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普济方·针灸 >

第29章

普济方·针灸-第29章

小说: 普济方·针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穴。此穴灸讫后。令人阳气盛。当消息以自补养。令得平复。其穴近第五椎。权相准望取 
之。论曰。昔和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针药所不能及。即此穴是也。人 
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病难治。若能用心此方。便得应灸之穴。自无疾不愈矣)。 

卷五针灸门
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属性:三焦者。腑也。两旁五十六穴。出甲乙经。 
三焦出于关冲。关冲者。金也(在手小指次指这端。去爪甲如韭叶。手少阳脉之所出也 
为井 
冬三月宜灸之)。流于腋门。腋门者。水也(在手小指次指之间陷者中。手少阳脉之所溜也 
为荥。春三月宜灸之)。注于中渚。中渚者。木也(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手少阳 
脉之所注也。为俞。夏三月宜灸之)。过于阳池(一名别阳。在手表腕上陷者中。手少阳脉之 
所过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者。火也(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手少阳脉之所行也 
为经)。入于天井。天井者。土也(在肘外大骨之后肘后一寸两筋间陷者中。屈肘得之。手 
少阳脉之所入也。为合。秋三月宜灸之)。 
x关冲x(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灸三壮。主喉痹舌卷。口干烦心。臂 
表痛 
不可及头。在左取右。右取左。热病汗不出。肘痛不能自带衣起。头眩颔痛。面黑喘喝。风 
肩头痛不可顾。霍乱寒热。耳聋鸣。甄权云。不可灸也)。 
x液门x(在手小指次指间陷者中。灸三壮。主热病汗不出。风寒热狂。疟疾头痛。 
目涩暴变耳聋鸣。目眩。寒厥。手臂痛。下齿龋则上齿痛。谵语善惊妄言。面赤泣出)。 
x中渚x(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灸三壮。主热病汗不出。狂互引。头痛。 
耳鸣 
目痛。寒热。嗌外肿。肘臂痛。手不及头上。五指 不可屈伸。头眩。颔颅痛。耳聋。两颞 
痛。身面痒。疟项痛。目KT KT 无所见。喉痹)。 
x阳池x(一名别阳。在手表腕上陷者中。灸三壮。主寒热 疟。肩痛不能自举。汗 
不出。颈痛)。 
x外关x(手少阳络。在腕后二寸陷者中。灸三壮。主肘中濯濯臂内廉痛。不可及头 
耳中淳淳浑浑。聋无所闻。喉痹嗌肿)。 
x支沟x(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灸三壮。主热病汗不出。互引颈嗌外肿。肩 
臂酸 
痛。胁腋急痛。四支不举。痂疥。项不可顾。霍乱。马刀。肿痿。目痛肩不举。心痛支满。 
逆气汗出。口噤不可开。暴喑不能言。男子脊急目赤。咳嗽面赤热)。 
x会宗x(手少阳 。在腕后三寸空中。灸三壮。主皮毛中肌肉痛。耳聋羊痫)。 
x三阳络x(在臂上大交脉支沟上一寸。灸九壮。主嗜卧身体不能动摇。外湿内伤不 
足)。 
x四渎x(在肘前五寸外廉陷者中。灸三壮。主卒气。聋。齿痛)。 
