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日围棋擂台演义 >

第62章

中日围棋擂台演义-第62章

小说: 中日围棋擂台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委员长见到聂卫平的第一句话就问:“小聂呀,今天刘小光能不能挡住小林觉啊?”聂卫平赶紧回答:“刘小光准备得非常充分,赢的可能性很大。”唐克在一旁拍着自己左胸说:“你们再不赢,我们这些老同志都要犯心脏病了。”
  1986年8月27日,中日围棋擂台赛第十战在北京中日友好会馆拉开战幕。身负众望的刘小光西装革履,显得很精神。阿沛等老同志赛前见了刘小光还打趣说:“小光精神状态不错,今天有戏!”但让大家隐隐感到有些不安的是小林觉在酒卷和浜崎的陪同下来到中日会馆,全身神采奕奕的劲头丝毫不输于刘小光。而且小林觉逢人笑容可掬,这就比略显紧张的刘小光似乎更轻松,看来已经四连胜的战绩让小林觉进入一种非常良好的竞技状态中。
  刘小光与小林觉的棋在上午九点半落子,由小林觉执黑先行。小林觉朝小光微微一点头,然后第一步走了小目。刘小光稍有些意外,因为小林觉不但在擂台赛与中国棋手执黑全部先下星位,而且在国内比赛也是第一步走星位,占全部对局的92%。于是刘小光稍作沉思,在对角走了一个星位,有意留给小林还可走星小目的机会,但小林觉毫不犹豫地再走一个向小目。由于这个布局小林在以前几乎从来没有下过,所以赛前有充分准备几乎不言而喻。(当时,中国方面当然谁也没有想到,中国的备战已由陈之诚在美国“泄了密”。)
  刘小光在对手一间夹后,采取了飞压的定式,如果对手冲断,局面就可能燃起战火。但小林觉知道刘小光好战,沉思后便稳建地采取爬后再跳的定式。
  但刘小光却先冲再托,完全不让小林觉有转身的余地,倾刻之间棋盘的左上角便形成了互不相让的战斗格局。而且刘小光凭着自身凶猛的棋风和锐利的感觉,在犬牙交错的中盘战中逐渐占得上风。
  在中方的研究室里一片喜气洋洋。当时任中国围棋队队长的陈祖德大病初愈,今天是第一天来看棋,再加上陈祖德一直对刘小光格外看重,因此大家围绕着陈祖德探讨这局棋,乐观的气氛更胜一筹。看到刘小光在交战中占了上风,陈祖德还特地对阿沛等老同志说:“看来刘小光可以不负众望了。”这番话让老同志都眉笑眼开。
  中午封盘前,小林觉又走了一步有问题的棋,刘小光一看还有三分钟就到中午12点,没有再下子。封盘后刘小光出了对局室,几乎人人都笑脸相迎,在被小林觉四战连胜的情况下,中国方面太需要刘小光能够“扳转龙头”了。
  下午续弈,刘小光经过一中午的深思熟虑,在右边的定型中下得异常出色,等刘小光争先再挥师北上,连对刘小光最放心不下的马晓春也欣慰地说:“小光下得好,这次我可以不用上场了。”马晓春此言一出,立刻研究室满堂笑声。本来就天性乐观的郝克强立刻补充:“马晓春此话说得太悲观,不是这次不用上场,我预测小光会连胜三四场,可能马晓你三四次都不用上场。”研究室的全体中国同胞一起哈哈大笑,气氛实在乐观到了极点。
  俗话说:“乐极生悲”。可能是刘小光在一连串的接触战中屡屡得手,第64手竟习惯性地在中腹“以弱凌强”,下出了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过分之着。
  在对局室里,小林觉本来已清醒地知道自己处于劣势。当时他正在犯难,假如白棋稳健地在下边补一手,他真不知道该如何来扭转劣势。现在突然看到刘小光不顾强弱,如此过分,立刻情不自禁地自语说:“真让人吃惊啊!”然后微微摇头。五分钟后,小林觉眼放精光,一着虚罩,竟让刘小光的过分之着马上就处于动弹不得的困苦境地。
