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读者2006合订本 >

第86章

读者2006合订本-第86章

小说: 读者2006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救。还未等他走到母鹿身边,路边的丛林里付出了响声,一只健壮的公鹿赫然闪现。父亲把它吓唬了回去。他接着察看了母鹿,发现它已经死了。于是他开车离开,但是他从后视镜中看到,那只公鹿从树丛里走出,来到母鹿身边,嗅着它的面颊,用腿轻推着它的身子,似乎想叫它起来,好一起回到丛林里去。每隔一会儿,公鹿会昂起头,仿佛是担任警戒的哨兵,然后又把注意力集中在母鹿身上。父亲好奇地停下车,观察了一段时间。大约每过半分钟,公鹿会退回丛林里,但不久又会折回继续哄劝母鹿站起来。父亲办完事回农场时,天已经黑了,然而他发现,在上午看到死鹿的那条路上,公鹿仍然在母鹿身边负责警戒。
  我相信,许多动物和人一样也需要有同甘共苦的知音和为之牵肠挂肚的伴侣,也会因为痛失它们而伤心欲绝、肝肠寸断。
  那只公鹅是把保险杠上自己的映像当成了故去的伴侣,所以生活依然有着幸福和希望。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父亲卖掉了卡车,换成了一辆小汽车。“爸爸,”我向父亲打听,“那只公鹅到你新车的保险杠前表达爱情吗?
  “哦,”父亲答道:“新车的保险杠涂了玻璃纤维,没有光泽,它又一次失去它的“伴侣”了。整整一周,它一直寻找不辍,走遍了了农场的每个角落,凄惨的叫声不绝于耳。但是,它再也没有能够找到。”
  “那么,它有没有努力和别的鹅融洽到一起呢?”我问。
  “没有。”父亲说,声音有些苦涩。“它对感情太投入、太执着了。它在哀痛中度过了几日,然后就死了,是在我们换了新车后的第七天。”
  是的,没有伴,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创建时间:2006…7…26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
  请对你的垃圾负责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张翔
  最初到加州的时候,我在沙加缅度28号街的一个小区租了一套房子,确切地说是一栋楼里的一个套间。
  对于我的到来,房东汉瑟太太显然十分高兴。因为很久没有人居住,房间里堆满了零碎陈旧的东西,她一边讲述着这些老东西的来历,一边指示我搬放到储藏室或者摆放在什么位置。
  窗台上有一排花瓶,汉瑟太太告诉我说,这些花瓶都是老汉瑟亲手在工厂烧制并送给她的,在底部还刻有他俩的名字。我惊讶于他们的浪漫,于是将一个大花瓶倒过来看,希望能看到久远的爱情的印记。可花瓶刚倒过来,便有一个东西掉落下来,接着是一阵粉碎的声音。天啊!原来花瓶里还装着另一个小花瓶!一阵沉静,脚下已是狼籍的碎片。我慌忙道歉,汉瑟太太摇头笑说:“没关系,只是不小心而已。”
  我拿了扫帚把碎片扫进垃圾袋里,接着继续整理房间。看收拾得差不多了,天也快黑了,汉瑟太太就回去准备晚饭,留我一个人打扫卫生。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我清理完毕,将垃圾都装进一个大大的垃圾袋里,放在门前,我知道改天会有工人将它们提走。
  累了一天,我疲倦地瘫坐在沙发上。刚想休息一会儿,门铃突然响了起来,拉门一看,是汉瑟太太。她四下看了看房间,满意地点了点头。忽然,她问我:“花瓶呢?那个摔碎的花瓶!”我指着外面的大垃圾袋说:“在垃圾袋里!”
  “噢,你怎么可以放在垃圾袋里呢?那里全是垃圾啊!”
  我晕,心想是不是哪里又忍老太太不高兴了?是啊,那可是他们爱情的信物,虽然碎了,但与垃圾放在一起,也好象不太合适吧。我无言以对,汉瑟太太焦灼地对我说:“孩子,你必须把那花瓶的碎片重新找出来。”
  我心里泛起一股无奈,但只好找办。终究是寄人篱下身不由己啊!
  我将垃圾袋里所有的东西都倒了出来。汉瑟太太拿了一个厚实的袋子。将花瓶碎片一点点拾进袋子里。我心里想:老太太大概不会想珍藏起来吧?
  捡干净之后,汉瑟太太把袋口封住,然后从怀里抽出一支笔,在袋口的空白处写了一行字:有锋利的碎片,请小心!别伤手!祝你好运!。
  汉瑟太太立起身满脸微笑地说:“孩子,这样就可以了。我们得为我们的垃圾负责,如果伤了别人的手多不好啊!”
  我忽然醒悟过来,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巨大的感动与敬意,为她那种深沉而细腻的社会责任感。
  对一个社会的责任感往往见于微小的细节,你对一袋垃圾负责,就是对别人负责,也就是对一个和谐的社会负责。
  创建时间:2006…7…26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
  德国孩子与足球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程丹梅
  是谁让德国成为足球强国的?是孩子。
  在德国,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在踢球,年龄最小的俱乐部球队,平均只有5岁。从那么小就踢,不出世界球星才怪呢!
  但是,德国的球是不急训和强化出来的,因为德国人反对对孩子的任何强迫。他们把足球、划船、滑雪等传统体育项目当成一种爱好,爸爸和孩子踢足球,那是天伦之乐;冬天的假期全家去滑雪,同样是享受。孩子从小就接受这样的熏染,体育运动自然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么,是谁让孩子们有了实现自己愿望的机会呢?家庭当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发达的俱乐部制度。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德国拥有更多的俱乐部了。那些体育的、文化的、娱乐的俱乐部收费低廉,对于各种收入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都有极大的吸引力。仅汉堡城,就拥有788个体育俱乐部,约50万成员。其中,足球俱乐部就有7万人,名列第二。
