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妇科-证治准绳·女科 >

第22章

妇科-证治准绳·女科-第22章

小说: 妇科-证治准绳·女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安,当病之时,宜安 
心静坐,存养其气,以甘寒泻其热气,以酸味收其散气,以甘温补其中气。经言∶劳者 
温之,损者温之。《要略》云∶平人脉大为劳,以黄 建中汤治之。一妇人劳则足跟热痛, 
此足三阴血虚,用圣愈汤而痊。后遍身瘙痒,误服风药,发热抽搐,肝脉洪数,此肝家血 
虚火盛而生风,以天竺黄、胆星为丸,用四物、麦门、五味、芩、连、炙甘草、山栀、柴 
胡煎送而愈。一妇素清苦,勤于女工,因感风邪,自用表散之剂,反朝寒暮热,自汗 
盗汗,形气虚甚。其脉或浮洪,或微细;其面或青白,或痿黄。此邪去而气血愈虚也。用 
十全大补汤三十余剂渐愈,又用加味逍遥散兼治,半载而痊。 
x人参荆芥散x (《大全良方》)治妇人血风发热,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忪烦倦,寒热 
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脐腹 痛, 癖块硬,疼痛发歇, 
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将理失节,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人参 荆芥穗 生干地黄 北柴胡 鳖甲(醋炙) 酸枣仁(炒) 枳壳(制) 
羚羊角(别镑) 白术(各七钱半) 桂心 甘草 防风 川芎 当归(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无时。 
x地骨皮散x (《大全良方》)治妇人血风,气 
体虚弱,寒热发渴。 
地骨皮 桑白皮 枳壳 前胡 黄 (各一钱半) 白茯苓 五加皮 白芍药 人参(各一钱) 
柴胡(二钱) 官桂 甘草(各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x地黄煎x (《大全良方》)治妇人血风劳,心忪,发热不退。 
生干地黄 熟干地黄 
上等分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和水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地黄 
汤下,或只茶、酒、醋汤下亦可,食后,日三服。觉脏腑虚冷,早间先服八味丸一服,不 
可谓地黄性冷,沮洳坏脾,大概阴虚则发热,盖地黄大能补阴,益阴血退热也。薛云∶前 
方肝脾血虚发热,内热晡热,盗汗作渴,体倦,筋骨疼痛,筋脉拘挛,血虚发躁,虚热 
生痰咳嗽之良剂。若因肝脾肾精血燥热生痰,胸膈痞满,喘咳作渴及一切虚火证,必用六 
味丸为主。 
x乞力伽散x (《大全良方》)治血虚肌热。又治小儿脾虚,蒸热羸瘦,不能饮食。 
白术 白芍药 白茯苓(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姜、枣煎三钱服。 
x大效油煎散x (《大全良方》)治血风劳气,攻疰四肢,腰背疼痛,呕逆醋心,不思饮食,日 
渐羸瘦,面色痿黄,手足麻痹,血海冷败,神效。 
五加皮 川乌(炮) 芍药 海桐皮 牡丹皮(各一两) 桂心 干姜 川芎(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麻油浸钱一文,同煎至六分,温服。常服以油浸 
二钱。煎药时不可搅,吃药时不可吹。 
x治血风劳方x (《大全良方》) 
牡丹皮 地骨皮 防风 甘草 黑豆 白芷 白芍药(各一两) 荆芥穗(二两) 
川芎(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姜三片,枣一个,葱白一寸,煎至八分,温服无时。 
x马鞭草散x (《大全良方》)治血风攻透,肢体疼痛,或觉瘙痒,或觉痹麻,作寒作热,饮 
食减味。 
马鞭草(去梗) 荆芥穗 北柴胡 乌梅肉(各二两) 枳壳 白术 羌活 白芍药(各一两) 
秦艽 天台乌药 麻黄(各一两半) 木香(半两) 当归 川乌(炮) 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葱白二寸,煎至七分,日午临 
卧温服。常服无忌,有孕勿服。 
x琥珀散x (《圣惠》)治妇人血风劳气,脐腹疼痛,经脉不调,渐加羸瘦。 
琥珀(细研) 白术 当归 桃仁(去皮、尖,麸炒) 赤芍药(各七钱半) 柴胡(去苗) 
鳖甲(醋炙,各一两) 延胡索 红花子 牡丹皮 桂心(各半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x茯神散x (《圣惠》)治妇人血风劳气,头疼目赤,胸背气壅,四肢疼痛,心烦惊悸,少 
欲饮食。 
柴胡(去苗) 石膏(各二两) 茯神 羚羊角 防风(去芦) 赤芍药 人参(去芦) 
天门冬(去心) 独活 郁李仁(去皮,微炒) 生干地黄 枳壳(麸炒,去穣,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研如泥,一两半) 
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 
x逍遥散x (《神巧万全方》)治血风劳,解五心烦躁,心多怔忪,恍惚忧惧,头目昏重,夜 
多盗汗。 
人参 白茯苓(去皮) 柴胡(去苗) 白术(炒) 黄 
上各等分为散,每服三钱,入甘草一寸,同煎六分,温服。 
x熟干地黄散x (《神巧万全方》)治妇人血风劳,冷气攻心腹疼痛,四肢不知,食减少,日 
渐羸瘦。 
熟干地黄 柴胡 黄 苍术 牛膝(去苗,各一两) 鳖甲(醋炙黄,二两) 
白芍药 当归 姜黄 琥珀 浓朴(去皮,姜汁涂,炙) 川芎 陈橘皮(去白,各七钱半) 木香 
桂心 羌活(各半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六分,热服。 
x琥珀丸x (《博济方》)治血风虚劳,上热下冷,或发动即心中烦躁,困乏无力,不美饮 
食,醋心口疮,月水不调,肌肉黄瘁,腹痛肠鸣,或有气块攻冲,或时作寒热,头旋痰 
逆,手足麻痹,大宜常服。 
琥珀 当归 木香 川芎 防风 槟榔(各一两) 三棱(炮) 干姜(炮) 桂心(各一两二钱半) 
吴白术(洗) 柴胡 人参(各半两) 青皮 吴茱萸(洗炮) 全蝎(炒) 附子(炮) 草豆蔻 
赤芍药 柏叶 白芷 天麻(各七钱半) 桃仁(去皮尖,麸炒) 败龟甲(醋炙) 鳖甲(醋炙,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二十丸,午前近晚更进一服。如觉暖, 
近晚不须服。如腹内块积攻筑,于龟甲、桃仁、槟榔、三棱各加一倍为妙。忌生冷、葱、苋菜、毒鱼等物。 
x鳖甲丸x (《大全良方》)治妇人血风劳气,四肢羸瘦疼痛,经脉不利,饮食无味,渐加虚 
困。 
鳖甲 紫菀 桂心 川芎 防风 川牛膝 当归 秦艽 人参 桃仁 琥珀(各一两) 
黄 赤芍药 虻虫(制) 水蛭(制) 鬼箭羽 白术 羌活(各七钱五分) 熟地黄(一两半) 
麝香(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食前温酒下三十丸。 
x牡丹丸x (《圣济总录》)治妇人血风劳气,气块攻心,日渐黄瘦,经脉不行。 
牡丹皮 郁李仁(汤浸、去皮,各二两) 芍药 当归 芎 桂心 苦参 大黄(醋炒,各一 
两) 贝母(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下,日二。 
x柴胡丸x (《圣济》)治妇人血风劳气,头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酸疼,心燥烦热,气 
满腹胀,腰膝无力,经脉不调。 
柴胡(去苗) 黄连(去须) 知母(焙) 赤芍药 龙胆 黄芩(去苗) 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焙) 茯神(去木) 甘草(炙,各一两) 槟榔(七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无时。 

