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人的条件 >

第72章

人的条件-第72章

小说: 人的条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坚持把这生动的行为和话语看作是人类能够创造的最伟大的业绩,才使得它在亚里士多德的energeia(现存性)一词中被概念化了,他用这个词指所有不追求目的(它们是ateleis)、也不留下任何作品(没有Par'autuserga)的活动,而只是在行为本身中穷尽其全部意义。正是从这种完整的现存性的经历中,〃自行终结〃的悻论获得了它最初的涵义;因为在这些言行国的例子中,目的不被追求,而只存在于活动本身中这种活动于是成了一种实在性(entelecheia);作品不是随之而来的东西,它有别于过程并体现在过程中;行为表现就是作品,是现存性(efley排i引。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哲学中仍然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政治中的利害关系是什么,这就是ergontonanthropon(〃人的作品',)。如果他把〃作品〃界定为:〃生活得更美好〃,那么他就十分明确地表明这里的〃作品〃不是工作产品,而仅仅存在于纯粹的实现中。这种独特的人类业绩完全在手段和目的一类之外;这种〃人的作品〃没有目的,因为完成它的手段德行或善行虽然不具备可能或不可能得以实现的品质,但它们本身就是〃现状〃。换言之,达到目的的手段早已是目的,这一〃目的〃反过来不能在其他方面被当作是一种手段,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比达到这种现状更高级的东西了。    
  不时阅读自德漠克利特与柏拉图以来的政治哲学,就像听到作为纯现状的言行的古希腊前哲学时代的经历的微弱回声一样,政治是一门从属于艺术的techne,一种类似于医疗或航海之类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就像在舞蹈者或戏剧表演者的表演中那样,〃产品〃与表演行为本身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衡量对言行(它们只在现状之中)发生了什么,因此,当我们听到摩登社会以一种其早期特有的奇特的、坚定的连贯性对言行必须说些什么时,我们就能衡量政治领域中的最高级活动。当亚当·斯密区分所有依赖表现的职业如军职、〃牧师、律师、物理学家和歌唱家〃与〃卑贱的服务性职业〃(最低等的、最不具生产性的〃劳动〃),便暗含了言行所发生的关键性退化。正是这些职业医疗、长笛演奏、戏剧表演给古代的思想活动提供了体现人类最高级、最伟大活动的实例。          
《人的条件》 
汉娜·阿伦特著        
第五章 行动    
   29.技艺者与展现的空间    
  古代讨论政治的基础是这一信念:作为人的人,即每一表现出自己特性的个体在行动和言语中展现和证实自己;这些活动(不管其题材的无用)具备自身的一种持久品质,因为它们创造了值得记忆的东西。国公共领域一个人们在这一世界中为展现自我所需的空间与其说是一个人双手的工作或其身体的劳动,不如说是〃人的作品〃。    
  人能取得的最伟大成就就是自我的展示和实现这一信念决不意味着是当然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对技艺者的信念(即人的产品也许比其本身更长久),以及动物化劳动者的这一坚定信念:生命是至高的善。因此,严格地说,这两种信念都是非政治的,并倾向于把行动和言语斥之为无聊、爱管闲事及徒劳无益的空谈;它们通常根据对假设的较高目的就技艺者来说,使世界更有用、更美好;就动物化生产者来说,使生活更容易、更持久的有用性来评价公共活动。不过,这并不等于说,它们可以随时摒弃一个公共领域,因为没有一个展示的空间,不相信言行是一种共同存在的模式,就不能毫不犹豫地建立一个人自身的现实性、自身的身份以及周围世界的现实性。人的现实感要求人们实现其存在的纯消极的赐予性,这并不是为了改变这一赐予性,而是为了使之清晰、并使他们本来无论如何不得木消极承受的东西得以生存。这种实现存在于并超越了那些仅存于纯现实的各种活动。    
  用以评判其真实性的世界的唯一特征,在于它的存在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同样的,常识在政治品质的等级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适应现实,正如我们的五种感官以及这些感官察觉到的特定信息一样。正是借助常识,人们才知道其他的感知能力直面现实,而不仅仅只感到神经的刺激或身体所产生的抵制性感觉。在一个既定的共同体中,常识的显著减少和迷信愚昧的显著增多因而也就成了世界异化的可靠征兆。    
  这种异化展现空间的萎缩与常识的退化在劳动社会中的程度要远胜于在生产者社会中的程度。技艺者在他的孤独(不仅不受他人打搅,而且也不被他们观看、耳闻和证实)中,不仅与他制造的产品在一起,而且也与这个他为之投入其产品的俗物世界在一起。在这当中(尽管是间接的方式),他还同其他创造这个世界的和制作产品的人在一起。我们已论述过交易市场,在这一市场上,工匠、艺人们相互共处,就他们每个人都对市场作出一定的贡献而言,市场向他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公共领域。然而,虽然作为交易市场的公共领域与制造活动最契合,但是交易本身已经从属于行动;因而,也就决不再只是生产活动的延伸;它甚至不再只是一些自动过程的一种功能,就像食品购买和其他消费方式是劳动必然伴随的那样。    
