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多娇 作者:夜雨惊荷(起点vip2013-09-27完结) >

第264章

(红楼同人)红楼多娇 作者:夜雨惊荷(起点vip2013-09-27完结)-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二皇兄还没糊涂到份儿上,你越说这样讲,就越改想想当时的场景。。。。。。臣弟究竟是怎么对祖宗发誓的?”正德十分不屑:“臣弟当时说,若那诏书上真立二皇兄为储君,臣弟定当忠心辅佐。可是二皇兄却骗了臣弟,骗了满朝的文武,骗了这天下百姓!父皇的诏书里分明就是立臣弟为储君太子,三份诏书一模一样,可你却伙同两江总督顾培生篡改圣旨,更谋害了三代老臣曹大人。身为皇室宗亲,父皇最器重的儿子,李靖,你可治罪!”
    李靖连连倒退两步,后面的御林军立即围拢过来,个个抽出佩剑,虎视眈眈的盯着他。
    事情败露,除了与李泓拼死抵抗,否则自己就是死路一条。
    李靖稳住心神冷笑:“本王何罪之有?你休想将莫须有的罪名安在本王头上,李泓,说到底,你的嫌疑最大。莫不是你眼红父皇更看重我,心里不忿,所以意图谋反?”
    “二皇兄。。。。。。死到临头你还不知悔改,你可知刚刚的钟声是何意?”
    李靖沉默不语。正德哼笑:“你以为与顾培生联手在父皇的羹匙上放了毒就可以万事大吉?笑话!父皇是天子,有上苍护佑,岂是你能随意毒害的?这钟声是父皇在太和殿升驾,宣召群臣觐见的钟声。”
    “你胡说!父皇昏迷不醒,这是本王亲眼所见,怎么可能会。。。。。。”李靖正极力否定这种谬论的时候,忽然见空荡荡的床褥,那里哪有孝宗的影子,只有空荡荡的嘲笑。李靖在瞬间似乎明白了一切。
    一切的辩词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李靖是聪明人。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做法。御林军蜂拥而至将他捆绑起来时,李靖只是很平淡的看着正德:“你早知?”
    其实正德对李靖始终带着惺惺相惜,如果没有自己的出现。他应该就是父皇最后的继承人选。然,成王败寇,李靖终究是输了,而且输得十分不光彩。
    作为谋逆者,即便是身为孝宗的儿子。在今后的史书上,也不过是留下淡淡的一笔。
    正德没有回答,可这沉默与无声恰恰是对李靖荒唐谋逆行为的最好反击。
    再说朝中百官均穿丧服进宫,人人面带悲色,以为会被引进养心殿外直接哭灵,谁想却被严阵以待的御林军们直接送进了太和殿。
    看见端坐在龙椅上的孝宗。再有旁边的太上皇,诸人的心都快蹦出来了。
    这神仙居的规模未免太大了些,险些把老臣们吓个半死。一些人忍不住。当场就“喜极而泣”,就差没爬过去扒住孝宗的大腿表白决心。安亲王亦在人群之中,他原和众人一样,是准备进宫为孝宗哭丧的,没想到。。。。。。现在该哭丧的大约要换成他了。
    孝宗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并没有当众对安亲王实施抓捕,但众人心里都清楚。安亲王一脉算是完了。想当年,忠义老亲王是何等的风光,其结果又如何?凡是参与政变的,大多都是一个下场。
    福王吓得瑟瑟发抖,安亲王花言巧语骗了他,言明李靖继位之后就封他这两位皇叔为摄政王,共同打理朝政。福王一时贪心,就将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任顾培生活动军方。
    结果银子搭了进去不说,今日连命也要一同赔上!
