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01-医学心悟 >

第15章

601-医学心悟-第15章

小说: 601-医学心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参、牛蒡之属。凡咽痛,以蒡子为主。直中少阴,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 
上,以致咽痛,必兼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诸症,但温其中而痛自止,姜附汤加桔梗主之。夫 
同一少阴咽痛,而寒热之别相隔千里,不可不察。复有阴毒、阳毒咽痛者,治如少阴证。更 
有发汗过多,遂至汗多亡阳,内损津液,而成咽痛者,宜用参、 、归、术,调补元气,收 
敛汗液而痛自除。凡咽痛,通用甘桔汤,在表者,加散药,在里者,分别寒热而加入温凉之 
剂。仲景立法精粹,学人宜致思焉。 
x甘桔汤x (见前少阴证。 

卷二伤寒兼症
伤寒吐血
属性:伤寒吐血者,热迫血而上行也。然有表里之殊,如当汗失汗,以致邪蕴于经而吐血者, 
用麻黄汤散之,后人以加味参苏饮代之,其法至稳。若邪气入里,酝酿成热,以致吐血者, 
宜用犀角地黄汤清之。若大便闭结,热邪上攻者,生地四物汤加大黄下之,釜底抽薪,则火 
气顿平,而釜中之水,无腾沸之患矣。切忌寻常滋补药,姑息容奸,使邪气流连,反成败症 
更有以热济热而为动阴血者,详辨于后。 

卷二伤寒兼症
犀角地黄汤
属性:犀角(镑,一钱五分) 生地黄(四钱) 牡丹皮 麦冬 白芍(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卷二伤寒兼症

属性:衄者,鼻中出血也。寒气初客于经,则血凝滞而不行,何得有衄?今见衄者,是寒邪将 
散,荣血周流,病当解也。古人谓血为红汗是也。然衄症亦有表里之殊,寒邪在经,头痛发 
热而衄者,表也,宜微汗之,加味香苏散主之。若邪气入里,燥渴烦心而成衄者,宜急清之 
犀角地黄汤主之。或问曰∶动阴血与鼻衄,何以别之?答曰∶动阴血者,乃传经里证,热 
极而反发厥,医家误认为寒,投以干姜、附子,以火济火,迫血妄行,或从耳、目、口、鼻 
涌出,名曰动阴血,又谓下厥上竭,为难治。与鼻衄症,天渊相隔矣。 

卷二伤寒兼症
便脓血
属性:便脓血者,热迫血而下行也,此传经热邪所致也,法当清之。若瘀血凝聚,少腹痛,拒 
按,小便自利者,下之。然亦有阴寒为病,下利脓血者,此下焦虚寒,肠胃不固,譬如天寒 
地冻,水凝成冰,非温剂不化,附子理中汤加归、芍主之。斯二者,一为血热,一为血寒, 
临证时不可不辨。 

卷二伤寒兼症
蓄血
属性:蓄血者,瘀血蓄于下焦也。仲景云∶太阳证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此 
表证甫除,瘀积始聚,为蓄血之轻者,故用前方。若表邪已尽,里热既深,乃蓄血之重者, 
则用抵当汤攻之。但蓄血证与溺涩、燥粪证,相似而不同,宜分别施治。凡伤寒少腹胀满, 
按之不痛,小便不利者,为溺涩也。若按之绕脐硬痛,小便短涩,大便不通者,此有燥屎也 
若按之少腹硬痛,小便自利,或大便黑色,喜忘,如狂者,为蓄血也。此辨证之大法也。 

卷二伤寒兼症
桃核承气汤
属性:桃仁(十个) 大黄(二钱五分) 芒硝(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桂枝(五分) 
水煎服。 

卷二伤寒兼症
抵当汤
属性:水蛭 虻虫(去翅,各十枚) 桃仁(十枚) 大黄(五钱) 
水煎服。 

卷二伤寒兼症
动阴血
属性:伤寒传经热症,渐至手足厥冷,是为热极而反见厥,所谓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是也 
医者不识,误投热药,以火济火,迫血妄行,其血或从耳目,或从目鼻,一拥而出,名曰 
动阴血,又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大抵伤寒初起,即发厥者、寒厥也;初起发热燥渴,渐次 
而厥者,热厥也。寒厥者,必下利清谷,口鼻气冷,口舌常润,脉沉迟。热厥者,必便闭谵 
语,或下利肠垢,口渴唇焦,或舌黑而燥,脉滑数。寒热之际,朗然明白,则无动阴血之祸 
矣。 

