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让人无法说_no_的攻心说话术 >

第21章

让人无法说_no_的攻心说话术-第21章

小说: 让人无法说_no_的攻心说话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服的人。这种人智商都不低,即使你有正确的理论也容易陷入他的圈套。因为在语言
交锋中,你只有一味听他说话的份,这样一来,你心理上的优越感会消失殆尽,无形之
中已居下风,根本达不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遇上喜欢以理论攻击他人的,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扰乱对方的气势,听他说话时,你 
要故意显得三心二意,用蔑视态度说些“是吗?”之类的话,并且要频繁使用感叹词,
时而东张西望,时而问一句无关紧要的问题。 
  如此一来,对方便会觉得他并非一直受重视,气焰也就高不起来,这时你就可趁机
反击,将其击败。 
故意打断对方的“咄咄逼人” 
  有时候,你的身边有一些整天唠唠叨叨的人,不停地说些废话,使你无法专心地做
事。如果你想中断这种无聊的话,可以借由上厕所、打电话等小事离开现场,几分钟后
回来,保证对方已失去高谈阔论的兴致。 
  如果你面对的是健谈的男士,你可用沉默来对付。若不巧是位太太或小姐,你就得
多费一些心思了。除了上述那种方法外,  你还可以故意和她抬扛,找她语言中的错
误,甚至假装痛骂与对方毫不相关的人、事,这些都可以使对方说话的兴致大大减弱,
最后自讨没趣地离开。 
  当我们正兴致勃勃高谈阔论时,若被突然打断,无论谁都会不高兴。被你打断谈话
的如果是你的上司,你就得小心饭碗;如果是位长者,你就得有挨骂的准备。 
  任何人都是一样,偶尔一两次还无所谓,若连续被不识相的人将谈话腰折,包管会
被气炸。留意一下身边的人,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很多。我曾认识一个人,他最大的毛病
是喜欢在别人谈兴正浓时泼一盆冷水,插上一句“照你这么说……”接着就是牛头不对
马嘴的谈话。别人讲故事或讲新闻,他都要替别人把自己想象的结局讲出来,使人觉得
他太不识相。就好像你正在为电影里男主角的处境心惊肉跳时,他突然说: “有什么好
担心的,那人最后不仅没死,还做了将军。 ”使你顿时失去看电影的兴致。这种不讨人
喜欢的说话方法,只要你懂得活用,就会产生另一种效果,让对方不知不觉走进你的圈
套,进而结束和他之间的闲谈。一位太太说她有一套对付那些推销员的方法:当对方拿
出样品正准备详细解说时,她马上说: 
  “对不起,我的汤煮好了!”然后转身就走。 
  一般的推销员只好离去,碰上比较有耐心的推销员她就会一直重复使用这些方法,
让对方始终无法连续地说完一件事,这样的方法,使得许多推销员从此以后不再上门推
销。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碰上左右为难的事,而有些为难事你又无法用正常方法去解决。
例如,你想向上司讨债,但那笔钱的数目又非常小;又如你压根儿不想冒犯谁,但偏偏
有人对你提出过分的要求等。因此,你如何运用语言和策略处理这些情况便显得很重要。 
  别人对你所说的话会使你产生某种情绪,如果开心,你就会流露出愉悦的表情;如
果气愤,自然产生怒容。不可思议的是,当你先说让对方高兴的话后,立刻接着说几句
使他生气的话,对方就算很生气,但在这一瞬间也不会将笑容换上怒容。因为你事先已
经使对方感到愉快,即使随后出言不逊,对方的表情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文化艺术界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指导别人的作品时,首先称赞优点,然后道
出缺点,尽管可能言词过激,对方也都一笑置之。 
  我认识的一名乐师打算到某夜总会工作,却碰上一个善于讨价还价的老板,经过几
番交涉,乐师认为薪水太低,因此打算回绝。 
  但由于他这次是经由一位好朋友介绍而来,怕断然拒绝有点不给面子,于是心生一
计。他先说一些笑话,然后一本正经对老板说: 
  “如果我的加入能使你的生意更兴隆,哪怕我献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老板听到这句话时,自然笑逐颜开。乐师立刻抓住机会,扭曲老板的意思说: 
  “我是说真的!你居然嘲笑我的诚意?我知道你看不起我的专业技能,不尊重我,
不然你怎么可能给我这么低的薪资?既然这样,我们还能合作吗?” 
  他假装十分气愤,话一说完转身便走。那位老板虽然后悔一开始不该给对方那么低
的薪资,但为时已晚,事实上,乐师是故意利用与他之间的不愉快,使协定告吹。 
让对方子弹转弯的老师 
  如果你不小心被人指出错误,而你的身份和地位又不容许你出现这种错误,此时你
必须马上将对方的注意力引开,或者将问题巧妙地推回给发问者。 
  当两者的对立情绪已经到最高点,就要一触即发时,突然来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反
而会使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谈话高明的一方会马上假设一个共同的敌人,来降低双方的对立感和敌意,因为涉
及双方的利益,对方会暂时与你合作,以便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有一名法文老师语言偏激,常常对犯错的学生冷嘲热讽,令那些自尊心强的学生难
堪不已,所以在他执教的学校里,他算是一名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不巧的是,某天他讲授法文时,不小心在语法问题上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并当场
