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尤文化神秘之谜 >

第13章

尤文化神秘之谜-第13章

小说: 尤文化神秘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滋养肌体,又使有病的器官休息,靠人体自身的生理活动恢复功能的平衡。

我国有“阴阳”学说,印医也有“冷热”学说。既然病是饮食不周引起
的,印医师就要确定人体内是冷盛热弱还是热盛冷弱,然后给你开一个配以
药物的食谱。印医把一切药和食物都分为冷热两类,这种冷热不是指触感,
而是根据它的效果决定的,例如大蒜属热,椰子水属冷,洋葱属热,乌达德
豆属冷。


印医中对蜂蜜相当推崇。蜂蜜可以治疗从胃酸过多到肥胖症的种种疾
病,用它调和草药,还可以增加药力。这同中医又是一样的,我们吃的好多
中药丸不是也要“蜜封为丸”吗?印医还有几种据说可以强身防老的成药,
都是用几种野生水果磨成粉末,调和蜂蜜和奶酪制成的。

印医同中医相似相近之处,举来比比皆是,其原因既有不谋而合之处,
又有互相吸收的结果。印医影响中医,大抵是佛教东传的结果。印度佛教有
很多高僧,往往都是名医,他们用医术作为宣传佛教、吸引大众的重要工具。
古代印度大学者都要做到五明:声明(声韵学)、工巧学(工艺学)、内明
(哲学)、因明(逻辑学)和医方学(医学)。学医在印度古代是高尚的,
一些印僧来我国后,自然也会把医术带来。《隋书·经籍志》中保存了从天
竺传入的“龙树菩萨药方”等十二种。唐朝时,一个名叫那罗迩姿婆的方士
给太宗献过延年药;高宗时,另一天竺僧人卢伽阿逸也献过延年药,后被封
为怀化大将军。在印医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医也传入南亚地区,如《明史·外
国传》榜葛刺(孟加拉)条记述,说那里“有医卜、阴阳、百工、技艺悉如
中国,盖皆前世所流入也”。

我国西藏的藏医可说是中印医和当地医术交流融合的产物。据吐著王朝
史书记载:“唐王以。。作为文成公主的嫁妆,又给子。。治四百零四种病
的医方一百种,诊断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以后藏王又
聘请内地中医师韩文海、印医师巴热达扎,据各人见解,共同编成一本名叫
《敏吉村恰》的医书,意思是《无畏的武器》。

现今,印度政府也很重视挖掘、整理、研究和推广印医。据统计,到1980
年,印度全国有46 万印医医生,除私人诊所外,还有250 所由各邦政府办的
印医医院和16000 个印医药房。一些大学开设了印医课程,不但招收本国学
生,还有许多外国留学生在那里进修。

在印度,印医是很注重医德的。他们认为,治病是救苦济世之道,不应
有世俗的杂念。《恰拉卡本集》中曾对习印医的人有这样一段教诲:

在你去病人家里时,应该把你的语言、思绪和智慧完全集中在你的病人
身上,只考虑怎样医治,而不应有任何杂念。。决不要把病情告诉那些因掌
握了病情而可能谋害病人或其他人的人。

从远古以来,从事印医的人常常诵祷这样一首共同的祈祷诗:

我不想立国称王,

也不想升入天堂。

要什么超脱轮回,

到梵天自由翱翔。

为民解除疮痍,

乃我唯一理想。

大约正是这样一种高尚的济世救苦之道,千百年来,鼓舞着印医刻意研
修,普济众生,才使印度代代相传,成为印度的国宝。

综上,在介绍印度文化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印度文化具有如下三个明
显的特征:第一,有着浓重的宗教内涵;第二,在其发展上具有连续性,但
在思想上具有僵化性;第三是对外来文化的容摄性。虽然印度文化对本民族
的文化传统表现出强烈的继承性,但这并不排斥它对外来文化所具有的兼容
并包、消化、吸收、改造的能力。

印度文化曾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各国文化也产


生过重大的影响。我国同印度的友好交往已达2000 多年,印度文化,曾给中
国文化的发展注入过新鲜的血液,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印度则交通自古,
贻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文艺,无不蒙贶,虽无兄弟眷属,何以加之”(《鲁
迅全集》第7 卷246 页)。这些话不单表达了他对印度人民的感情,也同样
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感情。相信,这种源远流长的感情,一定会与日俱增。


第四章扑朔迷离的“宗教王国”

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素有“宗教王国”之美称。时至今日,
绝大部分印度人仍然笃信宗教,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
切的联系,它像一双无形的手,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假如你来到印度,就会发现,不管是在城镇,还是乡村,从几岁、十几
岁的孩童,到几十岁的老翁,他们与你交谈之前,一定会先问你:“信什么
教?”若你回答不信任何宗教时,许多人都会感到惊奇,不可思议。人们对
宗教的虔诚也实在令人敬佩。出行的人,不管有无急事,若遇到一座神庙,
便会停下来,转身跨进庙门,祷祝片刻之后,才继续朝前赶路,前边再遇到
一座庙,又会不厌其烦地重复一番。白天,在大街十字路口的庙内或乡村路
旁的庙中,总有不少信徒赤脚盘腿席地而坐,全神贯注地听祭司讲述各种神
话故事。

可以说,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再找到一个国家像印度这样如此长期地笼
罩在浓重的宗教氛围中。据印度政府1981 年调查,印度人口的99。36%是当
今印度七大宗教的忠实信徒。这些宗教按教徒多少依次为:印度教、伊斯兰
教、基督教、锡克教、耆那教、佛教和帕西教(旧译袄教或拜火教)。此外,
还有些印度人皈依了犹太教,一些部族民则在信奉着原始的萨满教。在信徒
眼里,信仰宗教是天经地义的,因而这块神秘的大陆上,几乎处处有神池,
户户有神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谁不了解印度宗教,谁也就无从深入
了解印度人民的精神状况、印度的政府与社会。


1。印度——一块培育“宗教的沃土”
有人说,印度是宗教孵生的温床,这句话实不过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的佛教便是诞生于这块美丽的大陆。那么,是什么滋润了这块“宗教的沃土”
呢?

