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09-伤寒论纲目 >

第31章

609-伤寒论纲目-第31章

小说: 609-伤寒论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目】柯琴曰。小便数者。肾与膀胱俱虚而有客热乘之也。太阳阳明二经既虚。致受于客热。 
热则不能制水。故令数。小便热。则水行涩。涩则小便不快。故令数起也。诊其趺阳脉数。胃中热。 
即消谷引饮。大便必硬。小便即数也。 
鳌按。小便数。或在表。或在里。惟三阳有之。三阴则无此症也。 

卷六
小便不利小便难
属性:【纲】仲景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至颈 
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 
【目】苏颂曰。小便不利有数种。有因被下者。津液耗于内也。有因汗者。津液亡于外也。有 
因发黄与痞及热病者。热郁所致。风湿相搏。与夫阳明中风。其小便不利。寒邪所乘。其小便难者。 
亦多由汗下而然。宜详辨之。 
鳌按。湿郁发热。能下行则便利。即内亦解。若小便不利。则湿热内蒸于脏腑者。因黄色外见 
于皮肤。而发黄矣。 
【纲】仲景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 
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目】陶华曰。小便不利者。邪气聚于下焦。结而不散。甚则小腹硬满而痛。此小便所以不通 
也。大抵有所不利者。行之有所渗泄也。若饮水过多。下焦蓄热。或中湿发黄。水饮停留。皆以利 
小便为先。惟汗后亡津液。胃汁干。与阳明汗多者。则以利小便为戒。设或小便不利。而见头汗出 
者。乃为阳脱关格之疾矣。 
鳌按。水气留而不行。故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故少腹满。此条言小便不利。正欲明少腹满之 
故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阳病。饮 
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目】柯琴曰。发汗后。脉仍浮。而微热犹在表。未尽除也。虽不烦而渴特甚。饮多即消。小 
便不利。水气未散也。便利便少。双顶饮水多。火用不宣。致水停心下而悸。水用不宣。致水结膀 
胱而里急也。 
【纲】仲景曰。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躁烦。小便不利者。五 
苓散主之。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目】鳌按。与泻心汤而痞仍不解。小便仍不利。心下之水气。停结甚矣。 
【纲】仲景曰。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 
狂者。血结症也。抵当汤主之。 
【目】吴绶曰。凡伤寒小便不利。当分六经治之。固已。若阴虚火动。小便赤涩不利者。加知、 
柏、木通、生地。凡内热盛。大便不通。小便赤涩不利者。八正散治之。凡不渴。小便不利者。 
热在血分也。宜知、柏、生地之类。夫膀胱为津液之府。气化而能出也。若汗多者。津液外泄。小 
便因少。不可利之。恐重亡津液。待汗止。小便自行。又小便自利。亦不可妄利之。恐引热入膀胱。 
则变蓄血。又为害也。 
【纲】仲景曰。风湿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 
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 
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目】鳌按。下则大便利。故小便反不利。何者。以肺家之化源不清。胃家之关门不启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桂枝 
加附子汤主之。 
【目】朱肱曰。伤寒发汗后。汗出多。亡津液。胃中干。故小便不利。医见不利。往往利之。 
误矣。伤寒有不利者。行之。取其渗泄也。有渴而停饮者。有躁而烦渴。有病气去而水气不得行者。 
其表里得见。烦躁口燥。欲饮水。水入即吐。病名水逆。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欲饮水者。有 
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并宜五苓散。 
问。小便难。何也。曰。阴虚故也。阴虚者。阳必凑之。为阳所凑也。故小便黄者。中有热也。 
宜滑石、瞿麦辈泻之。 
赵嗣真曰。伤寒小便难。仲景论有发汗漏不止。桂枝加附子汤者。有阳明中风。或脉浮弦大而 
潮热哕者。或脉浮而紧。误下而成腹满者。又有阳明脉浮迟。饱则微烦头眩者。活人问中。当以传 
经邪热。与漏风亡阳。分作两条。其桂枝加附子汤。乃亡阳经虚所致。岂得均谓之阴虚阳凑。为有 
热耶。要当以阳明小柴胡症。及误下症。谷疸症。次于阳凑传邪之下。却别出一条云。外有汗多亡 
阳。津液不足。亦有小便难者。还以桂枝加附子症属之。若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则邪风被火热。 
血气流溢。身黄。阳盛阴虚。欲衄。小便难也。若少阴以火劫汗者。则咳而下利。谵语。小便难也。 
若下后小便难有二。一、脉浮迟弱。恶风寒。下之者。则胁满身黄项强。小便难。一、阳明胃实。 
发热恶寒。脉浮紧。下之者。则腹满。小便难。 

