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铁器时代 >

第412章

铁器时代-第412章

小说: 铁器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横队,推着步炮,端着火铳对着这边。

清军也有火铳,不过都装备了京师的上三旗火器营神机营什么的精锐部队,山海关部队隶属于正红旗,尚且轮不到装备如此犀利的火器,至于火炮,可叹大清朝至今还没研制出来,由于金属工艺落后,按照火铳的模式放大若干倍生产出来的火炮总是炸膛,不堪使用,即使火绳铳也质量不过关,打上几铳就烫的不行,必须冷却一定时间再用。

彭春知道对方火力犀利,便令部下持牌掩护,清兵的长牌是木头的,上面蒙了牛皮,绘了猛兽,缀了铜钉,对付弓箭刀枪还行,对付火器根本没有用处,等太阳从海面上跳起来的时候,明军的新一轮攻势发动了,装了轮子的小型铜质步兵炮直瞄射击,将清军正面的长牌手轰成了烂泥,老龙头城墙宽阔,能并行二十名士兵,明军排成横队一边开火一边挺进,根本不和清军打肉搏,装备冷兵器的军队哪里经得住这样的打击,死伤累累,遍地残肢,彭春身为山海关守将,还是有些血性的,指挥弓箭手反击,死战不退,直到身边的士兵打的所剩无几了,才拔出佩剑欲自刎殉国,却被亲兵抢下,扛起来就走。

事后清点尸体,山海关五千正红旗战兵,居然遗尸三千具,伤员只有一千多人,还有几百人护着彭春南逃了,明军没有战马,也就没有追赶,反正也需要有个人向北京报信,索性放他回去了。

只用了一夜半天,山海关就落入刘子光之手,而且为了保证城墙的完整,连舰上的重炮都没有动用,参战的是红衫军的突击队和水师步勇一个营,歼敌五千,自伤只有五十人,可谓大胜了。

夺关之后,刘子光就电令大沽口的水师北上,充实山海关的防务,山海关这地方不适合大队人员物资上陆,只能用小船和飞艇一点一点的零担,大的登陆场选在永平府,就是后来的秦皇岛,这里有长达四十里的沙滩,水深浪平,适合大型船只驻波。

负责佯攻大沽口的李岩接到电报以后连夜北上,在早已测定好的北戴河海滩登陆,永平府还是有些驻军的,而且彭春残部并未跑远,派了快马飞报京师之后,彭春点检了永平府的府衙差役并巡防绿营共两千兵,加上自己的八百残军,直奔北戴河海滩,彭春确实是一员有勇有谋的良将,他和图海一样,已经判断出明军不可能在山海关大规模登陆,登陆场必然选择在永平府北戴河。

彭春丢了山海关,早已存了死志,明知敌军势大也要拼死一搏,他领着兵马来到北戴河海滩附近,果见海面上出现了大批明军船只,于是找了一块树林隐蔽起来,想等明军登陆立足未稳的时候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彭春虽然智谋过人,无奈面对的是更加睿智的李岩,李大都督经过一年的潜心研究,已经钻研出一套火器时代的战术,他用千里镜看见海滩上的一片树林里出现惊鸟,便令舰队炮击树林,进行火力试探,一排炮弹轰过去树林里就乱套了,永平府的绿营兵们哪里见过这个排场,见到浩大的舰队就开始两腿发软了,又遭到火炮射击,一个个吓得拔腿就跑,彭春的兵拦都拦不住,李岩从千里镜里看到果然有伏兵,又令炮兵开火,发燃烧弹,树林被炮弹引燃,熊熊大火,彭春见状黯然,形势比人强,就是把这千把人的性命都丢在海滩上也于事无补了,索性道:“罢了,都散了吧。”剩下的士兵一哄而散,只有几个亲卫精神紧张的望着彭春,生怕他再拔剑自刎,彭春苦笑道:“敌人不过仗着兵器犀利而已,我不服,我要留着这条命和他们堂堂正正的战一场,你们放心我不会寻死的。”众军这才放心,拥着彭春也撤走了。

