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

第33章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第33章

小说: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时,就会在一个更高、更奇妙的层次把同样的脉动彰显出来。

  所以,经由诚实地面对内在目的,诚实地面对生活。当你能够临在,并完全投入所做的事情当中时,你的行动就会满载灵性的力量。刚开始,在你做的事情中,可能不会产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做事的方法可能会改变。你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当下时刻,让意识流进所做的事情之中。次要目的,就是你打算经由所做之事而达成的目标。在过去,〃目的〃这个观念始终与未来有关,而现在,更深一层的目的只能经由拒绝时间,而在当下求得。

  不论你在工作场所或是任何其他场合与人相见时,请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如此一来,你在那里就不仅仅是一个人而已,而是觉知的场域(field),一个警醒而临在的场域。一开始和某人互动的初衷,例如买卖东西、交换资讯等等,现在都变成次要的了。此时,在你们彼此之间形成的觉知场域,就成为来往互动的主要目的了。觉知空间比你们谈论的内容更重要,也比实体或思想的对象来得重要:人的存在变得比世上所有事物都重要。这并不表示你忽略在现实层面上应该做的事情,事实上,当本体的向度被体认到,而且成为最主要的目的之后,你不但比较容易施展你的作为,同时也会更有力量。这种在人们之间所升起的联合(unifying)觉知场域,就是新世界里人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因素。

  成功的概念只是小我的幻相吗?我们该如何评估真正的成功呢?

  这个世界会告诉你,所谓成功就是成就你原来打算做的事。这个世界告诉你,成功就是获胜,同时,赢得世人认同和繁荣富足是成功的主要成分。以上所提到的,或是其中的一部分,都只是成功的副产品,不能算是成功。传统的成功概念指的是你所做之事的结果。有人说,成功是综合了辛勤工作和运气,决心和才能,或是天时地利结合的成果。以上这些或许是成功的关键,但不是成功的精义。这个世界没告诉你的是(因为它不知道):你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你只能〃是〃成功的。如果这个疯狂的世界告诉你,成功并非成功的当下时刻,而是另指他物时,可别听信它了。那么,成功的当下时刻又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你的所作所为,即使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都要有一种品质感。品质意味着关切和关注,它们都是伴随觉知而来的。品质需要你的临在。

  比如说你是个商人,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之后,终于排除万难,推出一套热卖又大赚的产品或服务。这样算成功吗?以传统的观点来说,是的。但事实上,你花了两年时间,以负面的能量污染你的身体和地球,让自己和周遭的人都同受其害,同时也影响了很多素昧平生的人。这些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假设是:成功是个未来的事件,而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手段的充分理由。但是,结果和手段是一致的,如果手段不能替人类的幸福快乐做出贡献,那么结果也不会。这个结果(其实和导致结果的行为是无法分开的)已经被这些行为所污染了,同时会创造更多的不快乐。这是一个有业力的行为:在无意识中永远存在的不快乐。

  如你所知,次要或是外在的目的存在于时间的向度之中,而主要目的是与当下密不可分的,因此需要让时间消失。若要将两者协调一致,就必须了解到:整个人生的旅程,最终都是由当下这一步所组成的。始终就是只有这一步,所以应该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其上。这并不是说,你毋须知道你的方向,而是说,当下这一步才是首要的,而终点是次要的。到达终点以后所遇到的事情,取决于当下每一步的品质。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未来为你所准备的东西,取决于你当下的意识状态。当你的作为中,充满了本体的无时间性的品质,那就是成功。如果本体不能流进你的作为之中,如果你无法临在,你会在所做的事情当中,在思想当中,在你对外在发生之事的反应当中,迷失你自己。

  你所谓的〃迷失你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真实身份的本质就是意识。当意识(你)完全认同于思考,以至于忘记自身本质的时候,意识就在思想迷失了自己。当意识与心理…情绪(mental…emotional)的组成因子(如欲求和恐惧小我的主要驱动力)认同的时候,它就在这些成因中迷失了自己。当意识与人们对于事件所产生的行动和反应认同的时候,它也会迷失自己。那时候,每个思想,每个欲望或恐惧,每个行动或反应,就会与一个错误的自我感融合,而错误的自我感无法感受本体的单纯喜悦,所以会寻求欢娱,有时甚至会寻求痛苦,以取代本体的喜悦。这就是遗忘了本体之后的生活状态。在那种遗忘自身本质的状态下,每个成功都不过是过眼错觉。无论成就了什么,很快地,你就会再度失去快乐,或是新的问题和困境又会完全地吸引你的注意力。

  我该如何以了解内在目的为出发点,而找到我在外在层次中所应该做的事情呢?

