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237-五胡录 >

第40章

5237-五胡录-第40章

小说: 5237-五胡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凇M匕汐暡辉敢馓俗⒁猓屯仆阉底约耗昙吞。皇て渲埃痪四饺荽沟募臃狻!    
    刘卫辰和拓跋珪都向后燕称臣进贡,慕容垂的对策就是哪个强就打压哪个,弄得这两位整天都如芒刺在背,不得不费尽心思讨好后燕。不久,刘卫辰向后燕进贡了一批好马,被刘显看上了,于是他派兵在半路上把马给抢走了。刘卫辰只好向慕容垂诉苦,慕容垂勃然大怒,正巧拓跋珪也正为刘显咄咄逼人的态势而大伤脑筋,想请求后燕出兵进剿刘显。这样一来,三方是一拍即合,慕容垂就派遣慕容麟和慕容楷带兵讨伐刘显。刘显虽然人多地广,但战斗力远非后燕骑兵可比,刚一交手就吃了大败仗,拓跋珪又率兵上前一通猛揍,刘显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刘显只好单人独骑投奔西燕去了。拓跋珪缴获了刘显的所有的辎重和几千万头牲畜,和后燕军队一道坐地分赃,双双满载而归。     
    从此北魏开始逐渐强大起来,拓跋珪仍旧保持低调不去招惹后燕,而是派兵向西面和北面扩张地盘,既抢了大量的东西又锻炼了军队,不出两年他就连续收服了弱水附近的库莫奚、高车、叱突等部落,俨然成为朔方一带的霸主。不久,拓跋珪就对中原的花花世界起了觊觎之心。     
    怀有征服天下之心的拓跋珪派遣他的表哥、后来过继给拓跋什翼犍的拓跋仪去向后燕进贡,拓跋仪拜见了名震天下的慕容垂,慕容垂对拓跋珪没亲自来很不满意,就质问道:“魏王为什么不亲自来?”     
    拓跋仪回答道:“先王(指拓跋什翼犍)和燕曾一道向东晋称臣,大家都是兄弟,微臣代表我主而来,不算失礼。”     
    慕容垂十分不满:“朕今天兵强马壮,威加四海,怎么能和从前一样?”     
    拓跋仪从容回答:“陛下如果不修德礼,只知道夸耀武力,只可惜这是将军们管的事,微臣对此不甚了解。”     
    慕容垂遭到拓跋仪的公然顶撞,气得缓不过气来,但他生来嘴笨,说不过拓跋仪,只好放他回去。拓跋仪回去后就对拓跋珪说:“燕帝年老昏庸,太子懦弱无能,慕容德自负才华,将来肯定不愿委身在太子之下。一旦慕容垂死了,燕国必定内乱,到时候就可以趁火打劫了,现在还不行。”拓跋珪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暗地里抓紧训练部队,等着和后燕决裂的那一天。     
    不久,拓跋珪的弟弟拓跋觚朝觐慕容垂,他在退朝后被一帮小慕容们拦住敲诈勒索,让拓跋觚给他们搞点好马来,拓跋珪不答应,就和后燕断绝了友好关系,另和西燕结盟。拓跋觚后来逃跑,又被慕容宝追获。北魏和后燕关系逐渐恶化了。     
    五    