李岩先派出两哨步勇登陆,士兵们在海滩上建立起火力支撑点,大队才开始登陆,战马、火炮、弹药、粮草、还有各种各样的辎重用平底登陆艇慢慢向岸上运送,两个时辰过去就堆积成山了,步勇们在物资周围拉起防线警戒,防备清军突袭,李岩亲自带了一营人直取永平府。

山海关就是在永平府的管辖下,山海关沦陷的消息此时已经传遍了全城,被彭春强拉到北戴河去阻击登陆的衙役和绿营兵们仓皇逃回又给人民增加了一分惊恐,当然惊恐的只有满族人,汉人们自然欢欣鼓舞,当李岩的队伍到了城下的时候,满人知府老爷已经仓皇逃窜了,城头上清字大旗也被人摘掉了,城门大开,百姓们都涌到了门口看天朝大军入城。

李岩很开心,他也找到了当初刘子光轻兵入济南的那种感觉,老百姓箪食壶浆,热泪满眶的迎接大军,很多人都披散着头发,分明是刚把辫子给割了,老百姓这是表明对明军的信任,不怕清军再打回来。也难怪,最近几年清军连战连败,明军步步紧逼,百姓们早就盼着王师北上了,只是万没想到的是,首先被解放的是他们永平府。

永平府城池虽然没有山海关那样巍峨,但也是一座大城,装上火炮作为山海关前的缓冲再好不过了,如果判断没有失误的话,清军的反扑马上就要到来了。

占领永平府之后,李岩命令工兵急造一条军路,动员当地百姓拉着骡马从海滩上抢运物资,一部分物资运进城内,一部分直接运往山海关,另外在永平城外再建造一座大营,互为犄角,船上的大炮拆了下来,放在城墙上,瞄准西南方向,准备迎接清军的反扑。

  10…16 梦入神机

北京紫禁城,军机处里,几位军机大臣一脸的凝重,明军声东击西夺取山海关给了他们极大地震撼,没有人说话,谁都不愿担起这个决策失误的责任,乾清门打开,康熙在苏嘛拉姑的陪伴下来到军机处,大臣们一起跪接,康熙声色平稳道:“众臣工平身。”

看到皇上并无暴怒和沮丧,大臣们都心里稍定,别看康熙只有十五岁,已经初见一代明君的风采,他没有责罚任何人,甚至也没有提山海关失守的事情,只是询问大家下一步该如何安排。

众臣自然说应该全力进攻山海关,打通关内关外的道路,康熙听了却不点头,反问道:“明军驻守山海关的是谁的人马?”

周培公道:“启禀皇上,是刘子光那厮的红衫军。”

刘子光乃是康熙刻骨铭心的仇人,可是听到仇人的名字,康熙脸上却水波不兴,只道:“红衫军才是明军中精锐之精锐,山海关又是天下第一险要的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倘若派兵去攻,则中了敌人的奸计,将我大清精兵尽数吸引在山海关一线,南线必然空虚,此乃是敌人围魏救赵之计。”

康熙的一番话让大臣们很吃惊,年轻的皇帝看问题太敏锐了,如果兴兵去攻山海关,不但打不下来,还白白折损了人马,南面黄河防线也没有人把守了,岂不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众人都是熟读兵书的饱学之士,只不过被这个突然的消息冲昏了头脑而已,被康熙一点拨,顿时明白了过来。

“我军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接派兵南下攻取山东,断了敌人的水师港口,则山海关之敌粮秣断矣。”

“直隶各城池固守即可,红衫军兵力有限,断不会分兵来攻,再者说了,明珠大人还在高丽,让他带领高丽兵从北面进攻山海关吸引敌人,则京师安全无忧矣。”

周培公和图海两人一唱一和的,将下一步的战略逐渐理了出来,康熙听了微微点头,道:“就照诸位臣工说得办吧。”说完起身就要回宫。

这是图海说道:“皇上,还有一件事,山海关守将彭春坐失城池,现正押在午门,只等皇上一句话就斩了。”

彭春是图海的老部下,形同子侄,关系密切,可是这个节骨眼图海也不敢替他求情,只是语气柔和,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丝惋惜。

“可是那个两次自杀都没死成的彭春?山海关败了一仗,永平府又败了一仗的,他可真有魄力啊。好,屡败屡战,大清朝正需要这样的好汉子,放了他吧,让他戴罪立功。众臣工,还有事情么?”

