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乞丐的历史 >

第22章

乞丐的历史-第22章

小说: 乞丐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傲蕖薄H缓蟀选傲蕖惫以谇缴希ハ鹿蚍⑹牡溃骸罢獍驯拮由洗蚬佟⑾麓虺迹啻蜇ぐ锉湫娜恕N业腔笕舯湫模忝侨魏稳硕伎捎谜獍驯拮哟蛭遥蛩牢鹇邸!碧泼骰柿粝抡飧蓿⒈痪捶钗ぐ锸甲妫О倌暄叵吕矗蜇っ羌吮拮佑志从峙隆Xね肥种械钠け蓿仁瞧淙Φ男盼铮质亲ㄖ纹蜇さ男叹撸镏衅蛴腥朔噶税锕妫嵴咔鸪霭铮铣霰镜兀卣叽蛩牢鹇邸!
  “杆子”、“鞭子”的传说当然不足信,那不过是用皇帝的“天威”来强化、神化丐首权威的政治伎俩,这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惯用伎俩,丐帮也东施效颦,借来强化自身,今天看来颇觉可笑,在当下那种政治文化中,此种伎俩却是行之有效的。   
  五群体活动(1)   
  丐帮是乞丐的群体,乞丐自加入丐帮以后,其活动就具有群体性和规律性,无论是行乞的地域、时间,还行乞的方式都较单个的乞丐有所不同。作为一种群体,其活的场所、形式、时间都有自身的规范性。比如京城丐帮的活动有专门的隐语用以标识,“杆头”和众“花子”聚会的地方谓之“攒儿”,有什么事都在“攒儿”上解决。为了约束门中人,丐帮也有约法三章:第一,凡是本门中人必须尊重“杆”,要做到见“杆”不讨,不做非法的事。第二,不准借端生事、仗势欺人。做生意时只准对方起火,不准自己着急。第三,爱护前辈遗产,有饭同吃,有钱共用。不遵守规章者,即开除出门户。 
  要把握丐帮的活动特征,首先必须搞清楚丐帮群体基本规范。 
  ①群体规范丐帮门派众多,因地而异,各地丐帮都有各自的群体规范,对这些规范细加梳理,我们可以从异中见其同,从各种不同名目的规章中寻找到一些共同的准则。 
  大体说来,丐帮要求乞丐在行乞时不许偷盗,不许妄说,不许妄听人家言谈,上门行乞者只能在大门口或靠门框,不许过院中影壁等等。在河南,丐帮有“三不留”的行规,即回家不留,当兵不留,另行谋生不留。还有几不准的规定,民国年间汉口的丐帮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帮规,可以视为丐帮群体规范之典要。汉口丐帮有帮规十款,是严禁帮内成员违反的禁条,具体如下:(1)越边抽舵。指偷乞丐住户周围人家的东西或偷乞丐同行的东西;(2)顶色卧莲。指嫖同行之妻;(3)点水发线。指充当内奸进行告发;(4)引马上槽。指暴露了所做之坏事;(5)溜边拐将。指借同行的东西不还或拐走别人的徒弟;(6)挑灯拨火。指在同行中挑拨是非;(7)欺孤傲相。指欺压同行中的老弱孤残人;(8)遁逃扯谎。指欺骗自己人而逃跑;(9)偷言耳哄。指偷听别人私话外传;(10)迷糊吃大。指讨得的钱财不公开交出。 
  犯了以上条款,轻则罚跪,用荆条打耳光;重则割舌头、剁手足、挖眼睛,甚至装麻袋投江、活埋。 
  丐帮的这些群体规范突出强调了内部稳定团结,这与其他秘密会社并无二致,不同的是,在丐帮帮规中,强调其成员不得犯法越轨,不得与社会发生冲突,这说明丐帮组织把自己的活动限定在社会礼法许可的范围内,这也足以表明,丐帮只是一种亚文化群体,而不是一种反文化群体,管它后来演变成什么样,至少参入其中的行为主体的初衷是如此的。丐帮之称为“穷家行”。有时自称为“情理行”,意即他们是讲情理、懂规矩的一批人,也说明他们是谋求与社会的融和,而不是冲突,更不是反叛社会。 
