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2006合订本-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深。
何必掏出200元钱,说:“思晴,这是给你和姐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奖励,你们要再接再励,叔叔还会来看你们……”思晴没推脱,收下了,却又拦住何必的去路,满脸期待问:“叔叔,你是记者,记者也是作家吗?”
何必奇怪地看着思晴的大眼睛。
思晴说:“我和姐姐也想当作家,我和姐姐要写童话书,我们已经写了4000多字了……”
生活在如此残酷的环境里,却在书写美丽的童话,可何必并没觉得讶异。他问:“童话书的名字叫什么?你们准备写什么内容呢?”
思晴说:“书名叫《天堂里的笑声》,我和姐姐都喜欢这名字。我们要写许多人在天堂里的幸福生活……”
何必脱口就问:“你们眼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
思晴的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的光彩都快溢出了,她高兴地说:“天堂呀,就是那里的人从不吸毒,也没有毒品吸;那里的人不用捡破烂,也没有破烂捡;天堂里的人天天欢笑,天天唱歌。天堂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每个孩子天天都能够高高兴兴去上学……”
实在忍不住了,何必走出一段路,背靠一棵树,坐下,哭了。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24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
你先来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赖小权
火车站售票厅内,人头涌动,每一个售票窗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下午三点十分左右,一个中年妇女急匆匆走进售票厅,望着一条条长长的队伍轻轻地“呀”了声。她环顾四周,站在队伍的后面。她的头发有些零乱,面色憔悴,满脸的焦急,眼里似乎还含着泪。
长长的队伍慢慢地前移,妇人急不可耐,不停地跺脚,时不时探头往前观望,喃喃自语:“咋这么慢?咋这么慢?要赶不上了。”
站在中年妇女前面的是一位年约六十的男人,男人不时回过头来,终于忍不住问道:“你要去哪里?”
妇人先是一愣,继而答道:“深圳。”也许她没有想到有人会在意她的存在。
男人又问:“有急事吗?赶不上就明天走好了。”
“明天?”妇人有些急躁,“明天不行!”
“发生什么事了?”男人很耐心。
妇人开口想说,却忍不住哭起来。原来,两小时前她接到电话,说她在深圳打工的丈夫出了车祸,伤势非常严重,随时都有离世的可能。她想尽快赶到丈夫身边,可今天到深圳的最后一趟列车就要发车了,看样子她是赶不上了。
妇人的哭诉打动了周围的乘客,突然,那男人走出队伍,轻轻地把她推到前面,说了声:“你先来。”
妇人有些拘束地站在了男人的前面。
前面站着一个酷酷的小伙子,这时也走出队伍,左手做了个请的姿势:“你先来。”
再前面的女孩也让出了位置,轻声说:“你先来吧。”
前面的人一个接一个纷纷让位,说的是同一句话:“你先来。”
就这样,妇人很快来到售票窗口,此时,离开车只有十二分钟了。她急急忙忙往外赶,走到门口,突然回过头,对着整个队伍深深地鞠了个躬,说了声:“谢谢你们!”
“还有时间,别急,注意安全!”有人喊了声。
妇人没有回头,泪水却再次涌出。她一边赶路一边对遥远的丈夫说:“没良心的,看到了吗,大家都对我这么好,你可不能丢下我,你要挺住啊。”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25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
月上天心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覃旭
中秋,月上天心时,在北湖公园门口,一位和蔼、礼貌的老先生上了徐娘的出租车。他手上捧着的蒙着蓝布的东西让她觉得别扭,因为很像骨灰盒。他看出她的顾虑,安慰说:“不要怕,这是我爱人,我们一起来赏月。”
一起来赏月?带着骨灰盒?徐娘从未遇见这等事,新奇、浪漫的感觉超过胆怯,她思维异常活跃,猜测这其中会有什么故事呢?但一想到自身,心就凉了,脸也阴了。一个死去的女人,居然能享受这种待遇,她羡慕无比,又悲伤无比!她一个大活人,在这团圆之夜,反而死人一般无人理睬!
“年轻人。”老先生说。
年轻人?徐娘一愣,又恍然大悟:没错,他分明是在叫她!可是,“年轻”这个词,跟她绝缘已经多年了!此时重回身上,她像通了电一样兴奋不已。她知道他不是恭维,因为与他相比,她确实无愧于“年轻”二字。年轻的感觉真好,或者说,被人称为“年轻”的感觉真好!她对老先生充满好感,精神大振,腰身不由自主地挺直,脸上也有了光彩。她轻柔地问老先生:“有事吗?”
“现在没有了。刚才,在镜子中,你一脸阴郁,跟你的年龄,跟今晚的月色,都不吻合。现在就对了。”老先生说。徐娘看了一眼后视镜,老先生微笑可亲,在镜中与她对视,她不由得一笑,随口问:
“阿姨,她走了多久了?”
“六年了。年年中秋,我们都到北湖赏月。她说水上的月亮最美。我们在那里认识,也是中秋。”
“哦。六年。年年。”徐娘有些感动,心下顿生敬意,不由得又看他一眼。“对,跟她生前一样。”他深情地看着那盒子,就像对待一个真人似的。
徐娘大为感动。这样的男人实在少有!她丈夫从没陪她赏月,从不说她年轻,从不观察她的脸色,从未过问她的心情,这都不算什么,他竟然嫌弃她人老珠黄,另觅新欢!离婚已闹了两年,她坚决不离,要拖死他!今晚,他公然说去未婚妻那里,可恶可杀!
