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剑桥中国秦汉史 >

第43章

剑桥中国秦汉史-第43章

小说: 剑桥中国秦汉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表示他强烈反对厚葬礼仪。公元前5年阴历六月,政府下令为准备丁后之 
  墓而进行一次迁移,但在下一个月,它宣布将来它无意再采取这类行动。④ 

                                              外交事务 

        在前汉的最后50年期间,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不愿进行扩张,有时拒绝与 
  潜在的敌人交锋。从积极方面看,中国总的说不再受到匈奴的挑衅,后者不 
  够团结,难以巩固或加强其地位,或者对中国构成威胁。外国的重要权贵不 
   时地访问长安,如成帝和哀帝两朝时的友好的龟兹王;公元前1年,乌孙的 
                                                                      ⑤ 
  领袖(昆弥)之一与匈奴的一个单于一起来到汉廷。在此期间,中亚的移民 
  定居地在都护的领导下仍得以维持下去;在公元23年以前有关于在职都护的 
           ⑥ 
  记载。同时,朝廷已采取进一步措施以协调移民地工作和在紧急时刻给移民 

② 关于秦始皇之墓,见第1 章《秦的崩溃》。在写作本文时,对汉代诸帝陵墓的发掘尚未完成,但诸王, 

如死于公元前112 年的中山王 (其墓已在满城发现)的奢侈的埋葬,说明汉代诸帝的做法同样浪费。关于 
文帝的观点,见《汉书》卷三六,第1951 页。 
③ 藤川正数:《汉代礼学的研究》(东京,1968),第174 页以后;陕西省博物馆编:《西安历史述略》 

 (西安,1959),第65 页以下。 
④ 《汉书》卷八九,第3627 页;藤川正数:《汉代礼学的研究》,第177 页。 
① 《汉书》卷七,第292 页 (德效骞:《〈汉书〉译注》第2 卷,第327 页)。 
② 《汉书》卷十,第320 页 (德效骞:《〈汉书〉译注》第2 卷,第401 页)。关于其中一次迁移对历史 

学家班固的影响,见《汉书》卷一○○上,第4198 页。 
③ 《汉书》卷三六,第1952 页以下。 
④ 《汉书》卷十一,第340 页 (德效骞:《〈汉书〉译注》第3 卷,第31 页)。 
⑤ 《汉书》卷九六下,第3910、3917 页 (何四维:《中国在中亚》,第161、176 页)。 
⑥ 都护之职最初在公元前60 或59 年设立,当时由郑吉担任。由于没有在职都护的完整名单,所以不能肯 

