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让人无法说_no_的攻心说话术 >

第13章

让人无法说_no_的攻心说话术-第13章

小说: 让人无法说_no_的攻心说话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表达。 
  求职中的自我介绍尤为重要,一个漂亮的自我介绍,除了有外表作前提,声音作为
有效辅助外,关键就是语言的技巧。 
  我有位朋友是求职高手,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很不错,而他的语言能力更加高明,只
要有适合他的职位,通常不会有什么问题,三言两语就能使主考官频频称道。 
  他曾说,当你发觉某一个位置能够发挥你的特长时,你就不要在主考官面前谈论你
的棋艺是业余几段,或者说你的身世多可怜之类的话,你应该以实击虚,把火力集中在
一点进行突破,只介绍你在这方面的长处,忽略其他的细节,主考官便会在你这种攻心
术面前颔首称许。 
  他的这席话归纳起来,就是说话要说重点,不要有废话,尤其是和主题无关,或是
人家不想听的,最好少说或不要说,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传达最多有效的讯息给对方,
那么,对方的脑袋就会做出你所要的判断。 
  这,就是成功完美的“攻心”说服术。 
“对不起”不可以随便说说 
  在某次竞选活动中,有一个地区的选民分为两派,双方的助选员为了替自己的拥护
者争取到更多的选票,不惜使用一些卑劣的手段。 
  在某天的竞选演说上,乙方的助选员突然发现一名前几天承诺要投他们一票的人,
站在那里听甲方的演说,便气势汹汹地上前质问:“你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诺言?” 
  那人回答说: “你看我是那种人吗?如果你认为我像,那就当我们不认识好了,我
也不再替你们出力了。” 
  这句不软不硬的话,使质问者顿时失去攻击的目标,再也无法兴师问罪,最后只有
笑笑说:“我只是问问罢了,千万不要当真啊!” 
  这个被质问的人的回答可说是无懈可击,一来他没有承认,也根本没有道歉,二来
他还反问对方是否不重视他这张票。 
  因此,关键在于“对不起”三个字;据我了解,很多人的口头禅就是“对不起” ,
常常事情还没搞清楚,只要有人指责你或觉得你有嫌疑,就先道歉,如此一来,就等于
承认自己犯错,往后就算你要上诉,也会被人抓住把柄,一辈子无法翻身。 
  一般人碰上这类事情,通常会直接回答:“是又怎么样?” 
  事实上,这种回答对问话者而言是最无法忍受的,说不定对方会抓狂一拳挥过来。
当然,还有另一种简单的回答是: “没有啊!真的,请相信我,我不是那种没有诚信的
人。你千万不要误会,不要听别人瞎说。” 
  这种睁眼说瞎话的辩解,就好像被人捉奸在床,明明你和情妇赤裸裸躺在一起,还
要硬说是天气热脱衣服纯聊天,同样地无济于事,对方反而会觉得你把他当白痴。 
  也许有人会说: “如果自己一开始没有坚定反驳对方的质疑,就会处于下风,还能
期望有什么好结果呢?” 
  其实不然,因为你在表面承认或赞同对方的说法时,是用一种反讽和质问的语气来
回答对方,对方根本不知道你的真实意图,看起来好像附和,实质上却是质疑和否认对
方的指控。 
  有一对年轻男女在交往了几年后,男的觉得女的太啰嗦太计较小事,且管他管得太
紧,便主动提议要分手。 
  女的听了,又哭又闹指控男的欺骗她的感情;这事愈闹愈大,闹到双方家长亲友出
面介入,女的不想分手,仍强烈指控男的始乱终弃,但男的从头到尾没说一句道歉,只
说他发现两人个性不合,纯粹就是这样,没有欺骗和拋弃。 
  然而,女的一直哭闹,双方家长也被搞得一头雾水;这时,女的想到一招“以退为
进”,突然温柔地说: 
  “我知道你还是爱我的,就看在你以前对我这么好的份上,只要你承认是欺骗我的,
跟我说声道歉,我不会和你计较,也不会再纠缠你,我会成全你的想法……” 
  这话一出,男方家长认为这是女的要给自己儿子一个台阶下,就劝儿子过去认错道
歉。这时,男的还算脑筋清楚,死也不肯道歉,直说他没有错为什么要道歉。 
  后来,双方僵了一天,女的也累了,双方家长各自带孩子回家休息。 
  过了一阵子,由于男的一直不承认有错,女方也没有办法,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事实上,男孩子的“对不起”这三个字,是这场闹剧和谈判的成败关键;如果男的
为了息事宁人脱口说出道歉,女的一定死咬这句证词,来证明男的确实是有欺骗在先,
恶意抛弃在后,如此一来,不管女的是否遵守诺言不再追究,大家在维护道德公义的立
场上,都一定会臭骂男的一顿,然后再逼男的回到女的身边,日后更要对她好,这么一
来,男的就永远逃不出女的手掌心了。 
  在法国,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对不起”,但最不敢乱说的字眼也是“对不起”。 
  譬如你在路上行走,不小心踩到对方的脚,或者在餐厅将侍者的托盘碰到,都会听
到有人说“对不起”。这句话就像日本的鞠躬礼和“请多关照”一样普通。 
  但如果是碰上比较严肃的问题时就不一样,这时,每个人都会相当谨慎,绝不轻易
说“对不起”,并且会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 
  例如,有位先生上街买酒,在回家的路上不巧被一位匆匆赶路的人撞了一下,酒瓶 
掉在地上摔碎了。 
  若是在其他国家,这根本只是小事一桩,各负一半责任就解决了;但在法国,那位