    前秦失势后,拥有中原最强大骑兵的慕容垂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北方的霸主。自东晋谢安死后,更是没人敢惹他。除了西燕盘踞的并州以外,后燕已经基本恢复了前燕的版图,来自同宗的西燕慕容永就成为后燕慕容垂下一步要讨伐的目标。     
    西燕的军事实力比后燕小得多,又没有后燕那样人才济济的全明星阵容。不过后燕集团也并非铁板一块,由于慕容宝、慕容麟等鹰派把持外交工作,他们大搞霸权主义,态度极为强横。一鹰入林,百鸟噤声,屈服于后燕威压的势力虽然不少,可真正愿意为其卖命的则不多。实力弱小的西燕反而和东晋、北魏、后秦、丁零等难兄难弟的关系相对处得要好一些。慕容垂要收复并州就要先剪除西燕的这些帮凶,东晋一时难打,北魏表面上还是后燕的附庸,后秦又太远够不着,这样盘踞在河南一带的丁零残余就成了后燕要讨伐的目标。     
    当年在河北北部和后燕打游击的丁零领袖翟成后来终被慕容麟等消灭,分布在河南一带的丁零人在翟成的弟弟翟辽领导下继续和邻居干仗,南攻东晋,北打后燕,两国都看丁零不顺眼,纷纷出兵打击,但这些丁零人行动诡秘,不断挑拨后燕和东晋的关系,在他们中间忽顺忽叛,洛阳一带其实是三方混战。丁零归顺哪一方,另一方就要被其他两家合攻。翟辽趁势坐大,跑到滑台(今河南滑县)自称大魏天王,也设立文武百官,俨然一副中原正统的架势。后燕和东晋两方终于醒过味儿来,决定暂停战争,携手对付丁零。不久东晋派出徐州刺史朱序和大将刘牢之两路夹击翟辽,翟辽看到这回东晋要玩真的,只好撤出滑台,转而进攻后燕的邺城。半路上翟辽病死,由儿子翟钊继任。     
    邺城是后燕名义上的首都,慕容垂自然不会坐视丁零人乱来。就征召大军十万,要御驾亲征丁零。翟钊也知道慕容垂的厉害,赶紧向后燕的死敌西燕求援。慕容永接到丁零的求援信后,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侍郎张腾说:“后燕和丁零实力相差很大,丁零必败无疑,如果我们出兵援救的话,还有三足鼎立的希望,这样才能牵制强大的后燕。这时我们在发兵直取中山,白天派出疑兵,晚上就沿路扎放火把,让后燕军队产生疑心,不知道我军往哪里去,这时再和丁零人前后夹击,必定能击败后燕。”     
    慕容永认为他讲的很有道理,正要出兵增援,尚书鲍遵却说:“后燕和丁零打仗,倘若丁零得胜,则去一后燕来一丁零,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不如紧守关隘,静候其变,二虎相争,则必有一伤,到时我军再进攻胜利者,是以小搏大的买卖,张腾的计谋损失太大了。”结果本来想帮忙的慕容永就打消了出兵的念头,派人告诉翟钊说不帮忙啦。     
    翟钊被西燕陷害,气得七窍生烟,但后燕前锋迫在眉睫,翟钊只好硬着头皮率军在黎阳(今天的河南郑州邙山风景区附近还有这个古战场呐)隔着黄河防御慕容垂。不久后燕大军云集在黄河北岸,和丁零军隔河对峙。


