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 作者:雾锁寒江 >

第14章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 作者:雾锁寒江-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公答:“心腹一人,主要辅助出谋划策以应付突然,推测天象,消除祸患,总管计划谋略,保全百姓生命。”
  “谋士五人,主要负责谋略安全解除危难,考虑战局发展趋势,评论将士品德才能,严明赏罚制度,任命官位,决断疑惑难明的事理,规定事情的可否。”
  “天文三人,主管观察天象,观测气候,推算时间,考察吉凶征兆,查验灾害和意外事件,观察天意的顺逆。”
  “地利三人,主管察明军队行军和驻屯时的地形状况,分析利害消长、距离远近、地形险易、江河水情以及山势险阻等,使军队作战不失地利。”
  “兵法九人,主要任务是研究敌我形势的特点,分析作战胜负的因素,选择不同条件下作战的兵器,检举会种不利于作战的非法行为。”
  “通粮四人,主要任务是计划供应,筹备积蓄,沟通粮道,收采五谷,使全军粮草供给充足。”
  “奋威四人,主要负责选择有才能的士卒,挑选好兵器和铠甲,保证作战时全军风驰电掣,使敌人不知我从何而来。”
  “执旗鼓三人,主管任务是用旗鼓传达号令,规定全军视听的指挥信号,并用虚伪的凭证、图章和错误的号令,在敌我之间忽来忽去,神出鬼没,以隐蔽自己,欺骗敌人。”
  “股肱四人。主管规划保卫重地,守护要害工程、修筑沟堑壁垒,以备守御。”
  “通材三人,主要任务是提出将帅疏忽的事项,以弥补他的过失,应酬宾客,讨论问题,消除祝患,解决纠纷。”
  “权土三人,主要任务是筹划奇谋诡计,设计常人想不到的妙法,以便根据形势变化采取各种对策。
  “耳目七人,主要任务是谋划敌我间的人员往来,通过听和看,收揽四方有识之士,以观察天下形势和敌军中的情况。”
  “武臣五人,主要负责对外显示权势,激励全军奋勇作战,使全军将士能冒着艰险去攻击敌人的精锐而无所畏惧。”
  “羽翼四人,主要负责对外宣扬将帅的声誉,使我威震远方,震动四邻,以削弱敌人的军心。”
  “游士八人,主管查明敌国奸细,探知敌国变乱,操纵敌国人心,观察敌国意图,以进行间谍活动。”
  “术士二人,主管使用诡诈,假托鬼神,瓦解敌军斗志。
  “方士二人,主管各种药物、治疗创伤、医治疾病。
  “核算二人,主要任务是核算全军的营房、粮食和财物的数量。”
  兵道
  武王问太公:“用兵的原则怎样?”
  太公答:“用兵的原则可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一’了,所谓‘一’就是指挥要统一,行动要统一,兵力要集中。黄帝说过:”只要能统一指挥的,就能进入微妙的境地,甚而达到神妙莫测的程度。‘专一这一原则的运用,在于掌握有利战机,造成有利态势,而成功就在于君主授之以权,使将帅能够独断专得,伺机取胜。所以,圣明的君主常把兵称作凶器,只有不得已时才使用。“”当今商纣王只知道他的国家还存在,而不知道它已面临危亡;只知道纵情享乐,而不知道他已面临祸殃。国家能否长存,在于能否居安思危;君主能否长乐,在于能否乐不忘忧。现在你已思虑到存亡的根本问题,还忧虑什么枝节问题呢?“
  武王问:“两军相遇,对方不能攻过来,我方亦不能攻过去,因为各设有坚固的防御,谁也不敢率先发动进攻。我打算袭击对方,但并没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必须运用谋略,用计取胜,故意使我军外面假装混乱,而内部定要严整;使外面假装粮食缺乏,而实际给养充足;使士卒表面上假装疲惫,而实际上精锐。军队或合或离(假装没有节制),或聚或散(假装没有纪律),都是隐匿计谋,秘密企国,高筑壁垒,埋伏精锐。士卒要寂静无声,使敌人不知道我军的部署,以便声东击西。”
  武王又问:“敌人若已知我军情况,通晓我方谋略,应当怎么办呢?”