她一走神,没发现前方的坑,车子突然陷落,剧烈倾斜。老先生的头重重地撞在身前的铝合金隔离栏上,发出清晰的声响。她紧急刹车,惊惶地回头看,等待一场训斥。老先生面带惊惶,紧护盒子,没理会额上的疼。等车停稳,他坐正,小心揭开蓝布,查看盒子无事后,脸上恢复平静,问:“你没事吧?”
徐娘忽然想放声大哭。离开父母后,再也没人如此忘我地关心过她!她忍住眼泪,感激、惭愧地说:我没事!不好意思,让您和阿姨受惊了……
车子爬出坑,平稳地行进。徐娘不时从镜中偷看老人,见他脸色从容宁静,身姿对手中的盒子更显谨慎和恭敬。安全!徐娘心生感慨,在这种男人的怀里是多么安全啊!一阵秋风破窗而入,吹凉她无袖的臂膀,她油然而生偎在他怀里的冲动。
她把家事向他和盘托出。他静静地倾听。最后说:“这样拖,对他影响不大,只是,太苦了你自己。”她的心大痛:事实何尝不是如此!“天凉了,要带件外套,随时添减。”老先生又说。徐娘“嗯”了一声,没有道谢,她觉得道谢已经见外,她在潜意识里已把他当作亲人。
“不要熬得太晚,工夫比命长。”
“等客时,不时下车走动走动,久坐对局部不利,尤其是女同志。”
“晚上要提防,偏线千万别去……”
他不停地说,她不住地点头。她希望这样的行程长一点,这样温暖的话多一点,然而他的家到了!他把盒子安放在座位旁,坚持要付钱,她死死挡住,急得要哭说:“就算我送大姐回家,好吗?”
“大姐?”他惊异地看着她。她脸上一热,双手把盒子捧到他手上。他不再坚持,接过盒子,微微向她鞠了一躬,说:“多谢!一路顺风。晚安。”
刹那间,强烈的自尊心重归她身上。
她跟丈夫离了婚。
她决定追求那位老先生。那晚上没问清他的姓名,没关系,她可以到他的住地找。找不到也没关系,明年中秋,她会到北湖公园等他。她相信一定能够等到他。她期待年年中秋和他,不,和他们一起去赏月。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26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
洁净之莲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张佐香
莲是我挚爱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乡,有水的地方就有莲的身影。天性使然,莲看上去要比所有的水生植物美得多。我爱的是莲的优美和慧心。
一湾碧水之上,莲亭亭如盖。整个莲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间或,有一枝枝或白或粉的花朵,在翡翠般油绿发亮的碧叶间忽隐忽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写尽了莲盛开时大气磅礴的美丽,而我则尤爱月光下的白荷。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洁莹白是由月华浸染而成的。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四周的露水和月光。莲于恬静的岁月中给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
莲塘流动着令人心旌摇荡的优美。走过莲塘的人,谁都无法拒绝无法躲避,只有沉溺。文人墨客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莲写诗作词绘画,以至于千年之后我依然能从墨迹中感受到他们在莲面前无以自拔的情形。爱莲写莲画莲之人,借莲歌咏自己心志清远,性格高洁。莲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艺术升华。
莲盛开在古今中外的纸页与画幅中,皆为洁净清爽之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在垂暮之年,把莲塘上众多美的瞬间和形象用颜料固定在画布上,让它们永留人间。清淡素雅的莲是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题。他力竭倒在莲池旁,躺在了他心爱的莲的怀抱,亘古与莲相依相伴。莫奈和莲情感相融,魂魄相交,他洞穿了人世的芜杂纷纭,进入幻化的深处。那是自我的世界,也是无我的世界。混沌散去,污浊逸去,心中的莲瓣缓缓展开。无喜无忧。无生无死。如此境界,物我两忘。
众生缘何沉溺于莲如斯!莲是天界与尘世交汇顿悟的产物,莲有慧眼,我们见到的佛和菩萨都坐在莲花宝座上,面目慈悲,普渡众生。莲的萌生和绽放给人一种茅塞顿开的菩提之悟。碧水之下,是污浊的泥沼,一枝一枝的莲挤破浓浓的黑夜,从污泥中绽开一个个美丽的音符。莲仿佛开在天国的梦幻里,它们无视外围的泥沼。究竟要经历怎样的磨炼,我们的心灵才能开出一朵朵洁净之莲呢?我们能像莲一样,从这个充斥着美好、败坏、清澈、污浊的尘世之中,用明朗澄澈的心灵找到智慧吗?如果我们拥有莲的慧心,就能从一切的烦恼与灰暗觉悟,而一切纷扰的繁尘琐屑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心灵就能从尘埃中开出花朵来。
莲的精魂升华在我们生命的血液中,让生命化作那朵莲花,把功名利禄全抛下……我想,这是莲昭示于人的天启与期待吧!莲是一面洁净的镜子,可以映出清晰的图像,只有纯正的心灵才能看得见心灵的纯正,被纯正所感染。愿一切爱莲之人以莲为镜,做洁净的人。洁净的人方为真人。让我们的心灵和生命在卑湿污浊的人间开出素雅洁净的智慧之莲吧!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27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