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普济方·针灸 >

第73章

普济方·针灸-第73章

小说: 普济方·针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血淋。穴丹田。复溜。各灸随年壮。 
治五淋不小便。穴中封二七壮。大敦七壮。 
治小便淋沥。穴委阳 志室 中 
治不觉遗沥。穴关元 
治淋沥。穴小肠俞 
王氏云。予壮年寓学。忽有遗沥之疾。阅方书。见有五倍子末。酒调服者。服之而愈。 
药若 
相投。岂在多品。而亦无事于灸也。故附着于此。欲治淋疾者。有王不留行子。神效。彭侍 
郎以治张道士。服三粒愈(见既效方)。有妇人患淋。卧病久之。服诸药甚。其夫入夜来告急 
予令取此花叶十余叶。令研细煎服。翌日再来云。病已减八分。再与数叶。煎服即愈(一 
名剪金台。一名金盏银台)。 
治血淋。灸足大指前节上十壮。 
治五淋不得小便。穴悬钟。灸十四壮。 
治卒淋。灸外踝尖七壮。 
治淋病九部诸疾。灸足太阳五十壮。 
治诸淋。穴关元灸三壮。 
治胞闭塞。小便不通。劳热石淋。穴关元 
治小便余沥。灸复溜二穴。各一七壮。次灸脐下中极下屈骨穴。七壮。 

卷十五针灸门
小便难
属性:治小便不通(资生经)。穴涌泉 
治阴跳痛。引茎中不得尿。穴曲泉 
治小腹坚痛。引阴中不得小便。穴阴交 石门 委阳 
治三十六疾。不得小便。穴关元 
治淋闭不得尿。穴气冲 
治小便难而痛。穴大敦(又元照。每主之)。 
治小便满。小便难。阴下纵。穴横骨 大巨 期门 
治阴跳。遗尿。小便难。穴阴谷 大敦 箕门 委中 委阳 
治振寒。溲白尿难痛。穴中封 行间 
治腹胀小便血癃。穴曲骨 
治小便热痛。穴列缺 
治小便不利。穴中极 承扶 屈骨端 
治小便不利癃。穴少府 三里 
治心下满。寒中小便不利。穴阴陵泉 
治不得小便。穴胞肓 石门 关元 阴交 中极 曲骨 
治溢饮。水道不通。溺黄。穴京门 
治腰引小便痛。小便不利。状如淋。 疝。小腹肿。溏泄。遗尿。阴痛。面目苍色。胸 
胁支满。足寒。大便难。穴太冲 
治膀胱寒。三焦小便不利。穴水道 
治小便难。窍中热。皮痛。阴端寒。冲心。穴会阴 
治腹胀小便难。阴器纵伸痛。穴横骨 
治小便不利。穴阴包 至阴 阴陵泉 地机 三阴交 
治小便不通。穴箕门 
治烦逆溺难。小腹急引阴痛。股内廉痛。穴阴谷 
治肠中满。热闭不得溺。穴五里 
治溺难。穴行间 
治小便不利。失精。尻中肿。大便直出。阴胞有寒。小便不利。穴中极 蠡沟 漏谷 
承扶 至阴 
治小便难。赤浊。骨寒热。穴肾俞 
治腰痛。小便不利。及苦胞转。灸玉泉七壮。又灸第十五椎五十壮。又灸脐下一寸。又 
脐下四寸。各随年壮。 
治阴中诸病。前后相引。不得大小便。穴会阴 
存仁方云。尝记一人小便闭不通者三日。小腹胀几死。百药不效。余用甘遂末大蒜。捣 
细和成剂。安脐中。令资以艾灸二七壮。随后通用此方。无不效。 
治小便不利。大便频注。灸屈骨端五十壮。 
治小便不利。大便注泄。天枢灸百壮。又关元灸五十壮。又灸侠玉泉相去一寸半。三十 
壮。兼灸气淋(又云足大拇指岐间。有青脉。针挑出血。灸三壮愈)。 
治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纳取太阳大络。视其结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 
肿上及胃脘。取三血。 
治小便不利。小便胀满虚乏。穴大小肠俞。灸随年壮。 
治小肠热满。穴阴都。灸随年壮。 
治阴跳。遗尿。小便难。穴箕门 委中 委阳 大敦 
治小肠热满。穴阴都。灸随年壮。 
治尿难。阴痿不用。穴阴骨 
治小便数而少。且难用力。辄失精者。令其人舒两手。合掌并两手大命令齐。急通之。 
令两 
爪甲相近。以一炷灸两爪甲本节肉际后方。自然有角。令炷当角中。小侵入爪上。此两相共 
用一炷也。亦灸脚大指与手同法。各三炷而已。经三日。又灸之。 