    这边正德领着太上皇借他使用的虎贲卫去了李靖的王府,在王府中查抄出大量违禁的宫中用品,更在卧室的夹层墙壁后发现了整套龙袍。铁证如山,也不容李靖在狡辩。从被抓时就闷头不语的李靖忽然吵闹起来,只为苦苦哀求见孝宗一面,却最终无果。
    偌大的宫中,该抓的抓,该抄的抄,孝宗索性借着这个机会把许多积压的毒瘤摘了出来,也算是为正德清扫了道路。喊冤的有,自尽的也有,凡过去与李靖走近的宫人,无不心惊胆战,唯恐一觉醒来就被抓进了慎行司。
    漏网之鱼不是没有,最大的那条便是顾培生。且说顾培生从偏殿溜走掉后,不知走的哪条耗子洞,竟消失的无影无踪。宫中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若此人诚心要藏,只要熟悉地形,隐匿个三五日不成问题。
    宋晨亲自带着一百精卫按着宫殿搜寻,甚至连冷宫也没放过,然而遍查之后,顾培生就像是凭空蒸发一般。跟着顾培生偷偷进京预备成事之后进入朝堂的顾二郎也不见踪影。。。。。。
    岫烟已经连续数日不见丈夫,心里担忧的紧。儿子吃了就睡,睡醒了就吃,丝毫不耽搁他蹭蹭蹭长肉。从最开始皱皱巴巴的小红猴子,到现在的圆胖可爱。被锦被包裹的儿子就像是颗奶香十足的豆沙包。
    一家人都围着她娘俩转,尚书府那边,姜氏的孩子终究是没保住,宋夫人心里越发不愿意回去,东一条胡同又有大胖孙子勾着她的心,宋夫人索性扎根在此一般,连带着宋濂每日下衙门也是往这里奔,就为看大孙子一眼。
    邢忠和卢氏也不提离开,如此一来,竟成了公公婆婆,父亲母亲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局面,这在天朝的豪门世家中还属首次出现的状况。
    宋濂熟悉了邢忠,二人一个年长,一个年轻,却有说不完的话题。宋夫人把卢氏当半个亲妹妹,另半个当好亲家,二人相处要多融洽就有多融洽,看的岫烟都十分眼红。
    几日后,朝中态势渐渐平稳,西京大营统领被孝宗亲自召见,并赞颂其忠心耿耿,更命其在西京大营中精心筛选精壮青年,以便组成卫队供五皇子使用。与之相反,涿州答应向海参与了谋逆事件,就算查明向海是迫于无奈,被顾培生胁迫,但孝宗态度已决,向海的仕途之路算是走到了尽头。

    360、大结局(感谢大家三年来的支持)

    孝宗经此一事倒也看淡了许多事情,唯独把父子之情放在了所有事情的首位。紫鳞甲虽生僻,但也并非无药可解,从西域请来的高僧兼神医上午为孝宗治病,下午,孝宗无事便往云台去和太上皇俩人对弈,又或者陪着老爷子在湖中垂钓。
    这渐渐的,索性把朝政琐事都多半交给了正德打理。
    正德年纪虽然还小,但行事已经十分有法度,获得了诸朝臣认可,连当初不满他出身的一些言官们也不得不承认,就品行与才能来说,五皇子是当之无愧的储君人选。
    孝宗册封太子的旨意选在了这一年端午,为贺此事,孝宗不但大赦天下,更免除了百姓们一年的赋税。这对去岁遭受雪灾而异常贫困的百姓们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百姓在感念皇帝的同时,不免要想想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源自何故。
    要不是人家立了太子,他们焉有这好盼头?
    百姓才不管谁做了太子,只要有经济实惠,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善,那就是好太子,好皇帝。
    正德听了姐姐岫烟的话,趁势做了几件大事,其一便是在京中修建藏书楼,汇聚天下文献免费供儒生们借阅;其二则是督管户部拨款修缮黄河河口,以防灾年百姓再次流离失所;其三劝谏孝宗新开恩科,选拔天下良才;其四犒赏三军,特别是东南水军。。。。。。
    这四条不论哪一样都需要银子,光靠户部根本无力承担。岫烟当机立断,将家里最值钱的一项买卖,入伙老船王的份子抽出,在江南各大豪商之间进行拍卖,价高者得,引起阵阵哗然。
    当年做这生意的时候。老船王有门路,却不知怎么和西洋人打交道,恰好看重卢氏和岫烟母女俩的本事,乐不得合伙。份子虽然小,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壮大,生意已经铺开了好大一个局面。
    卢氏和女儿也明白,他们家不在江南常年驻扎,那份子总会被一些人眼红,若是连累了正德的名声,实在得不偿失。更何况。老船王家族内部也有一些不满,且有愈演愈烈的迹象。母女俩一商议,索性就脱手。只要有好点子,难道还愁没有赚钱的买卖?
