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禅诗 >

第1章

禅诗-第1章

小说: 禅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叶悟禅机;乐土来当下
心游万仞还一念;身历千劫归净土
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三十二相念,亦不念金色身,不念丈光,不念八十随形好。何以故?是佛身自性无故;若法无性,是为无所有。何以故?无忆故,是为念佛
清净五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

野 域风赋清
鹤 吟催心急
闲 向玉阶站
云 舞多迷离

空门自古人不空,都在红尘里

俗是心在俗中就是俗呀
出了心俗就不是说俗了呀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随缘而修
我自至诚待有缘,恭敬一切随万缘。
佛魔好坏自心分,大道无形万相现。
本是一体有内外,又似一物分两面。
平等代之无善恶。包容一切心安然。

自在
一心系道处处道,吃穿坐卧是行道。

平凡之中悟真理,红尘里面炼真心。

对境不起妨人念,利己还要利他人。

走路硌脚平常事,纷争矛盾随他去。

诸境不过是过客,我心不动做看客。

无缘有缘都随缘,我心自在不太难。

一念
莫妄想;想乐非真乐;莫分别;分别烦恼忧;莫执着;执着痛苦愁。心念般若;通达无碍

无题
心猿意马牢自栓;
为解缚绳终日忙。
取妻生子求幸福;
谋财谁又得吉祥。
心开意解识弥陀;
放下便得福寿康。

长念佛号常忆佛;

是心作佛我即佛。

行愿念佛原一体;

恒念恒行无分别。

明心得知真面目;

见性万物一体明。

自此身心皆弥陀;

恒愿持守积功德。

说行
念到无念才始念;
舍到无舍才始舍。
始念始舍从心起;
心地清净真修行。
放下解脱真平等;
无常烦恼觉始悟。
直心念佛不懈怠;

家对于这个「念」,究竟有没有正确的了解?有许多人基于对禅宗不正确的认识,引述六祖所说「无念为宗」,就以为禅宗目的在求无念;又以为打坐时,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入定了,其实那是大昏沉现象。这样子的误解不但严重,而且危险!六祖在《坛经》中明白说过,「无者无妄想」,等于是教理说的无分别心;「念者念真如」。六祖所讲的无念决不是昏沉!前面说过,到了无碍境界之时,好像都感觉不到身体了,大家可千万不要以为是像睡着一样的,后者是昏沉。打坐时觉得昏昏沉沉似睡非睡,不要以为这是清净,小心这样坐久了以后脑子就退化了,记性、悟力越来越差,还可能有堕入畜生道的悲惨果报。这都是搞不清楚定、无念的真义,如此程度连外道魔道都当不上。

天下事 俯而就之易 仰而乞之难 得之我幸 不得我命…菩提梅子

甲申年八月十五于与德贵禅师聊天,
心有感慨,及归兼作七言以记之。
名利本是尘中事
随缘而求即上等。
一著心魔皆非人,
再觉以是业障成

禅院花
心著色香既烦恼,
花香本是缘中生。
奈何痴人多迷恋,
便起无明随业走。
细看便是开悟偈,
心若觉时既菩提。
丁亥年九月二十日吾与古重兴禅寺德贵法师聊天,
心有所感,既作七律以诉之。

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
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地清凉。
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
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

阿弥陀佛
无即有,有即无,无无有有,有有无无,世间万物皆虚无,虚无世间皆万物。
看破、放下,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能不能做到,就是
自己的事了,命为何物,命主要是自己走出来的,不要怪自己的命,一切命,
一切事,都是自己所做,所为,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因果,善因和恶
因是不能相补的,不要以为自己做了恶事,再来说一件善事,就不会得恶果,
其实,是不可能的,只有你放弃了恶,不再从恶,才能暂时不得恶果,一但你
继续行恶,就是给恶因送去水份,恶因,也会很快结果。所以大家要尽量的不
造恶因,佛教其实并不是宗教,是一种教育,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对人
类,对世间万物的教育,他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弃恶从善
,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为目标,修成正果。
卍一佛即万佛=万佛即一佛卍
卍佛法有万宗=万宗归佛法卍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忧处,要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修忍辱,每天不要看别人的过失,要检点自己的过失。不要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立刻回头想:“我有没有这个过失”?你才能找到自己的过失,找到后要反省、改过。一天能改一个毛病,天天改,三年你就是圣贤了。凡人做圣人不是难事,难就难在你能不能认真改过。果然能认真改过,凡夫成佛,一生就可以做到。有自信又能信佛,对佛的教诲深信不疑,这人当然会成就。
       布施能修大福报,忍辱能成就大福报。如果只晓得布施,不能忍辱,所修的福报一面修一面漏掉,很难成就。
       你有多大的心量,才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才修多大的福。首先从容忍做起,要能包容,尤其包容常找我麻烦、嫉妒伤害的人,首先把妖魔鬼怪包容,这才叫真功夫。
       不嗔恚你成就得快。离嗔恚,相貌就好,身体也好,每个人看到都生欢喜心。(净空法师)

欢喜心 
  欢喜就是我们生命当中最丰富的营养,什么补药都没有欢喜心好。心地清净、平等、慈悲,常常欢喜,人就不老了,也不会生病。每一天愁眉苦脸很容易生病,这个有理论依据,经上说:“一切法唯心所变。”我们身体状况也是受心理的变化,心清净,身就清净。心里面妄念多,烦恼多,心不清净,生理就出毛病。所以,身心清净是真正的健康长寿。我跟大家讲的话,没有模棱两可,完全肯定的,这是我自己体验的,我自己得到的成果,决定不是假

净空法师二十字真言教诲解读
一 真诚:对人真实诚恳,毫无虚假。
二 清净:不受外界的诱惑和污染。
三 平等:对人谦恭,没有对立的念头。
四 正觉: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一心求生净土。
五 慈悲:心中常怀恻隐之心,随时把快乐带给别人。
六 看破:明了世间无常,一切法了不可得。
七 放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 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嗔痴慢。
八 自在:与人无争,于事无求。
九 随缘:常念知足,绝不攀缘。
十 念佛:发菩提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至心回向、归心净土。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