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兵器知识 2009年第11期 >

第27章

兵器知识 2009年第11期-第27章

小说: 兵器知识 2009年第11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首长对我师的信任与厚爱!”我和李布德政委倏地站起,都激动得满脸通红,“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整个一九九师沸腾了!得知要代表全军陆军部队参加开国大典受阅,官兵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人人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决心书、保证书雪片般飞向师党委,纷纷表示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党和祖国争光,为人民解放军争光,为英雄的一九九师增添新的荣誉,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部队进至塘沽、大沽、北塘一带沿海地区布防,广大指战员情绪嗷嗷叫,夜以继日地加紧构筑防御阵地,不到一周时间就提前完成了一、二线阵地的部署、编成和战防布势任务。下基层检查政治教育,每个同志都能滚瓜烂熟地说出我师有三件大喜事:“一喜最早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很快就要成立了:二喜我师作为尖刀师,要调我们去北京见毛主席、朱总司令:三喜让我们师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参加开国大典,并光荣受阅。”师党委更是昼夜加班连轴转,从受阅人员确定、武器装备遴选到进京训练方案的拟制,都反复推敲论证,丝毫不敢懈怠。 
  1949年6月5日,征尘未尽洗、硝烟味尚存的一九九师,在我和政委李布德率领下,从塘沽沿着津京铁路进北平,直抵北苑黄寺兵营。 
  既紧张又艰苦,同时略带枯燥的受阅训练开始了。 
  千万别小看了每天走队列,这任务一点也不轻松,可以说艰巨得很!我军当时还没有一部完整的队列条令,搞单兵训练,主要依据二野刘伯承司令员留苏时起草的一本队列小册子,再就是参照《中华民国二十四年操典》。 
   
  我在全师官兵训练动员大会上坦言承认:“我和政委都没有喝过洋墨水,组织这种训练都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遭’。当年到苏联留过学的老首长讲,‘老大哥’军队每逢十月革命节那天,必搞规模盛大的阅兵式。人家那个精气神不得了,甩手一般齐,抬脚一般高,看上去真是排山倒海锐不可当。我看咱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瞄着排山倒海的气势练!” 
  从这天起,北平老百姓的眼里出现了这样一支队伍:在刺目灼人的骄阳下,他们以宽敞胡同、马路边道、居民宅院为训练场,喊着嘹亮的口号,光着脊背徒手走队列,每天都有人练得晕倒在地,半个月后个个晒得面孔黝黑,蜕过几层皮的结实臂膀亦变得油黑发亮。阴雨连绵的雨季,他们要么在居民家里和炕上练军姿、练“三把枪”,要么迎着疾风骤雨赤脚行进在泥水中,一天下来个个变成了泥人。夏日夜晚蚊虫肆虐,他们有的被叮咬得无法入睡,有的征得居民同意后毫不忌讳地睡在打制好的“寿棺”里,有的浑身长满疙瘩发炎流脓,但却无一人叫一声苦…… 
  “打仗时我们各级干部爱说‘跟我上’,现在搞训练也要敢喊‘看我的’,当好战士们的表率。”我和李布德政委不仅大会小会上这样强调,而且实实在在扑下身子,跟部队指战员一道刻苦操练。白天若参加重要会议,晚上必主动加班补训,完成规定练习动作。整整两个月里,我俩每夜都只睡三四个小时,脑子思考琢磨的是操练,一起切磋研究的是操练,深夜就寝前、凌晨5点起床后,两人肯定要在院子里相互指点着操练老半天—— 
  “伙计,你这礼敬得还不带劲,掌心太朝外啦,再往里收一收。”我在纠正政委的痼癖动作。 
  “向右看!不行,脖子拧得还是不够自然,再稍微放松一点。好,好!有点意思了!”李政委在帮我练走正步的“向右看”。 
  “说你还不服气,咱们现在就用尺子量一量,看我批评得对不对!”我和李布德政委每次参训,身上都带着把尺子,发现对方或下级的队列动作有问题,便随时随地用尺子比量,让对方心悦诚服地克服纠正。 
  两个月的基础强化训练,我和政委每人穿坏3双布鞋。 
  两个月的基础强化训练,全师的队列素质明显提高。 
  在完成了以连为单位的分列式训练和以团为单位的阅兵式训练后,8月下旬,全师集中于西郊机场、北苑等地,实施由徒手改为佩带武器装备的阅兵方队演练。当时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就是部队武器各色杂陈,装备极不统一,影响军威严整。总参谋部了解到这个情况,专门从全军抽调大批缴获的、成色比较新的美式和日式武器,全部集中到一九九师,充分满足了组建12个步兵受阅方队的需要。3个步枪方队,两个方队佩日本三八大盖、一个方队佩中国“汉阳造”。两个冲锋枪方队,清一色的美式“汤姆逊”冲锋枪。两个轻机枪方队,分别携捷克式和日式“歪把子”。一个“马克沁”重机枪方队,一个六0迫击炮方队,一个八二迫击炮方队,另有通信、工兵各一个方队。每个方队均为10列,每列12人。 
  为确保受阅队伍政治可靠,仪态端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贴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2



