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尤文化神秘之谜 >

第3章

尤文化神秘之谜-第3章

小说: 尤文化神秘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树叶后用烟熏。他们的生活水平仍停留在刀耕火种,捕猎野兽。大家都知道,
希特勒是一个狂热鼓吹雅利安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他获悉那里生活着纯种
雅利安人后,便派人种学家去实地研究。据言,他还想派一批金发女郎去同
他们传种接代,以弘扬雅利安人的血统。

当然这不过是一个小插曲,不足为信。我们知道,雅利安人是印欧诸民
族的总称,现分布于欧、亚、非、澳诸洲。印度语、伊朗语、日耳曼语、斯
拉夫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喜特语、吐火罗语等语族都是由此而分化出来
的。他们在世界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而今仍影响世界局势的发展。有关
印度的雅利安人,他们原与欧洲雅利安人属于同种,为与欧洲的雅利安人种
相区别,所以又叫印度一雅利安人。现今的问题是,雅利安人的原住地究竟
在哪里呢?或印度—雅利安人是从何方、怎样迁入印度的?

有种说法,雅利安人的祖先居住在今天的中亚地区。大约在公元前2000
年左右,由于他们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他们难以在老家放牧为生,便
各奔前程,流徙四方。一支进入欧洲大陆,成为今天欧洲人的祖先,另一支
则由中亚向南,越过兴都库什和喀喇昆仑两高原,停居于伊朗高原与印度,
成了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

1789 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市召开的一次皇家亚细亚协会上,英国东方学
者威廉琼斯在发言中提出一个问题:古代印度梵文同希腊语、拉丁语、凯尔
特语有着惊人相似之处。他认为这是来自于一种共同的语系,而这一语系被
称为雅利安语系(又称印度—欧罗巴语系,简称印欧语系)。尔后,西欧语
言学者拉马斯·拉斯克和弗朗兹·博普对此继续研究,创立了印欧比较语言
学。这为人们探讨印度、欧洲雅利安人的原居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比较语言学者在对印欧语系中的各个语族作分析、比较和复原之后,发
现他们在其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曾使用过一种共同语言,即共通基语。这
种共通基语是印欧人在特定地区活动时使用的语言,后来随着他们活动范围
不断扩大,内部分化为若干不同语族,而这种共通基语仍以不同形式保留在
各种语族中。学者们就是通过对共通基语的研究去寻找雅利安人的最初足迹
的。例如雪和棍这两个单词就在印欧人各语族中分布甚广。

然而,在印欧诸语族的基语中,从未发现“海”这个词。希腊语、拉丁
语、哥特语、日耳曼语。。相应的词,其原义不是“海”,而是“湖”。此
外,这一共通基语亦未发现“狮子”一词,而从亚述人狩猎浮雕判断,公元
前2000 年代狮子栖息于伊朗高原。由此推知,印欧人的原住地应是看不见
海,风雪交加,豺狼栖息的地方。从地图上看,这样条件的场所最可能是在
中亚和伊朗高原以北的广阔地域。另据西土耳其斯坦出土的化石表明,中亚
很早就生产着骆驼,而印欧人的基语中有“骆驼”这一词汇,所以中亚有可
能是他们的原住地。奇怪的是,在他们的基语中也没有“山”这个词汇,这


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他们的原住地是在那见不到大山的平原地区。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和古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学者们结
合比较语言学已取得的成就,认为雅利安人的原住地应在阿尔卑斯山和黑海
以北、里海以西地区,因为那里离海远,并有大平原,便于他们从事各种活
动。但涉及雅利安人原住地的具体位置时,学者们又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主
要的有:

1。苏黎世大学的厄恩斯特·迈耶认为,其原住地是在欧洲中部新石器时
代三大文化圈之内,这三大文化圈是带纹陶器文化、绳纹陶器文化和北欧的
新石器文化。
2。丹麦考古学家约翰尼斯·布朗斯提德认为,雅利安人形成地在俄罗斯
南部到土耳其斯坦南部这一狭长地带。这里气候干燥,适于人类居住。
3。德国语言学者保罗·蒂姆认为,雅利安人的原住地是在斯维瓦河和奥
得河流域之间。
4。挪威学者卡尔·马斯特兰德推定,雅利安人的原住地是在里海和阿富
汗山脉之间的草原地带。
5。墨西哥考古学者彼得罗·博希·金普拉认为,讲印欧语的民族并非单
一起源,约于公元前2000 年代由南斯拉夫、里海沿岸和高加索三个地区的民
族联合而成。
6。意大利学者德沃托主张,雅利安人的原住地在欧洲中部新石器文化的
带纹陶器文化圈内,尤其可能出现在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后来向德国
中部移动。
7。保加利亚学者弗拉基米尔·戈尔吉认为,雅利安人原住地在喀尔巴阡
山以南到巴尔干半岛的平原地带。看来,有关雅利安人原住地的问题,现今
尚难取得一致意见。不过从印度的文献记载看,雅利安人的一支于公元前
2000 年左右进入印度,这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到印度后,留下了他们活
动的文字记录,从此印度次大陆才开始有了文字记录的历史,学者们称这一
时代为“吠陀时代”。另外前面已说过,在雅利安人来到印度前,印度大陆
已有了很高的文明,因而他们的进入,可以说并不是和平的迁徒,而是刀光
剑影的侵占。在他们同土著居民经过长期的战斗后,才控制了五河流域。那
里的许多堡垒被摧毁,大量财富被洗劫,成批的居民被杀戮、驱散。印度—
雅利安人在《梨俱吠陀》中颂扬他们的战神因陀罗时曾写道:
他使这里的一切事物变化无常,
他使达萨瓦尔那臣服,使它灭之;
他像赢得了赌金的赌徒,
拿走了敌人的财产;
噢,人们
他就是因陀罗。
他用箭杀死许多犯有大罪的人;
谁要是傲慢不逊,他决不宽容,
他杀死达休;
噢,人们,
他就是因陀罗。


