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憔悴三年短篇集 >

第8章

憔悴三年短篇集-第8章

小说: 憔悴三年短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瓷杯碟,朴素美观,一个惊喜接另一个惊喜。

  子康不禁问:“收费若干?”

  燕玲说了一个数目。

  子康欠了欠身,几乎没哗一声,那等于她两个月的收入,而她的年薪,绝对已过百

  万。

  “捐到他指定的慈善机构,他分文不收。”

  “是吗,”子康不服,“那他何以为生?”

  “你不知道吗?他的正职是会计师。”

  子康仍然不服,“这么说来,只得有钱人才可与亡灵接触?”

  燕玲嘘一声。

  “穷人连见鬼的资格也无?”

  燕玲瞪老友一眼。

  子康站到露台去看风景。

  露台上摆若两只大瓦缸.种着米兰,那一丛丛小小白色的花香气飨人。

  子康深呼吸一下。

  转过头去,发觉燕玲已经与一个人在谈话。

  那是个年轻男子。

  平顶头,白衬衫,蓝布裤,穿一双布鞋,整个人看上去十分舒服。

  他态度和善,没有半丝嚣张。

  这是谁?

  就是那异人吗?

  子康不由得走回客厅。

  那年轻人转过头来向她微笑。

  子康坐到燕玲身边。

  燕玲正在说:“家母的意思是,她想知道我哥哥的消息。”

  那年轻人答:“人生中生离死别实不可免,不如节哀顺变,把痛苦丢下,待伤口愈合,念念不忘,实非良策。”

  子康巴不得听到这样的话,虽然也许只是江湖术士以退为进的手法,可是也值得深思。

  她给燕玲一个眼色:还不走,等什么?

  燕玲说:“家母想知,他可安好。”

  “他已安息。”

  燕玲叹口气,“家母想听他亲口告诉她。”

  那年轻人抬起头,“其实,她应当心息。”

  子康终于忍不住,“燕,我们走吧。”

  燕玲白地一眼。

  年轻人笑了,“这位小姐,可是完全不信?”

  “对,”干康说:“你帮得了就帮,帮不了拉倒,何故吞吞吐吐,推推搪搪?!”

  年轻人不以为忤,他清瞿的脸静下来,隔一会儿说:“杨小姐,麻烦你与令堂,下星期六早上七时到我处来吧。”

  “早上,不是晚上?”

  “清晨大家精神都好一点。”

  “好。”

  “请带备银行本票,抬头写政府公益金。”

  “是。”

  年轻人转回里头去了。

  女佣捧出糕点,满面笑容,“请用点心。”

  燕玲哪有心思吃,可是子康正肚子饿,见是雪白的椰丝奶油蛋糕,即时食指大动。

  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了再说。

  燕玲没奈何,“你真馋嘴。”

  “这蛋糕可是几万元一块,伯母请客,不吃白不吃。”

  “你有偏见。”

  子康不出声。

  那年轻人有极其干净的一双手,一看便知道是斯文人。

  她俩离开了那幢老房子。

  “那人叫什么名字?”

  “我们都叫他甄先生。”

  呵,不是贾先生就好。

  伯母可以放心了。

  自从两年前长子死于车祸,她一直没吃好没睡好,想起就落泪。

  她想得到一个答案。

  再昂贵也值得。

  真是一片苦心。

  这是子康害怕做母亲的原因,呵同身段变形养育辛苦完全无关。

  而是万一那条小生命有什么事,母体也不能独自存活。

  子康深深叹息。

  “星期六,你也一起来吧。”

  “我没资格去。”

  “这是什么话?”

  “早上七时,我起不来。”

  “你胡说什么?”

  子康气馁,“我知道迟早有老友会得寸进尺。”

  “事后你才考虑同我绝交吧。”

  伯母的反应十分强烈,先是流泪,然后是高兴,她告诉子康,终于可以藉着高人,弄清楚长子还有何种心愿。

  子康看见伯母又哭又笑,开始觉得迷信也不是太坏,至少是一种精神寄托。

  那甄先生也好,假先生也好,大概是在做善事。

  可能还是双重善事,捐款可以送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中。

  燕玲说:“甄先生不是神棍,捐款收据会发还给我们,我们还可以免税。”

  杨伯母有楼宇收租,十分富裕,捐款不成问题。

  “你们把他说得那么好。”

  “去过的人都称赞。”

  子康笑了,“好,陪你们母女走”趟。”

  因为感情上隔了一层,她不致冲动,所以更可以睁大双眼看清楚这个局。

  是真是假,凭一个普通人的常识即可知分晓。

  事主因为盼望太切,心智已经混乱,所以很难清醒理智地看这件事。

  星期五晚上伯母根本没有睡。

  她五六点钟便催女儿起床梳洗。

  燕玲生性十分孝顺,换上一袭白衣,陪母亲挑一件灰色旗袍,素服出行。

  子康也一早准备好,六时正抵达杨家。

  三人吃过一点粥,便出发去寻找答案。

  车子里十分静寂。

  子康看看车外风景,清晨空气好不清新,子康想到一个母亲那颗悠悠的心,不禁潸然泪下。

  到了目的地,停好车,大门已开。

  老佣人见她们三个均穿素服,表情十分欢喜。

  大家跟着他进去。

  书房宽大舒适,一张大书桌,三张沙发椅子。

  “请坐。”

  大家坐下。

  子康注意到年轻人今日穿米白色衬衫裤子。

  他也到桌后坐下。

  他很守时,没叫人客等。

  燕玲立刻把银行本票奉上。

  他查看过后收入抽屉。

  然后,他静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来,轻轻说:“杨鹏展,你母亲想与你说话。”

  子康怔住。

  他知道杨家长子叫什么名字,不过,这也不难查到。

  伯母伤感加紧张,已压抑不住,开始饮泣。

  那年轻人的声音忽然变调,比他平常声音较为活泼,“妈妈,妈妈。”

  伯母站起来,痛哭失声,“鹏展,鹏展。”

  子康十分冷静。

  年轻男子的声音均差不多,一个伤心的母亲不能分辨也不愿分辨。

  燕玲的声音也是激动的:“哥,你好吗?”

