用炙草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甘草最少,恐湿满也。若脾胃之急痛,并脾胃太虚,腹中急缩,腹皮急缩者,却宜多用。经曰:急者缓之,若从权,必用升麻以引之,恐左迁之坚邪盛,卒不肯退,反致项上及臀尻肉添而反行阴道,故引以行阳道,使清气他出右迁而上行,以和阴阳之气也。若中满,去甘草,咳甚去人叁,口乾嗌乾加乾葛。如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优於地中,阴火煎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之血减则心无所养,致心乱而烦,病名曰  ,  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是由清不升,浊不降,清浊乱於胸中,周身血气逆行而乱。经曰:从下上者,引而去之,故当加辛温甘剂以生阳,阳生而阴长。或曰:甘温何能生血,又非血药也?曰: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叁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也,更加当归和血,又宜稍加黄柏以救肾水。说甘寒泻实火,火减则心气得平而安也。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说将补肾水,使肾水旺而心火降,抉持地中阳气也。如气浮心乱,则以朱砂安神丸镇之,得烦减,勿再服,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如心中痞,亦少加黄连。气乱於胸,为清浊相乾,故以陈皮理之,能助阳气之升,而散滞气,又助诸甘辛为用,故长夏湿土客邪火旺,可从权加二术、泽泻,上下分泻其湿热之气。湿热太盛,主食不消化,故食减,不知壳昧,加炒曲以消之,更加人叁、麦冬、五味泻火,益肺气,助秋损也,此乃伏中长夏正旺之时药也。    鳌按:东垣加减法,极精当,极周密,良为本方变化之妙。但血气虚弱者,固用无不效。若壮盛人,不但无央,恐反助湿火,则又不可不斟酌也。治伏暑方十    消暑丸    ”治伏暑〔    半夏八两  赤苓  甘草各四两  用醋二升煮半夏,醋乾,共炒为末,姜汁糊丸,每四五十丸,开水下,药下即苏。    香茹饮    ”又〔    方详上。    藿香正气散    ”又〔    方详上。    五苓散    ”又〔    方详上。    来复丹    ”又〔    方详上。    酒蒸黄连丸    ”又〔    黄连四两,酒七合,浸一夜,蒸乾为末,面糊丸,每二三十丸,热水下,以胸膈凉不渴为验,一名小黄丸。    桂苓甘露散    ”又〔    滑石一两  石膏  寒水石  泽泻  葛根  白术  赤苓  甘草各五钱  人叁  桂皮  藿香各二钱半  木香一钱二分半  每末二钱,白汤下。    益元散    ”又〔滑石六两  炙甘草一两  一名六一散。又名天水散。又名神白散。本方加乾姜五钱,名温六丸,治因寒吐泻反胃。本方加红曲五钱,名清六丸,治湿热泄,俱以饭丸。    清肺生脉饮    ”又〔黄芩二钱  当归生地  人叁  麦冬各一钱  五味子十粒    濯热散    ”又〔白矾  五倍子  乌梅肉  甘草各一两  共为末,入白面四两拌匀,每二钱,新汲水调下。一名龙须散。治暑风方九    黄连香茹饮    ”暑风〔    香茹三钱厚朴钱半  黄连七分半  入酒少部,水煎冷服。一名黄连香茹散。    白虎汤    ”又〔    方详上。    竹叶石膏汤    ”又〔人叁  竹叶麦冬  石膏  半夏  甘草  粳米    四君子汤    ”又〔    方详上。    生脉散    ”又〔    方详上。    二香散    ”又〔    香茹  香附各二钱苍术  苏叶  陈皮各一钱  厚朴  扁豆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  木瓜二片  葱白二茎    人叁羌活散    ”又〔    羌活  独活柴胡  前胡  枳壳  桔梗  人叁  赤苓  川芎  甘草各六分  天麻  地骨皮各三分  薄荷三叶    香茹饮    ”又〔    香茹  厚朴  扁豆子  甘草    六和汤    ”又〔    香茹  厚朴各钱半赤苓  藿香  扁豆  木瓜各一钱  砂仁  杏仁  半夏  人叁  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本方加麸炒黄连一钱,名清暑六和汤。治暑泻方十一    桂苓甘露饮    ”暑泻〔    滑石二两茯苓  泽泻  寒水石  石膏  甘草各一两白术猪苓  肉桂各五钱  每末二钱,姜汤调下。    玉龙丸    ”又〔    硫黄  消石  滑石明矾  水丸。    六和汤    ”又〔    方详上。    解暑三白汤    ”又〔    方详上。    香朴饮子    ”又〔    香茹钱半  厚朴扁豆  赤茯苓  泽泻  陈皮  木瓜  半夏人叁  乌梅肉  苏叶各七分  甘草五分  姜三  枣二    大顺散  ”又〔甘草切长一寸二两乾姜  杏仁  肉桂各四钱  先将甘草以白砂同炒,次入姜同炒,次入杏仁同炒,筛去砂,入桂,为末,每二钱,水煎温服。如烦躁,井水调下。    消暑十全饮    ”又〔    香茹一钱半厚朴  扁豆子  苏叶  白术  赤苓  藿香白檀香  木瓜各一钱  甘草五分    香茹汤    ”又〔    香茹三钱  厚朴扁豆子  赤苓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水煎服。或为末汤点二钱服,他暑药皆不及此。    连理汤    ”又〔    人叁  白术  乾姜茯苓  黄连  炙甘草    桂苓丸    ”又〔肉桂  赤苓  等分,蜜丸,每两作八丸,每一丸,井水化下。    缩脾饮    ”又〔    砂仁钱半  草果乌梅肉  香茹  甘草各一钱  葛根  扁豆子各七分  姜五治疰夏病方四叁归益元汤    ”疰夏〔      当归  白芍熟地  茯苓  麦冬各一钱  陈皮  酒黄柏酒知母各七分  人叁五分  甘草三分  五味子十粒  枣二枚  米一撮生脉散    ”又〔    方详上。黄儀建中汤    ”又〔      白芍  桂枝生姜  甘草  大枣  饴糖  黄儀补中益气汤  ”又〔    方详上。附录服药总法    周禹载曰:伤暑伤寒温凉诸症,皆邪气欺正气也,用药如对敌,药入则邪渐退,药力尽而邪又渐炽,必一服周时,即详势诊脉,药对则日夜连进三五服,以邪退病实为主。此法惟仲景《伤寒论》、孙思邈《千金方》中载之。孙曰:夏天日五夜三服,冬天日三夜五服,必期病退而後止,如御敌者,愈驱愈逐,加精锐荡平而後班师,此万全之胜算也。自宋以後,此法不传,故取效寡,而活人之央疏,愚用此法,屡获神奇之效。2
 疟疾源流    诸疟,暑病也。邪入於阴,则阴实阳虚而发寒;邪入於阳,则阳实阴虚而发热。经故曰:寒热更作,阴阳相移也。说暑邪伤,或舍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因随日行阳夜行阴之卫气并行,而得阳则外出,得阴则内搏,是以有日作之疟。或邪舍深而内搏於阴,则邪在脏矣,在脏者其行迟,不能随卫气之行阳行阴,以准外出内搏之候,故阴常与阳争不得出,而有间日一作之疟。或邪与卫气会於六腑,有时相守,不能相争,因又有休数日一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