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妇科-证治准绳·女科 >

第44章

妇科-证治准绳·女科-第44章

小说: 妇科-证治准绳·女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不胜惊骇,却全不疼,如是一月,如不饮酒则血少,骇不能止。偶有乡兵告以市医 
张康者,常疗此疾,遂延之来,供一器清汁,云是草药,添少蜜解以水,两服而愈。既浓 
酬之,遂询其药名,乃镜面草,一名螺靥草,其色青翠,所在石阶缝中有之。 

卷之三杂证门下
大便下血
属性:x〔大〕x妇人脏腑损伤,风邪易入,凡热气在内,令人下血,风气在内,亦大便血色, 
或如豆汁,腹中疼痛。若粪后下血者,其来远,粪前有血者,其来近。远近者,言病在 
上下也。妇人面无血色,时寒时热,脉浮弱,按之绝者,为下血也。 
x〔薛〕x前证或饮食起居,或六淫七情失宜,以致元气亏损,阳络外伤。若膏粱积热, 
加味清胃散。怒气伤肝,六君、柴、芍、芎、归。郁结伤脾,加味归脾汤。脾气虚弱,六 
君子汤。思虑伤心,妙香散。大肠风热,四物、侧柏、荆、防、枳壳。大肠血热,四物、 
丹皮、柴胡。中气下陷,补中益气、茯苓、半夏。心脾不能摄血,必补脾肺之源,举下陷 
之气。一妇人下血不已,面色痿黄,四肢畏冷,此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送四神丸, 
数服而愈。光禄张淑人下血,烦躁作渴,大便重坠,后去稍缓,用三黄汤加大黄至四两 
方应,后用三黄汤又二十余剂而愈。此等元气,百中一二。韩地官之内脾胃素弱,因 
饮食停滞,服克伐之剂,自汗身冷,气短喘急,腹痛便血。或用诸补剂,皆不应。余用 
人参、炮附子各五钱,二剂稍应,却用六君子,每剂加炮附子三钱,四剂渐安。又用前 
汤,每加附子一钱,数剂乃瘥。一妇人因怒胸痞,饮食少思,服消导利气之药,痰喘 
胸满,大便下血。余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炮姜四剂,诸证顿愈,又用八珍加柴胡、 
炒栀全愈。 
x加减四物汤x 治肠风下血。 
侧柏叶(炒) 荆芥 槐花(炒) 甘草(炒,各五分) 枳壳(麸炒) 生地黄 当归 
川芎(各一钱) 
上姜水煎服。 
x肠风黑神散x 治肠风下血,腹疼后重,或肛门脱出。 
败棕(烧) 木馒头(烧) 乌梅(去核) 粉草(炙,各一钱) 
上水煎服。 
愚按∶前二证若病久中气虚弱者,必用培补脾胃为主。 
x地榆汤x 治阴结便血。(骆龙吉方) 
地榆(四两) 甘草(炒,一两半) 缩砂仁(四十七粒) 
上每服三钱,水煎。 
x防风如神散x 治风热气滞,粪后下血。 
防风 枳壳(麸炒,各等分) 
上每服三钱,水煎。 
妙香散 治心气下血,温酒调下。(见杂病心痛) 