x天井x(在肘后大骨之后一寸。两筋间陷者中。屈肘得之。灸三壮。主肘痛引肩不 
可屈 
伸。振寒热。颈项肩背痛。臂痿痹不仁。大风默默然不知所痛。嗜卧善惊。螈 。胸痹心痛 
肩肉麻木。疟食时发。心痛悲伤不乐。癫疾。吐舌沫出。声如羊鸣戾颈)。 
x清冷渊x(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灸至三壮。主头重颔痛。振寒。肩不举。 
不得带衣)。 
x消泺x(在肩下臂外间腋下斜肘分下行。灸三壮。主寒热痹。头痛项背急)。 
x和 x(在耳前兑发下动脉。手足少阳之会。灸三壮。主头重颔痛。引耳中哝哝嘈 
嘈)。 
x听会x(在耳门前陷者中。张口得之。动脉应手。手少阳脉气所发。灸三壮。主寒 
热喘喝。目不能视。目眩头痛。螈 。耳中鸣若 者。风齿龋齿痛)。 
x听宫x(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灸三壮。主耳聋填塞如 
无所闻。哝哝嘈嘈。若蝉鸣鸽鸣羊鸣。惊狂螈 。眩仆癫疾。喑不能言。沫出)。 
x角孙x(在耳郭中间上。开口有空是也。灸三壮。主齿牙不可以嚼物。龋齿肿痛)。 
x 脉x(一名资脉。在耳本鸡足青络。主小儿痫 。吐泄惊恐失精。视瞻不明。眵 
x翳风x(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痛。手足少阳太阳之会。灸三壮。主治聋僻。目不正。失欠。口不开。喑 
不能言)。 
x天牖x(在颈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手少阳脉气所发。 
壮。主肩痛寒热。气历适颈。大气暴聋。气啄瞀耳目不用。头颔痛泪出。洞鼻不知香臭。风 
眩喉痹。三焦病者。腹气满。少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则为胀。 疟)。 
x天容x(在耳下曲颊后。手少阳脉气所发。灸三壮。主寒热。疝积气。胸痛不得息 
穷骨中痛。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胀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咽噎不得息。咳逆上 
气。唾沫。肩痛不可举。颈项痈肿不能言。耳聋嘈嘈无所闻。喉痹。瘿)。 
x肩井x(在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手足少阳阳维之会。灸五壮。主肩背痹痛 
臂不举。寒热凄索)。 
x天 x(在肩缺盆中上毖骨之际。陷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灸三壮。主肩背中痛 
引顶寒热。缺盆痛。汗不出。胸中热痛)。 
x肩贞x(在肩曲下两骨解间。肩 后陷者中。灸三壮。主寒热。项 适颈。耳鸣无 
所闻。引缺盆肩中热痛。手臂不举)。 
x肩外俞x(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者中。灸三壮。主肩胛中痛。热而寒至肘)。 
x肩中俞x(在肩胛内廉。去脊二寸陷者中。灸三壮。主寒热厥。目不明。咳逆上气 
唾血之证候)。 
x曲垣x(在肩中央。曲胛陷者中。按之痛应手。灸十壮。主治肩痛。周痹气)。 
x缺盆x(一名天盖。肩上横骨陷者中。灸三壮。主寒热历适颈。胸中满。有大气。 
缺盆中满。肿者死。外溃不死。肩引项臂不举。缺盆中痛。汗出喉痹。咳嗽)。 
x颧 x(一名兑骨。在面鼽骨下廉陷者中。手少阳太阳之会。主口僻齿痛。面赤目 
赤目黄。口不能嚼。 肿唇痈)。 

