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半月谈2010年第11期 >

第14章

半月谈2010年第11期-第14章

小说: 半月谈2010年第11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轰〃于丹、张艺谋等等,都在一段时间内制造了足够的社会话题,引发了足够的媒体论战。显然,多种身份、明星效应、狂傲不羁与谦逊有礼的奇特交织,让韩寒头顶的光环闪烁不止:很多人说韩寒太〃特立独行、离经叛道〃,其实,已经被当做符号使用的韩寒未必事事精彩,但他确实让人清晰看到,我们身处的时代出了哪些问题。
  先看韩寒的写作。从《三重门》到《光荣日》,韩寒的文笔远远算不得一流,尽管他指责巴金的文笔很差。如果按照严格的文学标杆衡量.他的青春之作还难以成为传世经典.缺乏生活阅历与阅读积淀的文字还是显得单薄和零碎,韩寒能以文出名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再看赛车,凤毛辟角.但只要具备一定运动天赋、全情投入并有足够的金钱玩下去,跻身职业俱乐部,拿个赛段冠军也非难事。
  韩寒真正赖以成名,获得80后、90后广泛认可的,是他的〃酷劲儿〃,是他的大胆言论可很多时候他说的就是大实话,既不另类也不〃叛逆〃,比如批驳《三枪拍案惊奇》,〃小品撑大了也不过是大品,而不是电影〃,这不就是观众内心所想么?至于批驳巴金.那大概也是实话当年一批五四作家的语言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与当下汉语言水准相差不小。至于对社会热点、文化传承、教育机制、国民劣根性、爱情与金钱等话题的关注,韩寒勇往直前并且显示了高超的语言天赋.〃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绝顶的人。因为有些博士其实见识没有多少长进,只是学会了怎么把一句人都听得懂的话写得鬼都看不懂〃、〃我成为现象,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最有名的大概是这句:〃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韩寒天马行空的〃酷劲儿〃充分展示了80后们普遍缺乏的社会责任感与强悍批判力。如果说文章、赛车未必比别的作家、运动员们高明的话,韩寒的思维角度、独立意识却是很多同行或前辈们并不具备的,甚至,这个年轻人足以让一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思想家、大师们汗颜。读韩寒的博客和言论,我们很容易想到那个直接戳穿〃皇帝新衣〃的孩子,中国当下太缺乏这样的声音和质疑.太缺乏具有普遍常识和理性的判断,很多最简单直接的事情被人为地复杂化、功利化了。一个普遍的现实是,当下中国社会众多领域的专家们本来手握话语权,却因为这样那样的掣肘和诱惑而集体沉默:中国知识分子也严重缺乏独立品格.与西方国家在近代社会由知识分子构建的建设性批判精神相去甚远:说真话、实话往往变得异乎寻常的艰难。由此,韩寒用自己的方式率性说话.这不正是一个时代迫切需要的吗?
  韩寒的出现、成长并获得巨大名声,既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年轻的80后渴望获得话语权的必然。有文学评论家认为,韩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韩寒现象〃是中国民主进步的体现。但成也思想,不足亦在思想。纵观韩寒的言论,大多还是一个愤青+天才的天马行空、我行我素、仗义执言、秉笔直书,借助网络等草根力量以及人们对于体制内弊端的种种不满,韩寒才获得了一个极为特殊而宽容的生存空间。但这个拒绝阅读和承袭大师的孩子,或许正是由于储备不足与过于率性,其〃思考〃尚无法转变成像鲁迅、王小波那样沉重结实的思想利器而所向披靡。如果真要成为鲁迅式的思想家与角斗士,除了更加宽容的社会空间,韩寒本人还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而不仅仅只是信任他的天赋与良知。
  无论如何,一位时尚杂志总监对于韩寒现象的评论还是中肯的,〃他只是个普通的年轻人。他像正常人一样喜欢美女并且对他不喜欢的东西说'不',如果中国还有更多韩寒,这个国家将会更正常〃。
  编辑:王秀真

