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十大经典传奇 >

第16章

十大经典传奇-第16章

小说: 十大经典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气体给驾驶员的视线带来了障碍,飞机不得不在滚滚岩浆流之上盘旋多时,才能伺机将巨石投下。    
      然而这一措施并没有奏效。事实证明,混凝土砖无法对抗温度高达1800℃的熔岩。它们只是飘浮在岩浆上,而后就被冲走了,其中的三块还炸开了。    
      随着时间慢慢地过去,熔岩以每小时13英尺的速度涌向扎夫拉纳城,焚毁了沿途的一切。它已威胁到了附近的观光区,意大利政府被迫启动了转移居民的计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军队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他们计划利用炸药将大量的混凝土发射到熔岩中去,并用1500磅炸药来控制熔岩流,使岩浆分道而行。    
      计划顺利实施,场面十分壮观,炸药炸开了一个巨大的封锁区域,使岩浆两边的堤岸向内塌方,岩浆慢慢改变了原先的路径,并由于混凝土的作用,降低了温度,减缓了脚步。一切都按人们预想的那样进行着,经过两个星期的连续爆破,熔岩终于在离城不到半里路的地方停住了,城市得救了。    
      这次与火山的搏斗充分显示了人类在与狂暴的大自然相抗争所独有的创造力,也显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人类利用爆炸制止熔岩毁灭城市,在十大爆炸中排名第四。    
    


第四章 十大爆炸案例庞大建筑“内向爆破”

     “5、4、3、2、1;起爆!”随着一声闷雷般的轰响,巨大的建筑按预定计划向内“卧倒”。这次我们将要讲述的是“内向爆炸”的故事,它在精确的几秒钟内将两座14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炸得粉碎。    
      火药被人们运用于爆破已有千百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它的掌控能力也日臻成熟。瑞典爆破专家南格弗尔斯,是世界爆破界公认的权威,一生提出了几十项重大      
    爆破理论和科研成果。他发明的“90度角原理”,一直在世界通行,并被人们严格遵循。“内向爆破”技术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美国的著名爆破大师——艾里克·凯利正是使用这种技术的专家。    
      凯利采用“内向爆破”技术在世界各地帮助人们拆除房屋已经有20年,他这次的任务是准备引爆两座位于费城北部的14层塔楼。当局准备拆除这两座违章建筑,腾出空间来进行新的住房建设。这是城市改造计划的一部分。    
      凯利为此次的爆破设计了大胆的方案,他将使用850磅硝化甘油炸药,以 “孔内导爆索分层药包、排间微差起爆”方式,在12秒内引爆所有炸药包,将建筑物夷为平地。为确保万无一失,凯利和他的同事事先对建筑物进行了拆卸工作。他们把建筑物内部腾空,拆掉所有非承重墙,截断楼梯井和电梯,以及所有阻止倒塌的东西。    
      建筑结构被掏空以后,他们在余下的混凝土支撑梁上钻了1200多个孔,然后将炸药装入这些小孔中。在爆破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就是炸药的使用量,一般人很难把握好所用的每部分炸药究竟能产生多大的能量,所以经验就十分重要。连接支撑柱和孔洞的黄色连线里面也要装少量火药,它通向起爆雷管,雷管能引爆炸药、摧毁支撑柱,这是使整幢建筑最后坍塌的关键所在。    
      由于建筑位于大都市中心,爆破不可出现丝毫的闪失。为确保现场的绝对安全,凯利又仔细研究了附近地区,确保爆破对周围的建筑没有任何损伤,同时凯利还向周围的住户讲授内爆知识。他说,爆破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种事在他20余年的爆破生涯中已十分平常,大家实在不必害怕。炸药爆破能量将全部在空中释放,不会波及地面。其实,由于内向爆破技术的广泛应用,附近的居民对它并不陌生,很多人都表示要在爆破当天去开开眼界。    
      经过12天的精心准备,凯利在预定时间内按下起爆按纽,随着一声闷雷般的轰响,两幢14层的建筑按照预期的设计方向倏然下落,被安全地炸成了一堆废墟。12秒钟之内让两幢庞大的建筑倒塌,凯利的内向爆破位列我们十大爆炸排行榜上的第三位。    
      花絮    
      定向爆破的原理:    
      定向爆破的原理是在建筑物的基部适当部位挖凿孔洞,在其中装填炸药。在起爆瞬间,建筑物的基部将形成缺口,使建筑物失稳、倒塌。定向爆破能有效控制爆破的范围和方向,在建筑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第四章 十大爆炸案例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