定在公元23 年之前该职务是否连续地有人担任。除了公元前46 至前36 年、前28 至前24 年、前19 至前 

… Page 139…

  地提供军事援助。公元前48年,朝廷设了一个新职。在职的官员为校尉级, 
  他将在原吐鲁番 (车师)统治者拥有的领地上和这时易受匈奴侵入的领地上 
  建立移民地;他将在这个地处中国和外国人之间的地区保护中国人的利益。 
  晚至公元16年,这个职务肯定还有人担任。① 
       在其他方面,中国人急于避免进一步的卷入。公元前46年,海南岛的珠 
  崖郡被放弃。原来设在海南的第二个郡已于公元前82年与珠崖合并;公元前 
  46年撤郡之事是在当地爆发了叛乱和作出了在该岛保留中国的前哨将会过 
                                    ② 
  于劳民伤财的结论后发生的。四年后,西面的羌族诸部策划叛乱,当时中国 
  正遭受饥馑之灾。在这些地区有丰富治安经验的冯奉世请求派军4万去镇压 
  起义。但政府因需要保存实力而犹豫不决,只派他率领一支1。2万人的军队 
  出征,兵力根本不足。象这样的虚假的节约不足以成事;元帝的政治家们最 
  后被迫增派6万名士兵,冯奉世才得以恢复秩序。③ 
        中国政府这几十年表现出缺乏决心的最明显的例子发生在公元前36 
       ④ 
  年。当时,匈奴中最强大的领袖之一郅支对中国的政策不满;他对他的敌对 
  单于呼韩邪所受到的友好接待心怀妒意,而他自己主动的表示则遭到了拒 
  绝。郅支向粟特 (康居)求援,以便报复;他希望通过诸如袭掠或俘获中国 
  使节和攻击中国的盟友乌孙的行动,损害中国在中亚的利益。发展下去,形 
  势可能会变得非常危险,因为所有的交通线可以轻易地被切断;正是由于在 
  当地的两名军官的主动行动,这个危险才得以避免。陈汤的地位在当时比较 
  低。他完全自作主张地行事,发出了出兵进攻郅支所需的文书。结果,他得 
  到都护甘延寿的默许和援助;他们一起战胜并杀死了郅支。 
       这两名将领以传统方式送呈被征服的为首敌人的首级向长安的上级报 
  捷;他们完全预料得到的一场争吵随之发生。因为从表面看,他们犯的罪是 
  严重的;它们颁发了一道自己无权颁发的诏书。只是他们取得的辉煌胜利才 
  使他们免受可怕的惩罚。政府无意向他们祝捷或把他们作为英雄来奖励;它 
  也不愿意通过进一步的扩张去利用他们的胜利。反对以任何方式奖励他们的 
  意见主要是匡衡提出的,只是由于刘向的坚持,朝廷最后才封甘延寿为侯, 
  封陈汤为关内侯。甘延寿死后,匡衡乘机降低了陈汤的地位。 
       政府对它的两名最英勇的公仆的不公平待遇表明,它这时不愿投身于对 
  外的冒险行动中去;对他们的任何奖励会带来一种危险,即它会鼓励其他人 
  去显示其主动性,并把中国卷入不必要的、代价高昂的冒险行动之中。30年 
  前(公元前65年)当冯奉世提倡中国向中亚推进时,所采取的恰恰也是这种 
  态度。① 
       另外的行动也产生于这种对外关系的观点。粟特最后起来反对郅支,甚 
  至在陈汤决战时出兵帮助他。当有人提出应与粟特保持这种关系时,汉朝政 

12 年和前10 至前1 年,我们已知道历年任职的官员姓名;见何四维:《中国在中亚》,第64 页。 
① 这个职务称戊己校尉,有一个时期它又分为戊校尉和己校尉,戊和己是天干中的第5 和第6 字。见 《汉 

书》卷九六上,第3874;卷九六下,第3924 页 (何四维:《中国在中亚》,第63、189 页);何四维之 
作,第79 页注63。 
② 《汉书》卷七,第223 页;卷九,第283 页 (德效骞:《〈汉书〉译注》第2 卷,第160、310 页)。 
③ 《汉书》卷七九,第3296 页。关于数字的可靠性通常受到怀疑,见第1 章附录3。 
④ 《汉书》卷七○,第3007 页以后;鲁惟一:《汉代中国的危机和冲突》,第7 章。 
① 《汉书》卷七九,第3294 页;卷九六上,第3897 页 (何国维:《中国在中亚》,第141 页)。 

… Page 140…

  府不赞成通过和亲进行全面结盟。与此相类似的是,中国已在武帝时期 (公 
  元前141—前87年)与克什米尔(罽宾)建交,在元帝时期(公元前49—前 
  33年)断交。在成帝时期(公元前33—前7年)有人提出重新建交,但未被 
  采纳,理由是虽然克什米尔可以从这类交往中取得很多利益,它并不是真正 
  想争取中国的友谊,而只是出于私利在追求物质利益。② 