  在研究室里,中国方面立刻闹哄哄地炸开了锅。聂卫平立时圆睁怒眼,气鼓鼓地说:“小光简直利令智昏,这种过分的棋也下得出来。一盘好端端的棋就被这一步棋糟蹋了。”郝克强则催着陈祖德、华以刚他们:“看看还有什么补救的办法没有?”而马晓春则沉着脸,在看到小林觉下第65着虚罩后,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研究室。他知道这“扳头”的任务无可避免地落在了他的头上。马晓春的性格决非聂卫平般强悍,他希望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进行比赛。如果刘小光此战失利,让全国棋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马晓春自觉有点担当不起。因为他很怕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家都会对他说:“现在就看你了。”所以马晓春先行离去就是为了避免这个尴尬的场面。
  在中日友好会馆的底层,讲棋大厅已被过多的棋迷挤得水泄不通。讲棋者华以刚因离身去讲棋时,刘小光的棋势正顺风满帆,所以此刻他正绘声绘色地夸大着刘小光的优势,把台下的棋迷听得如痴如醉,欢呼声一阵接着一阵。在馆外等待的观众听到里边欢呼声连连,一个个着急得抓耳挠腮。最后他们商量了一个办法,推举一名代表对守候门外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保证遵守秩序,你就进去问问聂卫平的意见再出来告诉我们,免得大家在外面干着急。”工作人员实在拗不过,在反复叮嘱不能乱了秩序后,便回身进馆到研究室,见了聂卫平便把外面观众的要求说了一遍,聂卫平在犹豫该用什么话来回答棋迷,老郝已经对工作人员说:“你就告诉棋迷八个字,说这盘棋‘前途尚好,困难不少’就行。”那位工作人员跑到外面,一看百余名棋迷非常守秩序地围在门口。当工作人员讲了“前途尚好,困难不少”八个字后,虽然大家都感到极大的不满足,但只好叹口气说:“谁让咱们来晚了没买上票呢?这八个字总比一点儿都不知道的强。”工作人员安慰大家说:“里边的讲棋还是前面的,没有讲到现在的。所以我告诉大家的可是即时的实况转播。”外面的棋迷一阵爆笑,个个都心安理得不少。
  话分两头,就在工作人员下去之时,聂卫平突然对郝克强说:“外面观众看不到棋,你这么说说也就算了,可华以刚是对买票的棋迷讲棋,得赶紧让他知道刘小光已出了勺子。否则棋迷期望太高,对失败会受不了的。”老郝一听也有道理,便赶紧找人去通知华以刚,说后面刘小光因勺子形势已落下风,千万不能在前半盘把棋迷的兴致挑得太高。据说华以刚在当时马上来个“脑筋急转弯”,让观众饱尝了大起大落的刺激。
  刘小光的实战越来越困苦。在研究室里的中国方面个个都在为刘小光出谋划策。突然,曹大元想出了一步“跳”的弃子构思,当时看来,这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唯一一步可以将棋局进行下去的策略。陈祖德本来已经对棋局彻底失望,这时见曹大元想出这步跳,立刻来了精神说:“黑棋有这步棋可下,刘小光还有希望。”旁边唐克担心地说:“刘小光会下这步棋吗?”陈祖德毫不犹豫地回答:“按刘小光的水平,应该会下这步棋。”
  陈祖德话虽如此说,其实心里比谁都更担心刘小光不会下这步棋。当时中日围棋友好会馆设备先进,是中国第一个对局室装有顶视摄像闭路镜头的。当研究室电视屏幕上看到刘小光手拿棋子正要往棋盘上放子时,陈祖德突然旁若无人地对着电视机里的刘小光大叫一声:“小光,跳一着!”声音之大,完全盖过了一切。
  研究室里的人全被陈祖德的大吼一声惊呆了,尤其是了解陈祖德的人,他一直在公众场合有着谦谦君子的儒将风范,怎么可能会像篮球教练在场外指导队员打球般大吼一声呢,更何况,面对电视机里的刘小光,如此大吼,刘小光也不会听见呀。
