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 >

第251章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第251章

小说: 读者 _2009年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曰:“suspect,嫌犯。”

  小白于是在笔记上写了“咸饭”二字。

  不小心看到小白笔记的老师不忍使小白难堪,于是又提高音量,说道:“suspect,嫌疑犯。”

  只见小白若有所悟,提笔将“咸饭”改成了“咸鱼饭”。

  
情人节更早


  母亲节前夕,我准备送给老妈一个礼物。我问老妈喜欢什么。

  一旁的爸爸搭话说:“别光想着你妈,不是还有个父亲节吗?到时候你打算给我买啥礼物呢?”

  我说:“爸,您别急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而父亲节是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比母亲节要晚一个多月呢,等下个月再考虑给您的礼物。”

  老爸点着头说:“这是谁定的节日啊?为什么父亲节比母亲节要晚一个多月呢?两个节凑一起多热闹!”

  老妈笑着说:“母亲节比父亲节早,这样定节目能体现在母亲的伟大!这也说明母亲在儿女心目中的地位!”

  老爸若有所思地说:“怪不得清人节定在2月份……”

  
玩具飞机


  小孩带着一张假的纸币进了玩具店,要买一架玩具飞机。

  伙计说:“小朋友啊,你的钱不是真的。”

  小孩回答:“难道你的飞机是真的?”

  
啥事都管


  老师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小可在日记中写道:“周日补课路上看到一对新人结婚,新娘和新郎打扮得都非常漂亮,还租了许多小汽车……这得花多少钱?要是用在希望工程上该有多好!”

  老师的批语是:“请不要啥事都管!”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P34


   

用心看世界
●'美'亨利·鲍瑞尔 ○王志成 译

  大千世界,千变万化。事实上,我们的世界是不尽相同也不尽完美的,我们的生活也是不尽相同又不尽完美的。比如,有的人是用目光看世界,有的人则是用心去看世界。

  
最美的花


  我在公园的一张石凳上坐下来读书。这个地方偏僻幽静,游人稀少。石凳在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柳树下面。我皱着眉头,思考着书中讲的人生道理。对于这个让我历经坎坷的不公平的世界,我的确需要认真地想一想了。

  然而,老天好像还嫌我不够烦似的,即使我躲在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角落里,仍然要派人打搅我。一名少年大口地喘着气朝我走来。他显然是玩得疲惫不堪了。他站在我面前,侧过头,“你瞧我看到了什么!”他激动地大声嚷道。他手里握着一朵花。

  哦,一朵让人怜惜的花。这朵花的花瓣全都破败了,或许是因为缺少雨水的滋润和阳光的照耀。我要他带着这朵枯败的花到别处玩去。但是,他把鼻子凑到花跟前,大声说:“花儿闻起来真香,我敢肯定它看上去也必然十分漂亮。这是我选中它的原因。这朵花送给您。”

  花的枝叶已经枯死,毫无生机。花的色彩也黯淡无光。但是我知道我必须接过他的花,否则他可能不会离开。我接过花,随口说道:“不错。”

  然而,他不是把花交到我的手上,而是莫名其妙地将花举在离我的手有一段距离的半空中。这时,我才发现,这个手拿败花枯叶的男孩是一个盲人。我的声音有些颤抖,忽然有想要落泪的冲动。“谢谢你选中了最好的花送给我,”我对男孩说。

  “别客气。”他笑了笑,跑到别处玩去了。

  他怎么知道老柳树下坐着的是一个自怜自艾的女人呢?也许,他的心中有一对更明亮的眼睛。借助他的心灵眼睛,我终于看到了,我的问题不是在这个世界,而是在我自己,因为那段日子里,我心中的眼睛关闭了。现在,张大心中的眼睛,我发誓要去看美丽的人生。

  我把鼻子凑到枯萎的花跟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我终于闻到了花的芬芳——这是一朵最美丽的花。我微笑着,遥望那个用心看世界的男孩。他的手上握着另一朵缺少阳光雨露的花儿。或许,他又能帮助另一个自怜自艾的人走出困境。

  
我和你一样


  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莫利斯城,年轻的丹尼尔因为一次意外而双目失明,失明后的他情绪非常低落,觉得整个世界都已坍塌,自己的人生已经无路可走。经过家人及朋友的多次劝说,他终于同意到一所盲人学校进行学习。

  在丹尼尔到达盲校的第一天,一位小伙子将他带进了盲校分配给他的房间。小伙子非常耐心详细地对丹尼尔说:“现在,我将你的皮箱放在了房间里左边的这个角落,在这个角落的旁边,是你的衣柜;第一个抽屉可以放你的领带,第二个抽屉放你的衬衣。房间的右边是你的床。在床的前面六步远的地方就是房门,出房门一步就是楼梯,楼梯一共有13级台阶。闹钟我已经帮你定好,会在六点钟准时响起,听到铃响后,你就走出房门,小心点走下楼梯,然后向右转,沿着走廊一直走,就可以直接走到餐厅了。”

  小伙子交代完毕,拍了拍丹尼尔的肩膀,说:“好了,你先休息吧。我走了。”

  “但是,”丹尼尔急切地说道,“你不能留下我一个人不管啊。对我而言,四周是一片黑暗。难道你不知道吗?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什么都看不到啊。”

  小伙子走到丹尼尔身边,用力地抓住他的双手说道:“伙计,失明没什么了不起的,你完全可以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用双手去触摸,用双脚去行走。忘了告诉你,我和你一样,也是一个盲人。”