卷二伤寒兼症
鼻鼾鼻鸣
属性:鼻鼾者,鼻中发声,如鼾睡也,此为风热壅闭。鼻鸣者,鼻气不清,言响如从瓮中出也 
多属风寒壅塞,须按兼症治之。 

卷二伤寒兼症
不能言及语言难出
属性:不能言及语言难出者,有表里之分。其一、太阳证,发汗已,身犹灼热者,名曰风温。 
其脉尺寸俱浮,自汗身重,多眠鼻息鼾,语言难出,此表邪蕴其内热也。治用葳蕤汤,去麻 
黄,加秦艽主之。其一、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古方治以苦酒汤。然苦酒汤,恐 
传写之讹,宜用甘桔汤,加蒡子、薄荷、元参、白前之属,以清之。复有风寒客于肺中,声 
哑不能言者,当用半夏、生姜、荆、防等辛温以散之。更有中寒之证,口鼻气冷,口噤难言 
者,当用温热之剂。大抵唇焦齿燥,舌干口渴者,热也;唇清口和,口鼻气冷者,寒也。伤 
寒辨证,莫先于此,学人宜致思焉。 

卷二伤寒兼症
葳蕤汤
属性:葳蕤 石膏 干葛(各一钱) 白薇 羌活 杏仁 甘草 川芎(各六分) 防风(七分,用此以 
代麻黄为稳当) 青木香(五分) 
水煎服。 

卷二伤寒兼症
温疟
属性:伤寒邪热未除,复感风邪,变为温疟。温疟之状,寒热根据时而作,大抵热多寒少,或先 
热后寒,每致神昏谵语,与时行正疟不同。治用小柴胡汤,去半夏,加黄连、知母、贝母以 
清之。然温疟寒热以时,又与少阳病寒热往来无定时者,自是不同。 

卷二伤寒兼症
身重难转侧
属性:身重大都属寒,然亦有热者。经曰∶风湿相搏,骨节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 
虚浮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此表寒也。经曰∶少阴病,腹痛,四肢沉重疼痛,下利者, 
治以真武汤,此里寒也。经曰∶发汗已,身犹灼热,名曰风温,其证脉浮汗出,身重多眠, 
鼻息鼾,治以葳蕤汤,此表寒束其里热也。经曰∶三阳合病,腹满,身重,口不仁,面垢, 
谵语,遗尿,自汗出,白虎汤主之,此表里皆热也。又阴阳易病,身重,少气,少腹里急, 
气上冲胸,眼中生花,宜用附子理中汤主之,此里虚且寒也。 
x真武汤x (见筋惕肉 )。 

卷二伤寒兼症
发黄
属性:湿热俱盛,则发身黄,伤寒至于发黄,为病亦甚矣。热而兼湿,如 曲相似,日久 
则变为黄也。然不特湿热发黄,而寒湿亦令人发黄。但寒湿之黄,身如熏黄,色暗而不明; 
湿热之黄,黄如橘色,出染着衣,正黄如柏也。又如瘀血发黄,亦湿热所致,瘀血与积热熏 
蒸,故见黄色也,去瘀生新,而黄自退矣。 

卷二伤寒兼症
栀子柏皮汤
属性:伤寒发热,头汗出,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郁热在里,必发黄。宜此 
栀子(三钱) 甘草(炙,一钱) 黄柏(二钱 
水煎服。 

卷二伤寒兼症
茵陈蒿汤
属性:身黄如橘子色,腹满,便闭者,可下。 
茵陈(三钱) 栀子(二钱) 大黄(二钱) 
水煎服。小盒饭如皂角汁,一宿而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卷二伤寒兼症
茵陈五苓散
属性:阴黄之症,身冷,脉沉细,乃太阴经中寒湿,身如熏黄,不若阳黄之明 
如橘子色也。当问其小便利与不利,小便不利,宜本方;小便自利,茵陈术附汤主之。 
茵陈 白术 茯苓(各一钱五分) 猪苓 泽泻(各七分) 薄桂(五分 
水煎服。 

