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 >

第11章

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第11章

小说: 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马家窑文化的居民同仰韶文化一样以经营 

原始的旱地农业为主,种植粟和黍。生产工具有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 

棒、石杵、石臼等。饲养的家畜除了猪、狗、羊之外,还有家禽鸡。许多石 


… Page 35…

镞,骨镞的出土和大量鹿骨,说明狩猎活动仍是经常进行的,鹿是主要对象。 

原始手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是木器制作和纺织业十分突出,青海柳湾氏族墓 

地的许多人骨附近有麻布衣服的痕迹。制陶业与黄河中游有不同特点,在兰 

州东郊白道沟坪遗址发现的大型窑场,窑室构造比仰韶文化更进步,充分显 

示了氏族制有组织地进行较大规模生产劳动的情况。在马家窑文化晚期。手 

工业产品日益丰富,并出现商业性交换的萌芽。青海乐都柳湾的晚期墓葬中 

出现了海贝和以石、骨仿制的贝,来自遥远的东方,年代已接近中原地区的 

夏代,可能是中国古代货币的象征。 

     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境内,中心地区在泰山周围, 

东达黄海之滨,北抵渤海南岸,南部和西部波及江苏、安徽和河南的部分地 

区,年代在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左右,已发现这种文化的遗址约200 

处。大汶口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黄河中游各部落相同, 

但中晚期出现的有肩石铲、大型有段石锛、石镐和鹿角锄等,表现出一定地 

方特色。家畜家禽饲养业与黄河中上游一样,但比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发 

展更快。各遗址普遍发现大量渔猎工具和动物残骨,说明渔猎经济占有一定 

地位,已能捕获大而凶猛的水生动物扬子鳄。在手工业经济中,制陶业非常 

重要。大汶口文化陶器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早期继承了北辛文化的传 

统,均为手制,砂质陶火候较低,陶器种类也不多;中期开始使用轮制技术, 

并烧制出火候较高的灰白色陶器,出现了一些新型陶器如鬶、簋背壶等;晚 

期已使用快轮,生产大型陶器,并使用新原料坩子土烧制白陶。大汶口文化 

晚期制作的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制陶工艺的最 

高水平。当时黄河下游的制石、制玉业也比较发达,选料、切割、穿孔和抛 

光技术都超过了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大量考古资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 

一部分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部门,为商品 

交换创造了条件。 

     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各地发展是不平衡的,马家窑文化显 

然晚于仰韶文化,当黄河中游一带已经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阶 

段时,黄河上游一带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在青海贵南等地甚 

至生活着中石器时代游牧经济的氏族部落;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与仰韶 

文化渊源不同,自成系统,独立发展近两千年。由大汶口文化发展形成的新 

石器时代晚期山东龙山文化,也因其与中原文化的区别而长期与中原龙山文 

化并存,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黄河流域相比较,长江流域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经济发展呈现出更 

加复杂的局面。长江中上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是继新石器时代早期文 

化之后陆续出现的,属于同一系统;长江下游三角洲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接近晚期的崧泽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在屈家岭 

文化和马家浜文化两大系统之间,还居住着生活习俗有一定差异的薛家岗文 

化、北阴阳营文化等部族;湘江两岸和赣水流域的一些农业部落,生产比较 

落后,受到屈家岭文化的强烈影响,但这些部落各自表现出与洞庭湖、鄱阳 

湖以北原始文化的明显区别。总之,新石器时代中期,随着氏族制农业经济 

的繁荣,长江流域各地的文化面貌十分复杂,乃至到新石器时代之末和青铜 

时代,长江以南的各部族被中原统称为百越。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诸文化,虽然彼此间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但也 

有许多共同的、区别于黄河流域的特点,主要区别是这一带的农作物以稻类 


… Page 36…

居多,不见北方的粟、黍等旱地作物;渔猎经济的成分也比黄河流域更多; 

