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 >

第24章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第24章

小说: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为,一个二十口的家庭,奴婢很多,也不可超过二十人,良田只需十顷房
屋只求能遮挡风雨,车马只求可以代步,钱财可积蓄数万,以备婚丧急用,
超过这个数量,就该仗义疏财;达不到这个数量,也不可用不正当的手法去
索求。
    【注释】
    ①天地鬼神之道:即今天所谓自然法则之意。
    ②趣:仅够的意思。
    ③周穆王:西周国王。
    ④纪极:终极,限度。
    ⑤吉凶:婚事丧事。急速:指仓卒间发生的事。
    ⑥不啻:不但,不止。不啻此,即过于此。与下文不至此相对。
    【评语】
    凡事都有“度”,物极必反。人生在世,衣足以御寒,食足以充饥足矣,
不可贪图富贵,不择手段。俗话说:“钱是催命鬼。”纵然今朝大富大贵,
岂保明朝益寿延年?
                                     
一二○、仕宦称泰不过中品
                                    
    仕宦称泰①,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八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
无倾危也。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②。吾近为黄门郎③,已可收退;
当时旅④,惧罹谤讟⑤,思为此计,仅未暇尔。自丧乱已来,见因托风云,
侥幸富责,旦执机权,夜填坑谷,朔欢卓、郑⑥,晦泣颜、原⑦者,非十人
五人也。慎之哉!慎之哉!
    【译文】
    做官做到最高位置,不要超过中等品级,向前看有五十人,后望有五十
人,这就足以免却耻辱,又不担风险了。高于中品的官职就应该婉言谢绝,
闭门安居。我近来担任黄门侍郎的官,已经可以告退了,只是客居异乡,怕
遭人攻击诽谤,虽有这个打算,只是找不到时机。自从丧乱发生以来,我看
见那些乘时而起,侥幸富贵的人,白天还在执拿大权,晚上就尸填坑谷,月
初还作为富豪在欢乐,月底就成为贫士而悲泣,象这种的人,并不止十个五
个。要当心啊!要当心啊!
    【注释】
    ①泰:大极,过甚。
    ②偃仰:安居的意思。私庭:指自己的家庭。
    ③黄门郎:即黄门侍郎。职官名。
    ④旅:作客他乡。
    ⑤讟(dú毒):诽谤;怨言。
    ⑥卓:指卓氏。战国时秦、汉间大商人,祖先为赵国人。秦破赵时,被
迁到蜀,居干临邛(今四川邛崃),冶铁成巨富,有家憧千人。郑:指程郑。
汉初大工商主。本战国时关东人,其祖先于秦始皇时被迁至蜀郡临邛。他冶
铸铁器,卖与西南少数民族,以此致富。
    ⑦颜:指颜渊。春秋未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学生。原:指原宪,
春秋时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字子思,亦称原思。孔子学生。以上二人均以
安贫乐道著称,故亦用来泛指贫土。
    【评语】
    乐极生悲,物极必反。不偏不倚,方为正道,这就是生活中的辩证法。
争强好胜,得陇望蜀,到头来,难免身败名裂,两手空空。

诫兵篇
一二一、儒雅为业好兵致祸
                                    
    颜氏之先,本乎邹、鲁,或分入齐,世以儒雅为业,遍在书记。仲尼门
徒,升堂①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秦、汉、魏、晋,下逮齐、梁,未
有用兵以取达者。春秋世,颜高、颜鸣、颜息、颜羽之徒,皆一斗夫耳。齐
有颜涿聚,赵有颜,汉末有颜良,宋有颜延之,并处将军之任,竟以颠覆。
汉郎颜驷,自称好武,更无事迹。颜忠以党楚王受诛,颜俊以据武威见杀,
得姓已来,无清操者,唯此二人,皆罹祸败。顷世乱离,衣冠②之十,虽无
身手,或聚徒众,违弃素业,侥幸战功。吾既羸薄,仰惟前代③,故置心于
此④,子孙志之。孔子力翘⑤门关,不以力闻,此圣证也。吾见今世大夫,
才有气干⑥,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⑦,逞弄拳
腕,大则陷危亡,小则贻耻辱,遂无免者。
    【译文】
    颜氏的先辈,本是邹国、鲁国人,也有分散到齐国的,世世代代都是以
儒雅为业,这些书中多有记载,孔子的门徒,学问精深的七十二人中,颜氏
家族占了八人。从秦、汉、魏、晋,往下至齐、梁,没有靠用兵而取得显位
的。春秋时期,有颜高、颜鸣、颜息、颜羽等人。都是一些武夫。齐国有颜
涿聚,赵国有颜,汉朝末年有颜良,东晋末年有颜延,都担任将军的职务,
却因此而倾败。汉朝的郎官颜驷,自称好武,更未见他有事迹流传。还有颜
忠因党附楚王受诛,颜俊因割据武威被杀,从有颜姓以来,没有高尚品行的,
只有这两个人,都遭致了灾祸败亡。近世以来,国家遭逢乱离,士大夫们虽
然没有武艺,但有人也聚集徒众,放弃了一贯的诗书儒业,去碰运气求取战
功。我的身体既如此单薄,又想到前人好兵致祸的教训,所以把心思放在读
书上,希望子孙后代都记住这一点。孔子的力气可举起城门,却不以武力闻
名于世,这是圣人为我们树立的榜样。我看见当今的士大夫们,才血气方刚,
就以此自恃,又不能披戴铠甲手执兵器去保卫国家;只知穿上剑客的衣服,
行踪诡秘,到处逞弄拳术,大则身陷危亡,小则自讨耻辱,最终无人幸免。
    【注释】
    ①升堂:升堂入室的略语。《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
也。”后称人学问造诣精深为升堂入室。
    ②衣冠:士大夫,官绅。
    ③仰惟前代:想起过去时代姓颜的人以好兵致祸之事。惟,思。
    ④置心于此:把心放在读书仕宦这上面。
    ⑤翘:同招,举的意思。
    ⑥圣证:谓取证于圣人之言。
    ⑦气干:气血和躯体。
    ⑧微行:指隐匿身份,易服出行。险服:武士或剑客所穿的上衣,后幅
较短,便于活动。
    【评语】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出于头脑而非拳脚,假使
不安于读书,凭血气之勇而舞枪弄棒争强好胜,自家性命尚且不保,何谈降
家卫国,立足社会?唯有知识,才能使人立于不败之地。崇尚力量吗?请从
读书做起。
                                     
