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改变生命的学习 >

第35章

改变生命的学习-第35章

小说: 改变生命的学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基督学习。用你的话来刺激学生的需要。如有必要,也可以用比耶稣多一倍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四分钟。

    假如你希望鱼儿上钩,那就赶紧为你的钓钩上饵。

    假如你希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那就在他们里面刺激需要吧!

    原理四:刺激需要到学生有感觉的程度

    这是所有大师级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二个窍门。他们晓得一定要让学生感觉自己有需要。

    剌激学生需要时,千万记住务必触及他们的感觉。换言之,学生必须有感动要去学习。因此提供需要时,务必让他们有感觉。

    刺激需要时,要先从无意识着手,再进入有意识。你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一直到那个需要终于冲入学生的意识里。刺激需要就是让原本隐藏的需要曝光。

    一切教导的不变定律就是让学生能深刻感觉需要学习,学习的动机越强烈,结果,自然就学得更多。

    第一个步骤就是在学生心底点一把火。他必须愿意学习、渴望学习,而且是迫切地渴望学习。

    正式进入上课内容之前,老师就必须激起如此强烈的感觉,引导学生去追问你所预备的内容,就像耶稣对井边妇人所做的一样。能够激发如此饥渴的学习欲望,甚至学生都争相前来吸取你的教授内容,而不劳你辛辛苦苦地向他们推销,你不觉得很不可思议吗?

    伟大的老师都懂得如何在任何地方,就任何主题,引发任何学生的学习动机。他们是如何办到的呢?因为他们深谙下一章要讨论的引发学习动机的七大原则,而且连用得非常成功。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懂得这七大原则呢?能否请你列举出几项?你晓得如何应用吗?或者是,你认为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可遇不可求的,绝不能强求?你是否自认无此特质,不懂得如何激发学习?

    我深深盼望你没有上述这些想法,因为这些想法都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情况是,这七大原则无论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一个人都很管用。我认识几位大学和研究所的老师就使用了这七大原则,结果课堂上都挤满了学生。他们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程度真教我们惊讶不已。

    你的学生当中——也许就是那认为上课内容无聊透顶的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也许深切盼望,甚至祷告你能够去发觉这七大原则。

    然而,也许你是个例外,也许你的学生很喜欢上你的课,那么你就不需要研究这七大原则。但是,为了那些渴望知道如何「刺激」学生的人,我会在下一章里拟出这些原则的大纲。原理五:刺激需要往往是在传递内容之前

    伟大的基督教学者卡尔亨利(CarlF.H.Henry)曾说:「我有一位很好的哲学老师,每一次他都是让我们被问题搞得苦恼不已或伤心难过之后,才公布答案。」除非学生迫切渴求答案,则不要轻易解答。

    耶稣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得人如得鱼。」你会不会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当你站在溪中或湖中,水淹至你的大腿处。接着你开始放线,总共大约放了二十或三十尺的钓鱼线。然后你看准了一处看起来蛮不错的地方,也许是树旁,也许是暗礁旁。然后将铒轻轻地在水面上摇来摇去。你不让饵沉下去,只是想吸引鱼儿的注意。

    「那是什么东西?」一条鱼在问着。

    「我也不知道。你看!跑掉了!」另外一条鱼说。

    「下一次看我的。」

    接着你又把饵放入水中,然后再拉起来。一次又一次。每一次那些鱼儿都争先恐后地喊着:「这个我要,这个我要,这个看起来很好吃,希望待会儿还会再下来。」最后,有一条鱼儿终于忍不住一日将饵咬住。

    不要让学生察觉你在放饵。你不应该让他们感觉到:「他在刺激我学习的欲望。」内行的渔夫会把鱼钩藏起来。老师的道行越高,学生就越会在心里想:「我等不及要听他讲下去。这真的是我所需要的。」

    上课时,在教导每一单位内容之前,务必引发学生对此一单元的需要。学生一旦感觉你教导的内容和他们无关,下一秒钟他们的心可能就溜走了。

    耶稣便是如此教导井旁的妇人。她对救恩毫无兴趣,一心一意只想打水回去。但是耶稣怎么说呢?「我要先让你感受到对救恩的需要,才告诉你答案。」

    上一次你是在什么时候帮助学生渴想你预备的内容?想要传递一斤的内容,就得先剌激一两的需要,因为学生若无心接受,你预备得再辛苦也是白费。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保罗在谈论救恩之前,于圣灵感动之下,在罗马书里用三章的篇幅畅谈罪的问题。三章讲完,你试图用行为称义的一切计划全被他给摧毁了。这时候你已经快受不了了,恨不得他赶快公布答案。这时候,他才把答案说出来*

    见证时也可应用同样的原则。除非对方感觉需要耶稣,否则没有理由告诉他答案,因为他还没准备好。你让他的需要出水面,然后从圣经当中找到佐证,直到最后他终于面对事实而说:「哦,我毫无盼望,我要下地狱了!」这时候你才可以说:「圣经告诉我们有一个方法可以逃避地狱之火——但是我想你应该没有兴趣听。」如果你学过刺激需要的秘决,那个人可能早就心急如焚地想知道答案了!