  太公说:“作战取胜的方法,在于周密地侦察敌人暴露出来的机密,乘有利形势迅速猛烈地袭击其没有防备之处。”
  军势
  武王问太公:“进攻敌人,应当采用什么方法?”
  太公答:“作战态势应根据敌人的行动而不断变化,应变须根据作战双方的阵势,‘奇正’(古代兵法术语)运用则应根据将帅智谋的深浅而变化无穷,所以重要的事,不可以说出来;用兵的谋略,不可以谈论。为重要的人服务,不要在言谈中露出来;用兵的计谋,在于神秘莫测,不可拘守一定的成见。忽然而去,忽然而来,能独断专行而不受牵制,这是用兵制胜的要诀。一般作战,敌人探听到我军兴兵,就要研究应付的策略;敌人发现了我军,就要设法破坏我军行动;敌人了解了我军企图,必然要被敌人困扰;敌人摸清了我军规律,必然要为敌人所危害。所以善于指导战争的人,不等敌人出兵就将其歼灭;善于消除战息的人,能够防止战祸于未发生之前:善于打胜仗的人,能够取胜于战争发生之前;最高明的作战指导,是未等战争发生就将敌人消灭。所以与敌人争胜于白刃之前的,不可称之为良将;设置防御于失败之后的,不可称之为上智;智慧与众人相同的,不可称为一国良师;技艺与众人相同的,不可称为一国良工。用兵最重要的是所攻必克,作战最重要的是保守机密,行动最重要的是出敌不意,计谋最重要的是不被识破。凡是未战而先胜的,都是先示弱于敌,而后进战,这样可以事半而功倍。”
  “圣人观察天地的变化,虽无法探究它的终极,但按阴阳的循环,可知节侯的推移。当天地岁时的盈缩成为常规,就可知万物的生死,这是因为天地的运行已成为定则。”
  “所以说,没看清形势就仓促接战,兵力虽多,也免不了要失败。
  善于用兵的人,不为某些现象所干扰;一旦捕捉到有利战机,就立即出兵;没有取胜的把握,就坚决停止。常言说,无所恐惧,无所犹豫,用兵的害处,犹豫最大。军队的灾祸,莫过于狐疑。善于打仗的人,看到有利的情况决不放过,遇到有利的战机决不迟疑,因为失去有利条件和错过有利时机而动,反而会使自己受害。因此,明智的将帅抓住战机就不放过,机智的指挥者,一经决定就不犹豫。这样,军队行动起来,才能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开进时如受惊之马,战斗时勇猛碍像发狂,阻挡者被击溃,接近者遭伤亡,如此勇猛,谁还能抵挡得住呢?
  “将帅用兵,用不声不响又胸有成竹的叫做‘神’,情况尚未明朗而能看出端倪的叫做‘明’;所以懂得神明的道理,作战就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而前就没有敢于抵抗的敌国了。”
  武王说:“好啊!”