  关键是,除了有趣和好玩,俱乐部对于孩子来说,还是一个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场所。一个独生子的母亲说,她的孩子从来就没有与别人分享和配合的意识,但是,踢足球让他知道了这一点,而且他从此不再感到孤单,因为他有了好朋友——整个足球队。按照德国人的习俗,小孩子过几岁生日,就请几个孩子来做客,但是,她儿子过5岁生日时,已有了十几个小客人。
  在汉堡郊区一个名叫HenstedtRhen…SVR的俱乐部里,3岁以上的球组有两个,是以认识和尝试为主的游戏团体。5…7岁的足球队则接近正式队伍的模式了。每周两个傍晚的训练,是小孩子的重要节目。在这里,他们学习分享和配合,学习不迟到,学习锻炼身体和保护自己不受伤。一个由教训MichaelLutz率领的小队里,还有一个不成文规定:谁进球,谁就当队长,就戴队长标志。于是,叫Leo的小朋友在刚刚入球第一场比赛上,就荣幸地戴上了让所有孩子梦寐以求的袖标。Leo从此不再因为自己是新队员而自卑了。
  一个孩子想去参加某队,可以先去观摩,跟着训练一段时间,看看是否有自己喜欢的教训或队员,再决定是否加入。
  …………
  创建时间:2006…7…26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bySoftscapeHTMLBuilder3
  浪漫之都的地铁文化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林石
  回味在浪漫之都巴黎度过的20多天,印象最深的竟不是她的时尚,也不是她的繁华,而是那个神秘而落寞的地下世界。
  巴黎的地铁已经发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只要你能找到地铁入口,在巴黎几乎没有你不能到达的地方。如果能在巴黎停留一周以上的话,只需花十几欧元买一个周票,要一个月票卡,在上面填好相应的资料,贴上相片,你就可以随意浏览城区了。
  在我看来,最好的游览方式还是一个人独行。就像卡夫卡笔下的森林动物或者鼹鼠,独自穿行在巴黎的地下,随意地在自己想参观的出口冒出头来,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略带警惕地欣赏着周围的陌生世界。
  在巴黎乘坐地铁也有一些秘诀。巴黎的很多地铁口建得比较隐蔽,所以你必须熟悉地铁的标志。巴黎地铁的标志并不完全统一,有的是M;有的是Metro;有的又是RER,初到巴黎,你难免会感到有些疑惑。其实,巴黎地铁分为两部分:运行范围在二环之内的,叫作Metro;地铁站入口有的用一个M作标志,有的用Metro作标志,该系统共有14条线,用数字表示,即M1到M14;运行范围超出二环的,叫作RER,共有5条线,用字母表示,就是RERA、B、C、D和E。
  在地铁入口的售票口,你也可以向售票员索要一张地铁图,这些地图都是市政免费提供的。不过要记住向售票员说明你要的是哪一种地图。地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巴黎的全部地铁路线图,一种是所乘线路的地图。你还可以在逛巴黎春天百货时,拿一张他们提供的地铁路线图,上面有些著名的地点标有中文,字也大一些,看起来舒服多了。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巴黎的地铁站台和北京的大不一样。北京的站台是在双向行驶的列车的中间,因此两个方向的车都可以乘,而巴黎的列车在中间,站台则在两边,所以必须分清要去站点的方向。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开通,全长6公里。与之相比,巴黎地铁则略晚一些,最直接的原因是为筹备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缓解巴黎的交通压力,于1898年开始兴建,并于1900年7月14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就是巴黎的第一条地铁线,即1号线。全长10公里,从PortedeVincennes到PorteMaillot,共16站,行程为30分钟。地铁2号线则于1900年12月开始建设,直到1903年4月完工。1969年,快线地铁通车,作为一种位于地底深处、介于普通地铁和火车之间的交通工具,它既开往巴黎远郊,又和市区地铁紧密衔接。自此以后,更多的巴黎人倾向于在郊区购房,由此而给巴黎居住格局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漫长的岁月使巴黎地铁积淀了很独特的文化气韵。与国内相比,巴黎人的生活节奏略显散漫,但在地铁上你却看不出这一点。乘客一般都比较安静,很少见有大声喧哗的。偶尔也有卖艺人上来,或唱或弹,到下一站后便拿着帽子或其他容器,静静地从车厢里走过。早晨上班时间,或坐或站,大多捧书而读,少有聊天谈话者。因为建成的年代较早,地铁站台一般都显得较为陈旧,但基本上还算整洁。只是地铁隧道的壁上几乎没有空白之处,密密地涂满了符号与形象。其中大多数是些很随意的涂鸦之作,但偶尔眼前也会闪过一些很有创意的画,让人感叹良久。据朋友讲,这些作品很多是在深夜地铁停运后,作者进入隧道完成的。天长日久,也便积累形成了巴黎独有的涂鸦文化。
  其实,地铁只是巴黎地下世界的一角。在巴黎的城市街道下面,据说另外还有一个被禁止通行的地下城:它位于地下30米的深处,有着数不清的洞穴、隧道和大采石场时期形成的地下坑道。在超过770公顷的面积内,纵横延伸长达285公里。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里一直吸引着众多的走私犯、密谋策划者、革命者和抵抗运动战士,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洞穴爱好者。法国人贡特·里尔和奥里维埃·费伊的《巴黎的地下世界》一书便是有关于此的,感兴趣的读者诸君不妨找来一读。
  创建时间:2006…7…26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