    将近端午的时候,银两基本到位,正德所做的几件大事不但获得了天下士子们的感激,更有满朝文武重新的审视。端午那日册封大典不知多隆重。岫烟一身三品诰命服随着母亲进宫去见证了这个时刻。
    明黄色的太子袍穿在正德身上,忽然让母女俩觉得这孩子开始变得陌生起来。不过转念一想,二人又相继释然,这就是今后的太子殿下啊!
    。。。。。。
    随着李泓的上位,孝宗的淡出朝堂,邢家的地位越发稳固。连诸位老亲王们也暗暗吩咐自家王妃、儿媳们,遇上邢家的女眷,只能客气再客气。千万别想着自己是什么王妃、世子妃的就傲慢不愿意搭理人家。邢家虽然没有爵位,但是人家有个做了太子,将来还要做皇帝的养儿。
    有这些皇亲国戚们领头,余下诸多侯门公府焉有不照做的?
    宋夫人见小儿媳这里每天比菜市场还热闹,有些担心岫烟会把持不住。但冷眼看了几日,发现这个媳妇不但行事章法稳健。就比那些老资深的管家夫人还有办法,宋夫人也就渐渐放宽了心,每日只专心带孙子。
    胖小子的大名是亲爷爷宋濂起的,叫宋舒玄。
    《礼记》玉藻篇中有云:君子容舒迟,取其舒和之意,而《淮南子》里亦有“天道玄默;无容无则”的阐释。
    尚书大人是希望小孙子能像一个真正的君子一般,即便在艰辛的岁月里,也能保持住君子的本色,清净而舒和。
    这大名儿选了好些日子,别看宋濂平日很是矜持的一个人,可为宝贝孙子,他又是问钦天监,又是找礼部尚书乔大人,又是在散朝的时候揪住国子监的大师傅不放。结果弄的满朝文武都知道宋尚书新添了大胖孙子,就是有那不想去随份子钱的,大约也被逼无奈,咬牙掏腰包。
    至于小名儿,邢忠当仁不让夺了下来,丝毫不给女婿机会。这小名是早想好的,他小舅舅叫福哥儿,侄儿就叫满哥儿!
    俩人虽然差了一个辈分,但年纪却相仿。福哥儿先见了可爱的小外甥女,每日一睁眼睛就往一一身边爬。如今一一回了林姑姑家,福哥儿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满哥儿。
    就是满哥儿挺不给面子的,一日里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睡觉。
    眼瞧着婆婆在三房像是安家落户了似的,大奶奶姜氏顶不住压力,终于亲自来致歉。鼻涕一把泪一把哭的好不可怜,只求岫烟原谅她过去那些无知,更祈求婆婆不要和她一般见识。
    不明白宋夫人是心软还是不希望看见宋家被姜氏弄的乌烟瘴气,她终归还是回了尚书府。
    临行前,宋夫人抱着满哥儿不愿意撒手,岫烟便说每隔几日就带着满哥儿去给宋夫人请安。宋夫人心里是愿意的,可转念再一想又断然拒绝,宁肯她辛苦些往这边跑,也不愿意宝贝孙子每日在路途上颠簸。
    宋夫人对岫烟越好,姜氏心里越不舒服,这脾气就越大。她不敢对婆婆发火,只好拿自己院儿里的小丫头子出气,一来二去难免被宋家大爷撞见。其中有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长的十分标志,又有一种江南女子柔弱的风骨。她早被宋家大爷看在眼中,姜氏的暴行正促成了他二人的私情。
    这也是此后大房争端不断的源头之一。
    大房这边乱,而二房小高氏因为信从丈夫的话,与三房走动频繁,不想还真怀上了孩子。宋家上下欢心,家也是一片鼓舞。
    宋夫人逢人便说他们家满哥儿的好处,那小高氏就是因抱过满哥儿后,便立即有了身孕。
    有些人将信将疑,可说来也奇怪,真有几家和岫烟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