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

第4章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第4章

小说: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月8日彭真、陆定一等专程到武汉向毛泽东汇报《二月提纲》。

2 月12 日中共中央将《二月提纲》转发全党。


2月28 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会见日本共产党代表团。随后举
行了两党会谈。3 月中旬毛泽东在杭州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
批评学术界、教育界“事实上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掌握的”。

3月22 日刘少奇和夫人工光美离开北京出访亚洲3 国,抵达乌鲁木
齐。

3 月26 日至31 日刘少奇等在巴基斯坦访问,然后回国在新疆和田休
息。

3 月28 日至30 日毛泽东在杭州三次同江青、康生等人谈话,严厉指
责北京市委、中央宣传部包庇坏人,不支持左派,并说《二月提纲》混淆阶
级界限,是错误的。

4 月4 日至8 日刘少奇等访问阿富汗,然后返回乌鲁木齐, 11 日抵
达昆明。

4月10 日林彪、江青合伙搞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中
共中央文件下发。

4 月15 日至16 日刘少奇等访问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

4 月17 日至19 日刘少奇等访问缅甸, 19 日回到云南昆明。

4 月下旬刘少奇离昆明抵杭州,出席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委扩大会议。

5月4日至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杭
州,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会议由刘少奇主持,由康生负责向毛泽东汇报请示。
16 日,会议通过了在会前由陈伯达等人起草并经毛泽东多次修改的《中国共
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

5 月25 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粹等7 人在校内贴出题

为《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这
张大字报是康生派他的妻子曹轶欧到北京大学秘密策划的结果。

5月28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通知。组长陈
伯达,顾问康生,副组长江青、张春桥等,组员中包括王力、关锋、戚本禹、
姚文元。

5月29 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研究派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社。
北京大学,得到毛泽东同意。驻人民日报社工作组由陈伯达任组长,驻北京
大学工作组由张承先任组长。

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陈伯达主持起草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
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晚间播出北京大学聂元样等7 人的大字报。

6月2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聂元粹等7 人的大字报,并发表评论
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称北京大学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顽固
堡垒”,号召群众起来摧毁“黑帮”。

6月3日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运动中出现
的问题。周恩来、邓小平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会议。李雪峰汇报了当前
北京市运动的情况,提出准备向学校布置的“游行不要上街”、“不准打人
污蔑人”等8 条要求,并提议向领导瘫痪的学校派工作组。会议讨论同意北
京市委的意见,向北京市一些大学、中学派工作组,向各学校传达贯彻8 条
要求。

6月4日《人民日报》公布中共中央改组北京市委的决定:由李雪峰
兼任市委第一书记,吴德任第二书记,北京市的文化大革命工作由新市委直


接领导。报纸同时发表经毛泽东批准的新市委决定:派出张承先为首的工作
组到北京大学领导文化大革命,撤销北大党委书记陆平、副书记彭珮云的一
切职务,改组北大党委。

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做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做资产阶
级保皇派?》,煽动青年起来造反。

6 月9 日至12 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去杭州向毛泽东汇报“文
化大革命”情况。

6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
的通知》,决定1966 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实际上全国
高等学校从此停止招生达6 年之久。

6月16日至7月1 日周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出访罗马尼亚、阿尔
巴尼亚、巴基斯坦等国。

6 月18 日北京大学一些人背着工作组,擅自组织揪斗四十多名干部、
群众,并有戴高帽、殴打、罚跪等武斗行为。工作组发现后给予坚决制止。

6月20 日刘少奇将驻北京大学工作组处理“六一八事件”的简报批
转全国。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批语中指出:“北大工作组处理乱斗现象的
办法是正确的,及时的。各单位如果

发生这种现象,都可以参照北大的办法办理。”

6月30 日刘少奇、邓小平向毛泽东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工
业交通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如何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稿,并在致毛
泽东的信中说:“在文化革命运动的部署方面,重点放在文化教育部门、党
政机关。对于工业交通、基建、商业、医院等基层单位,仍按原定的四清部
署和二十三条结合文化大革命进行。”经毛泽东复信同意,《通知》于7 月
2 日发出。

7月8日毛泽东写了致江青的一封信,其中说:“现在的任务是要在
全党全国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而且在七八年以后还要有一次横
扫牛鬼蛇神的运动。”

7 月16 日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18 日回到北京。7月24日、 25 
日毛泽东在听取有关工作组的汇报后,指责工作组“起坏作用,阻碍运
动”,“不要工作组,要由革命师生自己搞革命”。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
共北京市委28 日作出《关于撤销各大专学校工作组的决定》,并说明这一决
定“也适用于中等学校”。

7月29 日北京市召开全市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师生文化革命积极分
子大会。李雪峰宣读了市委关于撤销工作组的决定。刘少奇、周恩来。邓小
平发表讲话,说明派工作组是中央决定、中央同意的,并说这次运动是“老
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8 月1 日至12 日毛泽东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5 日,
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8 日,全会通过了《关于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12 日,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林彪名
列第二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刘少奇从第二位下降到第八位。