卷十五针灸门
小便五色
属性:治小便难。赤浊。骨寒热。穴肾俞 
治尿赤难。穴肾俞 委中 
治小便难。黄。穴上廉 下廉 
治小便赤黄。或时下不禁。穴承浆 
治小便赤黄。穴完骨 小肠俞 白环俞 阳纲 膀胱俞 
治小肠有热。尿黄。穴中脘 
治肾病气癃。尿黄。穴关元 
治尿黄。水道不通。穴照海 京门 
治目赤。小便如血。穴大陵 
治伤中尿血。穴关元 
治溺浊。穴关元 
治小便赤。穴下脘 
治脐下热。小便赤。气痛如刀搅。作块如覆杯。穴阴交 
治尿黄水。小腹热。小便难咽干。穴阴跷 
治小便赤涩。小肠紧急。穴小肠俞 
治小便黄。穴太溪 关元 白环俞 
治小便赤色。淋沥。小腹痛。穴小肠俞 
治小便赤涩。遗溺。生阴疮。少气胫寒。拘急不得屈。穴膀胱俞 
治小便难。赤黄。穴上廉 
治溺黄。穴太溪 兑端 阴谷 下廉 
治小便赤黄。穴魂门 
治小便赤涩。穴关元 秩边 气海 阳纲 
治小便赤。穴下脘 
治尿血。穴大敦。灸三壮。 
小便有五色。惟赤白色多。赤色多。因酒得之。宜服本事方清心丸。予教人服。效。白 
色乃 
下冷。宜服补药。着灸肾俞。关元。小肠俞。膀胱俞等。皆腰穴也。近有患小便出血者。人 
教酒与水煎苦 菜根服之。即效。 
治小便实。苦心下急。热痹。小肠内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治阳。手太阳在手小指外 
则本节陷中。 
治尿黄。石门。灸三十壮。 
治小便出血。平立。一杖子比脐平。却向后脊骨当中灸七壮。或年深于脊骨两傍各一寸 
灸七壮。余谓寸半则是肾俞。自佳。又灸第二十椎。随年壮。 
治小便出血。穴脾俞。三焦俞。肾俞。章门各百壮。丹田。复溜。随年壮。一云。灸五 
十壮。 
资生经云。凡尿青取井。黄取俞。赤取荣。白取经。黑取合。 
治小便白浊。灸两足内踝上脉名三阴交。各三十一壮。 
治小便出多。灸足第三指第一纹七壮。丘俞。 

卷十五针灸门
大便不通
属性:治大便难(资生经)。穴大钟 中 石门 承山 太冲 中脘 太溪 承筋 
治不得大便。穴昆仑 
治大便干。腹中切痛。穴肓俞 
治大便闭塞。气结。心坚满。穴石关 
治大便难。穴承山 太溪 
治大便秘涩。穴石关 大钟 
治大便燥。穴肓俞 
治小腹有热。大便坚燥不利。穴中注 
治腰痛。大便难。穴太白 
治足寒。大便难。穴大冲 
治腹痛。大便难。穴石关 膀胱俞 
治大便难。灸七椎旁各一寸。七壮。又承筋三壮。 
治大便不通。穴大敦。灸四壮。 
治大便寒气结。心坚满。穴石门。灸百壮。 
治大便秘。腹中有积。大便秘。以巴豆为饼。置脐中。灸三壮。即通。神效。耆域蜜公 
丸。亦治大便秘。 
治大便不通。灸侠玉泉相去各二寸。名曰肠遗。随年壮。一云二寸半。 
治大便小便不通。灸脐下一寸。三壮。又横文百壮。又灸八 各百壮。 
治老人小儿大便失禁。灸两脚大指。又甲一寸。三壮。又灸大指岐间。各三壮。 
治大小便不利。欲作腹痛。灸荣卫四气穴百壮。穴在背脊四面各一寸。 
治腹热闭。时大小难。腰痛连胸。灸团冈百壮。穴在小肠俞下二寸横三寸。灸之。 
治大便难。穴玉泉。灸随年壮。又灸大敦四壮。 
治大便不通。刺任脉气海一穴。在脐下一寸五分。用长针入八分。令病患觉急。便三五 
次为度。次针足阳明经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 外廉两筋分肉间。极重按之。则足附上动脉止 
矣。当举足取之。针入五分。凡大便不通。勿便攻之。先刺气海穴讫。令人侠脐揉胃之经。 
即刺三里穴。觉腹中鸣三五次。即透矣。 
治后闭不通。足大都。灸随年壮。 