庄,阵容整齐,气势威武,我们对所有参训官兵的家庭出身、身体条件、军政素质和实际年龄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排队。阅兵队列合理搭配党员骨干、工农子弟和解放战士,要求解放战士身边必须有党员。一些年龄大、体质弱的同志被忍痛筛选下来,或作为替补队员,或担任后勤保障工作。 
  通过受阅训练,不仅要使部队的军事综合本领有新提高,也要使正规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新进步。师党委按照“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要求,对全师军容风纪进行集中整顿。每人配一顶钢盔、一双胶鞋,每班发一把理发刀,战士全部剃成光头,规定每天必须刮胡子,并养成训练前照镜子的习惯,以保持良好军容。考虑到队列操练比较单调枯燥,师政治部和各团还定期不定期举办军民联欢、集体舞会、灯光晚会、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努力消除指战员紧张训练的疲劳。 
  那真是一个对理想对未来满怀憧憬与期待、生活洒满阳光和欢笑、浑身有着使不完劲的美好岁月!每个人的胸腔里都鼓荡着欢庆胜利、拥抱明天的激情与热浪。沐浴着金秋送爽的习习清风,我们师步兵方队与炮兵、坦克兵、骑兵方队共同在西郊机场组织合练,不远即是闻名遐迩的颐和园。昆明湖水波光潋滟,沿岸杨柳树影婆娑。白天有蝉在附近丛林间鸣叫,入夜有青蛙在周围稻田里合唱,令人闻之陶醉、心旷神怡。此时恰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新华社播发的毛主席在政协会议上的开幕词,更让聆听者荡气回肠——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进至9月中下旬,我和李布德政委几乎每个晚上都要率全师官兵开赴天安门广场进行实地演练。为不影响交通和居民休息,都是利用午夜12点至凌晨4点这段时间,一趟又一趟地正步行进在长安街上。 
  “这次不行,有两列队伍侧看没有成为一条直线,重来!”纠正动作误差,我丝毫不放过,一点不留情面。“这次还不行,有几个队员摆臂幅度不符合规定,再来!” 
  李政委作思想动员,非常激昂人心,非常有力量。“同志们,多想一想渡江南下的兄弟部队,他们天天要跟敌人浴血奋战,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绝不能愧对前方的战友,一定要高标准完成训练任务,以最高的水平、最好的军姿,迎接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检阅!” 
   
  2 
   
  这同样是不能不说的难忘记忆。从受阅部队组建那天起,军委、总部首长就时刻关注和关怀着一九九师,对我们的训练、工作和生活考虑得非常周到,过问得非常具体。 
  作为华北军区司令员和开国大典的阅兵总指挥,聂荣臻老首长来得最多。他先后十多次观看、指导部队训练,对每个队列排面、每个单兵动作都认真检查,及时纠正,提出改进意见。他亲自深入班排,亲切慰问受阅官兵,询问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同志们思想状况如何。正是聂司令员得知我们师武器装备成色不够新,特意报告军委和总参谋部,从全军给我们集中调拨了那么多的新枪新炮。 
  这位开国元帅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家说,你们这个师是红一方面军的老红军师,当年强渡金沙江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牺牲了多少好同志啊!我们能够有今天的胜利,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能代表全军部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接受毛主席、朱总司令检阅,非常幸运。一定要发扬当年红军的革命精神,坚决克服一切困难,高标准高水平地搞好受阅训练。 
  正在前方指挥作战、专程到北京开会的西北军区贺龙司令员、第三野战军陈毅司令员也来了。他们兴致勃勃地观看我们师的分列式和阅兵式合练,提出了许多非常内行的改进意见。 
  根据两位老总的建议,师里专门组织起一个队列要领示范排,召集连以上干部观摩试训,共同推敲、修改和体会操练动作。此举获益颇多。 
  8月中旬一个早晨,我和李布德政委正要去训练场,军首长突然打来电话,说今天上午朱总司令要到我们师视察阅兵方队,让抓紧做好准备。 
  身板壮实神采奕奕的朱老总在聂荣臻和杨成武两位司令员陪同下,顶着炎炎赤日来到受阅方队前。从1937年8月离开陕北根据地挺进华北抗日前线,我已经整整12年没有见到这位可亲可敬的总司令了。朱老总还像当年一样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他首先观看了我们师的受阅汇报表演,频频点头表示满意,随后健步走到整齐列队的战士们中间,不时拍拍这个人磨破的肩头,摸摸那个人被汗湿的前胸,眼神里流溢着亲切和慈祥。 
  一个战士的胶鞋前头撑开小口微露脚指头,引起了朱老总的注意。“怎么,你们鞋子不够穿?” 
  这位质朴的战士窘得满脸通红,望着老总只是傻笑,说不出话来。 
  “报告总司令!”我挺胸立正向朱老总报告:“受阅训练以来每人发过一双胶鞋,只在接受上级首长检阅时穿,平时都穿布鞋训练。” 
  “一双胶鞋怎么够穿哟?”朱老总深情地看着面前的战士:“他们整天在这么毒的太阳底下训练,一天要走十多里的路,毁鞋啊。现在前方战事正紧,我们国家百废待兴,确实是很困难,但再难,也要给阅兵部队的同志们多发一双胶鞋!” 
  看到许多战士嘴角都起了泡,脸上气色也不够好,朱老总又问我:“李师长,这是咋搞得嘛?” 
  我内心顿感为难,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我知道,这都是由于平时训练太苦、伙食营养跟不上造成的。但又不好意思在总司令面前“哭穷”。该怎么办呢? 
  善解人意的朱老总没有让我尴尬。他用和蔼的语气轻声问我:“部队每天都吃什么?给我说实话。” 
  “报告总司令,每顿主食是红豆高粱米饭,菜主要是从东北搞来的土豆和萝卜。北平的菜太少,价钱也贵。” 
  “小米呢?小米也吃不上?” 
  “配给的小米数量很少,只能礼拜天改善生活时吃上一两顿小米干饭。”李布德政委替我回答。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