8月18 日毛泽东在天安门首次接见来京进行大串连的全国各地的红
卫兵、学生和教师。此后到11 月下旬,毛泽东先后8 次在北京接见了1100
多万师生和红卫兵。

9月16 日康生致函毛泽东,利用1936 年薄一波等61 人经组织决定


出狱一事陷害刘少奇,说:“我长期怀疑少奇同志要安子文、薄一波等人‘自
首出狱’的决定。”“这一决定是完全错误的,是一个反共的决定。”

10 月9 日至28 日毛泽东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会议的
中心内容是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林彪、陈伯达在会上指名攻击
刘少奇、邓小平。 23 日,刘少奇、邓小平在会上作了检查。

12月4日至6 日林彪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工交
座谈会情况汇报。林彪在会上攻击刘少奇、邓小平说:“刘、邓不仅是50
天的问题,而是10 年、 20 年的问题。”

12 月18 日张春桥在中南海西门单独接见清华大学造反派头头蒯大
富,指使他组织力量打倒刘少奇。同日,王光美专案组成立。

12 月25 日蒯大富根据张春桥授意,在北京组织游行示威,张贴大字
报,散发传单,呼喊口号,公开煽动打倒刘少奇、邓小平。

1967 年

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联合发表元旦社论《把无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提出:“1967 年,将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
的一年。”

1月4日陈伯达、康生、江青在北京接见武汉“赴广州专揪王任重造
反兵团”时,攻击陶铸是刘邓路线的坚决执行者。陶铸被作为“中国最大的
保皇派”突然打倒。同日,曾被任命为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的王任重、刘志
坚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倒。

1月6日上海造反派篡夺上海市党政大权,刮起了所谓“一月革命”
的风暴。

1 月上中旬在中央文革小组怂恿下,造反派连续到刘少奇住处骚扰,
并几次批斗了刘少奇、王光美。

1月13 日毛泽东派秘书接刘少奇去人民大会堂谈话。刘少奇在谈话
中向毛泽东提出辞职。

2 月11 日、16 日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
聂荣臻等在有关会议上,痛斥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一伙乱党乱军罪
行,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表示强烈不满。毛泽东18 日晚严厉批评了
这些老同志。这次事件被称为“二月逆流”。此后,中央政治局停止活动,
完全被中央文革小组所取代。

3 月9 日、10 日陈伯达、康生在军以上干部会议上讲话,在从历史到
现实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诬蔑攻击刘少奇、邓小平。

3月16 日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把1936 至1937 年薄一波等经组织决
定先后出狱错定为“自首叛变”,随后,全国到处刮起“抓叛徒”恶风。

4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戚本禹的文章《爱国主义
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文章诬蔑攻击刘少奇说:“你
根本不是什么‘老革命’!你是假革命、反革命,你就是睡在我们身边的赫
鲁晓夫!”从此开始,全国掀起批判和打倒刘少奇的狂潮。与此同时,江青、
康生、谢富治等人将“王光美专案组”变为“刘少奇、王光美专案组”,不
顾党纪国法,关押一批无辜者并对他们刑讯逼供,制造诬陷刘少奇的伪证。
刘少奇在不同场台用多种方式提出申诉,阐明事实真相,被置之不理。

4 月10 日清华大学的造反派组织了号称30万人的大会,批斗王光美。
彭真、陆定一、薄一波、蒋南翔等领导干部也被揪到台上陪斗。


4 月12 日至18 日林彪、江青、陈伯达、康生、张春桥等人在中央军
委会议上先后讲话,罗织罪名批判刘少奇。

5月8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编辑部文章《“修养”的
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批判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

7月18 日江青、康生、陈伯达、戚本禹趁毛泽东、周恩来离开北京
去外地之机,组织批斗刘少奇、王光美,同时抄了他们的家。从这天起,在
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煽动下,北京和外地的一些造反派在中南海西门成立所
谓“揪刘火线”,在中南海周围“安营扎寨”,扬言“要刘少奇滚出中南海”。
这一闹剧一直持续到8 月初。

8月5日造反派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号称有百万人参加的

声讨刘少奇大会。与此同时,中央文革小组布置在中南海内分别批斗刘
少奇、王光美夫妇,邓小平、卓琳夫妇,陶铸、曾志夫妇。

8月21 日哈尔滨铁路局图书管理员郭维彬在群众集会上说,刘少奇
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化大革命犯了方向性路线性错误”,“中央文革不
是无产阶级司令部”。郭维彬因此被捕人狱。在此前后,全国各地有不少干
部、群众对打倒刘少奇想不通,公开为刘少奇鸣不平,但均遭到残酷打击和
镇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