卷之三杂证门下
大便不通
属性:x〔大〕x妇人大便不通者,由五脏不调,冷热之气结于肠胃,则津液燥竭,大肠壅塞, 
故大便不通也。仲景云∶妇人经水过多,则亡津液,亦大便难也。大三脘散,或四物加 
青皮,或七宣丸、麻仁丸选而用之。 
x〔薛〕x前证或大肠津液干涸,或血虚火烁,不可计其日期,饮食数多,必待腹满胀, 
自欲去而不能者,乃用猪胆汁润之。若妄服苦寒辛散之剂,元气愈伤,或通而不止,或 
成中痞之证。大抵血虚火燥,用加味逍遥散。气血俱虚,用八珍汤。燥药伤血,用四物、连 
翘、甘草。克伐伤气,用四君、川芎、当归。内热作渴,饮汤,脉实,用竹叶黄 汤。(杂病 
消瘅。)内热作渴饮冷脉涩,用四物送润肠丸。肝胆克脾土而不能输送,用小柴胡汤(伤寒少 
阳。)加山栀、郁李仁。肠胃气虚而不能传送,用补中益气加芍药。浓味积热而秘结,用清 
胃散加芍药。(杂病齿。)其有热燥、风燥、阳结、阴结,皆不宜损中气,治者审之。一妇人 
痰喘内热,大便不通,两月不寐,脉洪大,重按微细,此属肝肺肾亏损,朝用六味丸,夕 
用逍遥散各三十余剂,计所进饮食百余碗,腹始痞闷,正前所谓血虚火烁也。以猪胆汁导 
而通之,用十全大补汤调理而安。 
x通神散x 治大便实热不通,其证心腹胀痛,手不得近,心胸烦闷而欲饮食者。 
大黄(炒) 芒硝 槟榔 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 桃仁(杵,各一两, 一方有木香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粥饮调下。 
x大麻仁丸x 治肠胃风结,大便常秘而欲饮食者。 
大麻仁(别研如膏) 大黄(炒,各二两) 槟榔 木香 枳壳(麸炒,各一两) 
上为末,入麻仁研匀,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 
x皂角丸x 治大肠经有风,大便秘结而不坚实者。 
皂角(炙,去子) 枳壳(麸炒,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x苏麻粥x 顺气滑肠。用紫苏子、麻子仁,水研取汁,煮粥食之。 
x润肠丸x 治伏火风热,大肠干燥。若因失血或因肾虚,当滋肾水,最忌此丸。 
麻子仁 桃仁(去皮尖,别研,各一两) 羌活 当归尾 大黄(煨) 皂角仁 秦艽(各五钱) 
上另研为末,炼蜜丸。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如直肠干涩,用猪胆汁导之,亦 
忌前药。 
x搜风顺气丸x 治痔漏肠风,风热秘结,元气充实者。 
车前子(一两五钱) 大麻子(微炒) 大黄(五钱,半生半熟) 牛膝(酒浸) 郁李仁(汤泡) 
菟丝子(酒浸蒸,杵晒为末) 枳壳(麸炒) 山药(各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汤下。 
x子和脾约丸x 
麻仁(一两二钱半) 枳壳(麸炒) 浓朴(姜制) 芍药(各一两) 大黄(蒸,四两) 
杏仁(去皮尖炒,研烂如膏,一两二钱) 
上为末,入杏仁膏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二十丸,空心用滚汤送下。 
初虞世云∶余历观古人用通药,率用降气等药。盖肺气不下降,则大肠不能传送,以 
杏仁、枳壳、诃子等味是也。又老人、虚人、风人,津液少,大便秘。经云∶涩者滑之。故 
用胡麻、杏仁、麻子仁、阿胶之类是也。今人学不师古,妄意斟酌,每至大便秘燥,即 
以驶药荡涤之,既走津液气血,大便随手愈更秘涩,兼生他病。予昔在鲁山日,有一 
少自称太医,曹镇有寄居王世安少府,本京师人,始病风淫末疾,为此生以驶药累累利 
之,后为肺痿咯脓血,卒至大便不通而死。古人服药尤所谨重,不若今人之轻生,故举此 
以戒后人尔。 
x〔薛〕x前证若胃强脾弱,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小便数而大便难者,用脾约丸。若 
阴血枯槁,内火燔灼,脾肺失传,大便秘而小便数者,用润肠丸。此丸若用之于热甚气 
实,与西北之禀浓者,无有不效。若用于东南及虚热而气血不足者,则脾愈弱而肠愈燥, 
反致虚痞矣。此东垣先生之治法也。其搜风顺气丸,中贵及西北人用之多效,东南人用 
之无不致害。一老妇大便欲去而难去,又不坚实,腹内或如故,或作胀,两关尺脉浮 
大。余以为肠胃气血虚弱,每服十全大补汤加肉苁蓉,去后始快,若间二三日不服,腹 
内仍胀,大便仍难。一老妇大便月余不通,痰喘内热,不得就枕,脉洪大,重按微细,朝 
用六味丸,夕用逍遥散各五十余剂,计进饮食百余碗,小腹始闷,此火燥而消铄也,以 
猪胆汁润之,用十全大补而安。后仍不通,用八珍倍加苁蓉常服而通。 

