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格鲁教法集成 >

第14章

格鲁教法集成-第14章

小说: 格鲁教法集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阿修罗道,五个死亡征兆(编注:即天人五衰:衣服垢秽、头上华萎、腋下汗流、身体臭秽、不乐本座。天人,原意指天道诸天众)显现时,所受到的各种痛苦,比在地狱还苦。他们的光彩逐渐消失,被其他神祗排斥,感受无穷的精神痛苦。

  比较高等的轮迥是天道,他们不必经历立即的痛苦。生活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的天人,要忍受乐趣很短暂的痛苦,三界之外的,必须忍受无尽蔓延的痛苦。

  法王达赖喇嘛:

  从久远以来,我们一次又一次.出生于字宙的各种轮迥境域。如杲你认为宇宙只有人和动物存在,那么进行观想时,就要体会动物和昆虫的痛苦。于是产生想要超越不完美的渴望,避免负面行为,不种下未来痛苦之因,并保有慈悲的种籽。

  思考高等境域的三善道,会对人的不完美(对人身不满意、不满足)感到苦恼,而想培养慈悲心,如此念头,表示仍然受到轮迥掌控。若运用超然智慧产生的胜义慈悲,来取代世俗慈悲,则可以斩断轮迥的系绳,进入充满喜悦的宁静极乐世界。

  如果轮迥因子是无法克服的元素,我们就不必再为心识修行而费心。另一方面,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将痛苦换成永恒的快乐.若我们忽略它,就显得太傻了。

  达赖喇嘛三世:

  请思考不同轮迥境域的不同完美程度,然后努力用各种方法登临极乐世界,或是从所有的不完美之中获得解脱。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出视异状并非毫无缘由。

  我们应该在可以带来解脱成就之下修行,那是三个属于高等的修行,即持戒修行、专注修行和智慧修行(通称戒定慧)。专注和智慧的高等修行,有赖持戒为基础,所以应该先进行这一项修行。

  缘于戒律很容易被违反,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应该维持自觉和澄澈的观想,才能够预防所有堕落的可能性。

  若不慎违反戒律,切勿浪费一分一秒,立刻承认错误而忏悔,下定决心在未来继续正确修行。产生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就试着反向思考不贪嗔痴的利益。在修行过程,自己做裁判法官,要切中目标,让所想所做的事,都不违背心识上师的指导方向。

  法王达赖喇嘛:

  若想去除所有不满的根源,只要在心识里培养特定气质即可。除非我们拥有很高的心识特质,否则毋庸置疑,投射在身上的事件,将产生挫折、情绪混乱和其他的扭曲。不完美的心识状态,轮流产生不完美行为,一种痛苦的种籽,就栽种在这流程里。

  换句话说,如果心识能够确实了解人类的最终智慧,就能摧毁恶业和悲苦根源。

  我们的存在价值,首重证悟,而非停留在认知的基础阶段。我们意识到本有存在,若仔细审视自己,则一切痛苦来源将无所遁形。从可以掌握的存在里,往往衍生烦恼和情绪行为,唯有摒除错误的审视方法,才能够去处扭曲心识状态的根源。

  断绝错误与痛苦的力量,来自高等智慧修行,这是寻求永恒解脱最重要的方法。要增强并稳固高等智慧修行,必须培养专注思考和道德的自我修行。

  自我修行,主要是为了个人解脱而立誓的修行。不论平凡的初学者,或是已经有成就的僧侣,都需要有誓约来促使修行成就迅速而且有效。面对杀生、偷盗、妄语、邪淫和饮酒的五戒,西藏人通常只遵循其中一项或几项。一般来说,每位佛教徒至少应该坚持某项戒律,修行层级越高,坚守的戒律就越多,甚至有多到遵行十项戒律的情形。

  有了道德的自我修行基础,才能够进人思考。专注的更高修行。这两股力量使我们对空性的思考,得以持续增加力量。我们应该好好坚持修行,只要有任何犯戒情形出现,就深思皈依三宝,承认错误并行忏悔,下定决心在未来更努力修行。如此,这三种合并的高阶修行(指戒定慧)利益成就,始能泽及轮迥痛苦的根木处。

  修行成功,要靠正确的心识导向。我们思考三善趣有与生俱来的痛苦.而且培养一种认知,深入了解三善趣轮迥的快乐如电光石火,例如名声、财富、权力和威信或是极乐世界的快乐都很短暂。心识解脱是源自内心的不执着、不贪婪,鼓舞我们用心力超越所有轮迥的不完美。

  达赖喇嘛三世:宗喀巴大师说:

  若你不深思痛苦的真义和
  轮迥之过,则解脱之期将会落空。
  若你不深思痛苦的来源和
  通往轮迥之路,将永远无法发现
  断绝轮迥根源的意义。
  不要安于对生命轮迥逆来顺受,要珍惜
  自轮迥解脱的智慧。

  鼓动超越世俗念头产生的意念,要像急着救出身陷火海者的念头一样强,能够做到这地步,你就是“中士道”的心识追寻者。


 
笨者之帚编制
 上一篇'目录'下一篇 
 
 
 
格鲁教法集成
 上一篇'目录'下一篇 
 
 
第十章:培养菩提心 
 
  法王达赖喇嘛:

  尊贵的上师龙树菩萨说:

  “追寻全知的人,菩提心是达成愿望的如意宝石。它稳如须弥山,以慈悲心温暧十方世界,而且和独一无二的智慧结合。”