  ②加入仪式乞丐要进行群体活动首先必须获得群体的接纳,取得丐帮成员之身份。获得丐帮成员之身份与否,对个体乞丐来说是事关重大的。因为在丐帮各自的范围内,一般不准外来乞丐乞讨,如有发现,则由丐帮头目出面处置,先问其有无“帮口”(指是否入了丐帮),若自称是丐帮同祖,接着就互相“清谱”,各自说出自己从师的文武先生的姓名、地址以及“上三代”(师祖、师父、师叔)、“上下襟”(即师兄弟),查问无误后可款待三天。若是未入帮者,则令徒弟赶走、毒打。 
  加入丐帮是要有一定的仪式的,以显示其正式、庄严。而具体程序则各不相同,如泉州,为丐者要入丐帮,则应先交一笔入帮费,并当众向帮主宣誓遵守丐帮规章制度。并将乞讨所得悉数上缴,遇有特殊任务惟帮主之命是从。平日乞讨所得缴交帮主财物,遇到风雨无法行乞时,帮主须维持其生活,且给以集体居住的权利。约定之后,帮主即将红线在其“加字”(草袋)底缘缝一环,人家一看便知他是入了丐籍,不敢随意加以侮辱,倘遇到乞丐违反帮规法纪,应加处分时,亦应先将“加字”高高挂起,然后加以处罚。盖挂起了“加字”,就是先尊丐帮首领之意,倘不挂,妄处罚,帮主必带群丐与之交涉,索取赔偿,非花巨款难以平息。因此泉州人说“乞食要做‘加字’,就要串底”。要是未经“串底”的乞丐被人欺侮,就只好自认倒楣了。 
  由于丐帮是一种带有行会性质的组织,其内部成员关系多以师徒关系的形式出现,所以个体乞丐加入丐帮往往又以拜师仪式进行,拜师仪式便成为丐帮内部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在丐帮中,收徒拜师比其他行帮要简略些。没有具拜师帖、契约合同一类的繁文缛节,但须有同行二人引进,亦即介绍。这两名介绍人,行语称“文武先生”。老师称“当家的”。徒弟行名皆称“二”,如姓张就叫“张二”,姓李叫“李二”。重姓者,依拜师先后或年龄大小,在“二”前加“大”或“小”称之。 
  行拜师礼时,老师、壶客(类似“总管”或“二当家的”)、文武先生必须到场,同行诸人也要尽可能参加。参仪也是拈香、磕头,先拜范老祖,再拜老师,仪毕,一同吃喝一顿。馍是大伙讨要来的,拣好的吃,再花钱弄几样菜,打点儿酒,就是一次美餐了。司仪和向老师敬酒者,必须由壶客充任之,别人不得僭越,以示郑重。   
  五群体活动(2)   
  例如在汉口丐帮中,入帮先得拜师,拜师前要向甲头叩头认师,得到甲头应允后,就跟着乞讨或偷窃,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甲头认为满意时,再交香烛钱,择吉日行“开山烧涨水”(即收徒)仪式。仪式在香堂进行,堂中挂神像,像前点香烛,摆供桌,师父站在供桌旁,下站文武先生。先由师父将一根木棍横于地下,徒弟跪在棍上,师父问: 
  “江湖很苦,你能吃苦不变心?” 
  “能!” 
  师父将木棍拾起再放下。先让徒弟看一下供桌上摆的竹筒、锥子、刀子、旗子和盆冷水等,然后让徒弟再次跪在木棍上。这时由文先生向其宣读“帮规”、武先生教其乞讨技巧, 
  讲解刑具,最后,师父又喝问: 
  “竹筒是干什么的?” 
  “挖眼的。” 
  “锥是做什么的?” 
  “穿耳的。” 
  “刀是做什么的?” 
  “除六根割鼻子的。” 
  “水是做什么的?” 
  “去红的。”(指杀身放血) 
  “旗是做什么的?” 
