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

第478章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478章

小说: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欲”。 
 824。 道从知足,非无厌得:对应之巴利文为
                                                                                 151

                                                                                 152
     “santutthassayam dhammo; nayam dhammo asantutthassa”
      (AN。 IV。 p。229),中文译为“法的目的是知足,不是不满足”。
 825。 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对应之巴利文
      为“pavivittassayam dhammo; nayam dhammo sanganikaramassa”
      (AN。 IV。 p。229),中文译为“法的目的是远离,不是欢喜聚会”。
 826。 道从精勤,非懈怠得:对应之巴利文为“araddhaviriyassayam
      dhammo; nayam dhammo kusitassa”(AN。 IV。 p。229),
      中文译为“法的目的是努力,不是懈怠”。 
 827。 道从正念,非邪念得:对应之巴利文为“upatthitasatissayam
      dhammo; nayam dhammo mutthassatissa”(AN。 IV。 p。
      229),中文译为“法的目的是念现前,不是忘念”。 
 828。 道从定意,非乱意得:对应之巴利文为
     “samahitassayam dhammo; nayam dhammo asamahitassa”
      (AN。 IV。 p。229),中文译为“法的目的是得禅定,不是散乱”。 
 829。 道从智慧,非愚痴得:对应之巴利文为“pannavato ayam dhammo;
      nayam dhammo duppannassa”(AN。 IV。 p。229)中文译为“法的目的
      是智慧,不是愚痴”。
 830。 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对应之
      巴利文为“nippapancaramassayam dhammo nippapancaratino;
      nayam dhammo papancaramassa papancaratino”(AN。 IV。 p。
      229); 中文译为“法的目的是不戏论、不散乱,不是戏论、散乱”。 
 831。 大人八念:对应之巴利文为“attha mahapurisa…vitakke”
      (AN。 IV。 p。229),中文译为“大人的八种思考”,意思是“伟大
      的人所作的八种思考”。
 832。 缄簏:音ㄐㄧㄢ˙ㄉㄨˋ,巴利文为“dussakarandaka”,意
      思是“装衣服的竹箱”。
 833。 比丘意常灭戏,乐住无余涅槃,心恒乐住,欢喜意解:对应之巴
      利文为“Idha bhikkhave bhikkhuno papancanirodhe cittam 
      pakkhandati pasidati santitthati vimuccati。”(AN。 IV。 p。235),
      中文译为“诸比丘!此中,比丘的心欢喜于戏论的灭尽,而且清净、
      确立、解脱。” 
 834。 逮得三昧达,佛法作已办:对应之巴利文为“tisso vijja anuppatta;
      katam buddhassa sasanan ti”(AN。 IV。 p。235),中文译为
      “成就三明,佛陀的教法已完成”,意思是“成就三明,完成佛陀所
      教导的法”。其中,“三明”是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参考注
      解501)
                                                                                 153

                                                                                 154
 835。 欲者无常、虚伪、妄言,是妄言法,则是幻化、欺诳、愚痴:对
      应之巴利文为“Anicca; bhikkhave; kama tuccha musa
      moghadhamma; mayakatam etam; bhikkhave; balalapanam。”
      (MN。 II。 p。261); 中文译为“诸比丘!欲是无常、空虚、
      虚妄、愚痴法。诸比丘!这是虚伪的显现,愚痴者的言辞。” 
 836。 因此令心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诤等:对应之巴利
      文为“Etth' ete papaka akusala manasa abhijjha pi vyapada
      pi sarambha pi samvattanti”(MN。 II。 p。262),中文译
      为“于此,这些邪恶不善之意向会导致贪爱、瞋恨、争吵”。 
 837。 彼作是念:我可得大心成就游,掩伏世间,摄持其心,对应之巴
      利文为“Yannunaham vipulena mahaggatena cetasa vihareyyam
      abhibhuyya lokam adhitthaya manasa。”(MN。 II。 p。262),
      中文译为“现在,我何不以广大之心征服世间,以坚定之意
      而生活?” 
 838。 于处得心净,对应之巴利文为“Tassa ……ayatane cittam 
      pasidati”(MN。 II。 p。262),中文译为“他的心在其处是清净的”,
      意思是“他的心能够趣向四禅,甚至达到阿罗汉果的智慧”。其中,
      “处”(ayatana)是指阿罗汉果、阿罗汉向、四禅或趣向四禅。
      如果“趣向四禅”,则可成就“不动”;如果
      “趣向智慧”,则可成就“阿罗汉果”。 
 839。 入不动:对应之巴利文为“ananjam samapajjati”(MN。 II。
      p。262),中文译为“达到不动定”。其中,而“不动”(ananja)
      是指从四禅(含)到四无色界的禅定境界。但在此处《中阿含第七
      五经净不动道经》,四无色界的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处被分开处
      理,所以“不动”所指的范围缩小为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 
 840。 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对应之巴利文为“Kayassa bheda
      param marana thanam etam vijjati yam tam samvattanikam 
      vinnanam assa ananjupagam。”(MN。 II。 
      p。262),中文译为“当他命终身体坏散之后,他的进化意识可能会
      达到不动。”其中,“本意”(samvattanikam vinnanam)是“有
      助益的意识、进化的意识”。这是描述达到第四禅,但未达到阿罗汉
      果的再生过程。他的进化意识会如同由业所合成的识,引导他再生到
      与第四禅相对应的天界。 
 841。 第一说净不动道,对应之巴利文为“Pathama ananjasappaya
      patipada akkhayati”(MN。 II。 262); 中文译为“这被称
      为第一不动利益道迹”,意思是“这就是第一个有助于〔达到〕不
      动的方法”。这里的“不动”是指第四禅。
                                                                                 155