《五胡录》 第三部分第七章  英雄折腰(6)

    丁零士兵大都是流寇出身,穿着打扮上很是讲究,后燕军看到翟钊的部队气势嚣张,大都面有惧色。慕容垂却安然一笑,对手下说:“这些小娃娃有什么本事,诸位只管跟着朕打仗就是了。”     
    第二天,慕容垂突然下令拔营全军前往黎阳以西四十里的上游。抓紧建造了一百多个牛皮筏子,运了一批部队大声鼓噪着要渡河。翟钊看到慕容垂向西去了,也赶紧领兵在对岸跟着,生怕跟丢了,看见有人要渡河,就赶紧下令严防死守,不准这些皮筏子过河。但到了半夜,慕容垂却派了一支部队又回到东面老营渡河。翟钊发现中计,赶紧下令全军速回老地方进攻渡河而来的后燕军。翟钊刚把渡河过来的这些人给包围住,就发现后燕主力已经纷纷从上游原路渡过河来,慕容农等率领大军已经杀过来了。时值七月酷暑,可怜的翟钊像猴子一样被慕容垂耍来耍去,连续跑了好几个四十里(简直是魔鬼训练啊),当然不是以逸待劳的后燕大军的对手,后燕大军两下一合攻,丁零军队顿时全军溃败,翟钊只带领几百骑兵逃回黎阳。他们刚想坐下喘口气歇息一会儿,后燕先锋慕容农已经追到黎阳城下,翟钊只好带领几百骑兵保护妻儿老小往北逃跑,在山上躲了起来。     
    慕容农乘胜追击,看到山势艰险,他就对手下说:“翟钊仓促进山,携带的粮草必定不多,不会在山里呆很久。但我军如果把山团团困住,翟钊是宁愿饿死也不会出来的。不如先假装撤退,骗他下山,翟钊自然被擒。”慕容农就下令撤退,留下一批眼线。才走了没几里,翟钊就匆忙出山。慕容农赶紧转身进攻,丁零败军不是对手,翟钊的妻子儿女都被后燕活捉,翟钊一人死命逃出,投奔西燕去了。后来慕容永看他不顺眼,就找个借口把翟钊给杀了,长时间困扰后燕的丁零之患终于被根除了。     
    存心看热闹的西燕万没想到丁零人这么不堪一击,后燕这只老虎不光没受伤,反而更猖獗了。不久,慕容垂就下令向失去丁零这座靠山的后燕发动了进攻。     
    刚听到慕容垂发兵的消息,小慕容们都持保留意见,认为慕容永国内比较安定,而后燕连年战争,士卒疲惫,这时如果贸然进攻,很有可能重蹈当年苻坚的覆辙。只有慕容德对大家说:“慕容永是我国的宗室,却要冒认帝位,混淆正宗,如果不消灭的话,对民心军心都很不利,尽管士兵们都很疲惫,也会同意的。”慕容垂听了以后非常赞同,对大家说:“司徒之言正合我意。虽然我老了,但拿出多年征战的看家本领,也足够消灭他们了,绝对不会把这个家伙留下来贻患子孙!”他就力排众议,发兵七万分三路进攻西燕。北路军出井陉关进攻晋阳,南路军防备后秦援兵,中路军由慕容垂自己亲率,以邺城为大本营,直取西燕首都长子。     
    慕容永听说慕容垂大兵压境,赶紧派尚书令刁云、车骑将军慕容钟带领五万人马在潞川镇守,严阵以待等着慕容垂过来,可是等了一个多月,慕容垂只在邺城外面瞎转悠就是不进攻。时间一长,慕容永就开始疑神疑鬼,认为太行山一带虽然险峻,但骑兵一样可以通过,生怕慕容垂会出奇兵从太行山一带偷袭过来。就把主力调过去把守太行山隘口,正面的台壁只留下侄儿小逸豆归带领一万多人镇守。     
    得到西燕主力调走的情报后,行军打仗一直慢吞吞的慕容垂突然发力,下令五万大军突袭台壁。两燕一交战,主力不在的西燕不是敌手,勉强抵抗两下就撑不住了,后燕军把台壁团团围住。     
    慕容永听说军情有变,赶紧下令太行山主力回援,又拼凑了些军队,共凑足五万前来给台壁解围,不料领兵的两位西燕大将刁云和慕容钟看到围城的后燕大军的神勇,都吓得向慕容垂缴械投降(毕竟都是一家子,好说话)。于是叛变的这帮人反穿了衣服,立刻就加入了后燕军,后燕军战力凭空增强了许多,就绕过台壁直取长子。慕容永只好率领西燕残余军队前来拦截。     
    慕容垂事先侦察了地形,在战场附近的山涧旁埋伏了一千骑兵,等慕容永进攻的时候,慕容垂下令部队暂且撤退,等西燕军跨过山涧后立即反击,埋伏的部队趁机截断山涧上的桥梁,后燕军四面八方地包围上来,西燕军争相往回逃跑,先跑的到了山涧收脚不住,都被后来的溃兵推下去填了山沟。这一仗西燕又是大败,损失八千多人,慕容永带领残军逃回长子关门死守。慕容垂步步进逼,把长子团团包围。     
    慕容永逃回长子后就把叛将刁云和慕容钟的家人全部杀死,然后把太子留下守城,自己准备逃到后秦寻求政治庇护。西燕侍中兰英劝阻说:“从前石虎讨伐龙城,太祖(指慕容皝,就是慕容恪成名的那一仗)死守不撤,终于击退敌人。现在慕容垂年近七十,厌倦厮杀,不可能连年进攻我们,应该坚守此城静待其变。”(这个计谋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成与不成却取决于慕容垂何时寿终正寝。把国家的前途命运完全寄托在这个不确定因素上,那么原本听起来很有道理的高见就变得十分可笑了。事实上慕容垂活了七十岁才被气死,是十六国时期最长寿的帝王。)    
    慕容永是个没主见的人,听了这个建议后就打消了逃跑的念头,他以传国玉玺为质押向东晋求救,东晋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