  “行令的”。 
  对答完毕,向师父行叩头礼,即收为徒弟,群丐小宴而散。 
  河北丐帮——穷家行也有同样的拜收师徒仪式。要加入穷家行,得磕头认师。认师即“拜杆”。拜杆时须有三人,即师傅、明师、引师。面前摆一根一尺长的黑红杆,红色朝上,黑色在下。置一壶酒,不用酒盅,轮流用两手抱着喝。给师傅磕过头,即被告知你是多少世,属于哪一门,以及明师、引师各是哪门的,姓什么叫什么;还要有人保证所引荐的人不违犯行中规矩,然后用酒在围杆浇一圈。有的认师摆刮打板、牛跨骨,小簸箩、要饭搭子之类,同样用酒浇上一圈,算是从此进了穷家行。入行之后还要学会行中“春典”亦即黑话,如柳、月、望、在、中、神、兴、张、爱、居,是一至十数的暗码,阳、墨、道、妾,分别指南、北、东、西。其他又如:讨饭的搭子叫老灰,刺头用的镰刀叫轻子,到路旁偷秋叫打洛栽。炮叫礅子,引信叫火苗子,花药叫皮,点火用的火香叫火邱,切菜刀叫师刀,嗓间叫唤头,灯叫亮子,火柴叫进星子,钱叫杵,成吊钱叫干杵,天阴无日叫上漫子或打棚,桌上用的壶叫龙头、碗叫凤尾,袄叫称吉,袜叫汪,鞋叫芦言,吃饭叫上啃,喝酒叫抱瓶,狗叫皮子,等等,多与江湖杂流黑话相通。 
  乞丐行的拜师收徒,没有“学徒×年期满出师”这一条规定。啥时候徒弟自己也收了徒弟,师傅给买口锅,另起炉灶,就算是出师了。要饭的“本质”是跟着师傅上街讨要过程中,留神观察,模仿而来,既无口授,更无文传。 
  凡拜师入行的乞丐,每天讨来的东西,都要悉数交公,馍放大篮,钱交老师。一般是住家户给馍,买卖店铺给钱。 
  钱,讨之不易,为数自亦寥寥。老师收管,平时也不敢轻易动用。只在因雨雪不能上街讨要时,拿出来以救燃眉之急。十冬腊月尚有衣不蔽体者,到徐府待估衣行买件旧衣。遇到治病,更是花钱。他们“师徒如父子”的观念很深,一行如一家,师傅就是“家长”,这个家是很不好当的。 
  丐帮内部成员关系既以师徒关系相维系,那么,帮内规范也通过师徒互动模式来实施,成员行为表现的优劣通过收徒数量、出师等形式呈现,成员若违反帮规,也通过师傅惩治徒弟的形式展开。通常,谁的徒弟犯了错,就由谁的老师主持责罚,壶客、文武先生、师叔伯们、师兄弟们均须到场。犯者由师史二人挟其跪下,接着老师即一一质问、训斥,犯者一一供认,并表示受罚“不亏”时,老师遂下令杖责。一开口就是“打二百拐青”,状甚森严。 
  “拐青”,系行语,即瘸丐之柱杖。且“令”出为“山”,概不得求情保免。然又有化解之法。壶客首先开口说话:“犯此过错,行规难容,打二百拐青也不亏。念其己认错愿改,我替他担五十吧!”接着,文武先生、师兄师弟等相继照此办理,或分担三十,或分担二十,二百之数,一时竟能化为零了。但打还得打。老师又说了:“大家分担的都算,但十拐青不能少。”这十下又有“八轻两重”之分。前八下是高举轻落,点到为止,边打边喊数,如旧衙门打板子一般。打到第八下,老师大喝一声:“把拐青给我!”意谓嫌轻,欲亲自打。话音未落,行杖者陡使真力,啪啪两下重击,犯者疼痛失声,遂罢。按行规,老师概不准亲自动手,因徒弟犯错,就是给老师丢了脸,如亲责,盛怒之下难免失手,把人打坏,还得靠大家养活。 
  ③日常互动交往 
  乞丐的日常活动必然就是乞讨,在行乞过程中,乞丐必然要与帮内同行以及帮外同行发生互动交往,当乞丐作为丐帮特定成员出现时,他们彼此之间的交往都不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帮规进行,由此就形成了乞丐日常互动关系的一些基本模式。同行者见面要先说“辛苦了”,遇不相识者就说“人高腿短”(当取高攀不上之意)。在路上如遇同行盘道,则须说出师傅、明师、引师名字,是几座的人,成为行规之一。因为他们内都是按几座论大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