  军略
  武王问太公:“如果率兵深入诸侯国境内,遇到深溪、大谷和难以通过的河流,我军还没有渡完,天又忽降暴雨,洪水到来,后面的军队被水隔断,既没有准备船只、桥梁,又找不到堵水用的干草。我想使全军全部渡过,不致迟延,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凡统率军队兵众的将帅,如果思虑不缜密,器械不准备,士卒不熟练,那么就不能成为王者的军队。凡全军有大事,必须在事前训练士兵使用各种器械。如攻城围邑就用‘临车’、‘冲车’(这二者都为兵车);观察城内就用‘云梯’、‘飞楼’;全军进或止,就用‘武冲’、‘大橹’在前后掩护;断绝交通,遮断街道,就用勇武之士和强弩控制两侧;设置营垒就用‘天罗’、‘武落’(二者都为古代设营用具)、‘行马’、‘蒺藜’;白天可登上‘云梯’向远处了望,竖五色旗帜迷惑敌人;夜间就设置很多‘云火’,并击‘雷鼓’(古时祭天用的鼓,此力军用鼓),鼓‘鼙’(一种军用小鼓)、摇大‘铎’(铃),吹鸣笳(古代乐器的一种),为的是扰乱敌人;越过沟、堑,就用‘飞桥’、‘转关’、‘辘轳’、(带齿轮的用具)等各种器具;波过大河,就用‘天潢’、‘飞江’;逆流而上,就用‘浮海’、‘绝江’(二者都为渡河器具)、长索等。如果军队应用的器材都具备了,主将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临境
  武王问太公:“我和敌人在边境线上互相对峙,敌人可以来进攻我,我也可以对敌人发起进攻,彼此的阵势都很坚固,谁也不敢首先采取行动。
  我想去袭击敌人,但又顾虑敌人也来袭击我。这样情况应该如问处置?“
  太公答:“可将全军分为前、中、后三部分。令前军占领阵地,沟挖深,垒加空,竖旗帜,击鼙鼓,远善防御设施而下出击;令我后军多积粮食,不让敌人了解我作战意图。然后派遣精锐部队偷袭敌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敌人不了解我军情况,就不敢前来进攻武王问:”假如敌人已经侦察到我军情况,搞清了我军谋略,我军一有行动,敌人就明白我军的企图,派精锐部队埋伏在林深草密之处,在险要拦阻我军,或袭击我军于不利的地域,这时,应如何处置呢?“
  太公答:“可令我前军每天向敌人挑战,使敌人疲劳;令我老弱士兵,拖着树枝跑扬起尘土,一面来来回回击鼓喧哗;或出现在敌人左方,或出现在敌人右方,但不要进至距离敌人一百步以内的地段。在我不断骚扰下,敌人的将帅必定疲于应付,敌人的士卒必定惊恐。这样一来,敌人就不敢进犯。我军不停地骚扰,或袭击它内部,或袭击它外围,然后,全军迅猛投入战斗,敌人是一定会被打败的。”
  动静
  武王问太公:“如果率兵深入到诸侯国境内,敌我势均力敌,双方在军阵内彼此观望,兵力众寡强弱相等,谁也不敢首先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想使敌人将帅恐惧,士气低落,队伍不安定,后阵士卒想逃跑,而前阵士卒有后顾之虑,然后再擂鼓呐喊追逐敌人,敌人于是溃逃,请问该怎么做呢?”
  太公答:“处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可派出一部分兵力秘密进至离敌十里的地方埋伏两旁;战车、骑兵开到离敌百里的地方,在敌阵前后迂回,并且多竖旗帜,多加金鼓,战斗发起时,擂鼓呐喊,各军同时进攻,这样敌军将帅必然恐惧,士兵必然惊慌害怕,各部互不救授,官兵不相照顾,这样敌军必定会被打败。”
  武王问:“如果敌方地势不便我军在其两旁设伏,战车、骑兵又难以迂回敌阵前后,同时敌人也察觉到我的意图并有所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士气沮丧,将帅必存恐惧,就是决意要与敌人一战,也不见得能取胜,这时应如何处置?”
  太公答:“大王所问的真是够精妙深奥啊!我军处在这种情况,可在交战前五天,先向远处派遣侦探,观察敌人动静,弄清敌人前来的时间和道路,并在险要的地方预设埋伏避开簇人。这时我军务将旗帜散开,将队伍间的距离加长并以与敌人相当的兵力向敌进击。刚一交战,就赶快撤迟,听到鸣金也不要停止,当后退越过我设伏处三里路的地方再行不击,这时伏兵乘机而起,或向敌两侧突击,或抄袭敌前后,只要我军迅猛作战,敌人没有不败逃的。”
  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