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欧洲文学史 >

第94章

欧洲文学史-第94章

小说: 欧洲文学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局饕謇蟮奈罚姓庖磺心训辣日秸寐穑俊钡堑ぢ蠡姑挥谐闪⒙砜怂贾饕逭常冉墓と艘裁挥凶橹鹄矗俚母锩髡挪豢赡鼙涑上质担萑肷羁痰目嗝啤S幸荒昴僭谌鸬涮担心谄朊蓝叨禄嵋樯习牙献矢竦男拚饕逭卟档锰逦尥攴簟K煨叶砉と恕八旱袅搜壅帧保灼似燮堑娜恕2痪茫赂锩晒Γ俜梦仕樟业秸返母锩缆罚晌墒斓奈薏准墩绞俊!
  第二部《普通人狄蒂》,是第一部和第三部中间的独立的插曲。莫尔顿和贝莱的活动在这一部中退居为背景。尼克索通过劳苦的农妇狄蒂从生到死的遭遇,广泛地描绘了丹麦城乡劳动人民在和平条件下的悲惨处境,他怀着崇敬的心情,叙述了狄蒂的勤劳善良的品德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尼克索的三部曲回顾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丹麦历史,生动地揭露了丹麦工人运动领导集团背叛工农群众,投靠资产阶级的丑恶面目,歌颂了丹麦无产阶级的优秀分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 
  尼克索采用对比手法,深刻地揭示出机会主义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尖锐对立。全书通过上百个人物的遭遇,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忧患。例如,贝莱的父亲,老一代的农民拉赛幻想凭着辛勤的劳动创立家业,但他的劳动果实被地主所剥夺。这个一向安分守己的农民忍无可忍,忿怒地表示要把压迫穷人的官吏全部扼死。他晚年投靠自己的儿子贝莱,仍然没有着落,只好上街行乞,最后悲惨地饿死在一个阴暗的地下室里。人民的苦难历历在目,但机会主义者视而不见,竟然美化资本主义制度,吹嘘丹麦是一个“富人不多,穷人更少”的幸福国家。广大的工农群众开始懂得,穷人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只有依靠自己的拳头”,而机会主义者却说,应该放弃阶级斗争,和有钱人合作,以便“和平地长入社会主义”。后来劳动人民逐步摆脱掉宿命论思想的束缚,忍受着巨大的牺牲,坚持长时期的罢工,在斗争中认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但是机会主义者却瓦解并出卖了工人运动,他们公然吸收资本家加入社会民主党,开除并迫害参加过斗争的老战士,把人民更深地投入帝国主义战争的灾难。三部曲清楚地表明,机会主义者的背叛使丹麦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条历史教训是不能忘记的。 
  尼克索描写丹麦工人运动所受的挫折,突出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宝贵和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必要性。在当时,革命的客观条件接近成熟,无产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已经识破机会主义者的本质,但苦于没有革命政党来加以领导。莫尔顿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探索,直到十月革命以后,才找到三十多年来梦寐以求的革命真理。 
  三部曲在社会运动的广阔背景上突出了莫尔顿和贝莱这两个代表不同路线的人物。莫尔顿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泛滥期间的革命者的面貌。他年轻时就决定:他的理想不是要爬到上层阶级,而是永远站在劳动者的队伍中,争取本阶级的解放。他宁可暂时孤立,也不肯和机会主义者同流合污。德国社会民主党所派的代表,自称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诱骗他放弃阶级斗争。他立即认出这个“兄弟党”的代表实际上是军事投机家和德国资本家的混合物。他坚定地站在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立场上,认为有剥削就有反剥削的行动,谁要是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谁就是和剥削者站在一起。在莫尔顿活动的大部分时期内,丹麦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还没有成立,人们也还不知道列宁在高举革命旗帜反对机会主义。在这困难的年代,莫尔顿逆流而进,坚持无产阶级的原则性,是一个光辉感人的革命者的形象。 
  贝莱从小抱着往上爬的野心,贪图眼前利益,每当面临重要的抉择,他总是自然而然地倾向机会主义。莫尔顿揭露有钱人剥夺穷人创造的财富,他却认为如果穷人“动手去夺回来,准不会有好处”。莫尔顿指出无产者应该团结,他却以为团结只是为了争取较好的劳动条件。在罢工处于僵持阶段,工人们饥寒交迫的时候,他接受资产阶级的引诱,做了资本家的职员。后来他又骗取工人的信任,走上为资本家和军国主义者效劳的邪路。 
  小说通过这两个人物发展道路的对比,为丹麦无产阶级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围绕着莫尔顿的光辉形象,尼克索广泛展示了工农群众的劳动和斗争。他对群众中的小康思想和宿命论思想提出善意的批评,同时又描写了郁积在他们心头的愤怒和他们日益觉醒的革命愿望。第一部所写的罢工斗争是一曲宏伟的赞歌。罢工如燎原的烈火,各个行业的工人团结成为一股力量,高举共产国际的红旗向警察展开搏斗,使资产阶级心惊胆战。作者相信工人阶级一定能使自己得到解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C)中国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E…mail:master@chinawriter  TEL:010…64208453          
第四节 英国文学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到二十世纪初,英国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英国资产阶级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反动性日益显著,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英国在国际上丧失了工商业的垄断地位,尽管它依然是世界金融的中心;在国内,农业危机和工业危机加深了阶级矛盾。七、八十年代,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对内实行细小让步,笼络工人贵族,对外实行疯狂的殖民政策。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机会主义在英国工联组织中仍占统治地位,但随着国内矛盾的加深,工人运动又开始活跃起来。不熟练的工人组织了新工联,发动罢工和示威斗争,遭到政府的血腥镇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政府加强军国主义统治,发动南非的布尔战争,参加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并加紧剥削劳动人民,增加赋税,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曾发生多次规模巨大的罢工。 
