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憔悴三年短篇集 >

第14章

憔悴三年短篇集-第14章

小说: 憔悴三年短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想南下。”

  “承祖,父母从来不会逼你做任何事,可是学业重要,希望你到仙打巴巴拉去。”

  承祖黯然。

  “惠祖会替你付注册费及学费。”

  届时他将住在宿舍里。

  承祖吁出一口气。

  “父母一直很少干涉你的自由,这你是知道的。”

  “是,我十分感激。”

  谈话中止。

  承祖为此纳闷许久。

  他当然不舍得,年轻的他想过违抗父母命令,离家出走,跟着她走到天涯海角。

  可是,她的孩子呢?

  孩子总需要上学以及过正常生活.

  他与她的开销呢,都叫她付不成?

  日子久了,他会成为她的小玩意,当他不再年轻活泼可爱,她会唾弃他。

  不不不,不可以在生活上倚赖任何人,尤其是一名女子。

  他会去继续学业,三年之后毕了业找到工作,他会再来找她。

  三年不是太长的一段时间。

  承祖胡思乱想,思潮扯到老远。

  她同他说:“我们一家三口带褓姆一同坐船去游览阿拉斯加,可否邀请你一起?”

  承祖微笑,“如果我自己缴付费用的话。”

  她也笑,“可以呀,没问题。”

  惠祖知道这件事后,只是轻轻说:“也好,当你中年之际,想起这次旅行,想必温馨。”

  承祖也明白,这其实是他的初恋,他自己也为之恻然。

  在游轮甲板上,他与地观看鲸鱼群飞跃喷水。

  雪白壮观的冰川叫他们心旷神怡。

  一日下午,他替她到酒吧去取饮料。一位同船的银发老人家和蔼地同他说:“那是你妈妈吗,你真孝顺。”

  承祖怔住,立刻说,“不,那是我姐姐。”

  老妇不大相信,“年纪差好多。”

  真多事。

  承祖很不开心,他一点也不觉得她老。

  他只觉得她秀丽、温柔、体贴。

  被同船老妇一提醒,他蓦然醒觉,他看她,同世人看她,也许有个距离。

  不管他愿意与否,旅游很快结束,他们都得回家。

  父母在家等他。

  一字不提,只说来替他准备行李,并且送他入学。

  一边教训惠祖,其实是说给承祖听:“人是有名誉的,世俗许多想法,仍须尊重。”

  惠祖奇说:“妈,我没有什么呀。”

  “你且听着,总不会错。”

  承祖只是笑。

  周末,他们到仙打巴巴拉去了一次。

  那地方有沙漠风味,原野与公路是红褐色的,处处见高大仙人掌,可是城内设施齐备。

  承祖一直很沉默。

  惠祖说:“女同学多漂亮。”

  他们探访过大学宿舍,母亲说:“如觉得闷,放假可以随时回家。”

  父母对他的慷慨,也真的难得,作为人子,无以为报。

  承祖忽然轻轻吟道:“可怜寸草心,难报三春晖。”

  母亲很感动,“承祖,你真的那么想?”

  母子拥抱。

  该刹那,承祖的理智战胜了私欲。

  回家他抽时间出来陪母亲访友购物。

  他做母亲司机。

  母亲最爱感慨,“承祖小时最怕寂寞,四五岁时坐在门口流泪,抱怨没人陪他玩,说:‘医院里那么多婴儿,为什么不抱几个回家陪我’。”

  大家听到往事,都笑了。

  惠祖说:“我已经时时陪着他。”

  可是她比弟弟大五岁,那时只当他是婴儿。

  暑假已几乎过去。

  承祖送走父母,看到园子第一片落叶。

  他曾经透露将往美国升学,她只是说:“大家都会想念你。”依依不舍。

  如今真的要走了。

  一早,他带着一束小小紫色的毋忘我,去探访她。

  她有孩子,起得特别早,他替她买了中文报纸。

  那个早上,承祖记得很清楚,天下微雨,濡湿忧郁。

  姐姐老说这种天气像煞英国。

  承祖拉一拉衣襟,一雨就成秋了,无限秋思,下星期他就要起程南下,要待长周末才可返来看她。

  这次特地前来话别。

  到了宋宅,他把车停好。

  忽然看到大门打开。

  她一定是听到他汽车引擎声故而开门。

  他抬起头。

  不,不是为他。

  承祖看到女主人送客人出来。

  他年轻高大英俊,穿着西装,像是去上班,她披着丝绒浴袍,头发蓬松,可是神情不失愉快。

  他们都没有看见他。

  两人在门前窃窃私语,然后他走下石级,她轻轻掩上门。

  这一切都落在承祖眼中,他怔住了。

  奇是奇在没有人看见那么大一辆车子停在门口。

  承祖要隔很久很久,才能稍微压抑震荡惊讶之情,接着,他有被伤害的感觉。

  这么快便找到另外一个人了。

  可是,他能怪她吗,当然不能够,是他先告诉她,他要到美国读书。

  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二人没可能长远在一起。

  这时雨下得十分急。

  他开动水拨,它们空洞而寂寥地摆动了几下。

  承祖轻轻驾车离去。

  回到家,他取出那束毋忘我,放在一只小小水晶瓶子里。

  空气清冽而带寒意。

  暑假过去了。

  
  









想像

——选自亦舒短篇小说选《憔悴三年》

  年轻人想像力都比较丰富,丁奕珊自然不例外。

  很小很小,才四岁的时候,偶然摔跤,跌破一点点膝盖,大人问起:“你是怎么受的伤”,她便想想答:“蛇康”,蛇康是长篇卡通“森林册”中一只凶猛的老虎,她指伤口被老虎抓出。

  大人于是耸然动容,哦,蛇康!