    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爆炸案例,是恐怖分子制造的美国历史上最悲惨、死亡人数最多的爆炸案——俄克拉荷马城惊天爆炸案。    
      俄克拉荷马城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首府,一个有“古老的小牛仔”称号的小城,一向平和、宁静。在这座城市里共有44万人口,由于这是州政府的所在地,因此有不少联邦机构设在此地。尤其是位于市中心第5街的俄城联邦大楼,更是该城的标志性建筑,美国住房与城      
    市发展部、特工处、药品管理局等政府机构都在这里办公,每天的客流量大约有500人。    
      1995年4月的一个清晨,俄克拉荷马城像往常一样迎来繁忙的一天。上午9时零4分,市中心的联邦大楼前突然发出一声震天巨响,一辆载有3000磅硝酸铵液体炸弹的白色小货车发生剧烈爆炸。爆炸的声波一直传到50公里开外。在巨大的气浪冲击下,这座高9层的大楼顷刻间便倒下三分之一,大爆炸产生的气浪挟着碎石和人的残肢断臂四处飞舞。爆炸发生时,楼下停放着许多汽车。爆炸发生后,这些汽车一辆辆被掀翻,未来得及下车的人或是被炸死,或是被烧死。    
      更悲惨的是,由于大楼里有很多政府职员,他们为了方便,将小孩带到大楼上班,因此,大楼的2层实际上是个托儿所。这些活蹦乱跳的小花朵转眼间死于非命。小小的俄城瞬间便被血雨腥风所笼罩。    
      人们四处乱撞,有慌不择路的逃生者,有满脸血污的受伤者,有神色严肃的搜索者。还有不少行色匆忙的人从四处赶来,寻找失踪的亲人。    
      消防员在几分钟之内赶到了现场,展开了救援行动。但行动进展得并不顺利,现场一片混乱,受伤的人数太多,瓦砾下能找出多少幸存者根本无法预知,大厦还有随时倒塌的危险。    
      迈克尔·凯利是一名参加救援活动的消防员,他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这幢9层大楼很快就会崩溃,楼上的几层还有人没被解救出来,他们没怎么受伤,但是他们也没有可以下来的路。”最后这些人中只有少量获救,其余的人因最终的坍塌而被埋在了废墟底下。    
      58岁的帕蒂·郝尔是这场灾难的幸存者,当时她被倒塌的房子困在乱石中,呼救声也被外面的巨大声音所淹没。寻找幸存者的消防队员从她头顶经过,但没有发现她,因为建筑里面很黑,到处是浓烟和残骸,倒塌物挡住了营救人员的视线。郝尔举起胳膊极力呼救,她不知道坚持了多久,直到最终被救护者发现。但更多的人没有郝尔这么幸运。    
      俄克拉荷马城大爆炸,共造成168人死亡,其中包括19名儿童,850余人受伤致残,财物损失大约在5亿美元以上。    
      当电视把这副惨景传到千家万户的时候,美国震惊了。很多人难以相信有这样的事发生。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愤怒地指责凶手是“邪恶的懦夫”,并说这是对美国及其生活方式的攻击。世界舆论也纷纷谴责这一丧失人性的恐怖行径。    
      2001年6月11日,制造这起恐怖事件的主犯麦克维被注射毒液处以死刑,同犯尼切尔被判无期徒刑。4个月后,俄克拉荷马城国家纪念中心正式开放,一块寂静的空地上放着空荡荡的168把椅子,向死难者表示哀悼。    
      但事情还没有就此完结,爆炸案过去9年之后,一些媒体获知,当年的调查留有漏洞,主犯麦克维虽然已经伏法,但麦克维可能还有帮凶。为此,美国联邦调查局再次下令重新对此案的一些细节进行正式调查。反恐行动还会持续下去。    
      为了防止恐怖主义在全球泛滥,俄克拉荷马城大爆炸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二。    
    


第四章 十大爆炸案例原子弹

     十大爆炸排行榜到了最后,第一大爆炸就要亮相。对有些人来说,它是科技的进步,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条不归之路。这是人类核时代的开端。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真正将原子弹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美国为促使日本早日投降而使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这一爆炸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但它的功过却在当时和日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原子弹的历史要从20世纪30年代说起,当时科学家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法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人工放射性,使人造同位素成为可能;随后,是意大利的费米,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用中子撞击放射性元素铀,会出现一系列裂变反应;最终,德国的哈恩等几名科学家几乎同时确认了核裂变现象,即当中子从一个原子核撞击到另一个原子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科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这个发现意味着什么。    
      而与此同时,在核物理研究最先进的德国,一个战争狂人掌握了政权,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1939年,希特勒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战争机器横扫欧洲。不久,德国物理学家掌握了研制原子弹的方法。一旦希特勒拥有了原子弹,后果不堪设想。当时的确有人向希特勒建议研制这种毁灭性极强的武器,万幸的是,提议被自负的希特勒否决了。    
      然而,这种危险时刻存在着。    
      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是铀和重水。随着德国相继占领了捷克、比利时和挪威,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重水工厂和大量的铀落入德国人的手中,一些有识之士再也坐不住了。    
      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还没有卷入战争,大批犹太科学家为了逃避法西斯德国的种族迫害,纷纷移居美国。他们公推爱因斯坦领衔,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信,敦请美国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    
      科学家们的这封信由白宫经济事务顾问萨克斯转交到罗斯福总统的手中,但因为工程浩繁而且耗资巨大,罗斯福总统一时也难下决心。为了说服罗斯福,萨克斯为他讲述了一段历史。    
      他说:“在拿破仑战争时代,有一个年轻的美国发明家福尔顿来到了这位法国皇帝面前,建议建立一支由蒸汽机舰艇组成的舰队。他说,这样的舰队,无论什么天气都能在英国登陆。拿破仑想,军舰没有帆能走吗?这简直不可思议,因此竟把福尔顿赶了出去。根据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爵士的意见,这是由于敌人缺乏见识而使英国得到幸免的一个例子;如果当时拿破仑稍稍动一动脑筋,再慎重考虑一下,那么19世纪的历史进程也许完全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个故事使罗斯福总统意识到科学远见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在1941年12月6日,也就是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