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读者2006合订本 >

第74章

读者2006合订本-第74章

小说: 读者2006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思说,据资料显示,在世界144个被排名统计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落后,人均煤资源排在5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不进前55位,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远远排在100位以后。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沈思因此呼吁,应尽早把“地大物博”论请出中小学课本,让一些触目惊心的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的数据取而代之,倒可以让孩子更冷静、更客观地面对中国的资源问题。
  看了这样的报道,我想,这好像不是环境问题。是的,这是教育问题。几十年来,我们习惯了从小给孩子灌输“好大喜功”的虚假信息,以及非常狭隘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教育观,并不局限在介绍国家资源的领域。很多人认为,这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回头想想,这样的教育观很奇怪,就好像以为小孩子永远不会长大。
  我们都曾经是被这样教育过的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得到真实信息、经历一个恍然大悟之后,他们会变得玩世不恭,他们会变得愤愤不平,会虚无,也会撒谎。即使在没有被真实唤醒的那一刻,这种“自豪感”也是虚妄的。
  孩子们需要许多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品质,诚实、自信、敬业、尊重事实、能够面对现实,有健全的思维。这些素质才是一个国家需要自己的公民具备的。假如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他们能始终看到,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报纸的记者和编辑,自己国家上至领袖、下至公民,都是诚实、兢兢业业地在推动一点一点的进步,他们自然会被感召,会为自己的民族自豪,他们会加进去,哪怕他们知道,自己国家人口众多、资源贫乏、有很多困难。
  反之,如果在他们进入心理发育最困难的青少年时期,突然发现自己面对一个不诚实的社会,成年人合谋对他们说谎。此时此刻,前面的“教育效果”会坍塌,后面你再对他说什么,他也不信了。他们会变得迷失自己,一个国家因此找不到负责任的公民。
  可悲的事情由此发生: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等他们变成编辑和出版者后,再次推出自己也不相信的课本,他们变成老师后,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向孩子们传授同样的信息和信念。成人、家长变得麻木,只知道这是必须经历的人生流程。
  虚假信息能够依靠对真实状况的屏蔽、甚至威慑力量来维护,皇帝光着身子在街上走,人们就是啧啧赞叹:我们看到他穿着举世无双的新衣裳。我们真是有过这样“成功”的教育经验。可是,这个时代已经变化,信息在快速流通,我们却仍然在课堂上维持同样的教育观。
  然后,我们发现年轻人缺乏信念,我们的教育者和学者在争执,是恢复儒学读三字经更能恢复社会的道德依据,还是引进外来文化更有效。我们回避了一个关键,我们的教育观从根本上存在问题,在故意不对孩子说出全面的、真实的情况,在刻意削弱他们正常思维的能力。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一个发现教育和社会宣传谎言的心理冲击。这种冲击比什么都更对孩子们的道德感具有摧毁力。
  我们需要问自己,安徒生在1837年写的《皇帝的新衣》,在将近两百年后,为什么读来仍然不觉得过时。
  创建时间:2006…7…26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
  文明的层次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顾土
  前几年去美国,天天乘着一辆大巴东奔西跑,开车的是位美国师傅,他对我们的态度先是老皱眉头,后来又像个拨浪鼓似的总摇头,最后快要分手时才改成笑容满面。
  最初,我们吃的喝的擦的,每次都会将剩余一些杂物丢弃在座椅上下,下车游逛之后回到车上,看见车厢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脸难免发烧。人有脸树有皮,从此大家变得文明起来,再有杂物都会自觉地放进垃圾袋、塞进座椅背后的网筐里。正当我们为自己终于懂得如何文明而高兴时,又发现在停车休息期间,美国师傅还要把我们的那些小垃圾袋一一装入一个大垃圾袋,再拖到车厢的前面。看见他一天几次来来往往地装垃圾,我们再次自惭形秽。于是,我们又都学会每次下车时将自己的小垃圾袋带到司机旁,自己动手放进大垃圾袋中。可就在我们为自己学会了更加文明而得意时,又发觉那位美国师傅一天两次还要费劲地扛着大垃圾袋下车寻找大垃圾箱。直到我们看到其他国家的游客自己攥着小垃圾袋下车自行扔进垃圾箱后,这才明白,文明原来也分层次。
  好像是14年前吧,我在北京前门饭店目睹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当时前门饭店大堂的卫生间很小,男厕那里只有3个小便池。与我进饭店的同时还拥进一队浩浩荡荡的日本旅游大军,大概旅途不便,20几号男游客都内急。等我也走进卫生间,看见里面的两个小便池前早已排起了长龙,可是另一处小便池前却空无一人。我断定这是个坏池子,便排在了日本长龙的尾部。万万没料到,所有日本人见状都微笑地对着我将手指向那个“坏池子”。我犹豫片刻,猛然醒悟过来,长久被这一幕所震惊。以后十几年来,我常常以此事为谜,请人猜猜看,那个池子怎么了?可惜,无一人猜中。看来,文明层次之间也有不小的距离。