一二二、图谋不轨陷身灭族
                                    
    国之兴亡,兵之胜败,博学所至,幸讨论之。入帷幄①之中,参庙堂②
之上,不能为主尽规以谋社稷,君子所耻也。然而每见文十,颇③读兵书,
微有经略。若居承平之世,睥睨④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诖误⑤善良;
如在兵革之时,构扇⑥反覆,纵横说诱,不识存亡,强相扶戴:此皆陷身灭
族之本也。诫之哉!诫之哉!
    【译文】
    国家的兴亡,战争的胜败,对此如果已具有广博的学识,也可以讨论这
个问题。进入国家决策机关,在朝廷的殿堂上参预国政,却不能为君主尽谋
划之责以求得国家的安定富足,这是君子所引以为耻的。但我常常看见一些
文士,兵书读得很少,兵法也只是略知概要。如果处在太平盛世,他们会热
心于窥视后宫动静,幸灾乐祸,领头犯上作乱,以致牵连善良之辈;如果处
在战乱时期,他们会到处挑拨煽动,四处一游说,看不清存亡的趋向,却竭
力扶持拥戴别人称王,这些行为都是招致丧身灭族的祸根,对此要警惕!千
万要警惕!
    【注释】
    ①帷幄:此指天子决策之处。
    ②庙堂:朝延。指人君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
    ③颇:这里是略微的意思。
    ④睥睨(pn):窥视;侦伺。宫阃(kǔn):帝王后宫。
             ìì
    ⑤诖(guà)误:贻误;连累。
    ⑥构扇,也作“构煽”。挑拨煽动。
    ⑦纵横:即合纵连横的简称。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称
合纵;张仪游说诸侯共同事秦,称连横(也叫连衡)。此指在各个势力之间
进行游说煽动,使之互相攻伐。
    【评语】
    文人当以学术为重,如有济世之才,介入政治,则必须有敏锐的思想,
否则助纣为虐,或火上浇油,最终身首异处祸及亲友,纵观历史,不安分的
文人曾呼出多少风雨,掀起多少风浪,岂不令人深思!

养生篇
一二三、养生有方调养有度
                                      
    神仙之事,未可全诬;得性命①在天,或难钟值②。人生居世,触途③
牵絷;幼少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衣食资须,公
私驱役;而望遁迹山林,超然尘滓,千万不遇一尔。加以金玉之费④,炉器
⑤所须,益非贫士所办。学如牛毛,成如麟角⑥。华山⑦之下,白骨如莽,
何有可遂之理?考之内⑧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⑨,不愿议曹
专精于此。若其爱养神明⑩,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
将饵药物,遂其所禀(11),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12)。诸药饵法,不废世
务也。庚肩吾常服槐实(13),年七十馀,目看细字,须发犹黑。邺中朝士,
有单服杏仁;枸杞、黄精、术、车前(14)得益者甚多,不能一一说尔。吾尝
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叩齿
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此辈小术,无损于事,亦可
修也。凡欲饵药,陶隐居(15)《太清方》中总录甚备,但须精审,不可轻脱。
近有王爱州在邺学服松脂(16)不得节度,肠塞而死,为药所误者甚多。
    【译文】
    有关修道成仙的事,并非全是假的;只是人的秉赋命运乃由上天决定,
一般人大概难得遇到这种机会。人活在世界上,处处要受牵绊:年少之时,
有供养父母的辛劳,成年以后,又增加了妻子儿女的拖累。再加上人得解决
穿衣吃饭的费用,要为公事私事而四处奔忙,希望藏身于山林之中,超脱于
尘世之外,这在千万人中也难找到一个。加上炼制丹药所需各种耗费,更非
一般穷人所能办到的。所以历来学道求仙者多如牛毛,而成功者却像凤毛麟
角。华山之下,白骨累累如野草,哪有尽如人意的道理?考察佛教典籍,说
人纵然能够成仙,最终还是会死去的,并不能超脱尘世,因此,我不希望你
们把精力集中在这上面。如果你们追求的是爱惜保养精神,调理卫护气息,
小心节制起卧,适应寒暖变化,注意饮食禁忌,服用药物以养身,能达到上
天赋与一般人的自然年限,不致中途夭折,那我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学习
各种眼药之法,并不会因此而荒废人世上的各种事务。庚肩吾经常服用槐实,
他七十多岁时,眼睛还能看清细小的文字,头发胡须仍是黑的。邺中的朝臣,
有很多人单服杏仁、枸杞、黄精、术、车前而获得好的效果,在此不能一一
陈说。我曾经牙齿患病,摇动欲落,饮食冷热都会引起疼痛。后来看见《抱
朴子》所记载牢齿之法,说早上叩齿三百下可获良效。我试行了几天,牙病
就好了,到现在还一直坚持早上叩齿。这种小小的治病方法,对我们做事并
无妨害,也是可以学习一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