  要进入大乘,我们必须培养的第一项特质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比爱和慈悲更高一层,所以培养菩提心比什么都重要。一旦产生菩提心,我们对真理最终层次的思考,能提早完成全知佛陀果位的成就,而不只是阿罗汉的涅盘成就。阿罗汉是在没有菩提心的影响之下,进行高等修行所得到的成就。既然烦恼对人类没有什么益处,所以我们要思考空性,这不仅能去除痛苦之“因”,也能获得证悟而造福他人。

  龙树菩萨祈请文说:

  “愿尚未具足菩提心的人,培养出菩提心。愿己有菩提心的人,加强菩提心。”

  我们生而为人,得到非常高尚的心识,拥有这么可贵的条件,获得生存、解脱和证悟之道,时间已有无数世代。即使我们无法涉入较深的修行,至少也应该弘扬证悟之道,偶尔读一读怫经,努力累积善业,并且将教义融入每天的活动。

  世间的心识传承,已经大幅滑落。此时最重要的,是修行者要特别努力维护传承。听任传承消失,会让世界陷入黑暗。

  伟大的世亲(天亲)说:

  “如果代表世间眼睛的佛陀不再有,了解最深奥教义的伟大传承者已逝,还有谁能像他们一样呢?”

  或许可以这么问:现今有谁和世亲一样?谁像密勒日巴修行得那么好?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应该记住,没有佛法,一切都将无用。不要浪费生命在无意义的行为上,应该在心识内加入教义和修行。加强心识基础不仅对个人有益,还能够嘉惠世人。

  每个人都必须为获得证悟而自傲。当一个人满足于心识修行时,就成为大地心识的保护者,和誓言弘扬慈悲心之诸尊的拥护者,释放对人类有益的影响力。换句话说,无睹人们侮辱和嘲笑上师,并违反自然规律而生活时,正义的白色力量就消失,邪恶的黑色力量便由此产生,带来极大的破坏力。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就自己的能力,为正义尽最大努力。

  有一句谚语说:

  “人和佛的道路,是和谐的道路。”

  我们学习教义,遵循佛法的教诲生活,所有自然的慈悲力量都将跟随我们。然而,看看世人,有多少人认真从事心识修行?他们的修行成就又是多么有限?既然人的身心能提升心识现状至最高贵状态,为何我们要错过这项机会?

  达赖喇嘛三世:

  虽然经由持戒、专注和智慧的高等修行,可以得到涅盘或解脱,但是这项成就本身并不足够。得到涅盘的人,不再迷惘于轮迥当中,但是,由于我们只克服了众多缺点的一部分(对全知的懵懂尚未克服),而且只获得片段的完美(尚未获得全能全知),所以并未获得真正成就。

  我们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无法藉他人的观点获得成就,因此有必要考虑成就佛陀果位的目的,我们不应该只为自身利益而得到佛陀果位.应该为一切有情众生求得更有效、更深层的利益。你会堕入轮迥悲苦深渊,他人同样也会堕入,他们和你一样,只认识挫折和悲苦。

  也许他们的许多前世,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你的父母,并施予最大慈悲。于此唯一公平的做法是,你得到解脱和全知时,应该让他们也能够从痛苦中解脱。对他们最大的益处,就是你自己必须达到绝世的、不等候涅盘的状态,为此,你必须培养至高的菩提心,以及发扬证悟修行。

  法王达赖喇嘛:

  做为下士道和中士道的修行者,我们要将心识带离低等境域,并朝解脱个人轮迥及悲苦的方向走。但是,这样就够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居住极乐世界的人,不被烦恼昏昧影响,在轮迥道保有解脱,然而,这样反而让他们陷入昏昧。他们能够持续专注最终真理的思考,免于痛苦,但是,并不能领会宇宙的无穷变化,结果他们造福世界的能力有限,连自己的目的都未完全达成,所以仍然在昏昧中。我们应该把修行目的,提升到全知的佛陀果位,因为这是培养菩提心的起源。

  我们如何得到启发,避免低等生活状态,以及获得涅盘或解脱一切轮迥的悲苦呢?首先,要深思低等境域的痛苦,还有进入此境地的原因。其次,认知轮迥的痛苦,以及可以解脱的因素。我们向来都是按照生存意向来生活,如今为了产生大乘心识,就要改变沉沦的思考,为周遭人们的高层次利益着想,而非从事自己能忍受的低层次利益。我们思考前世三善道和三恶道的痛苦,不光是想到我们自己,而是想到父亲、母亲、家人、朋友和所能包容的众生为止。

  一切众生都和我们承受相同痛苦,有的甚至陷入更深的痛苦中。众生都期望快乐、避免灾祸、挫折和痛苦。他们想要保持快乐,却不知道如何培养快乐;想避开灾祸,却不由自主地招致更多痛苦。

  寂天说:

  “虽然他们都在寻找快乐,但是却像对待敌人般,摧毁自己的喜乐来源。虽然他们都在寻求避祸之道,却又像对待好朋友般,迎接灾祸到来。”

  如果有情众生和我们无关、假使他们根本不关心自己的痛苦,或许我们就没有必要为他们的福祉而烦恼。然而事实上,他们都与我们有关,没有一个希望承受痛苦。有时他们是我们的父母,有时是朋友或伴侣,有时是敌人。他们甚至反覆地成为我们的母亲,表现出身为人母所有的慈悲行为。我们怎能对他们漠不关心呢?希望他们拥有快乐和快乐之因、避开痛苦和痛苦之因,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感。

  只有全知的证悟者,才能够有效而深刻长久地造福有情众生,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得到全知证悟,这需要菩提心,即大乘修行的内在基础。培养这种心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修行“口传因果七义”,即知母、念恩、报恩、慈爱、大悲、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

  达赖喇嘛三世:

  培养菩提心最好的方法,是口述传承“口传因果七义”。

  七义当中,有六个因和一个果。第一个因是认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