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当代2007.3 >

第60章

当代2007.3-第60章

小说: 当代2007.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女人在故意气他。
  她是有意的。
  当然,她事先没有想到会遇到他带着老婆儿子来爬山。但既然撞上了,她也就豁出去了。她还能怎么办呢?
  她只有一搏。
  说不定,由此让他受了刺激,向她妥协也未可知。因为,这样的情况过去也出现过,只要她威胁着说离开他,他就会妥协。毕竟,她年轻啊,她有优势。而他呢?却只有钱。她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只要保持着自己的美貌,找个像他一样的有钱人(甚至比他更有钱的)并不难。她并没有想到,事实上对孙克俭总经理(她生气时,心里暗暗把他称作“臭男人”)来说,只要有钱,要找一个像她一样漂亮的(甚至比她更漂亮的),则更加容易。
  当然,话说回来,像她这样身份的姑娘,能有多聪明呢?她们的想法往往是简单的,幼稚的,可笑的。任性起来,甚至是不顾一切的。
  孙克俭陪着林凤瑶和儿子一起走,去山下的停车场。
  从山上到山下,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山路蜿蜒。远远近近的群山,峰峦叠嶂。山路的边上,就是万丈深渊。他们走着,心情倒也不错,就是有点累。
  不断有车从他们身边经过。
  林凤瑶脸上红红的,出了许多汗。她说她走不动了,心里也有些慌。她说她刚才坐索道,向下看,有些晕眩。孙克俭有些犹豫,想了一下,说,让儿子陪着她,坐游1(一号线路的旅游观光豪华大巴。也只有这种车,才允许上山下山),然后到明镜湖站下。而林凤瑶说,既然可以坐游1,干脆就坐到终点站。他在终点站等他们就行了。
  孙克俭答应了。
  他们母子上了车。
  当车子从孙克俭身边经过时,他还看到儿子在车窗前向他挥了挥手。
  他一点预感都没有。
  孙克俭走到停车场,用了整整二十分钟。停车场里有很多人在跑。他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正在他要掏出车钥匙的时候,就听一个戴着红袖章的收费员说,刚刚有辆旅游豪华大巴出事了,从路上翻进了深渊。
  他的心一惊。
  他匆匆地坐上车子,发动,行驶。刚上了山道,只走到不过三百米,就见路上拥堵得一塌糊涂。很多的人,很多的车,场面混乱。他看到山路底下绿色的树林里,有一股黑色的浓烟正在升起……
  孙克俭在医院里整整守候了三天,林凤瑶第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不是医生,而是自己的丈夫。她吃力地朝他笑了一下。她很感谢他,能在她醒来的第一时间,守在她的身边。“儿子没事,他前两天就好了。”孙克俭说,“他只是一点轻伤,大腿和腰上被擦伤了。他不放心你,来看过你好几次了,你都在昏睡。”
  “你们并没有完全摔下去。很多人是悬在了半空,然后滑下去的。”他说。
  林凤瑶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庆幸。
  那一幕真的是太惊险了!
  林凤瑶记得不是很清楚,印象中只知道车子正开得好好的,正在拐弯的时候,突然前面来了一辆农用拖拉机。豪华大巴想避让一下,结果就滑到了路边。幸亏正是下坡,而所处的地方正好也不是万丈深渊。大巴滚了好几个跟斗,撞断碾压了好多棵树,最后停住了,悬在了半空。当然,这只是她后来听说的。事实上从被撞后,她就什么都记不得了。
  特大事故。
  1号线的豪华旅游大巴,当时一共有三十七名乘客,受伤二十九名(其中十一人重伤),死亡八名。儿子和另外三个男青年,是受伤最轻的,只是擦破了一些皮。死亡的八名中,一名是司机,三名儿童,两名老人,两名成人。
  “好好地养一养,医生说你没事,只是头被磕了一下,眉角受伤了,缝了七针。”孙克俭说,“但你昏睡了三天了,吓坏我了。”
  林凤瑶感觉丈夫对她特别的亲切。
  他怎么会这样亲切?她隐约记得她之前和孙克俭是为了什么事而有些生气的,对,是她觉得他一直在骗她。她想起了过去二十年里的很多事,一清二楚。她发现他的所作所为是相互矛盾的。她觉得她受了他的骗,他根本就不爱她。可是,究竟是哪些事呢?
  她发现她根本想不起来了。
  是不是自己的大脑出了什么问题?
  “我的头……”她犹豫着说。
  “做过CT检查了,一切都是正常的。”孙克俭愉快地说。
  之后的两天里,孙克俭不仅照顾了妻子,也照顾了儿子(已经让他回家了),最最重要的,他还抽空处理了一桩大事,那就是接见了那个年轻女人的兄弟,他们是风尘仆仆从老家赶来的。
  上天有眼,那个年轻女人出事了,她偏偏成了两名成人中的一名。她的同伴男友也太平无事。这就是命,孙克俭想。
  孙克俭以他个人的名义补贴(不是赔偿)给他们五万块钱,同时,让他们带走了她在嘉宝花园那幢房子里的所有物件(当然不包括那份赠予她房产的书面声明。早在出事的第二天晚上,他就偷偷地溜了回去,然后翻箱倒柜,找了出来,在卫生间里焚烧掉了)。
  兄弟俩自然感激得很。因为,事实上旅游开发区还要对他们实行赔偿呢。两者加起来,就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半个月之后,林凤瑶出了院。她对外面发生的事情所知不多,尤其是对孙克俭做下的那一切,更是无从知晓。当孙克俭搀扶着她(其实她根本用不着他那样小心翼翼地扶她)坐到小车里的时候,她内心里真的充满了一种幸福。时间并不算长,她经历了两次生死,而这两次,丈夫都是很小心地呵护着她。而这第二次,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她对游玩并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因为前段日子和丈夫生气了,儿子从中调停,才决定那天去游玩的。
  真的,差一点就没命了。
  万幸啊!
  前一阵为什么要和丈夫闹别扭呢?她只知道自己当时是挺生气的。现在全然想不起来了,一件也想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也好,她想。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事事记起。记得太清楚了,往往只会自寻烦恼。记忆需要一种选择,记下美好,遗忘琐碎,最好,连丑陋也一起遗忘。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格外的甜蜜。
  “回家了!”孙克俭发动了车子,滑溜地驶出了医院大门。
  林凤瑶“嗯”了一声,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默默地想: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而自己是劫后余生,多么的幸福啊。许久,下意识地抬起手,看了看,双手还是那样的白皙,虽然有许久没有保养了。最难看的是指甲,因为在她住院时的昏睡期间,孙克俭帮她剪过了,剪得光秃秃的。要重新让它长得好看起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她并不因此而生气。他帮她剪指甲,正是爱她的一种表现啊。
  我其实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女人啊,她想。