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多数学者
认为,印度的地理环境是宗教赖以产生和长期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印度之地理,如唐僧玄奘所说,“北背雪山、三垂大海”:东接孟加拉
湾、西临阿拉伯海、南津浩瀚的印度洋,北邻冰雪绝顶的喜马拉雅山脉,东
北是嶂气汾汾使人感到无比神秘的阿萨姆原始森林,西北是既无鸟兽、复无
水草的塔尔沙漠和高山插云、雪岭绵绵的苏来曼。远古时代,航海术、造船
术和生产力的水平尚很低下,这一切当给人们的行动带来极大的不便,未必
有几位勇敢的开拓者能征服令人望而却步、仰之弥高的崇山峻岭和浩瀚无
垠、神秘莫测的汪洋巨泽。源远流长的印度河、恒河以及众多的支流虽然给
人们带来灌溉与舟楫之便,但也常常肆虐成灾。印度次大陆的亚热带和热带
气候更是终年给人类带来滂沦的暴雨和难挨的暑热。在这种封闭而险恶的地
理环境和无法驾驭的自然力量面前,人们感到宇宙的广漠和个人的渺小,感
到寻求一种足以安身立命的依托的需要。于是幻想着用祈祷、祭献或巫术来
影响主宰自然界的神灵以获得嘉惠与庇佑,同时赋予这些神灵以神秘的超自
然的性质,由此产生了最初的宗教。

当然,除去地理环境的影响之外,宗教的产生和发展也有着其历史原因。
进入阶级社会后,阶级压迫给人们带来了比自然灾害更加深重的痛苦。在人
们还无法理解它的社会根源时,便产生了人生的祸福命运皆由神操纵的观
念,并把这种主观认识无限地夸大和膨胀,使之脱离客观现实,脱离自然而
成为绝对人格化和精灵化的力量。此外,从公元前15 世纪开始,印度次大陆
不断遭到雅利安人、希腊马其顿人、匈奴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入侵,次
大陆内部也是战乱频仍。阶级压迫的出现和长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进一步
提供了滋生宗教的沃土。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形态的出现和各种政权形式的
交错、更迭,更使人们感到世事如浮云,变幻无常;人生如梦境,四大皆空。
人们在现实生活的苦海中只能寄希望于神灵和未来,由此繁衍出各种不同形
式、不同内容的宗教和天界体系。一般人认为印度宗教十分复杂。这里所谓
的复杂,不外乎是指其历史悠久、变化繁多和内容广博而言。印度宗教信仰
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 世纪,在当时史前社会后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中已出
现宗教崇拜的踪迹。公元前20 至前15 世纪左右,出现了印度第一个有文字
记载的宗教即吠陀教。得名于印度历史上早期吠陀时代的吠陀教是印度河流
域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和来自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游牧部落两者宗教信仰的
混合物。严格说来,吠陀教只是一种自然崇拜的宗教。达罗毗荼人和征服者
雅利安人把一切显著的自然现象都视为人格化的神而加以崇拜奉祀,计有天
神婆楼那,地神菩利迪维,日神苏利亚、弥多罗、沙毗特里,晓神乌沙散,
雷神和雨神因陀罗,风神亚龙,火神阿耆尼和酒神索玛等36 神。吠陀教虽属
多神崇拜,被崇拜的诸神也常有尊卑之分,但各神的尊卑却又因时因地而异。
因而如德国近代著名东方学者M。穆勒所说,吠陀教是一种真正的“交替神
教”。这时印度正处在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和奴隶制社会的孕育之中。较为原
始而朴素的吠陀教便是这种社会形态下的一种由原始宗教向阶级社会宗教演


变的过渡性宗教。

雅利安人征服北印度后,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开始由游牧转
为定居生活。他们除奴役被征服的氏族成员外,自身内部也发生了贫富分化。
公元前10 世纪初期,一批奴隶制城市国家相继出现。印度奴隶社会的显著特
点是:在雅利安人奴隶制国家形成过程中,阶级关系急剧变化并形成了以婆
罗门祭司为中心的种姓制度。在这种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中,最低种姓的首
陀罗是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或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
料,或为雇工,或为奴隶。后来,又出现了地位较首陀罗更低下的“贱民”。
婆罗门集团为了加强对低等种姓和劳动人民的统治,便用宗教为精神武器以
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和自己的特权地位,婆罗门教应运而生。宗教从此便和
印度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婆罗门教由吠陀教演化而来,但神的观念已发生改变,吠陀教诸神渐失
势力,而以“梵天”为全智全能的至高无上神,是万物的创造主。梵天被神
化了的属性几乎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不生不灭、不变不化、寂然立于万有之
上。多神崇拜的婆罗门教虽然不设庙宇、不拜偶像,但却发展出从私人日常
生活到国王即位时的一套非常繁琐的理论和祭神仪式。婆罗门祭司被称为“人
间之神”,是当时一切知识的垄断者和人民精神生活的指导者。他们不遗余
力地宣扬造“业”和“轮回”说。他们说,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