听康熙这样一说,众人面露喜色,彭春的性命保住了,大清的军心也会因此更加高涨,皇上啊皇上,别看年纪小,比他爹顺治爷和睿王爷多尔衮都要英明仁爱啊,真不愧是皇太极的孙子。

皇上回内宫去了,军机们铺开地图,经过一天的讨论,研究出一套方案:蒙古骑兵和王辅臣率领的绿营兵渡河南下,夺取济南和登莱,切断明军在山东的补给线,这样一来虽然不至于完全断绝山海关的物资供应,起码大大延长了他们的运输路程,再一个就是派人越过燕山绕路到高丽,让纳兰明珠暂且不要回来了,就地征集乡勇,再命令高丽王倾其全国之兵来打山海关,打不打得下另说,关键是要吸引住山海关之军,让他们无暇南犯。

京师的防务还是比较安全的,城墙高大巍峨,还有几万劲旅守卫,红衫团那些人突击山海关还行,要打京师可不那么容易。再加上北直隶各地坚壁清野,严禁老百姓资敌,永平府东南方向五十里鸡犬不留,让明军连马料都弄不到。

驻守山东的是徐增寿率领下的大明正规军,不管是魏国公徐增寿还是名闻遐迩的徐州军,清军上下都不惧怕,对方是骑兵,他们也是骑兵,而且是精锐的蒙古轻骑和彪悍的西北绿营,那顺格日勒和马鹞子王辅臣都是赫赫有名的勇将,率领他们的大帅洪承畴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洪承畴可是当过大明辽东督师的,在川陕也曾围剿过乱匪,军事经验相当丰富,而且他极其熟悉明军的作战套路和习惯,明军和他对战,简直就是透明的。

以往康熙总喜欢待在军机处和大臣们共商国事,这次急着回去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三个月前康熙视察钦天监的时候,看到一些铜制的天文仪器工艺非常精良,不由得心中一动,将负责监造仪器的钦天监监副南怀仁找了来,问他能不能铸造没有气泡和沙眼的铜制粗大管子,南怀仁想了想说愿意尝试。

康熙想造的正是火炮,有了火绳铳是不够的,大清还需要威力更大的火器,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将火绳铳按照比例放大,可是火绳铳的铳管是熟铁皮裹在钢棒上打造出来的,属于有缝铁管,打上几发铅弹就不行了,要么炸裂,要么变成喇叭口,不能连续射击,按照同样方法锻造出来的铁炮更加不堪用,一点就炸膛,一连死了好几个铁匠师傅也没能造出来,这也难怪,大清国不重视科学发展,铁匠是最卑微的行当,不像南边的同行,甚至有可能考取状元,技术长时间的停滞不前,自然无法惟妙惟肖的仿制从南边获得的火器。

幸亏南怀仁是西洋人,掌握着西洋的金属铸造锻造技术,而且能举一反三,透过现象看本质,他研究了火铳和火药,很快明白了这种化学爆炸的原理,进而设计出一种新式的火炮,炮管用纯铜铸造,炮尾粗大,炮管稍细,外面还箍了好几道钢圈,达到加固的作用,今天正好是试炮的日子,所以康熙才急着离开。

换了戎装,康熙和苏嘛拉姑骑马出了紫禁城,来到校场观看南怀仁试炮,一门崭新的铜炮放置在石台子上闪闪发光,士兵们先将火药倒入炮膛,又将一枚炮弹塞了进去,用木棍捣实,炮尾上有个小洞,长长的导火索从里面伸出来,南怀仁拿着火把请康熙亲自点火,康熙想了想,拿过火把往导火索上一凑,被硝酸钾溶液浸泡过的导火索迅速燃烧起来,不过长度足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