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菩提道次第略论 >

第153章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153章

小说: 菩提道次第略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庚二、分三 辛一、思饥渴苦 辛二、思困乏恐怖苦 辛三、思寒热苦
庚三、思傍生之苦分五 辛一、互相残食之苦 辛二、愚痴之苦 辛三、寒热之苦
           辛四、饥渴之苦   辛五、鞭鞑役使之苦
戊二、修习後世安乐方便分二 己一、趣入佛法妙门谓修皈依
              己二、生起诸善根本谓信业果
己一、分五 庚一、依何因皈依 庚二、於何境皈依 庚三、齐何量皈依
      庚四、皈依之胜利 庚五、皈依之学处
庚二、於何境皈依分二 辛一、正明皈依境 辛二、彼堪皈依之理
庚三、分四 辛一、由知功德为门而皈依 辛二、由知差别为门而皈依
      辛三、由自承许为门而皈依 辛四、由不说有余处为门而皈依
庚四、胜利分八 辛一、入内道佛弟子数  辛二、能作诸戒之所依
        辛三、能净宿积业障   辛四、易积广大福泽
        辛五、人与非人不能为害 辛六、不堕恶趣
        辛七、随愿皆成     辛八、速得成佛
庚五、皈依学处分二 辛一、各别学处 辛二、共通学处
辛一、中分二 壬一、应遮之学处 壬二、应行之学处
辛二、共同学处分六 壬一、由念三宝功德为门数数皈依
          壬二、由念大恩为门一饮一食均行先供
          壬三、安置他人於皈依中
          壬四、由念胜利为门昼三夜三而行皈依
          壬五、凡有作所并皆一心依赖三宝而後作行
          壬六、大至失命小至戏笑亦不因是舍离三宝
己二、生起诸善根本谓信业果分三 庚一、总思业果 庚二、别思业果
                庚三、既思惟已行止之法
庚一、分二 辛一、正明总思惟 辛二、各别思惟
辛一、分四 壬一、业决定之理 壬二、业增长广大 壬三、业不作不遇
      壬四、业作已不失
辛二、各别思惟分三 壬一、思惟黑业果      壬二、思惟白业果
          壬三、便中略显势力强大之业
~壬一、分三 癸一、正明黑业道 癸二、明轻重差别 癸三、释彼等果
癸三、释彼等果分三 子一、异熟果 子二、等流果 子三、增上果
壬二、思惟白业果分二 癸一、正明白业道 癸二、释彼等果
庚二、别思业果分三 辛一、异熟之功德 辛二、彼之业用 辛三、成办其因
以上说於下士共道次第中修心之科判竟。
丁二、於中士共道次第中修心分二 戊一、生起求解脱之心
                戊二、抉择所趣解脱道之自性
戊一、中分二 己一、思惟流转总苦 己二、思惟别苦
己一、分六庚一、无定过患   庚二、无有厌足过患    庚三、数数舍身过患
     庚四、数数结生过患 庚五、数数胜劣无定过患  庚六、无伴而往过患
己二、思惟别苦分二 庚一、思惟恶趣苦 庚二、思惟善趣苦分三
 辛一、思惟人趣苦 辛二、思惟非天趣苦 辛三、思惟天趣苦 砟@、中分七 壬一、思惟生苦 壬二、思惟老苦   壬三、思惟病苦 

       壬四、思惟死苦 壬五、思惟爱别离苦 壬六、思惟怨憎会苦
       壬七、思惟求不得苦
戊二、抉择所趣解脱道之自性分二 己一、思惟集谛谓趣入流转之次第
                己二、正抉择所趣解脱道之自性
己一、分三 庚一、烦恼发生之相 庚二、由彼造业之相 庚三、死及结生之相
庚一、分四 辛一、认识烦恼 辛二、彼发生之次第如何 辛三、烦恼之因
      辛四、烦恼之过患
庚三、死及结生之相分三 辛一、死相当如何现 辛二、死已成中有之理
            辛三、从彼结生生有之相
己二、正抉择所趣解脱道之自性分二 庚一、依何等身以遮止流转
       庚二、由何等道以遮止流转以上说於中士共道次第中修心之科判竟
丁三、於上士道次第中修心分三 戊一、明大乘入门惟在发心及其胜利
               戊二、为菩提而发心 戊三、既发心已修学诸行
戊一、分十 己一、明惟发心是大乘入门 己二、得佛子名 己三、荫蔽声闻独觉
      己四、成殊胜供田  己五、容易圆满次粮  己六、迅速净除罪障 
      己七、所愿皆成   己八、灾害障碍所不能侵
      己九、迅速圆满一切地道  己十、成为有情一切安乐之所生处
戊二、为菩提而发心分二 己一、正明修心 己二、发心轨则受持法
己一、分二 庚一、依七种因果为门而修心 庚二、依自他平等相换为门而修心
庚一、分八 辛一、修平等舍 辛二、知母 辛三、念恩   辛四、报恩 
      辛五、慈心   辛六、悲心 辛七、增上意乐 辛八、正修发心
庚二、依自他平等相换为门而修心分五 辛一、自他平等
                  辛二、多门思惟自爱执之过患
                  辛三、多门思惟他爱执之功德
                  辛四、正修自他相换之心
                  辛五、依此修习取舍之法
己二、发心轨则受持法分二 庚一、律仪未得令得 庚二、得已守护不失
戊三、既发心已修学诸行分二 己一、修学能熟自相续之六度
              己二、修学能熟他相续之四摄
己一、分三 庚一、总修佛子行 庚二、别修後二度 庚三、修学金刚乘
庚一、分六 辛一、修学布施 辛二、修学持戒 辛三、修学忍辱
      辛四、修学精时 辛五、修学静虑 辛六、修学智慧
庚二、别修後二度分二 辛一、修习静虑自性之止 辛二、修习智慧自性之观

辛一、分六 壬一、依於止之资粮 壬二、正明修止 壬三、依此引发九住心
      壬四、由六力成办此 壬五、此中具有四种作意
      壬六、从彼生起真实之止
壬二、宣说修八断行为断五过之能对治
辛二、修习智慧自性之观分三 壬一、抉择补特伽罗无我
              壬二、抉择补特伽罗法无我 壬三、从彼生起胜观
壬一、中分二 癸一、根本位中如虚空之修法 癸二、後得位中如幻化之修法
癸一、分四 子一、认识应破之重要    子二、认识能遍之重要
      子三、远离与谛实一体之重要 子四、远离与谛实异体之重要
壬二、抉择法无我分二 癸一、抉择有为法无自性 癸二、抉择无为法无自性
癸一、分三 子一、抉择色法无自性 子二、抉择心法无自性
      子三、抉择心不相应行法无自性以上说於上士道次第中修心之科判竟

  此菩提道次第内修法简授速修次第科判上师亲传论乃由能於上师如理依止净信比丘绛巴季默朗卓捧持哈达金银恭敬前来殷重劝请幸得怙主护持如爱眼珠弟子降巴登真逞烈绛错谨依我等至尊上师法王名号功德难可言说洛桑绛白仑珠绛错所传殊胜规律总集而成。
  拉穰巴格西喜饶桑登绛错出资付梓愿以此善回向有情从兹妙道速证四身 
  降巴登真逞烈绛错即颇邦喀大师。仑珠大师即颇邦喀大师的菩提道次的传承师。昂旺堪布上师即依此论讲授道次的马车。
  继墉谨志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於昆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