  现在回想起来,陈祖德的大吼只有一种解释,这就是情到急处,陈祖德已经忘记电视里的刘小光是听不见他的叫声的,在他眼里,刘小光就像一个遇到危险的孩子,陈祖德必须大吼一声才能让刘小光脱离险境……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中日围棋擂台演义第70回:势如旋风 小林觉五战连胜 
第七十回
  势如旋风 小林觉五战连胜
  斗智斗勇 
郝克强舌战群儒
  话说NEC中日围棋擂台赛第十战,刘小光在局面一直领先的情况下,因一着过分的棋而导致前功尽弃。当时以儒雅风度著称的陈祖德竟然会对着闭路电视中的刘小光突然大叫一声:“小光!跳一个!”就可以看出中国围棋迫切希望刘小光能取胜的氛围。
  但对局室里的刘小光当时并没有想出这步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的好棋,他只是到后来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勉强与黑棋进行转换,但局势已明显落后。当刘小光突然意识到自己已回天乏力时,他的额头和脖子上立时开始不断地冒汗,这是刘小光输棋时最典型的表现。
  在研究室里,对刘小光寄于厚望的中国一方都情绪沮丧地默默看着闭路电视。只有郝克强悄悄问聂卫平:“白棋还有机会吗?”聂卫平没好气地回答:“刘小光都不停地在脑门上擦汗了,还会有机会吗?”这样的话若在平时,大家一定会开心地大笑,但在此时,竟没有一个人露出笑容,陈祖德还重重叹了一口气。
  确实,如果你看围棋有立场的话,那么这种已经失去战场的棋局让人最窝心。因为它没有奇迹,没有希望,就像看着一个即将离世的亲人,你无助地看着他的生命迹象在一点一点消失,呼吸在一点一点衰竭,但你却无能为力,而且没有任何盼望。这种深深的绝望尤其在你特别有所期待时更甚一层。
  在讲棋现场,当观众也明白棋局处于这种绝境时,一种集体的无助和绝望更让人感到窒息。一个本来容纳二百人的会场挤满了足足有三百多人。本来应该是噪杂不堪的环境,却在华以刚语调沉重的讲解前,竟变得出奇地寂静。这种场景没有到过现场的人是绝对想像不到的。
  在这种气氛下,唯一在心里偷偷乐的就是酒卷和浜崎。他俩一起到了厕所,看看周围没人,才突然一齐笑出声来。酒卷高兴地说:“小林觉这局棋一胜,日本队胜取应该不会有问题了。”而浜崎则说:“也该让中国队尝尝五连败的滋味了。第一届中国江铸久五连胜时我们多惨呀!”两个人乘机发泄着一种雪耻般的快感。
  最终棋局结束了。刘小光在120手左右就已经绝望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了200多手才推枰认输。小林觉在简单的复盘时还显得很平静,但一出对局室遇见酒卷和浜崎时,他马上绽开了笑脸。酒卷和浜崎一个左一个右,不停地一边用日语说着什么,一边拍打着小林的肩膀。
  晚上酒卷对中方接待人员说,他们日本代表团晚宴要到外面去吃,接待人员就知道他们想去好好庆祝一番。果然那天日本代表团晚上回来很晚,而且一个个红光满面,似乎喝得很尽兴。而且酒卷还跟中方接待人员说:“小林觉来北京好几次了,但却从来没有去过长城。所以希望中方能安排明天休息日去长城游览。中方当然答应安排。
  第二天上午,日本代表团一行兴高采烈地登上旅游专车奔赴八达岭。在旅游车上,小林觉还兴致勃勃地和导游小姐合唱了好几首日本民谣。
  据陪同的翻译后来说,小林觉被雄伟的长城深深吸引,连声说“此行值得!此行值得。”还一语双关地说:“早就听说中国人有句话叫做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