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菩提道次第略论 >

第80章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80章

小说: 菩提道次第略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於一切有情各各皆有一秤,故有他胜。又有谓取用回向物,价满不成罪者。例如为一切人民办事。取而受用,不成罪。以为他作事。亦如为长官服务而食其俸,故不成罪。各执一词,故不遽定。但依自宗。於此则谓论之密意。系指回向人趣之物,他已了知,执为我有时,作他物想,而又为自利取之,其价若满,则有成他胜可能。但他胜亦只属菩萨比丘。又以心力观想成许多物,变化而施,则为菩萨具慧布施。此就贫苦比丘坐静修观而言,功德仍属无量。若有实物不施,专用观想,则不能破除悭吝,若观想与实物同时并施,则最殊胜。又实物布施,对境分十:(一)对亲应以无贪心施。(二)对仇应以无瞋,具慈心施。(三)对中庸应以欢跃柔和心施。(四)对具戒功德有情,应以欢喜恭敬心施。(五)对无功德有情,应以悲心施。(六)对卑位有情,应以无轻毁心施。(七)对尊位有情,应以无忌妒心施。(八)对等己有情,应以无较量心施。(九)及(十)对自他富贫时,应离不知足,而以悲心施。(未登地菩萨有贫时,登地菩萨即无贫时。)
  又布施有三殊胜因:(一)布施要义想,为学圆满菩提故。(二)於物作殊胜想,藉布施缘起,速满施度故。(三)於有情作善知识想,藉彼来乞,满我施度故。又布施当断除者有八:(一)因果心,(二)嫉忌心,(三)瞋忿心,(四)追悔心,(五)偏执心,(堕一心),(六)名利恭敬心,(七)望报心,(八)希求异殊果。无此诸心,为最善巧。但即不能如此,布施亦有功德。《入中论》云:「无悲具瞋恼,如是而布施,功虽不唐捐,力微难增长。」又於求者,不应作延缓施,以菩萨须使众生生欢喜故,不应具烦恼而施,不应先许後短欠而施,不应违世出世法而施。不应数恩而施,(谓前屡施於汝,令彼生惭。)不应轻毁求者而施,不应仗势豪夺而施,(如国王强劫人之妻子以施人。若连城邑人民并施,则无犯。)不应强迫父母财物而施,不应为损害他有情方便而施。(谓以饵诱,令他有情遭损害之类,不应违戒不如理而施。不应俟徐徐积聚而施,应速来速施,否则生贪,障闻思修。)应欢喜恭敬而施,使求者满意,施力益大。又对於施物,有应舍与不应舍之别。当视所舍物对於求者现究利害如何。现究皆利。应施。现虽不利。而究竟利,应施。现利而究竟不利。不应施。现究均不利。不应施。又施肉物有就时门不应舍者。菩萨大悲成就,已证空性,施身肉时如斫莎拉树,无所痛苦。若在凡夫未证空性,则应观施缘是否助发大悲,非助发大悲则不应施。又对比丘非时食亦不应舍。又不能成就大义利不应施。又就求者门,有不应施者,魔天扰乱行人,来求身肉,不应布施。外道为破内道故,来求经典,不应布施,狂者不如理求乞,不应布施。不饮酒食肉者,不应以酒肉布施,又有就物门,有不应施者,一、父母不应施,以非施物故。二、妻子不愿,或无意义,不应施。损害有情房屋田地不应施。有生命物存在之水或食物不应施。比丘之三衣不应施。三、恩本师特赐物不应施。又有就境不应施者,非密宗法器者,不应以密法施。又毒物、兵器、恶咒不应施。(如有利无害,亦可开许,如毒物可资疗病,兵器可资防护之类。)不论观想施,或实物施,总应如无著《摄大乘论》所说具足六胜利而行布施,云何六胜施:(一)所依正学,(二)物正学,(三)要义正学,(四)回回向正学,五)无分别正学,(六)清净正学。云何所依正学?为依菩提心而施。云何物正学?即身、命、财,一切总施,如施一分,亦缘总意而施。云何要义?为圆满有情现究二利而施。云何回向正学?即以施果回向正等菩提。云何无分别正学?即三轮性空而施,云何清净正学?即具足遮止二障而施。能具此六,即能成就施到彼岸。所谓到彼岸者。指离生死苦海而到圆满佛位之谓。由施可离生死海而到佛位。