卷六
遗溺
属性:【纲】仲景曰。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中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自汗者。不可 
汗。不可下。宜少与白虎汤。风温病。脉浮。自汗出。体重多眠。若下之。则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营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 
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吞酸。中焦 
不归者。不能消谷。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目】杨士瀛曰。膀胱潴水。下焦不摄。则亦遗溺。经云。邪中下焦。阴气为栗。足膝逆冷。 
便溺妄出。合用四逆汤。下焦蓄血。小腹结急。小便自利不禁。轻者。桃仁承气汤。重者。抵当汤。 
【纲】仲景曰。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冷。太阳病。火熨其背。 
大汗出。谵语。十余日。振栗下利。欲小便不利。反呕而失溲者。此为欲解也。遗溲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 
【目】吴绶曰。遗尿者。小便自出不知也。其热盛神昏。遗尿者。为可治。若阴症下寒。逆冷。 
遗尿。脉沉微者。难治。宜附子汤加干姜、益智以温其下。若厥阴囊缩。逆冷。脉微。遗尿者。 
四逆加吴萸汤温之。阳不回者死。凡伤寒汗下后。热不解。阴虚火动而遗尿者。人参三白汤加知、 
柏。或补中益气汤加知、柏、麦冬、生地、五味之类。若狂言直视。谵语遗尿。此为肾绝。内经言。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则遗溺。又曰。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言肾与膀胱为表里。肾虚。则膀 
胱之气不约。故遗尿也。要在滋补膀胱之气。东垣谓溲便遗失。为肺金虚。又当补肺气也。大抵肺 
虚肾虚热甚者。皆可治。惟肾绝遗尿。则不可治。此下焦气绝。不归其部故也。 

卷七
过经不解
属性:【纲】仲景曰。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则愈。 
【目】李 曰。伤寒六日传经已遍。七日当解。至十三日以上不愈。谓之过经。汗下失宜。以 
致邪气流连不已。神昏谵语。胸满潮热。随其表里症见而调之。或从轻再汗再下。如脉乱发躁。尺 
寸陷者。危。如脉缓安睡。邪未尽者。正未复耳。参胡芍药汤调之。有大便下利而脉和者。诸医以 
丸药下之。停留余热。凡过经气虚。或加异气。宜与外症参看。 
喻昌曰。过经不解者。由七八日已后。至十三日已后。过一候二候。犹不痊解也。然邪在身中 
日久。势必结聚于三阳。太阳为多。少阳次之。阳明又次之。及至三阴。则生死反掌。不若此之久 
持矣。 
程郊倩曰。过经十余日而不知太阳症有未罢。反二三下之。因致变者多矣。后四五日。柴胡症 
仍在。未有他变。本当行大柴胡两解表里。但其邪屡因误下而深入。即非大柴胡下法所能服。故必 
先用小柴胡提其邪出半表。然后乃用大柴胡。始合法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 
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极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 
症。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目】喻昌曰。此条有二辨。若曾经大吐下者。邪从吐解。直已入里。可用调胃承气之法。若 
未经吐下。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是痛非吐所伤。溏非下所致。调胃之法。不可用矣。岂但调胃不 
可用。即柴胡亦不可用。以邪尚在太阳高位。 
徒治阳明少阳。而邪不解耳。解太阳之邪。仲景言之已悉。故此但示其意也。若其人能呕。则是为吐 
下所伤。而所主又不在太阳矣。 
【纲】仲景曰。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症。下之而 
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 
调胃承气汤主之。 
【目】喻昌曰。二条俱见微利之症。难辨其内虚内实。上条。胸胁满而呕。邪凑少阳之表。故 
欲下之。必用柴胡为合法。若以他药下之。表邪内入。即是内虚。此条。原无表症。虽丸药误下。 
其脉仍和。即为内实也。按仲景下法。屡以丸药为戒。惟治太阳之脾约用麻仁丸。因其人平日津枯 
肠结。必俟邪入阳明下之。恐无救于津液。故虽邪在太阳。即用丸药之缓下润其肠。俾外邪不因峻 
攻而内陷也。此等处亦须互参。再按伤寒以七日为一候。其有二三候不解者。病邪多在三阳经留恋。 
不但七日传之不尽。即十三日二十余日。尚有传之不尽者。若不辨症。徒屈指数经数候。汗下展 
转差误。正虚邪凑。愈久愈难为力。所以过经不解。当辨其邪在何经而取之。仲景云。太阳病头痛 
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即内经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之旨可见。太阳一经。有行之 
七日以上者。其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以太阳既羁留多日。则阳明少阳亦可羁留。 
过经漫无解期矣。所以早从阳明中土而夺之。俾其不传。此捷法也。若谓六经传尽。复传太阳。必无 
是理。后人坠落成无己阱中耳。岂有厥阴两阴交尽于里。复从皮毛外再入太阳之事耶。请破此大惑。 

卷七
合病
属性:【纲】仲景曰。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辗侧。口不仁而面垢。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 
则额上出汗。手足冷。若自汗出者。 
白虎汤主之。三阳合病。脉浮大在关上。但欲睡眠。合目则汗。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麻 
黄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 
夏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阳明少阳合病。必 
自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