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

第11章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第11章

小说: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劣者受恩不报恩,也有两种:一种是受别人恩泽,非但不知恩,反以为是自己的福报显现所得到的便宜,也就谈不上将来报恩;另一种是不知恩,不报恩,甚至恩将仇报,对恩人加以诽谤抵毁,显尽内心恶劣的本性。法王仁波切常以此理开示弟子:“要结交正人君子,知恩报恩;尽量忘记受恩不报反加损害之人的恶行。”可是现在许多人常常把坏事铭记于心,好事忘于脑后。萨迦班智达也曾说:“作事交友,依靠知恩报恩这一准则可推知所交往之人的品格。”正士为良田,劣者即荒野。同样的种子,若播在肥沃的良田中,则生长旺盛,丰收有成;若撒于贫瘠的荒野,无论怎样精勤耕种,也难以萌生苗芽,即使稀稀疏疏地冒出几颗也终究不得收获。
  若于圣者作贤事,无论再小亦有果,
  犹如施一油柑果,法王待彼若王子。
  如果对圣者作贤善利益之事,再小也会得到回报。比如一人在国王感受饥渴时,供给了一个油柑果,事后国王将他与王子同等对待。
  这里讲的圣人泛指具足智慧、人格高尚的正士。下面用一个故事来阐明上述道理。
  从前有父子二人,父亲具足智慧,精研佛学,掌握了很多世间和出世间法的知识。父亲去世时,留给儿子一份遗嘱:“辅助善国王而远弃恶君,聘娶贤妻而勿娶劣女,结交忠义友而舍弃劣友。”但儿子年少气盛,想验证父亲所说的是否在理,于是他侍奉一位昏君,娶一位劣妻,也结交了一位善友。
  一天,他陪国王进山游玩,晚上他俩住在一个山洞里。深夜时,一头猛虎闯进洞来,眼看就要吃掉国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挺身而出,举剑杀死猛虎,救了国王。事后他对国王说:“我今天救了你的命,往后可要报答我啊!”国王于虎口脱险,高兴之极,连连点头答应。后来,国王一直没有酬谢他,连提也没提过,似乎早已忘记了诺言。他非常气恼,于是将国王最宠爱的一只孔雀偷来杀死,和妻子一起分享了孔雀肉。然后又将经过告诉了善友。国王丢失了孔雀,非常着急,悬赏追寻孔雀的下落:若是男人就赏给半国的财产,若是女人,则封为王妃。他的好友忠义善良,未去告发,而他的妻子却卑劣无耻,为做王妃而向国王告密。国王立即将他抓获并要治罪。他对国王说:“孔雀虽然是我杀的,但看在我救过你一命的面上,请饶恕我吧。”国王狞笑道:“我眷属众多,哪能一一报恩?你杀了我的孔雀,今天必死无疑!”而他的好友提前入山,捕获了一只孔雀,与国王那只极为相似。正在紧要关头,好友献出孔雀说:“国王息怒,孔雀在此。”国王得到了孔雀也就不再计较了。
  经过这场风波,他又作了相反的试验:即辅助善国王,娶一贤妻,而交一恶友。
  这天,他和国王骑马郊游。国王的马受惊狂奔不已,致使他俩迷了路。正在饥渴难当之时,他将身上带的两个油柑果分给国王食用。国王欢喜承诺:“我一定要报答你的恩德。”后来他们寻到归路,顺利返回王宫。为了考验国王,他故意把国王最宠爱的小王子骗回家,将衣服脱下交给恶友,告知:“我已将小王子杀死。”然后让贤妻看护好王子。国王痛失爱子,于全国贴下布告,重赏知道王子下落的人,恶友闻讯立即将他出卖。国王半信半疑地传他来问话,他面不改色,坦然地承认了,并请求国王饶恕。国王哀叹:“可怜我子命薄,就算现在把你杀死也于事无补,且恕你无罪,也算对你报恩吧!”如此这般,他深深感悟到这位国王确实是位知恩报恩的有德贤君。于是将事实和盘托出,同时让妻子把王子送还国王。两种截然相反的经历,令他感触颇深:“父亲的忠告是多么的正确啊!”