卷之三杂证门下
大便或秘或利
属性:x〔大〕x经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盖木气刑土也。土不能渗泄则木气胜,故泄。风 
气行精液燥,故秘。即不可转以秘燥为风也。余家中宗亲张公度母氏年七十,日下利数十 
行,百方治之不愈,又苦腰脚拘挛,公度以蒺藜、酸枣仁治拘挛而利愈。黄鲁直母安康 
郡太夫人苦秘结,以公度药投之而大便利。故知秘与利皆出于风。公度,潞人,名 ,世 
有令德,承父医学而克其家,清修不妄取,真有德君子,今见于此。 
x〔薛〕x按前证若因足三阴亏损,发热作渴,胸膈不利,饮食善消,面带阳色,脉洪 
而虚,肢体倦怠者,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脾肺气虚,补中益气汤。脾经郁结,用 
加味归脾汤。气血俱虚者,八珍加肉苁蓉。肾经津液不足者,六味地黄丸。胃火销铄津液, 
竹叶黄 汤。肝木侮脾土,小柴胡加山栀、郁李仁、枳壳。膏粱积热,清胃散加山栀、郁 
李仁、枳壳。若燥在直肠,用猪胆导之。 
治风人、香港脚人大便或秘或利。虚人尤宜。 
皂角子(三百粒,破作两片,慢火炒燥甚,入酥一枣大,又炒至燥,又入酥炒至焦黑为度) 
上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蒺藜、酸枣仁汤下,空腹服。两时久 
未利,再进一服,渐加至百丸不妨,以通为度。 
x蒺藜汤方x 用蒺藜不以多少,炒至赤黑色,臼内以木杵舂去刺,拣簸净,每蒺藜三 
两,以酸枣仁一两炒令香,同杵为粗末,马尾罗筛。每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 
温服,下前丸子。 
x大五柔丸x 主脏气不调,大便难。通荣卫,利九窍,进饮食。 
大黄(斗米上蒸,切焙) 枳壳(去瓤,麸炒) 白芍药 葶苈(炒香,别研) 
肉苁蓉(酒浸软,温水洗切焙,各一两) 桃仁(一百枚) 杏仁(四十枚,并去皮尖,麸炒 
令黄,别杵) 牛脂(去筋膜熬成油,与葶苈、杏仁等杵) 
上除有油药并为末,入牛脂、桃杏仁、葶苈,杵数千下,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三丸, 
日三服,腹稍空时服,未知稍增,以知为度。 
安康郡太苦风秘,予为处x枳诃二仁丸x。 
杏仁(去皮尖,麸炒黄) 麻仁(别研各二两) 枳壳(去穣,麸炒研) 诃子(慢火炒, 
捶去核) 
上二物各一两为细末,同二仁杵,炼蜜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温水下二三十丸。未知 
稍增。 
潞公在北门日,盛夏间苦大便不调,公随行医官李琬,本衢州市户,公不独终始涵 
容之,又教以医事。公病泄利,琬以言动摇之,又求速效,即以赤石脂、龙骨、干姜等 
药馈公,公服之不大便者累日,其势甚苦,予方自共城来见公,未坐定,语及此事,公又 
不喜服大黄药。予告曰∶此燥粪在直肠,药所不及,请以蜜兑导之,公为然。时七月中 
苦热,予挥汗为公作蜜兑。是夕三用药,下结粪四五十枚,黑如橡栗,公二三日间饮食 
已如故。世有一种虚人不可服利药,今载其法。 
x蜜兑法x 好蜜四五两,银石器中微火熬,不住手以匙搅,候可丸,见风硬,即以蛤粉 
涂手,捏作人指状,长三寸许,坐厕上纳之,以手掩定,候大便通即放手,未快再作。(以上 
四方出初虞世。) 
x补遗通气散x 治妇人忧怒伤肺,肺与大肠为传送,致令秘涩不通。或服燥药过多,大 
便秘,亦可用。 
陈皮 苏叶 枳壳 木通(去皮节) 
上等分锉,每服四钱,水煎温服。 
皂角丸、苏麻粥亦佳。(见前。) 

卷之三杂证门下
泄泻
属性:x〔大〕x泄泻之证,因肠胃虚冷而邪气乘之。经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盖风伤肝, 
肝木旺而克脾土,属外因也。若七情不平,脏气受伤,属内因也。若饮食生冷伤脾,属不 
外内因也。大法寒者温之,热者凉之,滑者涩之,湿者燥之。 
x〔薛〕x前证若生冷所伤,用六君、木香、砂仁。辛热所伤,用二陈、炒连、山栀。面 
食所伤,用六君、神曲。米食所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