卷之二杂症门上
客热
属性:x〔大〕x客热者,因体虚而将温过度,外热加之,非脏腑自生,故云客热。其状上焦 
胸膈之间虚热,口燥心烦,手足壮热者是也。 
x〔薛〕x前证若客邪所侵,用补中益气加川芎、防风。肝虚血少,六味地黄丸,胃火 
饮冷,钱氏泻黄散。胃虚饮汤,七味白术散。潮热时热,八珍汤。晡热内热,逍遥散。发 
热体倦,补中益气汤。恚怒发热,小柴胡汤。郁怒发热,加味归脾汤。寅卯酉戌时热,升 
阳益胃汤。 
x〔大〕麦门冬散x 治妇人客热,四肢烦闷疼痛,饮食不下。 
麦门冬 赤茯苓 赤芍药 柴胡(各一钱半) 桑白皮 生地黄 黄 羚羊角屑(各一 
钱) 甘草(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x犀角散x 治妇人客热,四肢烦闷疼痛,饮食不下。 
犀角屑 赤芍药 地骨皮 赤茯苓 红花 人参 枳壳 麦门冬(各一钱) 柴胡(二钱) 
黄(二钱半) 甘草(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x黄 饮x 治妇人客热,心胸壅闷,肢节烦疼,不思饮食。 
黄 生地黄(各二钱) 人参 茯神(炒) 
犀角屑 栝蒌仁 黄芩(各一钱) 甘草(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淡竹叶五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x丹砂散x 治妇人客热,心神烦躁,口干舌涩,饮食无味。 
丹砂(一两,细研,水飞过) 犀角屑 天竺黄 胡黄连(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焙,二两) 
寒水石(细研) 马牙硝(细研,各一分) 铅霜(半两,细研) 
上为细末,入研了药和匀,每以竹叶汤调下一钱,无时。 
x玉霜散x 治妇人客热,烦渴头痛,痰涌如泉。 
石膏(二两,细研,水飞过) 寒水石(一两,细研) 
上和匀,每以生地黄汁调下一钱,无时。 
x生干地黄丸x 治妇人客热,面赤头疼,口舌生疮,心胸烦壅,饮食无味。 
生干地黄(一两) 羚羊角屑 白鲜皮 葳蕤(各半两) 黄连(去须,七钱半) 
黄(炙微赤,半两) 麦门冬(二两,去心焙) 玄参 犀角屑 地骨皮 甘草(炙微赤,各半两) 
川大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以温水下三十丸,无时。 
x败毒散x 治妇人客热,四肢烦闷疼痛,不思饮食。甚者可加地骨皮、黄芩。(方见杂病伤湿。) 