  然而,在交易市场上碰面的那些人主要不是一个一个的人,而是产品生产者。他们在那里展现的不是他们自己,甚至不是他们的技术与品质像中世纪〃奢侈的生产〃所显示的那样而是他们的产品。促使生产者进入公共场所的动机是为了产品而非人,使这一市场形成一体并得以存在的权力不是人们中间的一种潜力(当人们在一起言行时就产生了这种潜力),而是一种结合在一起的〃交换权力〃(亚当·斯密)它是每个参与者在孤立状态中获得的。正是因为缺乏这种同他人联系及对可交易物品最起码的关心,人们才在家庭这种私人空间或同朋友的亲密关系中展现自我。    
  在生产者共同体中(甚至更多的是在商业社会中)固有的人遭受的挫折也许可以通过天才现象得到最好的说明在这一现象中,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摩登时代看到了它最高的理想(作为人类伟大的典型体现的富有创造性的天才在古代或中世纪是不为人知的)。只是从我们这个时代开始,伟大的艺术家们才以令人吃惊的一致抵制人们称其为〃天才人物〃,并坚决主张技艺、能力以及注重艺术与手工艺二者间的密切关系。当然,这种抵制只不过是对将天才观念庸俗化、商业化所作的部分反应而已,但这也得归因于近来劳动化社会的兴盛。对劳动化社会来说,生产力或创造力根本不是一种理想;这种社会缺乏伟大这一观念能从中得以产生的经历。在我们的情境中,关键的是:天才人物的作品同艺人的产品是有区别的,天才的作品看来摄取了那些体现差别性与唯一性的特征要素,这些要素只有在言行中才得以即刻体现。摩登时代沉迷于每个艺术家独特的亲笔签名(即对风格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敏感),这表明人们关注这些特征,艺术家通过它提高了自己的技巧与技艺,其提高的方式就像一个人的独特性超越了其品质的总和一样。由于这一超越(它确实把卓越的艺术作品同所有其他的人工产品区分了开来),富于创造力的天才的现象似乎完全印证了有关技艺者的这一论断一个人的产品在本质上也许比他自身更伟大。    
  然而,摩登时代对天才的强烈敬畏感是这般地发自内心,且常达到近乎盲目崇拜的地步,以致它几无可能改变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某人是谁〃这一本质的东西不能由他自己具体展现。当本质的东西〃客观地〃出现时在一件艺术品的风格中或在一般的遣词造句中出现时它表明一个人的身份,从而有利于我们鉴别作者;但它自身却沉默不语,一旦我们想把它当作一面能照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镜子,它又避开了我们。换言之,对天才的偶像崇拜同流行于商业社会中的其他信条一样,都包含着人的退化。    
  确信〃某人是谁〃在伟大性和重要性方面超越了一个人所能做的任何事和所能生产出的任何东西这是构成人的骄傲必不可少的。〃医生、甜食商、豪宅的役仆的评判标准是他们做了什么,甚至是他们打算做什么,而伟大人物的评判标准是他们干什么。〃只有平民百姓才会屈尊从他们所做的事情中得到骄傲,他们通过这种自贬成了自身本能的〃奴隶与囚徒〃;并发现如果还有比愚蠢的虚荣更蠢的东西留下的话,那么,沦为自己的奴隶与囚徒同沦为他人的奴仆一样痛苦,甚至比沦为他人的奴仆更可耻。在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人物的状况中,不是他的荣耀,而是他的困境使人优于其作品发生了倒转。这样,他(一个活生生的创造者)会发现自己在同他的创造物竞争;尽管这些创造物最终的生命要比他长久。所有真正伟大的天才保留下来的扭力在于这些承受生命重负的人超越了自己作出的成就只要创造的源泉至少还未枯竭;这一创造的源泉就来自〃他们是谁〃,并处于实际的工作过程之外,不受他们会取得什么成就的约束。不过,天才的困境乃是一种真实的困境,这一点在literati    
  的状况中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状况中,人同其产品之间的等级被颠倒了过来;使人不能容忍以及偶尔激起民众愤恨而非假造的智力优势的东西是,他们最糟的产品甚至比他们自己还要醒目。〃智力〃这一标志使他免受〃可怕的屈辱〃在这种〃耻辱〃下,真正的艺术家或作家〃感到自己成了自己作品的儿子〃,人们则谴责他〃在有限的镜子中看自己,等等〃。          
《人的条件》 
汉娜·阿伦特著        
第五章 行动    
   30.劳工运动    
  工作这一活动(同他人隔离是这一活动的必要前提)尽管不能建构一个自治的公共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人作为人展现自我但在许多方面都同展现空间有关;至少它同由它产生的有形的俗物世界有关。因此,技艺可能是一种非政治的生活方式,但它当然不是反政治的。然而,这恰恰是劳动的一种状况,它是这样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既不与世界在一起,也不与他人在一起,而只与自身相处,面对生存的必需。当然,他也与人相处交往,但这种相处并无真正的多样性的明确记号。这种相处如同技艺(更不用说那些独特的人的相互关系了),不寓于不同技术与职业的有目的的结合中,而是存在于从根本上相似的个体的增殖中因为仅仅作为有机物而言,他们都是相似的。    
  把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劳动(在这当中,众多的个体〃就像一个人似的共同劳动'勺,这正是劳动的本质所在;正是在此意义上,相处与劳动的联系比与其他任何活动的联系更密切。够但是,这种〃劳动的集体性本质〃除了建构一个(对劳动者群体的每一个人来说)可认识、能鉴别的实体外,反过来也使他fi]丧失了对个性和身份的自觉意识;也正因为如此,劳动中产生的所有〃价值〃超越了它在生命过程明显的功能,它完全是〃社会性的〃,在本质上与吃喝所带来的附加快乐没什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