  这样一个孩子,长大了,干文艺工作,一点不稀奇。

  奕珊家里环境颇过得去,自幼学小提琴,虽然目的不是叫她登台演奏,可是大大小小的琴一列排出来,阵容十分伟大。

  自最小八份一尺寸到成人用提琴都有。

  奕珊笑道:“幸亏都留着,看看都有趣”,那时的小手,才那么一点点大。

  她也画画,私人书房里堆满画册,甚至沙发上的座垫与咖啡杯上都印着毕加索的画。

  幼稚园时涂鸦中比较优秀作品全用镜框镶起。

  若问奕珊一生至大成就,恐怕就是“父母爱我”。

  但是最终进大学,她读的却是建筑系,同她父亲一样,她希望将来与老爸一起开一间建筑事务所。

  这时,奕珊爱上写作。

  她丰富的想像力派上了用场。

  母亲知道后立刻请熟人替女儿印了成叠稿纸,左下角小小篆书印章是“奕珊稿纸”字样。

  印章还是请蔡澜刻的,据说费了不少唇舌。

  奕珊开始写小小说。

  开头,每一个写作人的故事都是自传式的,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像日记,粗略地安排一些人物与对白,情节平淡。

  奕珊的作品,有一个总题目,叫做“想像”。

  她想像丁奕珊会在什么样情况下遇到她的终身伴侣。

  因为是切身事,所以写得热情洋溢。

  第一篇是这样的。

  (一)

  那是极早的早上,都会繁忙的一天已经开始,车子已在公路上排长龙。

  灯号一转,司机们都速速踩油门,争取时间,希望尽快赶到目的地。

  一辆褓姆车上坐着十来个小学生,从车窗看去,全是一颗颗小脑袋,随着车身节奏摇摆,有趣极了。

  但是,忽然之间,哎呀,不好,当地一声,车胎爆炸,褓姆车右摇右摆,失控晃动,公路上其余司机大惊失色。

  说时迟那时快,电光石火之间,褓姆车轰隆一声,撞到路边石栏处,车头毁坏不堪,司机倒在座位上呻吟,他额角即刻流出血来。

  孩子们惊叫,有些只有六七岁,更是痛哭失声。

  车身开始漏油,呵,恐怕会着火爆炸呢。

  大部份车子立刻停下。

  丁奕珊的小小跑车正在褓姆车后面第三架。

  她即时用汽车电话报警。

  跟着,她下车走近去看个究竟。

  总得设法营救孩子们。

  她看到一个英俊高大的年轻人已经奔近出事的褓姆车,他一边脱下西装外套,一边卷起袖子,去开车门。

  车门扭曲,无法开启,他把孩子们自车窗一个个拉出来。

  途人帮他接过孩子。

  奕珊呆住了。

  英雄!

  这世上居然还有奋不顾身的英锥。

  车窗碎玻璃割破他的手臂,鲜红的血染污他雪白的衬衫。

  一共九个孩子,“全在这里了”,有人大声叫。

  年轻人大声问:“谁有橇门的铁器?”

  他还想营救司机。

  奕珊想起她车尾箱有一支大凿,连忙奔过去交给年轻人,他居然还腾得出空说谢谢。

  这时,褓姆车蓬一声,窜出火苗来。

  大众叫:“快退后,危险!”

  有人大力拉走奕珊。

  可是那年轻人不顾一切,留在现场,他撬开了车头门,途人欢呼。

  司机跌出来,被他拖离。

  就在该刹那,红光一闪,一团黑烟升起,闷雷似隆一声,车子炸开来。

  气流与热力一逼,众人哗一声返后。

  千钧一发,年轻人救了大大小小十条人命。

  噫,伟哉!

  这时,警车与救护车呜呜声接近现场。

  三天后。

  奕珊正在家作画,有客来访。

  她到客厅一看,发觉正是那个英伟的年轻人。

  当然,他已换上了新西装,可是头发已经剪短。

  他笑着解释:“头发被火力喷焦一大片,索性剪掉,希望不大难看。”

  奕珊感动得泪盈于睫,“不不,当然不,报上都登了你的照片。”

  他笑着耸耸肩,“任何人都会那么做。”

  “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要找一个人,总找得到。”

  奕珊又问:“来找我有事?”

  “我来还一件东西。”

  奕珊一看,原来是那只铁凿。

  她笑了。

  第一篇故事在少女的甜笑中结束。

  奕珊喜欢勇敢的异性。

  当然不单是鲁莽、大胆,而是沉着果断,并且,勇气用在帮助他人身上,而不是胡乱发作。

  在救人的场面认识他,那是何等浪漫。

  奕珊被自己的想像感动不已。

  在现实生活中,她不是没有异性朋友,可是,她觉得他们幼稚。

  别说靠他们救人,必要时连救自己都恐怕有问题。

  家庭环境好,可以培养出有气质的女孩子,可是男孩子太受照顾,似永不长大,一直借用妈妈的车子,爸爸的信用卡,从不图经济独立,成家立室,故此一个个都面白无须,弱质纤纤。

  有一个更同奕珊说:“在家好吃好住,干吗要搬出去。”

  奕珊觉得无话可说。

  她理想中对象决非如此。

  出身当然不能太差,但千万别是在路边摆一只苹果木箱一边卖报纸一边做功课那样长大,一个人吃太多苦才成功一定苦涩,不,不要那样。

  可是必需性格独立,有自主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