路人会说:“你走路怎么如此不小心,把我的酒撞翻了。”马上将责任推给对方。 
  切记!在这样的场合,如果你承认错误说了“对不起”三个字,你就应该负责赔偿,
因为一句“对不起”就表明了责任在于你,所以法国人一般不轻易向对方道歉。老实说,
不仅在欧洲,即使在东方,许多人也将道歉看得非常重要。 
  有一个负责处理交通事故的警官说: 
  “那些肇事的司机大部分都是很倔强的,就算是压伤小孩后,任凭对方父母破口大
骂,他们也不说一句道歉的话,只是低声下气地劝对方和解。” 
  那位官员还说,事实上有些交通事故,错误不完全在于司机,因为常有一些小孩突
然横穿马路,这些都是无法预期的状况,就算再优秀再谨慎的司机也不敢担保他不会碰
上这种倒霉事。 
  当事故发生后,由于主管人员尚未实地调查,事故原因也还没有明朗化,所以也就
无法随意说句“对不起”。 
  那些司机通常只说: “事情发生得真是太突然了,虽然我已经尽量刹车,但是结
果……”这时他们的用字遣词相当慎重,从不肯轻易说出半句道歉的话,只是从他们的
表情上隐约透露出一点点歉意。 
  还有一种说法也值得司机参考: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谁是谁非还有待调查,然
而单就这件意外来讲,我也感到遗憾。” 
  人性是很诡异的,除非是重大事故或是涉及人的生死问题,否则只要等对方愤怒的
情绪缓和下来,双方就都会冷静,从而比较理性地讨论如何解决事情。 
  因此,要记住“对不起”三字不可以随便说,只要不说就有立场可以翻身。这也是
“攻心”说话策略应用在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法则。 
政治家的五位小老婆 
  人生在世,有时候难免会受到别人突如其来的攻击,此时你需要保持冷静,选择适
当的反击语言和谈话技巧,才能化解危机。 
  据说过去在日本有一位叫三木武吉的保守派政治家领袖,不但有过人的口才,还有
随机应变的智慧,是当时日本政坛上独领风骚的人物。 
  某次会议上,他受到一名在野党议员凌厉的人身攻击: 
  “三木先生,你身为公职人员,应当为人表率,而你却金屋藏娇,拥有四位姨太太,
真是太过分了。” 
  三木武吉不慌不忙地说: “我看这位议员先生大概是文员出身,不太精于算术,而
且说话也欠考虑,我并非只有四位姨太太,而是五位。你难道忘记我娶第五位姨太太时
还寄一张烫金请柬给你?” 
  话一说完,整个议会堂顿时爆笑如雷,而那位议员也失去了再次咄咄逼人的立场及
气势,最后只得草草收兵,不了了之。 
  未成年人由于初出社会,常常不知天高地厚,颇有初生牛犊不畏虎之气势,因此说
服这种人更需要掌握其心理。社会上经常有一些青少年组成的小帮派,不是到处酗酒打架,便是横行乡里,闹得
地方鸡犬不宁。这些小团体许多都以“宗旨”、“崇高理想”或“入帮誓言”的精神口号
作为凝聚力。但这些口号不但毫无根据,也没有科学道理,完全是青少年盲目地乱叫罢
了。然而奇怪的是,这些令我们感到荒唐可笑的“思想” ,对那些不懂事的年轻人却有
着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古往今来,罪恶的渊薮都是龙蛇混杂,这些小帮派也不例外,其中不乏一些上当受
骗以及一些被胁迫来参加的少年,虽然整日跟着帮派行动,却又觉得这些并不合乎自己
内心所想,只不过碍于一些誓言和帮规而难以脱身,心中的无可奈何是可以想象的。在
这些“理想”、“宗旨”、“誓言”的背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隐藏着一些自己的本意,但
真正遇上问题时,多半还是靠自己灵活处理,而不能完全以固定的框架去套用。 
  如果你想去教化这些年轻人,就必须先击倒对方赖以依存的思想支柱。最好的办法
不是你讲一番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原则,而是让他们对自己信仰的宗旨作出具体说明,等
对方说完后,你便不屑地说:“原来这就是你们的精神支柱啊。” 
  这时,对方会因你的回答而突然间觉得自己变得很渺小,他难免会垂头丧气,以后
再做任何事时必会仔细思考一番。 
  在谈判场合,愈是强硬的语言,愈容易导致两败俱伤,只有保持灵活的说话策略,
才可以不仅保持自己的立场,还能打击别人,“不要把话说死” ,这也是“攻心”说话术
的一个重要法则。 
训导主任的“借力使力” 
  台北市某中学有一位品行极差的A学生,整天无心上课,常常纠集校内外一伙游手
好闲的中学生,到处横行霸道,专门打架闹事,甚至很多老师都曾被他捉弄,更甭说劝
导他改邪归正。于是A学生更加肆无忌惮,在校园里胡作非为。 
  A学生的父母忧心如焚,不知道如何教育儿子走向正途。新学期开始,从高雄转来
一位老师,他是位成人教育的专家,据说在对学生训育和生活指导上有相当的成绩,于
是校长便派他去指导那位全校出名的“刺猬”。 
  训导主任从A学生的父母那儿了解到:A学生从小自尊心极强,总喜欢出人头地。
于是训导主任想到一个妙法。他发现平时常有一位B同学寸步不离地跟着A,便想借助
B同学来帮助A。 
  他像平常一样把A学生叫到他的办公室来,A学生心想肯定新老师又是训斥他,因
此他一进办公室就不停地东张西望,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然而训导主任并没有责备他,还为他倒了一杯水,然后装出为难的神情说: 
  “唉,真不知怎么说,老师现在有点事要麻烦你。” 
  A学生听到这番话大感诧异,并且有些高兴地问道: 
  “什么事啊?” 
  训导主任说:“我听说B同学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