  
买青豆的启示


  耐心是我所缺少的一种美德,在我买菜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买菜对我而言是一种折磨。一走进拥挤的果蔬区,人流便明显缓慢下来,他们看、摸、嗅、捏,直到发现那完美的柚子或甜瓜。而我拿着塑料袋,倚在购物车上,不耐烦地等待着。终于轮到我时,我会几分钟内完事,然后提着青椒走到计量台,贴上价格标签。对我来说,一切就是这么简单。然而,昨天的经历却令我印象深刻。

  我决定买一些青豆。可是在整个蔬菜市场里,买青豆的人移动最慢,大家简直是在一根一根地挑选。“上帝,请赐我耐心吧!”我自言自语着走向菜架。

  一位老人的购物车挡住了我的去路。老人的动作非常缓慢,挑青豆的手似乎在颤抖。他对我说:“要挑到好青豆,得花不少时间,这是门艺术。在我眼里它们就像人一样。”

  “青豆?”我问道。

  “是的,”他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看到这根了吗?它又粗又短,容易被人忽视,因为它的外表不符合青豆细长的完美形象。这根弯曲的也不会有人要。在很多人看来,食物不只是营养,更重要的是外表。精心挑选出的青豆,长短整齐地放在盘里,据说可以增加用餐的享受。但在我看来,食物代表生活本身。世界中充满不规则的形状,我们的世界是不完美的,我们的餐盘也是不完美的。”

  “这堆青豆提醒我,走进我们生活的人们各不相同。有的伤痕累累,就像这根。有的仍依附于那曾给它滋养和保护的蔓,就像这根青豆,只有除去蔓,才能展现它全部的美,而不是执着于过去的东西。”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它们丢进袋中。

  几分钟过去了,我静静地看着,老人把手伸到青豆堆深处,像搅拌沙拉一样翻动着。

  “我得走了,你要善待这些青豆,不要仅从外表判断它们。在每一根里面,都有同样的营养成分,但是像人一样,它们中的许多永远不会得到机会。”他说,“不同之处在于,作为人类,我们可以选择离开垃圾堆。”他把塑料袋的口扎上,转过身来,但是当他要把袋子放进购物车中时,手却完全伸错了方向。

  “先生,我来替你放吧。”

  “我是用心看世界的人。不过,每隔一段时间,我的判断偶尔会出错。我瞎了一辈子,到如今还是犯这样的错误。”

  他是盲人?我简直难以置信。突然一位年轻女士出现在拐角处。“爸爸,我在这里,就在你正前方。我挑一些西红柿好吗?”

  “不,亲爱的。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他回头悄悄对我说:“她是用眼光看世界的,于是她总是这样匆忙,肯定会错过那些最好的。”

  这位盲人向我揭示了用心看世界的哲理,也提醒了我在买菜中因为匆忙而错过的乐趣。真不知道在终日的匆忙中,我还错过了怎样的心灵风景。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P20


   

用理解来表达需要
●蒋光宇

  杰克和约翰是多年的同事、好朋友,都有看报的习惯。

  一次他们两个人一同去曼哈顿出差。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在旅店点完早餐之后,约翰说:“我出去买份报纸,一会儿就回来。”

  过了5分钟,约翰空着手回来了,嘴里嘟嘟囔囔、含糊不清地发泄着怨气。

  “怎么啦?”杰克不明就里地问。

  约翰答道:“我到马路对面的那个报亭,拿了一份报纸,递给那家伙一张10美元的票子,让他给我找零钱。他不但不找钱,反而从我腋下抽走了报纸。我正在纳闷,他倒没好气地开始教训我,说他的生意正忙,绝不能在这个高峰时间给人换零钱。看来,他是把我当成借买报纸之机换零钱的人了。”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议论这一插曲。约翰认为,这里的小贩傲慢无礼,不近人情,素质太差,很可能都是些“品质恶劣的家伙”。并劝杰克少跟他们打交道。但杰克心里却不同意约翰的看法。

  他们吃完早餐后,杰克请约翰在旅店门口等一会儿,自己则向马路对面的那个报亭走去。

  杰克面带微笑十分温和地对报亭主人说:“先生,对不起,您能不能帮个忙。我是外地人,很想买一份《纽约时报》看看。可是我手头没有零钱,只好用这张10美元的票子。在您正忙的时候,真是给您添麻烦了。”

  卖报人一边忙着一边毫不犹豫的把一份报纸递给杰克,说:“嗨,拿去吧,方便的时候再给我零钱!”

  当约翰看到杰克高兴地拿着“战利品”回来的时候,疑惑不解地问:“杰克,你说你也没有零钱,那个家伙怎么把报纸卖给你了?”

  杰克真诚地说:“你我之间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的体会是,如果先理解别人,那么自己就容易被别人理解;如果总让别人先理解自己,那么自己就容易觉得别人不可理解;如果用理解来表达需要,那么自己的需要就容易得到满足。”

  ——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P59


   

永远和你在一起
●海 宁

  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两个都是女儿。

  大的叫欣欣,16岁;小的叫童童,9岁。

  欣欣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她结婚后,因身体的原因,怀孕后总是无法留住腹中的胎儿,医生建议她为了健康,不要要孩子。

  但她是结了婚的女人,她想做母亲。

  后来就有了欣欣,一个出生后就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丈夫从上班的煤矿上捡回来,问她,想不想留下。

  她稀罕得什么似的,抱着孩子,再也没有放开。

  欣欣就留了下来,亲生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