  又菩萨行施度,即摄六度而修学。施之施度者,正行施时,将余一切回向於施。施之戒度者,正行施时,不忘戒学,远离垢罪。施之忍度者,正行施时,能忍他害。施之进度者,正行施时,增长施之善根,精进欲乐不懈。施之定度者,正行施时,以施善根不染二乘欲乐,一心回向正等菩提。施之慧度者,正行施时,知三轮体空。布施能具六度,其力甚大,总之,菩萨行施,最要远离声缘作意,(自私自利)对於一切种智之胜解,能忍他辱他骂,令其增长而发起精进欲乐,於不杂二乘心一境性,观察能施、所施、受者,皆无自性。又於身、财、善根,当行舍、护、净、长四法。如身,由思惟力练习能施之心,是为舍法。未到真实施身时,当行保护,是为护法。对罪过加以净治,是为净法。念身由善业来,愈谨持戒,是为长法。又如财物受用,以思修习舍心,为舍。未遇殊胜有情,不忘施,为护。(过殊胜有情而施,亦非贪著不舍,此与速来速施,亦无冲突。)不由造罪邪命而来,为净。於布施行精进,即能使受用益增,为长。如善根,以三世善根施诸有情,为舍。不因恶业使善根唐捐,为护。以善根回向正等菩提,为净。随喜他善。为长。
  卷十一终
  
卷之十二
  寅二、戒之学处。分三。卯初、戒之自性。卯二、戒之差别。卯三、於身心生起之法。
  寅二、戒之学处。
  前於中士道讲三学时即已有戒度,何以此又重说。盖前说中士,以出离心摄受,重在求解脱,故以别解脱戒为主。此则上士,须以菩提心摄受,对於其他一切有情断离能害之心,而以菩萨戒为主。至於下士道,则以轻现世重後世为主,故依业果取舍而行十善法戒,以求得暇满人身。故显教之三士道,皆以持戒辗转增上,趣入地道而得佛果。密宗亦以戒为主。总之,显密皆不能离戒。
  卯初、戒之自性。
  「由遮止损他事,令意起厌离之思者,谓之戒。是以律仪戒为主,增上而作也。以彼思之串习,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密多,非谓於外能令有情胥离损害之门。《入行论》云:『从得远离思,说戒到彼岸』。」
  《广论》谓:从损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除之心,即是尸罗;尸罗即防止十恶业之律仪也。戒之总体。兼止恶、行善二分。此处所诠戒之自性,则专取防恶一分,以律仪戒为三聚根本故。戒波罗密者。即具足菩提心有情修习能断害他之心,辗转增上,至於圆满,即为戒波罗密。非由安立诸外有情悉离损恼,始为戒波罗密多。否则现诸有情未离损恼,过去诸佛即有戒度未圆过。故戒波罗密圆满,乃就内心说,不应依外境说也。又戒波罗密多,有二层意义:(一)、「起落」,谓回头即到彼岸,即总断一切损害有情之恶心。(二)、「帕青」,青字,义谓向彼岸而行,即串习此能断之心至於上上圆满,二者皆称戒波罗密多。《入行论》云:「鱼等有何辜,驱彼令不杀,由得能断心,说为尸罗度。」尸罗为印度文,意谓得清凉。入中论释为此为不忍诸烦恼故。不生恶故。又由心中息忧悔火清凉。故名尸罗。藏文译为「楚称」,义为已得清凉。此处所谓戒。不仅指身语戒,尤以心中对於十恶业之能生忧悔断令清凉为主故。「楚称」,又有合理义,即合於十善法义。合於十善,乃能断离十不善忧恼火使清凉故。