一篇稿子后面的11次电话
《半月谈》 2010011期作者/本文总字数:606字
  石英
  去年,我给《半月谈》写了一篇稿子。因与杂志社的任何一位编辑都不认识,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按杂志上留的电子邮箱将那篇稿子发了过去。
  大概过了半个月,我突然接到一个号码显示是来自北京的电话。我正在疑惑自己怎么会有北京的朋友时,对方告诉我,他是《半月谈》的王永前,觉得我那篇稿子还不错,但有些地方需要补充、修改和完善。
  没几天,又有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自我介绍是《半月谈》杂志的何晏。他就我那稿子询问了一些问题,并要求我补充调查。
  我修改后再次用电子邮件发过去。看了稿件后,何编辑又多次来电话,有时是询问一个数字,有时是核实一个例子,有时是建议补充某方面的内容.就这样,前前后后,何编辑给我打了7次电话。在最后确定这篇稿件发表前,何编辑再次给我来电话.和我交谈了至少40分钟。交谈中,他再次将文章中的数据、事例逐一核实,强调必须真实。末了,他还提醒我署名、寄稿费和样刊的地址,以防稿件给我工作和生活带来麻烦。
  这篇题为《一名乡干部自曝地方计生〃吃人怪圈〃》的稿件刊发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我清楚地记得,何编辑后来又来过3次电话,询问稿子所反映问题的回音.关心我是否被打击报复。 .〃不要怕。如果真有人打击报复,我们一定会为你撑腰。〃何编辑在电话中的这句话给我增添了信心.决定继续努力,把来自基层、来自老百姓的真话实话通过《半月谈》反映上去。
村长退还多余地 小伙考上研究生
《半月谈》 2010011期作者/本文总字数:1025字
  陕西省西安市 冯纪隆
  从上学到现在.我读《半月谈》已有20多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件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们附近的一个村子的机动地占村里总耕地的30%左右.别的村子每人应分土地达1。8亩.而这个村还不到一亩。有一次,我们村的能人冯二叔到这个村子走亲戚,得知此事,气愤地说:〃这么多地给别人包了。村里要那么多承包款干啥?是不是村长想贪污承包款,明天我去治治他的病。〃第二天,冯二叔带上一本刊有农村机动地面积不能超过总面积5%信息的《半月谈》来到村长家。
  冯二叔理直气壮地说:〃《半月谈》上刊登了机动地面积不能超过总面积5%.你为啥向外包那么多地?〃
  村长恶狠狠地答:〃《半月谈》刊登了吗?我没有看到!〃
  冯二叔手往桌子一拍,厉声道:〃这是《半月谈》,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村长看了看,忽然脸一黑:〃你一个外村人,管这事干啥?《半月谈》上刊登了,你去找《半月谈》去,为啥来找我?〃
  村长的做派把冯二叔惹火了:〃我是《半月谈》通讯员,我有义务管你。如果你不退还多余的地给村民,小心我给你曝光,让镇上治你。〃
  村长哪里见过这阵势,一下子软下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哥,你,你,你。。。。。。你说咋办?我听你的。〃〃马上退还多余的承包地,另外把村子里的各项款子及时公布于众。到时候我来检查你。〃冯二叔字正腔圆地说。〃是,是,是,我马上办。〃村长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不住地说是。
  一件棘手的事,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这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一件事发生在前几年我们的邻村。有一个叫虎娃的男孩大专毕业几年一直找不到工作,家里为此很发愁。一次,他去村委会阅读报刊,忽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说,《半月谈》刊登了一个人物,通过不断努力.40岁考上了研究生。一边的村主任叹了口气,对他说:〃人家40岁了还能考上研究生,可咱村有的人才20来岁就蹲在家里吃闲饭,唉!〃
  这个小伙子知道村主任是在说他.也不计较,拍着胸脯说:〃老叔,你别叹气。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我要像那个人学习,非考上研究生不可。〃
  一年过去了,我回家听父亲讲,这个小伙子终于考上了研究生。事后他母亲逢人便讲,多亏了那本小书(指《半月谈》),要不然俺家虎娃还在家里吃闲饭呢!
  小小的《半月谈》帮助解决了山村两件难缠事,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编辑:李力
〃一夜暴富〃后的攀比风不可长
《半月谈》 2010011期作者/本文总字数:861字
  刘根生
  〃被征地农民一夜暴富不知怎么花钱,炫耀消费暗藏二次返贫隐患〃新华社这则报道应引起有关方面注意。报道称:近年来,因哈尔滨兴建哈大高速铁路和哈西客站,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红星村大部分村民耕地和宅基地被征用.许多农户获得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补偿金。不少农民因征地暴富后.开始互相攀比购买家用汽车,争相购买高档貂皮、高级服装、金项链等,还有些人参与赌博。这种炫耀消费现象,暗藏着返贫隐患。实际上,在哈尔滨市前些年被征地农民中,已经有人因没有合理利用征地补偿金等原因二次返贫。而且,这种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已是屡见不鲜。
  过去,在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过程中,因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不能解决被征地农民日后生活来源问题,搞得不少农民很有意见,直接影响了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国家对农村土地征让制度作出改革,大幅度提高土地补偿标准,正是为了确保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仍然能够维持正常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无疑,我们应当告诉被征地农民怎样理性消费。但在钱不能生钱状态下,无论怎样算计,征地补偿款也会〃坐吃山空〃,失地农民长远生计还是难以保障。因此,如何引导农民盘活手中补偿款,把〃死钱〃变成〃活钱〃,真正使〃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落到实处.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普及理财知识,使农民知道货币怎样才能保值升值。比如多搞些创业培训,多为农民创业创造条件,使补偿款成为〃创业资本〃。比如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用部分土地转让收益建立土地基金,把基金增值部分用于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此外,为避免出现〃钱花完了,地没有了,该上访了〃的情况,在城市化或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还可以创造务件,更多对村民让利,让农民持久分享城市化中土地增值的收益。我们可以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思路,将被征收土地的村民变成企业股东,可按股份享受分红。如果这些能够兑现,村民将获得一份长久的收入和保障,以往征收土地中普遍存在的后顾之忧,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编辑:孙爱东
莫让饿死老人的悲剧重演
《半月谈》 2010011期作者/本文总字数:858字
  程凯宁
  据媒体报道,八旬的柴老太住在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张辛庄村。去年4月9日,孙子看望她时,发现她僵硬地躺在地上,已经去世。法医的鉴定结果让人惊愕,老人竟然是饿死的。更令人惊讶的是.老人不是孤老,有四个儿子。膝下有四子,老人犹饿死!今年4月27日,通州法院以遗弃罪分别判处二儿子有期徒刑三年,大儿子有期徒刑两年半,三儿子有期徒刑两年。
  中国有着深厚的讲究孝道的文化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二十四孝图〃这些内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