卷十五针灸门
大小便不通
属性:治大小便涩。难(资生经)。穴丰隆 
治大小便难。淋癃。穴长强 小肠俞 
治癃闭下重。大小便难。穴胞肓 秩边 
治三焦约大小便不通。亦主妇人。穴水道 
治大便难。尿黄。穴太溪 
治小腹热。大便坚。穴中注 浮 
治大小便不利。穴白环俞 承扶 大肠俞 
治不得大小便。穴会阴 
治小肠热。大肠结。穴浮 
治大小便难。尿赤。穴膀胱俞 
治大小便难。穴交信 
治大小便不利。穴荣卫四穴 

卷十五针灸门
小便不禁
属性:治小便不禁(资生经)。穴承浆 
治小便数。穴关元 涌泉 
治遗尿。穴关元 中府 神门 
治失禁遗尿不自知。穴阴陵泉 阳陵泉 
治遗溺善满。穴关元 
治遗溺。穴箕门 通里 大敦 膀胱俞 太冲 委中 神门 
治遗溺不禁。穴阴包 
治遗溺。穴阳陵泉。足阳明各随年壮。又灸水道侠玉泉五壮。 
治大便失禁。穴大敦。行间。各七壮。 
治遗尿。穴曲泉 阴陵泉 复溜 
资生经云。此诸穴断小便。利大便。不损阳气。 
治阴暴痛。遗尿。穴少府 
治遗溺失禁。出不自知。穴阴陵泉。灸随年壮。 
治遗溺。灸脐下横文七壮。垂两手两髀上。尽指头上有陷处。灸七壮。 
治腹中满。小便数起。玉泉下一寸名尿胞。一名屈骨。端。灸二七壮。小儿以意减之。 

卷十五针灸门
大便不禁
属性:治大小便利(资生经)。穴大肠俞 次 (一作八 ) 
治大便不解。肠鸣泄注。小便赤黄。穴阳纲 
治尻中肿。大便直出。阴胞有寒。小便不利。穴承扶 
治大便泄数。小便不利。穴曲骨端 天枢灸 
治泄利不禁。小腹绞痛。穴丹田 
治泄利虚胀。小便难。穴关元 
治大便不节。穴魂门 
治老人小儿大便禁。灸两足大指。去甲一寸三壮。又灸大指岐间三壮。 
治霍乱遗失。 
大便不禁病亦 矣。神阙。石门。丹田。屈骨端等。皆是穴处。宜速灸。王氏云。顷患 
脾泄 
医谓有积。以冷药利之。大便不禁。服镇灵丹十余丸。午夜各数丸而愈。今人服此丹三五 
丸不效。则不服。是以一勺水救舆薪火也。可乎哉。 

卷十五针灸门
转胞
属性:治胞转(资生经)。穴涌泉 
治腰痛。小便不利。苦胞转。穴中极。灸七壮。又灸十五椎。或脐下一寸。或四寸。随 
年壮。 
治饱食讫。忍小便。或走马。或忍小便入房。或大走。皆致胞脐下急满不通。又尿不在 
胞囊中。为胞屈 。津液不通。葱叶除尖头。内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胞胀津必愈。 
治转胞。不得小便。穴关元灸一七壮。 
治脬转。小便不通。刺任脉关元一穴。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也。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 
下纪者。关元也。用长针针入八分。患人觉如淋沥。三五次为度。次针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在 
足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交会。针入三分。凡小便不通。勿便攻。先针关 
元一穴讫时。别使人揉少腹。刺三阴交二穴。即透矣。 

卷十五针灸门
阴痿缩
属性:治精溢阴上缩(资生经)。穴然谷 大赫 
治两丸骞缩。腹坚不得卧。及脐环痛。穴大冲 
治小腹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穴石门 
治腹 坚痛。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穴阴交 
治阴痿(资生经)。灸中封 
治痿厥。穴大赫 中封 
治不尿阴痿。穴曲泉 
治阴萎茎痛。两丸骞痛。不可忍。穴气冲 
治卵缩。穴五枢 归来 
治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穴中封。灸五十壮。或不满五十壮。老少加减。又云。此二 
穴。喉肿厥逆。五脏所苦鼓胀。并主之。 
治阴痿。小腹急。引阴内廉痛。穴阴谷 

卷十五针灸门
阴茎痛
属性:治 闭茎中痛(资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