  不久前去俄罗斯游览,时常看见马路边排着队伍,有二三人的小队,有几十人的大队,有等大巴的也有等小巴的,还有不知等什么的。队伍旁边没有碗口粗的栏杆,也看不见头戴小帽挥舞小旗口吹小哨的协管员,人与人之间都保持距离,队伍还拐弯,有时拐上几个弯。拐弯是排队的人自动拐出来的,为的是不妨碍行人走路。看到这些排队和拐弯,我们懂得,文明的高层次不是靠强迫,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因为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而是在于理性。
  平时生活,我看见不排队的比较多,大家把手一起往前伸,或者将身子一起朝前挤,呈散沙型、乱麻型、一窝蜂型、星罗棋布型。一旦排起队来,也是监管型、牢笼型、围圈型,前贴后碰,不时还能瞥见加塞儿型。这些排队出于无奈,所以不讲理性,排起来硬邦邦,直来直去,从不考虑排队为哪般。看见这些排队同时又挡住了别人的道路,我总想告诉他们,排队的最终目的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当我也跻身这样的排队之中时,试图从自己开始拐一个弯,把道路让开,但排着排着,我就被开除出来。
  理性的文明,不必列出什么是文明什么又是不文明,一切都以尊重别人尊重公共利益为准。“请排队等候”、“不准跨越栏杆”、“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仔细一想,这些话其实是对学龄后一切有脑袋人的最大侮辱。理性的文明,渗透在血液里,弥漫在意识与潜意识间,从从容容,轻轻易易,就好像有人随意吐痰乱扔垃圾那么自自然然。
  说起理性文明,我又记起俄罗斯的地铁。往下的电梯,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向右靠,一条畅通的通道自然而然形成,不时也会有人连蹦带跳地窜下去。但是,往上的电梯就站得满满的,因为那么深的地铁,不可能有人愿意爬上来!
  创建时间:2006…7…26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
  抢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高低
  乘坐沪上环城线的11路公交车,只见一个争先上车的七八岁的小男孩一坐上座位,便对后上车的父母直嚷:“我抢到一个位置!我抢到一个位置!”其实,车上还有好几个空座位,根本无需去抢,可他还是一口一个“抢”字,这显然是日积月累地受大人影响所致。
  不过,实话实说,国人抢座位的确也有些年头了。已经不记得自哪一年起,人们一登上交通工具,便迫不及待地抢位置:抢坐公共汽车上的座位,抢坐轮船上的座位,抢坐火车上的座位(在无法对号的时候)。无论男女老少,抢座位时几乎个个身手不凡,动作敏捷。如果奥运会设“抢座位”这个项目,这样的人囊括金、银、铜三块奖牌,决无问题。
  岂止是抢座位,其他事情,不少人也皆与“抢”结下了不解之缘,简直是一路“抢”来:
  抢购——从计划经济的困难时期到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俱见抢着购买紧俏货、便宜货、热门货。
  抢班夺权——那是“文革”期间的一道景观,也是那个时代的常用语。
  抢跑道——业已突破体育、交通的范畴,喻指行事赶在别人前面,甚至不惜采取“犯规”手段。
  抢劫——以往是讲用暴力夺取他人的东西,这是豪夺;现今更多的是巧取,是披着“合法”或“文明”外衣的抢劫。
  抢生意——想尽办法招揽顾客,同行之间互相倾轧。
  抢手货——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紧缺物资、畅销商品。
  抢答——此乃中小学生和参加各类知识竞赛的选手最熟悉的一个词。
  抢占道德制高点——这是辩论中一些理屈词穷的专家学者惯用的伎俩。
  抢风头——硬出风头,强出风头的,以富豪、大款和演员、主持人、嘉宾居多,当然还有其他社会角色,你在荧屏内外均可看到他们的表演。
  抢饭碗——比抢生意厉害,索性将人家的工作或职业争夺过来。
  抢行——抢行者有路人,有骑车人,也有开车人,“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变成了“宁抢三分,不停一秒”,交通还能不堵塞吗?
  抢头功——利欲熏心者的看家本领,特别是那些视“政绩高于一切”的为官者,其“抢功”堪称一流。
  抢滩——如今军事占领方面的抢滩少了,但市场竞争方面的抢滩却日趋频繁,而且其激烈、残酷的程度丝毫不亚于打仗。
  抢镜头——在新闻图片和电视画面中突出一己形象,除了各级党政领导,又有几人有这个资格?
  抢地皮——官商勾结的拿手好戏,世人已有目共睹。
  抢眼——时下叫“吸引眼球”了,现在时时、处处不乏抢眼的人与事,弄得你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抢!抢!抢!其中有民也有官,恕我统统纳人“国人”这口大“锅”,于此“一锅煮”了。
  上述所“抢”,自然并非全是坏事,然其中大部分之“抢”本当收敛,抑或免除的。
  许多应该争取的东西不去争取,不该“抢”的事物偏要起劲地大“抢”特“抢”,这就是当今不少中国人的状态。
  创建时间:2006…7…26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
  不得不碰的伤痛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何炅
  生命中有些伤处,你不去碰它,你永远不会知道有多痛。
  我的朋友有一个好习惯。几乎每个周末她都会去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孤儿,带去一些小礼物,陪陪他们。也是从她那里我知道了其实福利院的孩子多多少少心里都有一个结:每年的三月总有很多很多人来看望他们,可是基本上只是在三月这个学雷锋月,尽管每个人走的时候都会说“我们还会再来”,然而,通常很少人会在其他没有名分的时候来到这里。
  有一个小男孩很喜欢摩托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