                            王朝的种种问题和皇位的继承 

       成帝是元帝和王政君之子,后者作为太后,在以后几十年决定王朝的命 
  运时,注定要起重要的作用。成帝出生时其父仍为太子,这个儿童已得到他 
  祖父宣帝的宠爱。宣帝死后不久,他被指定为新帝的太子;公元前33年他登 
  基时年19岁。① 
       在青年时代,据说成帝已经表现出他明显地爱好学习的习惯;根据一个 
                                                       ② 
  传说,他已知道去领会尊重长辈的价值观念。关于他后来一变而纵情于酒色 
  和靡靡之音之说可能部分地是出于历史学家的偏见;因为《汉书》的作者是 
  班家的成员,因此与皇帝曾经亲切地关怀——但也许结局不佳——的一个妇 
  女有亲戚关系。但不管是什么偏见,关于成帝缺乏意志力或高贵的性格以及 
  他纵情于轻薄的放荡行动的说法却是有一定的根据的。郑声为腐败和放纵的 
  象征,被责为淫荡之音,但在他的宫廷颇为流行;公元前20年以后,他开始 
                                                                       ③ 
  养成在长安微服出游的习惯,以追逐诸如斗鸡等声色之乐。有人指出,正是 
  由于他性格上的这种弱点,他父亲元帝曾想以傅妃所生的另一个儿子取代他 
  为太子,但正是由于傅家对元帝施加了压力,又使元帝迟疑不决。 
        未来的成帝之能继续当太子,应归功于两名以改造派观点知名于世的政 
  治家。一为匡衡,在成帝登基不久,他乘机向新君说教,教导他应以周代诸 
  明君的言行为榜样;成帝之登基部分地是由于师丹之力,此人于公元前7年 
                              ① 
  提出了限制财产的建议。没有证据证明成帝本人对当时的政治有任何自己的 
  看法,或者明显地对国家大事的决策有任何影响。 
       成帝娶许嘉之女,许嘉是元帝之母的堂兄弟,因此是公元前71年成为霍 
  家野心的牺牲品的那个许后的亲戚。成帝的配偶于公元前31年正式被立为 
  后,但所生之子在婴儿时夭亡,这成了成帝及其继承人几朝发生混乱的潜在 
  原因之一。根据传说所透露的严重的妒忌和残酷心理会使任何王室感到羞 
                                                            ② 
  耻,所以必须再次提防历史学家可能带来的偏见。简而言之,成帝被一个出 
  身低贱但以能歌善舞知名的少女的美色所迷,这些才能在此之前已使她有飞 
  燕之称和在一个公主的府中有一席之地。赵飞燕和她的妹妹都得到成帝的宠 
  幸,到公元前18年,她们指责许后行施巫术,成功地废黜了她。对潘妃也进 

① 这一部分的主要史料见《汉书》卷十、九七下和九八。又见德效骞:《〈汉书〉译注》第2 卷,第356 

页以下、366 页以下;鲁惟一:《汉代中国的危机和冲突》,第160 页以下、252 页以下及264 页以下。 
② 《汉书》卷十,第301 页 (德效骞:《〈汉书〉译注》第2 卷,第373 页以下)。 
③ 《汉书》卷二二,第1071 页以后;卷十,第316 页 (德效骞:《〈汉书〉译注》第2 卷,第395 页); 

卷二七下,第1368 页;卷九七下,第3999 页。 
① 《汉书》卷八一,第3338 页以下、第3341 页以下;卷十,第301 页 (德效骞:《〈汉书〉译注》第2 

卷,第374 页);卷八二,第3376 页。 
② 关于全部详情,见德效骞:《〈汉书〉译注》第2 卷,第365 页以下。 

… Page 141…

  行了同样的指控,但由于她天生的机智,她们未达到目的;她宁可退出宫廷 
  的是非之地。晋升之路对赵氏姐妹及其家族敞开了。 
       赵飞燕在公元前16年正式被宣布为后,但她与她那在其他妃子中享有高 
  贵地位的妹妹都不能生下子嗣。在以后四年,她们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