卷之二杂症门上
寒热
属性:(师尼寡妇附) 
x〔大〕x经曰∶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皆由劳伤气血,阴阳不调,寒 
热如疟也。当分气血虚实而治之。 
x〔薛〕x前症若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则阴气上入于阳中,用补中益气汤。若尺部 
脉弱,名曰阴不足,则阳气下陷入阴中,用益阴肾气丸。若因气血俱虚,用八珍汤。若 
困怒动肝火,用小柴胡汤。若阴阳俱不足,则气血不归其本部,以致寒热交争也。一妇 
人年六十有四,久郁怒,头痛寒热。春间乳内时痛,服流气饮之类益甚,时有血如经行。 
又大惊恐,饮食不进,夜寐不宁,两乳肿胀,两胁 痛,午后色赤。余以为肝脾郁怒火燥, 
先以逍遥散加酒炒黑龙胆一钱、山栀一钱五分,服二剂,肿痛顿愈,又二剂全愈。再用 
归脾汤加炒栀、贝母,诸症悉愈。 
x〔大〕地骨皮散x 治血风气虚,时作寒热,或晡热内热。 
柴胡 地骨皮(各一两) 桑白皮(炒) 枳壳(麸炒) 前胡 黄 (炒,各七钱五分) 
白茯苓 五加皮 人参 甘草 桂心 白芍药(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 
x生地黄散x 治妇人血气不调,或时寒热,体痛,不思饮食。 
生干地黄 北柴胡(各一两) 羌活 木香 桂心 防风(各半两) 酸枣仁(炒研) 
羚羊角屑 白芍药 白术 黄 川牛膝 白茯苓 当归 枳壳(各七钱五分) 
上 咀,每服三五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