在手工业中,竹木器的制作加工技术比北方发达,装饰品工艺的内容更为丰 

富。因此,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经济状况,呈现出与黄河流域明显不 

同的色彩。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条件与黄河冲击扇不同,为连续的、坦荡的冲积 

平原,河流密布,湖泊很多,气候暖热,雨量充沛。新石器时代到处是茂密 

的阔叶混交林和水生植物、湿生草木植物。山林、河湖和沼泽间有较多热带、 

亚热带动物,如亚洲象、犀牛、猕猴、孔雀等,这种自然环境为各地氏族部 

落提供了稻作农业和渔猎经济的有利条件。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 

文化的先民生活在四川、湖北相接的三峡地区,氏族营地流行红烧土砌筑的 

房屋和用竹材建房,红烧土块中常见稻草、稻壳的印痕。饲养的家畜家禽有 

猪、狗、牛、羊和鸡。除了农业生产外,捕捞鱼、龟、鳖、蚌、螺等水生动 

物是氏族成员的经常性劳动,狩猎活动在经济生活中也占一定的地位。手工 

业方面除了竹木器生产加工外,制陶业的成绩也比较突出,白陶和薄胎彩陶 

是大溪文化富有创造性的产物。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北境内和河南的南 

部,晚期年代在公元前3300年—前2600年,是在大溪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 

的。这一时期营地内的房屋建筑已流行双间式或套间式,反映了家庭组成方 

面的变化。这个时期石器制作业进步较大,生产工具有一定改进,磨光石器 

数量大增,农具中的穿孔石铲、石镰、双肩石锄很常见,从而提高了生产效 

率,由于收获稻谷是用连根拔起的方法,因而很少发现黄河流域盛行的穿孔 

石刀、陶刀。纺织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到处都发现独具一格的彩陶纺轮,有 

的扁薄小巧,有的个体硕大而无彩绘,可能与纺线的原料、粗细有关,说明 

长江流域的纺织技术当时已相当进步。相比之下,陶器的制作没有明显的发 

展,仍处于手制阶段,少数经慢轮修整。彩绘陶器的晕染技法很有特点。 

     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 

群岛,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前3300年左右,以典型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 

而命名。居民生活在河边低地聚落中,房屋普遍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木构 

干栏式建筑,也有立柱式的地面建筑,柱底有坚硬的烧土块,粘土和碎陶片 

为基础,反映出水乡居室的建筑特点。稻作农业比较发达,有的地方稻谷、 

稻壳、茎叶等堆积厚达0。5米左右,主要属于栽培稻中的籼亚种晚稻型水稻。 

该文化发现的人工栽培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实物,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具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农具是骨耜,多数采用鹿和水牛的肩 

胛骨制成,安装在长木柄上使用。还发现了一些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 

和木杵等。家畜主要是猪和狗、水牛。有的陶盆上刻划着稻穗和猪的图象, 

反映着饲养家畜和农业生产的互相依存关系。各遗址出土了大量野生动物遗 

骨,有各类动物40余种,其中以鹿科动物居多。河姆渡遗址出土骨镞达千余 

件,还有木矛、骨鱼镖、木桨等,说明水上交通和渔猎经济也是相当发达的, 

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 

     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早期与河姆渡文化并存,关系密切, 

晚期与河姆渡文化相融合并迅速扩大其范围,成为长江下游独树一帜的部 

族,逐渐过渡演变为崧泽文化。农业生产是马家浜文化居民的生活基础,主 

要工具有木铲、石铲、舌形有孔石斧、石锛等。收获用的石刀很少,也很粗 

糙,这一带收获水稻与长江中游诸部落一样采取连根薅拔的方法。饲养的家 

畜有猪、狗和水牛。渔猎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各遗址出土大量柳叶形骨镞和 


… Page 37…

丰富的兽骨,马家浜遗址的兽骨堆积厚达二三十厘米。猎获的野兽以鹿类和 

野猪居多。在一些遗址发现较多野生的桃、杏梅、菱角等,是人们采集的果 

实。制陶技术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各种陶器均为手制,火候不高,陶质较软, 

颜色不甚纯正,器表以素面为主。除了新石器时代各地常见的鼎、罐、钵、 

盆之类外,腰沿釜、炉、箅、三足壶形器等为其它文化所未见。纺织业比较 

进步,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了公元前4000多年的野生葛织物残片,系 

纬线起花的罗纹织物,分别有菱形、山形斜纹,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纺织 

品实物。 

     北阴阳营文化和薛家岗文化,是长江下游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有较 

多交往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阶段的文化,年代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 

左右。北阴阳营文化以南京郊区的一个遗址定名,这种文化主要分布在南京、 

镇江一带的丘陵地区。聚落遗址发现较少,房屋为长方形地面建筑。从大量 

石器工具及一些陶器上的稻壳印痕得知这一带氏族的经济生活也是以稻作农 

业为主,家畜有狗和猪。出土的骨镞、石球、陶弹丸等工具和一些野生动物 

的骨骼说明渔猎是经常从事的经济生产活动。在手工业生产中,陶器制作处 

于手制轮修阶段,胎壁较厚,器物种类比较简单,盛行三足器和圈足器,一 

些陶器上的牛鼻式■身、角状把手与器足颇有特色,有红衣或白衣彩陶。石 

器的磨光技术和穿孔技术很高,环状大石斧、穿孔石锄、多孔石刀和各式锛、 

凿都有一定特点。玉石和玛瑙类装饰品比长江流域同时期其它文化更为丰 

富,显示出手工业发展的技术水平较高。薛家岗文化分布在大别山以东、巢 

湖以西的长江北岸与淮河之间。以潜山县薛家岗遗址命名,考古资料表明, 

这支古老的氏族部落与北阴阳营文化是同一系统的姊妹部落,可能是从淮河 

流域的青莲岗文化向南迁徙,定居在大别山以东、巢湖以西和南京、镇江丘 

陵地带的。居住遗址是地面建筑和半地穴式房屋,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出土 

的陶器和石器与马家浜文化、北阴阳营文化有很多共同特点,其中横长梯形 

穿孔大石刀独具特色,孔均奇数,为1—13孔,最长的石刀达51。6厘米。薛 

家岗墓地中随葬的大量玉石装饰品与北阴阳营文化基本一致。大约在公元前 

3000年,北阴阳营文化和薛家岗文化相继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相融合, 

汇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的良渚文化。 

     距今5500年以前,辽河平原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