    适合刺激需要的环境一共有四种:

    1.在进入一系列内容之前剌激需要。任何时候只要你开始一个全新的系列(一季、一学期),就要先仔细地告诉学生来上课会得着哪些好处。此刻你所剌激的需要越有意义,以后就越不需要重复这个过程。清楚地把一整个学期需要之「钩」摆在学生眼前,让他舍不得错过一堂课。

    2.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剌激需要。不要以为笼统地刺激学生的需要之后,他们理所当然会牢记于心或前来上课。学生走进教室时,对接下来这一个小时会听到什么往往是一知半解。把学生注意的焦点重新接回每一课的内容上,以确保最高效率的学习。

    3.为下一堂课剌激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来上下一堂课会有哪些好处。

    4.任何时候,只要你一察觉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和学习动机逐渐在消失,冷漠的气氛逐渐高涨,就得赶紧再让那需要浮出水面。记住,抵挡冷漠的学生最厉害的武器就是你怀中那把刺激需要的宝剑!

    〖原理六:必须依据学生的特质和背景来刺激需要〗

    刺激学生的需要时,必须对学生有一些认识。也就是晓得学生的特质和背景。

    在学生心里刺激合适的需要具备许多因素。不同的对象,刺激需要的方法自然会不一样。对三岁大的孩子、十三岁大的青少年、三十岁的成年人或六十岁的老年人,刺激需要的方法大不相同。年龄是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此外,学生心里既有的兴趣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班上每一个学生都是被迫来上你的课?有时候你所面对的学生是被迫来上课,有时候则是自愿花钱来学习。面对不同的学生,你刺激需要的策略自然也得随之改变。

    你必须了解学生的特质和背景。年龄的差异一眼即可看出,但是职业、社会阶层、嗜好以及性格呢?

    假如你的学生是四岁大的孩子,你知道该如何刺激他们的需要吗?你对他们说:「各位小朋友,这个袋子里有一块好大、好大的饼干,我要把这块又大又好吃的巧克力碎饼送给一位小朋友。只有一位小朋友哦!待会儿我要来讲故事,最安静、最乖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这块大饼干。告诉我,有哪一位小朋友想要这块饼干呢?」

    拿饼干利诱小朋友注意你,这种做法妥当吗?当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四岁大的孩子,除非万不得已,绝不要光用话来刺激他们的学习动机。对成年人就要用话来巧妙地应付。想一想,你会想要一块饼干吗?

    〖原理七:刺激需要所遇到的障碍可能是老师所无法处理的〗

    阻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时候是外在的,有时候是内在的,老师必须仔细观察。老师应该竭尽所能处理那些因素,而且也要觉悟有时候不得不放弃。

    一般而言,主导教导、学习过程的原则和主宰大自然的定律非常类似。举列而言,拿一根燃烧的火柴靠近一张纸,纸一定会着火。同样的步骤重复一百次,纸就会着火一百次,这一点不劳先知预言大家都知道。

    同样地,假如你用合宜的方式剌激学生的需要,你就可以期待每一次学生都会有反应。学生有学习的动机并不是什么奥秘——有些老师每一次都能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不过有时候你遵照每一个步骤去行,结果却发现纸并不能着火。在一般定律之外还是会出现例外。

    定律:用点着的火柴靠近,纸就着火。

    例外:湿的纸不会着火。

    例外:缺少足够的氧气,干的纸也无法着火。

    在教导方面,适当的刺激需要步骤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湿纸」。现在我们就来思考一些阻碍刺激需要的因素。

    1.外在因素

    假如课堂里的空调设备故障,在室温达摄氏35度的酷热天气下,要学生不分心实在很难。娃娃哭闹声或其余会令人分心的因素也许害得你失去全部的学生。

    假如你一再努力想刺激学生的需要,却一再失败,也许就是有一些例外的因素在作祟。原则依然有效,只是有一些外在的因素阻碍了你。这时候你就必须重新刺激他们的需要,再一次抓住他们的注意力,然后由此开始。你的任务就是不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藉着刺激需要来引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2.内在因素

    如何分辨课堂上已经出现了内在困扰的因素呢?注意学生的身体语言,双手交叉抱胸、无精打采、上半身趴在桌子上、表情厌烦或不耐烦、发出低沉的呻吟声或尖叫声,这些可能就是迹象,负面或反动的话也是一种征兆。这些征兆即表示学生内心出现了冲突——你试图在他们心里激发的需要,以及他们心里的另一个需要或想法,二者之间产生了冲突。

    假设你在高中主日学班上激励他们在学校向同学做见证,可是班上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矢志在生活上跟随神,甚至怀疑圣经的真实性,想一想效果会是如何?当底下的会众不同意你用钱的方式时,你如何能让他们感受到为宣教事工奉献金钱的需要呢?

    当我们试图刺激需要的领域恰好和学生另一种想法或决定产生冲突时,内在的困扰便于焉产生。此一内在的困扰激烈与否端视其余三个因素:

    ·你刺激需要的领域和他此刻的想法差距多远。

    ·你在刺激需要的表现是否急迫,是否能感动人。

    ·你在应用我们下一章所要讨论的五大阶段时,各个阶段的衔接速度快不快。

    初信者在与亲朋好友分享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