卷二伤寒兼症
茵陈术附汤
属性:茵陈(一钱) 白术(二钱) 附子(五分) 干姜(五分) 甘草(炙,一钱) 肉桂(去皮,三分 
水煎服。 

卷二伤寒兼症

属性:痉者,项背强,头动摇,口噤,背反张是也。此太阳伤风,复感寒湿所致。其有汗恶风 
为柔痉;无汗恶寒为刚痉,加减小续命汤主之。然痉病有三阳经络之殊,有胃腑实热所致, 
有三阴中寒所发,有内伤气血虚弱而发,不可不辨。假如头摇,口噤,背反张者,太阳痉也 
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 ,阳明痉也。若眼目斜视,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阳痉也。 
又如口噤胸满,卧不着席,脚挛急,大便闭结不通,必 齿,此阳明胃腑实热所致,宜 
用三一承气汤下之。又如发热,脉沉细,手足厥冷,冷汗自出者,为阴痉,风寒中于脏也, 
附子理中汤加防风、肉桂主之。然也有内伤发痉者,病患肝血不足,血燥生风,目斜手搐, 
逍遥散加人参、桑寄生主之。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若脾虚木旺,反伤脾土,用 
五味异功散,加柴胡、芍药、木香、钩藤之属。脾气郁结,用加味归脾汤。若大病后,或产 
后,气血大虚,用十全大补汤加钩藤、桑寄生,如不应,急加附子。此治痉病之大法也。 

卷二伤寒兼症
加减小续命汤
属性: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 芍药 甘草 川芎 杏仁 防己(各一钱) 肉桂(五分) 防风(一 
钱五分) 附子(三分) 
水煎服。 
此症若兼阳明,须加葛根、升麻。此症若兼少阳,另用小柴胡加桂枝、钩藤。 

卷二伤寒兼症
三一承气汤
属性:大黄(二钱) 枳实(一钱) 浓朴(八分) 甘草(一钱) 元明粉(一钱五分 
水煎服。 

卷二伤寒兼症
斑疹
属性:凡发斑有四症,一曰伤寒,二曰温毒,三曰时气,四曰阴症。伤寒发斑者,盖因当汗不 
汗,当下不下,或妄投热药,以致热毒蕴结,发为斑疹,《千金方》云∶红赤者胃热,紫赤 
者热甚,紫黑者胃烂也。凡斑既出,须得脉洪大有力,身温,足暖为顺;若脉沉小,足冷, 
元气弱者,为逆候也。凡治斑症,不宜发汗,汗之则增斑烂。又不宜早下,下早则斑毒内陷 
如脉洪数,热甚烦渴者,用三黄解毒汤,或犀角大青汤以清之。若脉弱者,加人参主之。 
倘昏闷、谵语、大便四五日不通,以调胃承气汤微利之。如未可下,即用前犀角大青汤,加 
梨汁、蜜糖以润之。大抵解胃热、胃烂之毒,必以黄连、大青、犀角、元参、升麻、真青黛 
、石膏、知母、黄芩、山栀、黄柏之类,要在审察病情合宜而用之。温毒发斑者,冬应寒而反 
温,或冬令感寒,春夏之交,发为温热之病,热毒蕴蓄,发为斑也。犀角大青汤主之。时气 
发斑者,天时不正之气也,人感之或憎寒壮热,发为斑疹。凡大红点,发于皮肤之上者,谓 
之斑;小红点,行于皮肤之中者,谓之疹。盖疹轻而斑重也。疹发于肺,宜用升麻葛根汤, 
加大力子以散之。斑出于胃,犀角大青汤以清之。若时气传染,中无实热,加味逍遥散去白 
术,加元参、生地以解之。阴症发斑者,寒伏于下,逼其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熏于 
肺,致发斑点,如蚊蚤咬痕,此非斑也,与调中温胃之剂,其点自退。理中汤主之。 

卷二伤寒兼症
三黄解毒汤
属性:黄连(二钱) 黄芩 黄柏 黑山栀(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卷二伤寒兼症
犀角大青汤
属性:治斑出已盛,心烦大热,错语呻吟,不得眠,或咽痛不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