  随着工人运动的开展,社会主义思想开始传播,很多资产阶级作家也标榜社会主义。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英国版序言中所说的:“不用说,现在的确‘社会主义重新在英国出现了’,而且是大规模地出现了。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都有……”莫里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只有流血革命才能铲除这个制度,他在资产阶级作家中思想最先进,但是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带有很大的空想性。肖伯纳也提倡“社会主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宗教、政治的虚伪性,批评英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和军国主义,但作为费边社的一个奠基人,他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改良主义。威尔斯也标榜社会主义,参加过费边社,他同样否定革命,提倡“贤人政治”,主张以科学技术人才管理国家。甚至唯美派作家王尔德也高唱“社会主义”,在这个幌子下宣扬个人主义和唯美主义。 
  十九世纪末,在法国唯美派的影响下,英国一些作家表现了强烈的唯美倾向。他们企图用艺术的“美”来抵销资本主义制度所产生的丑恶现象。王尔德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莫里斯在参加工人活动的同时,举办了手工艺工场和印刷厂,用中古的美术来装饰生活,他的文学作品也带有返回中古的唯美倾向。高尔斯华绥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深入骨髓的占有欲,但他的作品特别强调资本主义敌视并扼杀艺术,也带有一定的唯美倾向。 
  七、八十年代以后,英国进入帝国主义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起来,一部分中小资产阶级作家感到彷徨苦闷,对当时流行的唯心主义哲学发生共鸣。哈代目睹英国农村破产的情况,在作品中描写了资本主义给农村带来的灾难,并对农民的悲惨境遇寄予同情。但由于他看不到出路,在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他的创作带有浓厚的悲观色彩和宿命论思想。其他作家如威尔斯也具有悲观主义倾向。 
  这一时期,英国统治阶级为了推行殖民政策,大力鼓吹好战的沙文主义,美化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在文学中宣传冒险、犯罪和颓废的内容。吉卜林配合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宣扬“白人的负担”和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律”。斯蒂文生(1850…1894)、柯南·道尔(1859…1930)等作家描写海上冒险、神秘的异国情调、侦察凶杀的故事,引导读者脱离社会斗争。 
  这一时期,英国文学流派纷纭复杂。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梅瑞狄斯、巴特勒、哈代、肖伯纳、高尔斯华绥、威尔斯等尽管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道德、宗教和文化等方面作了批判,但他们宣传阶级调和,否定阶级斗争。梅瑞狄斯(1828…1909)早期属于“前拉斐尔派”,他的小说如《理查·费弗洛尔的苦难》(1859)、《利己主义者》(1879),多围绕婚姻爱情的不幸,从自由主义的立场,谴责资产阶级、贵族的自私自利,对当时政治、社会、教育有一定揭露,但他的出发点仍然超不出启蒙思想家的“理性”。他的小说着重心理描写,风格流于雕琢。巴特勒(1835…1902)的小说《乌有乡》(1872)、《众生之路》(1903)讽刺资产阶级的宗教、道德、教育、家庭制度,但他自己也只能提出“诚恳”、“纯朴”、“善良”等抽象的道德观念来作为医治资产阶级罪恶的药方。 
  另一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则已开始注意到无产阶级的生活,如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生于50年代末)。她的小说《城市姑娘》(1888)以伦敦东区一个贫苦缝纫女工耐丽为主人公,她受到衣冠楚楚的资产者阿瑟·格兰特的诱骗,怀孕后遭到遗弃,陷入悲惨境地。哈克奈斯通过这个极其平凡的故事,揭露资产者的虚伪性,对受苦的工人表示深切同情。此外,乔治·吉辛(1857…1903)所写的《德谟斯——英国社会主义的故事》(1886)也属于这一类。这些作家虽然注意和同情无产者的遭遇,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的觉醒,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产阶级只是作为消极受难的群众出现的。工人出身的特雷塞尔的《穿破裤子的慈善家》,不仅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作了无情的揭露,而且还塑造了一个正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工人形象。 
  威廉·莫里斯(1834…1896)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在五十年代已开始写诗,在“前拉斐尔派”的影响下,写过《地上乐园》(1868…1870)等作品。他早期诗歌大都取材于古代的中古的故事。七十年代,他到冰岛等地去旅行,回国后发表了以北欧古代传说为题材的史诗和抒情诗,其中最重要的是《佛尔松族的西古尔德》(1876)。这些作品都表现了诗人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的不满,企图从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学艺术中寻找美好的理想。莫里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奴役使劳动者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受到摧残,要使艺术得到真正繁荣,必须把劳动变成一件创造美丽事物的乐事。他举办了一个手工艺工场,生产日常生活所需的实用美术品。 
  随着八十年代工人运动的开展,在当时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下,莫里斯于1884年和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马克思·艾威林组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