被一名昔日被他嘲讽过而耿耿于怀的学生发觉。 
  这名学生马上逮住报复的机会,丝毫不客气地指出错误,此时所有的学生都安静不
语,想看看平时嚣张跋扈的老师会如何应付。 
  这名教师不知如何面对这个窘境,一阵面红耳赤,但他毕竟有很长时间的教学经验,
略懂得一些语言技巧上的进退策略。 
  过了一会儿他冷静下来说: “噢,看你平时上课心不在焉,想不到居然这么细心,
连这么不起眼的毛病都被你发现了,其他同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疏忽了这个错误
呢?” 
  这位学生本来是以报复的心态向老师展开攻击,不料竟得到一贯偏激的老师当众赞
扬,刹那间一种自豪的满足感溢满胸怀,马上又觉得这位老师其实也有可爱之处,并不
是那种人见人嫌的人物。 
  这位老师在这故事中发挥他的语言长处,给这位企图让他难堪的学生戴了一顶高帽
子,堵塞他急欲让对方当众出丑的嘴巴,最后又补充说: “像这种不起眼的小毛病,必
须要仔细认真才不会发生,如果不加以改正,时间一久便容易犯下更大的错误,所以大
家要记取今天这个教训。” 
  这位老师所使用的说话术可谓高明之极,他接住别人射来的利箭,又反掷回去,并
且丝毫不带杀气,以他的这番谈话来看,只会让人觉得他在赞扬某位发现小错误的学生,
而不是承认自己失误,从而告诫学生谨慎勿犯,无形中将自己的失误淡化了。这种使对
方改变初衷的说话术,便是模糊主题策略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通常,许多人受到指责后,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如果是德高望重或高高在上之 
人,往往会利用暴躁的气势压住对方。如果这位老师没有这种随机应变的说话技巧,便
无法从容应付,只能恼羞成怒地大加斥责,或者竭尽所能地欲盖弥彰,这样犹如火上加
油,使对方的不满情绪更加强烈,造成下不了台的局面。 
  如果被语言攻击的人是长者或上司,他们往往会无视真正的问题,而将这件事转化
为私人的尊严问题,甚至扩大到道德规范,如此一来,双方极易形成对峙的局面,不利
于今后双方的再次沟通。所以,高明的语言大师或善知人性心理者面对此种局面时,一
定会故意让对方在语言逻辑上另转他向,从而消减怒气,遏止事态的扩张。同样的技巧
可以运用于商业交际中,如果你与对手在语言上陷入对立,这时不妨话锋一转: 
  “先生,最近我听到许多消费者对我们合作所制造的产品有强烈的不满,如我们再
不改进,会被通路封杀。 ”对方也许就马上放弃与你的敌对立场,转而共同探讨改进的
方法。即使你所说的状况实际上并不存在,也足以让对方重视,在短时间内不再针对你。 
  例如甲乙双方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这时,乙方正准备从正面去驳斥甲方的观点,
突然间,甲方不但在态度上发生大逆转,话题也转向另一件与乙方有利害关系的事情,
乙方便不好意思用强硬的措词去反驳甲方了。 
  如果你身为一名推销员,试图在这一行业里有所作为,同样要掌握丰富的谈话技巧。
例如,你正对顾客介绍某样商品,但对方却说: 
  “这东西太贵了,另外几种和它效果差不多的商品,却便宜许多。” 
  此时你可点头说道:“你说得很对。” 
  先听取对方的意见,再运用语言的逻辑,转移对方攻击的力道。接着再对他说: 
  “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你要了解,我们的产品省油省电,又是高性能,在同
类产品中,只有我们的售后服务是最先进可靠的。” 
  对方会因你开始赞同他的观点而不再排斥你,听了你的介绍后,他会认真地和其他
商品作一番比较,即使不买你的商品,也会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朋友之间,同僚之间,如果必须运用这种说话技巧,你得好好考虑如何更合理地运
用。 
  例如,你有一位孤僻的同事,从来不肯与人合作,也不愿和人交往,始终对人怀有
敌意,而你因为某件事又不得不请他帮忙,那么不妨对他说:“如果你帮忙办成此事,
上司会对我们另眼相看,这对我们都有好处。如果我一个人去完成,肯定没有你帮忙来
得顺利,万一做不好,上司还会因此而怪罪我们。” 
  那位同事听了这番恳切的言词后,就会在权衡利害得失后与你合作。运用语言的逻
辑使对方改变初衷,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策略是大家经常使用的,攻心说话术这
种技巧,就是要你抓住双方“共同”的心理弱点,使对方判断失误,这样就可以俘虏对
方的心理动向,使事情朝着你预设的方向发展。 
萧伯纳:我的思考不值一美元 
  有一次,在巴黎名流人士聚集的沙龙上,萧伯纳在那里沉思,一名美国的亿万富翁
说: 
  “先生,如果你告诉我你在想什么,我就付你一美元。” 
  萧伯纳看了他一眼说:“我思考的内容不值一美元。” 
  亿万富翁怔了一下,摸不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接着萧伯纳话锋一转,说:“因为我脑中思考的是你。” 
萧伯纳:小姐到底几岁? 
  萧伯纳在一次宴会中,遇到一位打扮妖艳的中年妇人靠过来问他: 
  “先生,你看我今年有多大年纪?” 
  萧伯纳仔细看了她一眼说: “看你的头发只有十九岁,看你的皮肤,不会超过二十
岁。” 
  那妇人听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于是又问他: 
  “那么你看我到底有几岁呢?” 
  他说:“反正加起来,不会超过四十岁吧!” 
萧伯纳VS。邱吉尔:赠票 
  30年代时,萧伯纳的名著《茶花女》准备在巴黎大剧院上演,这时他派人送两张戏
票给当时的首相邱吉尔,并写了一封短笺派人交给邱吉尔,上面写着: 
  “亲爱的温斯顿爵士,奉上戏票两张,如果阁下还可以找到一个朋友的话,不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