                                                                                 156
 842。 第二说净不动道:这里的“不动”是指空无边处。 
 843。 第三说净不动道:这里的“不动”是指识无边处。 
 844。 空于神、神所有:对应之巴利文为“Sunnam idaln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ti”(MN。 II。 p。263),中文译为“我、我所都是空”,
      意思是“没有我、我所”。其中,“我”是指永恒不变的本我。 
 845。 我非为他而有所为,亦非自为而有所为:对应之巴利文为“Naham
      kvacani kassaci kincanatasmim; na ca mama kvacani kisminci
      kincanam na'tthlti。”(MN。 II。 p。263…264),中文译为“我
      不是属于任何人与任何地方的任何东西。在任何人与任何地方也没有
      任何束西是属于我的。”注释书作:(1)他没有看到他的“我”在任
      何地方;(2)他没有看到他自己的“我”,可以像属于别人的东西
      一样被对待,例如兄弟、朋友;(3)他没有看到别人的“我”(4)
      他没有看到别人的“我”,可以像属于自己的东西一样被对待。 
 846。 无想:对应之巴利文为“nevasannanasannayatana”(MN。
      II。 p。264),中文译为“非想非非想处”。 
 847。 余:巴利文为“upadisesa”,意思是“依存于世间、未解脱、
      受限于物质”。 
 848。 有想无想处:对应之巴利文为“Nevasannanasanayatanam”
      (MN。 II。 p。265),中文译为“非想非非想处”。 
 849。 圣解脱:巴利文为“ariya vimokha”。在此处《中阿含第七五经净
      不动道经》,阿难是在问佛陀关于“干慧者”(sukkhavipassaka)
      的修行。其中,“干慧者”是指没有藉由禅定而达到阿罗汉果的人。
 850。 是谓自己有:对应之巴利文为“esa sakkoyo yavata sakkayo”
      (MN。 II。 p。265),中文译为“此是自身,限于自身”,意思是“来
      自于执着现存的自身”,即“欲有、色有、无色有”(参考注解402)。
 851。 郁伽支罗:巴利文为“Ukkacela; Ukkavela”,又译“神祇”,
      是跋耆国在恒河边的一个村庄。
 852。 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舍共俱定:此四共俱定之语意
      不详。但在《菩萨地持经》中有“一切门禅”,即有觉有观禅、喜
      俱禅、乐俱禅、舍俱禅(大三○˙九二二上)。这四种禅就是色界
      的初、二、三、四禅(参考注解20; 21; 22; 23)。 
 853。 青林:巴利文为“Palasavana”。
 854。 心生不乐,身生频伸,多食心忧:对应之巴利文为
     “uddhaccakukkuccam pi… vicikiccha pi… arati
      pi… tandi pi cittam pariyadaya titthati。”
      (MN。 I。 p。463…464),中文译为“激动不安、怀疑、不欢喜、
      倦怠占据其心。”
 855。 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
                                                                                 157

                                                                                 158
      所吐:对应之巴利文为“sankhay' ekam patisevati sahkhay' ekam
      adhivaseti; sanhkhay' ekam parivajjeti sankhay' ekam 
      vinodetiti。”(MN。 I。 p。464),中文译为“思考后受用一事,思考后
      忍受一事,思考后迥避一事,思考后去除一事。”这是学习断漏的行
      者应做的修行(参考《中阿含第一○经漏尽经》)
 856。 记说:巴利文为“byakaroti”,意思是“授记、预言他人的未
      来”。
 857。 此处有常,此处有恒,此处长存,此处是要,此处不终法,
      此处出要,此出要更无出要过其上:对应之巴利文为“Idam niccam
      idam dhuvam idam sassatam idam kevalam idam acavanadhammam;
      idam hi na jayati na jiyati na miyati na cavati na upapajjati;
      ito ca pan' annam uttarim nissaranam natthiti。”
      (MN。 I。 p。326),中文译为“此处是常住、坚固、永存、完全、不
      灭法,确实是不生、不老、不死、不灭没、不再生,没有其他的出离
      更胜于此处。”
 858。 此梵天梵、福佑、能化、最尊、能作、能造、是父,已有、当有
      一切众生皆从是生,此所知尽知、所见尽见:对应之巴利文为
     “eso hi bhikkhu brahma Maha…brahma abhibhu anabhibhuto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