  年轻人答:“不要挂念我,回去好好生活。”

  “我们思念你甚苦。”

  “妈妈,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勿以我为念。”

  至今,子康仍然认为这些不过是场面话。

  杨伯母含泪问:“鹏展,你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不好答,不过,大抵也难不倒甄先生。

  果然,模棱两可,费人疑猜的答案来了:“我在冥冥中。”

  子康没好气,这算什么地方?

  伯母又问:“你需要些什么吗?”

  子康忍不住,她轻轻说:“鹏展,说说你的近况。”

  年轻人忽然转过头来,看着李子康,双目晶光绽现,他微笑,“调皮的小健康,别来无恙乎?”

  大家都愣住。

  杨鹏展一直叫子康这个绰号,这件事恐怕只有他们几个熟人知道。

  呵,有点功力,不容小觎。

  子康说:“我想念你,鹏展。”

  “世人俗缘未了,合情合理。”

  那口气像煞了鹏展,子康也不禁泪盈于睫。

  “回去吧,这次谈话是最后一次。”

  伯母仍然追问:“鹏展,你有痛苦吗?”

  他笑了,“我的存在如一阵风,风起风息,有何牵挂?”

  子康低下头,形容得真好。

  这时,燕玲鼓起勇气:“哥,给我们一点凭据。”

  子康满以为年轻人会得拒绝,可是没有,他说:“回到我从前的房间去,穿衣镜旁第三格抽屉,你会找到凭据。”

  可是,每一家人都有穿衣镜,镜子旁一定有抽屉。

  燕玲说:“我已收拾过你的房间,我没看到抽屉里有什么。”

  “你再回去找找。”

  子康问:“你还有什么话同母亲说?”

  年轻人忽然吟道:“我想母亲一阵风,母亲想我在梦中。”

  杨伯母泣不成声。

  声音渐渐沉寂。

  子康第一个从激动情绪走出来。

  年轻人撑看头,看上去有点累,额角冒出亮晶晶的汗珠来。

  他低声说;“谈话结束了。”

  伯母身体放轻,哀哀痛哭。

  燕玲将母亲扶到客厅坐下。

  女佣递上冰毛巾一块,又十分识趣地退下。

  燕玲替母亲敷脸。

  这时,露台外忽然吹来一阵风,和煦无比,子康裙裾轻轻拂动,头发扬起,只觉舒服,像有人在轻轻与她招呼一般。

  她脱口而出:“鹏展,是你吗?”

  风渐渐平息了。

  伯母喝过红枣茶,便告别回家。

  那位甄先生,也始终没有再出来。

  回到杨宅,燕玲立刻到哥哥生前的房间去翻镜子旁第三格抽屉。

  正如她说,抽屉里空无一物。

  可是这次子康比谁都坚持。

  她把整格都拉出来,一反转,燕玲啊地叫出来。

  只见抽屉底用透明胶纸贴着一枚锁匙,匙孔上结着一块牌子:东亚银行第三四六八九号保险箱。

  子康哗一声怔住。

  那位甄先生,简直是生神仙。

  不经他指引,他们一辈子也找不到那枚锁匙。

  打开了保险箱,不知可以寻找到多少答案。

  燕玲立刻说:“我去告诉母亲!”

  子康连忙道:“不,别去刺激她,她情绪刚平复下来。”

  燕玲答:“是,我怎么没想到。”

  伯母已经可以沉沉入睡,看到燕窝,想多吃一碗,真是大跃进。

  他们取过销匙,立刻跑到律师处。

  律师是一个姓吴的小姐,得知前因后果,马上说:“我替你们办手续去开启

  保险箱,不过恐怕需要一点时间。”

  “约多久?”

  “半年左右。”

  那么久。

  燕玲说:“我要好好照顾母亲,这件事,给我极大启示,世上,只有母亲会那样爱我。”

  “你的确有个好母亲。”

  更令子康困惑的是那位甄先生的异能。

  燕玲却笑说:“你见过人做纯数没有?”

  “见过,纯数,又称抽象算术,许多时英文字母代替数目字,可是,会的人可以轻而易举解码,找到答案。”

  “我猜,甄先生在冥界找人,也用同一样方式,会者不难,他有这种天赋。”

  子康说:“也只能这样形容?”

  “我母亲进展很好,她已能与老友去搓搓卫生麻将,扰攘近三年,总算接受人死不能复生这个事实。”

  子康深深叹口气。

  半年很快过去,银行保险箱被开启,小小的箱子拉出来之际,子康屏息。

  里边摆着一套古董手表,为数十来只,燕玲知道哥哥有这些收藏品,他去世后一时不见可是不以为意,像子康一样,她并不重视身外物。

  然后,是一张照片,珍重地收在小小银镜框里,那是他与一容貌秀丽的女孩子合照,背境是旧金山金门大桥。

  “这是谁?”

  “不知道。”

  “可有听他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