  卯二、戒之差别。
  「戒之差别有三:一、律仪戒者,若就发起作增上,是断十不善之十种远离;若就自体作增上,乃断七不善身语之七种远离也。此《菩萨地》中说。菩萨身心之律仪戒,即七众别解脱之意者,若是具别解脱律仪。具菩萨戒律仪者,则或在家或出家品之正别解脱律仪,及与彼身心共同所断律仪者,是律仪戒。若是不堪为别解脱律仪之身,具菩萨律仪戒者,则远离共别解脱之性罪,及远离随类制罪之远离律仪者,是律仪戒也。菩萨身心之别解脱律仪者,虽是菩萨身心之戒律仪,然非菩萨之正律仪,其余者,有与菩萨律仪所依相顺也。二、摄善法戒者,缘於六度等善,於自身心,未生令生。已生令无衰退,展转向上增长也。三、饶益有情戒者,从戒门中,於有情今後无罪之义利。如理而为之。」
  戒之差别,非谓其性体之差别。乃总说戒之差别分三:一、律仪戒。论曰:「律仪戒者,若就发起作增上,是断十不善之十种远离,若就自体作增上,乃断七不善身语之七种远离,此《菩萨地》说也。」藏文「柬比楚称」即律仪戒,义为防护。如专就律仪自性增上说,固为断七不善,就具律仪等起增上说,是断十不善。例如欲於身业之杀远离,必须於意业之瞋远离,方能断杀之不善业。如是身语七业皆与意业之发起有关,故云断十不善。《菩萨地》所说菩萨身心之律仪戒,即具七众别解脱戒之意,此处尚应善解,否则以菩萨律仪戒即作七众之别解脱戒矣!(《广论》於此引《菩萨地文》云:「菩萨戒即七众别解脱戒」)。若菩萨戒即七众别解脱戒,则犯大乘有情具菩萨戒者,应具随一七众别解脱戒之过。须知菩萨地此处所云者,谓菩萨能具七众别解脱戒者,则於己之菩萨戒支分愈益圆满,非谓一切菩萨必具七众别解脱也。例如非人,或北洲人,或天人等,即不堪受别解脱戒,然能受菩萨戒,故有具菩萨戒而不具别解脱戒者。论又云:「或在家出家众之正别解脱律仪与彼身心共同所断律仪,是律仪戒。其不堪受别解脱律仪之身,(如天、龙、非人等。)而具菩萨律仪者,其远离共别解脱之性罪,及远离随类制罪之律仪者,是律仪戒。」律仪戒,即断除性罪遮罪,随其所应断之律仪也。又如居士戒尽形寿,死後即舍,而彼之菩萨戒,乃直至菩提亦不舍。故谓别解脱戒即菩萨戒。则有死後因舍别解脱戒,即舍菩萨律仪之过。别解脱戒与菩萨戒,虽同属律仪戒防护戒而非别解脱律仪即菩萨律仪。又於比丘戒清净者,不能即说为菩萨律仪清净。如《入中论》云:「虽於比丘戒清净。若於法执有自性,如是则亦不能说,彼於菩萨戒清净。」故论又曰:「菩萨身心之别解脱律仪,虽是菩萨身心之戒律仪,然非菩萨之正律仪。但其余亦有与菩萨律仪相顺者。」月居士云:「若以至诚大悲为动机;则身语二业,虽似有不善。然亦不能定为不善。」此谓菩萨以意为主,不必拘於身语。但凡夫无此堪能而欲妄效,则等於食毒,鲜不自害。
  二、摄善法戒。菩萨万行,总摄为三聚戒。凡防护二乘心,及不善业。与菩萨学处相违者,均摄於律仪戒。精勤於三学六度,未生令生,已生令长,均摄於摄善法戒。对他有情作饶益,下至一举手一投足。均摄於饶益有情戒。
  三、饶益有情戒。凡过去诸佛菩萨於诸有情所作利益。我皆追随愿作,即饶益有情戒体。都为十一事:(一)作助伴事业。此又分作益与去苦二种助伴。(二)胜解方便事业。如为他有情开示取舍方便。(三)作涅槃事业。如对父母说无常等理趣。使其厌离世间。趣向涅槃。(四)解救贫困事业。如施衣、食、财用等。(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