  外在目的因人而有极大的差异,而且不会永远持续。外在目的受制于时间,然后会被别的目的取代。而且,认真地投入内在目的(就是觉醒)之后,外在生活环境因而随之改变的程度,也是各有不同。对某些人来说,他们会突然地或是逐渐地与过去的事物分离,例如工作、生活情境、人际关系等,每件事都会发生深远的改变。有些改变可能是他们自己主导的,不是经由痛苦的决策过程,而是经由突然的领悟或认知:这是我必须要做的事。可以这么说:这个决定来的时候是已然生成的了,它来自于觉知,不是思考。有一天早上醒来,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有些人会自然而然地决定离开一个病态的工作环境或是生活情境。所以,在找出外在层面中什么是适合你的、什么是行得通的、什么是与觉醒意识相容的之前,或许你应该先找出哪些是不合适的、哪些已经行不通了,还有哪些已经与你的内在目的无法相容了。

  一些外在的其他改变也可能突如其来地发生在你的身上。某个巧遇可能为你的生活带来新的契机和发展,某个由来已久的障碍或是冲突瓦解了。你的朋友可能陪伴着你一起走过这样的内在转化,或是逐渐远离你的生活。有些人际关系烟消云散,有些则更加深厚。你也许会被公司解聘,或是成为工作地点正面转变的原动力。你的爱人也许会离开你,或是你们会提升到一个新的亲密层次。有些改变表面上看似负面,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其实你的生命正在腾出一些空间,让好新的事物出现。

  也许你会经过一段不安全感和不确定的时期。你会自问:我该怎么办?既然小我已经不再操控你的生活,你对外在安全感的心理需求也会减低,因为那种安全感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你能够与不确定性共处,甚至乐在其中。当你可以和不确定性安然共处时,无限的可能性就在生命中展开了。它意味着:恐惧已不再是决定你该做什么事的重要因素,它也不会再阻碍你采取行动以寻求改变。罗马哲学家塔西佗(Tacitus)的观察十分正确,他说:〃寻求安逸的欲望阻碍了每颗伟大而高贵的进取心。〃如果你无法接受不确定性,它就会转化成恐惧。如果你能完全接受,它会转变成更多的活力、警觉心和创造力。

  很多年前,由于内在强烈的驱策,我放弃了世俗认为〃有前途〃的学术生涯,一脚踏入了完全不确定的生活。数年之后,我又从这种不确定的生活中,摇身一变成为心灵导师。又过了一段时间,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那股驱策力再度来临,促使我放弃了英国的家,搬到北美的西岸。虽然当时我完全不知道理由,我还是顺从了那股驱策力。在我进入不确定生活中之后,《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问世了,大部分的内容是在加州和英属哥伦比亚完成的,而我在这两个地方都没有自己的家。我几乎没有任何收入,只靠积蓄维生,很快就坐吃山空了。但事实上,每件事都完美地各就其位。我在着作快完成的时候,花光了所有的钱。我买了一张乐透彩券,中了1000美元,又让我维持了一个月。

  然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外在环境的剧烈变化。在极端的另一头,有些人停在原地不动,继续做他们一直在做的事。对这些人来说,只有做事情的方式(how)改变,而不是所做的事情(what)改变。这不是因为恐惧或是惰性而造成的,而是他们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个让意识进入这个世界的完美载体,不需要别的了。这些人同样也为新世界的萌生做出了贡献。

  每个人不都该是这样的吗?如果成就内在目的就是与当下时刻合一,那怎么会有人觉得必须从目前的工作或是生活的情境中离开呢?

  与当下如是(what is)合一,并不表示永远不再改变,或是无法采取行动,而是采取行动的动机,是源自于一个更深的层次,不是源自于小我的贪求或恐惧。内在与当下时刻一致会开启你的意识,并且让意识与整体(the whole)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当下时刻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整体,也就是生命的完整性,就会经由你而展现。

  你所谓的整体是什么呢?

  一方面,整体包括了所有存在的事物,它就是这个世界或宇宙。但是所有存在的事物,从微生物到人类,乃至银河系,并不是全然分离的事物或实体,而是一个互联的、多向度网路的一部分。

  有两个原因让我们看不见这个一体性,而且视所有事物为分离的。其一就是感知(perception),我们的感知把实相缩小为我们的感官所能接收到的事物:也就是我们看得到、听得到、闻得到、尝得到和触摸得到的事物。但是当我们只是去感知,而不去诠释或贴上心理标签,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在感知中加上思想的话,其实还是可以在这种万物都看似分离的感知之下,感受到更深一层的联系的。

  另一个造成分离幻相的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强迫性思考。当我们困在不停歇的强迫性思想续流之中时,宇宙就因我们而崩解了,而我们也丧失了得以感受万事万物相连的能力。思想把现实切割成无生命的碎片,而正是这种对现实的分裂观点,导致了极端无知和毁灭性行为的发生。

  然而,对于整体来说,还有一个层次比万事万物都是互联的这个层次更深。在那个更深的层次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合一的。它就是源头(source),未显化的至一生命。这个永恒的智性,显化出在时间中逐渐展开的宇宙。

  所谓的整体,是由存在和本体,也就是显化的和未显化的、这个世界和神所组成的。因此,当你和整体一致之后,就成为整体与其目的互相联结当中,有意识的一部分:也就是意识进入世界的显现。结果,很多及时的帮助会自动出现,机缘巧遇、各种巧合以及许多同步性的事件(synchornicity)接踵而至。卡尔·荣格(Carl Jung)称同步性事件为〃无因果关联的法则〃。意思就是:发生在我们生活实相表层的种种同步性事件之间,没有什么因果关系。有一种智性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表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