卷六针灸门

属性:(外神聪四穴。明堂一穴) 
x神庭一穴x 在鼻直入发际五分。灸二七壮。至七七壮止。岐伯曰。凡欲疗风。勿 
令灸 
面动风等物。明堂经云。举火之时。忌热食。不宜热衣。亦云灸三壮。铜人经云。在发际 
直鼻上。督脉。入发际五分。灸二七壮。至百壮。治肿气。风痫癫风。戴目上不识人。羊鸣吐 
舌。角弓反张。弃衣而走。披发而行。上歌下哭。多学人言语。惊悸不得安寝。头痛。喘渴 
目不可视。目泪出。鼻清涕不止。又云。足太阳阳明三脉之会。主头风目眩。 
x上星一穴x 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明堂经云容豆是)。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 
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可灸七壮。不宜多。若频灸。即拔气上。令目不明。忌如前。甲乙 
经、热穴论注。并刺三分。铜人经云。在额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督脉气所发。治 
头风。面赤肿。皮虚肿。鼻塞不闻香臭。头痛目眩。痰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 
能远视。又云。针入二分。留十呼。泻五吸。针下气尽。更停针引之。得气即泻。灸亦得。 
然不及针。日灸三壮至百五壮罢。须停十余日。然后更灸。故不用相续加灸满五十壮。即以 
细三棱针刺头上。以宣热气。忌酒面荞麦。 
x囟会一穴x 在上星后(明堂经云。上星上)一寸陷中。可灸二七壮。至七七壮。初 
灸即 
不痛。病去即痛。亦云。灸五十壮。痛即罢灸。针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若八岁以下。 
不得针。缘囟门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素问注云。刺四分。铜人经云。在上星后一寸陷 
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治目眩面肿。鼻塞不闻香臭。惊痫。戴目上不识人。若是鼻塞。灸 
至四日渐退。七日顿愈。头风生白屑多睡。针之弥佳。针讫。以末盐生麻油相和。揩发根下 
头风即永除。忌热面猪鱼荞麦等物。明堂经云。主头皮肿面赤。资生经。王氏云。予少刻 
苦。年逾壮则脑冷。或饮酒过多。则脑疼如破。后因灸此穴。非特脑不复冷。他日酒醉。脑 
亦不疼矣。凡脑疼冷者。宜灸此。 
x前顶一穴x 在囟会后寸半骨陷中。亦云。在囟会上。甄权云一寸。今根据素问寸半 
为定 
针一分。灸三壮。至七七壮止。素问注云。刺四分。铜人经云。督脉所发。疗头风热痛。 
目眩。头面赤肿。小儿惊痫。风痫癫痴。发即无时。鼻多清涕。顶肿痛。又云。针入三分。 
留七呼。泻五吸。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四方一寸以下。其头疼肿立瘥。复以盐末生 
麻油揩发际下。灸亦得。忌如前法。明堂经云。在囟会后一寸。直鼻中央陷者中。治头皮肿 
x百会一穴x 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半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灸七壮。止 
七七 
壮。凡灸头顶。不得过七壮。缘头顶皮薄。灸不宜。多针二分。得气即泻。素问注云。刺四 
分。铜人经云。督脉足太阳交会于颠。上治大人小儿脱肛久不瘥。风痫中风角弓反张。羊鸣 
或多哭。言语不择。发即无时。发时即死。盛即吐沫。心烦惊悸健忘。心神恍惚。 疟耳 
鸣耳聋。鼻塞不闻香臭。又云。疗头风头疼。目眩多睡。无心力。吃食无味。头重。饮酒 
面 
赤。如灸数至百五即停。三五日讫。绕四畔。以三棱针刺令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气宣通 
不得令向火灸。恐拔气上。令人眼暗。忌酒面猪鱼荞麦蒜齑等。资生经云。唐。秦鸣鹤针 
高宗头风。武后曰。岂有至尊头上。出血之理。己而刺之。微出血。头痛立止。后亟取金帛 
赐之。是知此穴。能治头风矣。明堂治中风言语謇涩。半身不遂。凡灸七处。亦先于百会。 
北人始生子。则灸此穴。盖防他日惊风也。王氏云。予旧患心气。偶睹阴阳书有云。人身有 
四穴。最急应。四百四病皆能治之。百会。盖其一也。因灸此穴。而心气愈。后阅灸经。此 
穴果主心烦。惊悸健忘。身无力。自是间或灸之。百病皆主。不特治此数疾而已也(一名天 
蒲)。 
x神聪四穴x 在百会四面。各相去同身寸一寸。理头风目眩。狂乱风痫。左主如花 
右 
主如果。针三分。明堂经有此四穴。而铜人经无之。其穴治头风目眩。狂乱风痫。亦所不可 
废者。故附入于此。 
x明堂一穴x 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理头风。多鼻涕鼻塞。三日一报。针二分(铜 
人经 
云。针入三分)。按铜人明堂及诸家针灸经。鼻直上入发际一寸。皆云上星穴。明堂经于此 
复云明堂穴。不知何所据。且附入于此。所谓疑以传疑也(今以诸经校勘上星穴是)。 
x后顶一穴x 一名交冲。在百会后寸半。玉枕骨上陷者中。灸五壮。针二分。明堂 
经云 
四分。铜人经云针入四分。灸五壮。主风眩目KT KT 。额颅上痛。亦云。针入三分。又云。 
督脉气所发。治颈顶恶风寒。头偏痛。明堂经云。灸三壮。主目不明。头目眩重。西方子云 
主诸阳之热。呕吐癫疾。 
x强间一穴x 一名大羽。在后顶后寸半。灸七壮。针二分。亦云五壮。 
铜人经云。督脉气所发。主头如针刺。不可以动。项如拔。不可左右顾视。又云。治脑 
旋目 
晕。头痛不可忍。烦心。呕吐涎沫。发即无时。颈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