从目前的人类学资料看,雅利安人原为白种人,其长相明显具有欧洲人


特征:身材高大,长头型,胡须多,鼻梁细高,额头宽,皮肤白皙等。但其
一支自进入印度后,因气候以及民族融合等多种原因,肤色有所变黑。今天
不少印度人属于他们的后裔,或为他们的混血种,血统较纯的人现在亦可见
到,例如主要分布在旁遮普和拉贾斯坦等地的拉其普特人、查特人,以及分
布于克什米尔地区的米纳罗人等就是。不过也有人认为现今印度教中以僧侣
为职业的人可能是血统较纯的雅利安人。


3。印度民族知多少?
了解印度历史的人都知道,印度可谓一“多灾多难”的国家,历史上曾
屡遭异族的入侵和占领。这一方面使其文化、历史失去连贯性,另一方则造
成了今天印度民族繁多,血统混杂。如果要问这块神奇的大陆上到底有多少
民族,恐怕是难以确说。据1951 年调查,印度有845 种不同的语言和方言;
1971 年调查,使用者在5000 人以上的语言有281 种,印度当局不承认国内
有不同的民族存在,但依语言材料估计,印度现有大小民族300 个左右,其
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就有24 个,占全国人口的98。6%。当然这也只能
是一个粗略的估计而已,具体有多少,还是一个疑问。

数千年来,民族的迁徙、融合、同化和交流,形成了当今印度社会民族
构成的格局。下面,就印度各主要民族的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印度斯坦人。印度斯坦人有1。8 亿之多,占全国人口的28。2%,
主要分布于恒河中上游的北方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等
地。绝大多数人信奉印度教,种姓界限森严,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
他们实际上不是一个民族,系由许多文化和习俗相近的地缘集团所组成,直
接把他们连接在一起的是印地语,无统一的民族意识,只有纯粹的地方意识。
他们在人种上大体可分为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两大类,不过,无论是雅利
安人的后裔,还是达罗毗荼人的后裔,世世代代以来,他们各方面发生了很
大变化,其风俗习惯亦各不相同。

阿黑尔人,属雅利安人种。“阿黑尔”一词来自梵语的阿辟尔,意思是
“有奶者”。但有的人认为摩赫的意思是酸牛奶,由摩赫先变成摩赫尔,后
来又由摩赫尔变成阿黑尔。印度四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
都提到阿黑尔。阿黑尔人最先的居住地是马土腊,后来他们才遍布到印度各
地。阿黑尔族中也有三个分支,即兰德族、叶督族和戈瓦尔族。阿黑尔人笑
容可掬,勤劳勇敢,然而又非常自负。他们很少相信命运,更多地相信实干。
他们非常直率、单纯,很注意品行,认为没有好的品德就不会有善良的行为。
按照他们的看法,对一个人来说,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应该吃干净的和有营
养的食物。姑娘出嫁的场面十分动人,村中左邻右舍的妇女们在欢送新娘时
要边唱边哭,直哭得全村人都为之眼泪汪汪。新娘的父亲不时地用头巾擦泪,
新娘的母亲则靠墙站着不住地抽泣。就在这样令人心碎的气氛下,新郎高兴
地把新娘领回自己家去。寡妇再嫁在印度不少地方要受到非议,但在阿黑尔
人看来却不成问题。丈夫死后,寡妇可以嫁给小叔子,不过先要守寡一年;
不再举行结婚仪式,也不需办理任何手续,只要全家人坐在一起,寡妇接过
新丈夫送的手镯,戴在自己手腕上就算成礼。现今由于“雅利安社”的改良
主义影响、他们不崇拜偶像,也不再讲种姓的高低贵贱,逢到节日,全村人
一起唱歌跳舞,纵情欢乐。属于达罗毗荼人后裔的高尔人,其社会形态仍很
落后,不少尚处于夫权社会,一男可娶几妻。婚姻为一种杜特劳达那婚,即
姑舅表婚。另外在一些地方,也时兴试婚,婚前将小伙招来,让他住上三年
五载,其间“他”被称为“勒穆赛恩”(上门女婿),得拼命干活,待姑娘
的父亲对他的劳动感到满意时,才让女儿和他成婚。高尔人的丧葬仪式别有
风趣。一般让死者的脚朝南头朝北埋葬,现在也开始实行火葬。人死后九天,
死者家里的妇女把骨灰拿到河边去抛撒。到了河边,她们大声呼唤死者的名
字,然后将骨灰抛进河里,随便抓一条鱼或一个虫子带回家,作为死者的象


征物存放起来。他们认为,这样死者的灵魂就会回到家里,而且死者将由那
个最先在河里捉到鱼和虫子的妇女再生出来。另外,根据他们的习惯,人死
后还要举丧、敬祖、念咒、喝酒、跳舞和唱歌。他们自称不信教,但实际上,
印度教徒所敬的神他们一般都信,例如湿婆神、罗其密女神等。他们还相信
地神、雷神、雨神、霍乱女神、发烧女神、咳嗽女神以及将死者带到祖先那
里去的引路神布塔德瓦等等。总而言之,在他们看来,村里的每一个胡同,
甚至每一簇树丛下都有神存在。

(二)安得拉人。安得拉人有5000 多万,占全国人口的8。5%,主要分
布在安得拉邦等地。关于安得拉人的来历有着种种不同说法,有些学者认为,
他们属于雅利安人,另一些学者则持不同意见。在《摩诃婆罗多》和《罗摩
衍那》两大史诗中,称他们为达罗毗荼人。在《犁俱吠陀》和《爱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