  责编 洪清波





  原是天真烂漫之人  刘心武


  刘心武:1942年生,被人称为“文坛老字号,快乐边缘人”。1977年以短篇小说《班主任》引发“伤痕文学”浪潮,1986年长篇小说《钟鼓楼》获茅盾文学奖。近年仍创作了很多小说及散文随笔,出版有《站冰刘心武小说新作集》等。亦致力《红楼梦》研究十多年,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举办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讲座,出版了相关书籍。最近又开始了“红楼心语”的写作,将在本栏目陆续发表。


  1

  一位来访的年轻朋友看见我在电脑上敲出这个题目,不假思索地说:“啊,你这回是要写晴雯吧?”
  我对他说,会提及晴雯,但“原是天真烂漫之人”这句考语,曹雪芹可不是写给晴雯的,他就猜:“黛玉?芳官?……”
  这位年轻朋友对《红楼梦》文本不熟悉,产生这样的反应是不稀奇的。
  我就告诉他,这个对人物的直接性评价,出现在第七十四回,是曹雪芹对王夫人秉性的一个概括,年轻朋友吃了一惊:“真的吗?怎么会呢?王夫人她‘原是天真烂漫之人’?!”


  2

  从1954年以降,把王夫人定位于迫害女奴的封建女主子,已经成为许多论家乃至受其影响的读者的思维定势。这种以角色阶级地位为其定性的观点,应当尊重。曹雪芹的《红楼梦》文本具有浪漫色彩,不是严格地写实,他还特别爱使用“烟云模糊”的艺术手法,一开篇就宣称他所讲述的故事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失落无考”,但是,通过文本细读,我们还是不难认定,他写的朝代年纪就是清代康、雍、乾三朝,而主要情节背景是在乾隆朝初期,我认为从第十六回到八十回,大体是写了乾隆朝一春、二春、三春里发生的事情,到八十回后,则“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邦国呢,就是中国,地舆呢,从第三回以后至八十回,基本上都写的是北京。因此,总体而言,《红楼梦》的文本特性,还是写实的。它的人物、事件、物件乃至细节和某些具体的人物话语,多半是有原型的。鲁迅先生对它的评价是“正因写实,转成新鲜”,抓住了它本质的一面。请注意,我说到原型时,说“多半是有”,并没有绝对化。我对某些书中角色进行原型研究时,并不是把生活原型去跟艺术形象划等号,我的目的,只在于揭示这类写实性作品从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的奥秘。
  书中有一大事件和一大空间,显然是艺术想象大大地超越了生活真实。一大事件就是元妃省亲,一大空间就是因元妃省亲而派生出的大观园。余英时先生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的论述,对《红楼梦》文本的写实世界和虚构世界有严格区分也论及其相互交融。
  我现在要强调的是《红楼梦》文本的写实成分。曹雪芹生活在十八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以及恩格斯关于写实性质的小说应该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论断,都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但一些论家仍能根据《红楼梦》的文本,论出书中人物的阶级特性,并将主要的一些艺术形象纳入“文学典型”的范式,当然不能据此去判定曹雪芹早于马、恩就具有了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能力,以及刻意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艺术自觉,曹雪芹不可能有那样的历史观和艺术观,但他写下的文本能让二十世纪的一些论者并不特别困难地使用阶级分析和艺术典型的方法,来诠释这部作品,却也证明着曹雪芹的伟大正因为他从自身生命体验出发,以真实为鹄的,因此,他就提供了后世论家对这样一部基本写实的长篇小说的开放式阅读欣赏的可能。这是写实的胜利,可谓“真实就是力量”或“真实就是魅力”。


  3

  小说中王夫人的原型,应该就是康熙朝后期至雍正朝初期江宁织造曹畹恼蕖5比唬釉偷揭帐跣蜗螅苎┣鬯行矶嗟谋渫ㄖΑ2茴和其正妻本是过继给康熙宠臣曹寅未亡人李氏的,李氏哥哥苏州织造李煦也是康熙的宠臣,李氏这个原型到了小说里,化为了贾母,小说里回避了原型人物间的过继关系,甚至把本没有一起过继到李氏这边的曹畹囊晃桓绺纾残楣刮帜傅亩樱沂谴蠓砍ぷ樱司粑坏诰咛宓那榫趁栊瓷希苎┣刍故侵矣谏畹恼媸担赣秀D歉鲎诜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