  所以,切切不可与那些卑鄙小人结交,一定要亲近人格高尚、忠义贤良的正士。如《大善权经》所载交友的三大法则:一见有过失,转相谏晓;二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若于苦处,不相弃舍。
  行为护持高门阀,若失行为则无义,
  诸人喜爱檀香味,烧尽成炭谁需之。
  具足高贵门第或种姓的人,应以贤善的行为来维持其身位,若行为不如法,则徒有虚名,无甚意义。比如人人都喜爱檀香木的香味,但当檀香木烧成炭后,又有谁会需要呢?
  不论什么人,从外表很难了知他的内心世界,只有通过他的语言和行为来作推断。所以那些与生俱来贵为王族或被认定为转世活佛的人,必须要有后天的善良行为来维持,如果行为与他高贵的门第不相适合,则空有虚名而无实义。
  曾经有个人被认定为某寺院的转世活佛,因此以后他便认为自己已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成就,就什么都不执着了。再加上别人的赞誉、奉承,他更被冲晕了头脑,骄傲自满,不精进于闻思修,不持守戒律,于上不恭敬,于下不慈愍,最终落得身败名裂。又如一些王族后裔,虽贵为王族,但行为举止卑劣,骄奢淫逸,放荡不羁,纵然继承了王位,又怎能得以长久呢?大文学家塞万提斯说过:“血统是从上代传袭的,美德是自己培养的;美德有本身的价值,血统只是借光。”以前锡金本是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但因国王嗜酒如命,不问国政而导致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急剧衰落,最终被印度侵占,沦为“亡国之君”。相反一些出生贫寒的能人志士,以长期的艰苦奋斗换得了崇高的地位,成为高官乃至国王。正如奥维的一句名言:“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富裕和门弟,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
  比如檀香本为树中极品,其味幽香、淡雅,既可调心安神,又可入药疗治诸疾。檀香价格高昂,但人们也不惜重金求购。然而不知檀香价值的愚者却将其烧成灰炭,此时便毁掉了檀香的价值,成为人们舍弃的废品。同样,拥有崇高地位的人也是如此。古人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即便有人已成为高僧大德或寺院的住持、执事以及社会上的首脑领袖,如果他们的行为不如法,自会让人唾弃,使其事业、地位日益衰败,如夕阳残落。如果行为相符于名声、地位,则如日中天,能为自他广做利益之事,前者即如烧成炭灰的檀香木,无人理会;后者却如馨香浓郁的上等檀香,令人追寻。
  大者暂虽受衰失,不必为彼生忧伤,
  月亮暂被罗睺食,立即将会得解脱。
  崇高而伟大的人,虽然暂时身受磨难,处境极危,但能逆水行舟,所以不必为他们担忧。譬如月亮暂时虽被罗睺所食,但很快能得解脱而普照世间。
  伟人不会因逆境而生烦恼,一蹶不振,一旦因缘成熟,就会再创自他二利之宏业。在文革期间,多少高僧被关入狱身受囚禁,事后却能重振佛法,广利众生。又如,我们的法王仁波切虽然显现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不必为此而担忧。因为法王曾经发愿,要代受南赡部洲所有众生心脏病之疾苦,对此许多经续中也有授记。
  《贤愚经》记载:古印度鹿野苑有二位太子,哥哥格登(意为善义)乃菩萨种姓,对三宝具足信心,智慧深广,悲心淳厚。弟弟都登(意为恶义)心性恶劣,五毒俱全。一日,格登出游,见民众四处奔波,辛苦万分,仍然缺衣少食,不得安乐。他悲心难忍,回宫请求父王开国库广行布施。得到了国王的准许,于是格登大开国库,将所有的财物都布施给了人民。当时举国欢庆,无不赞叹他的功德。
  国库空虚,如何能维持国政的正常运行呢?于是国王召集大臣商议。格登请求入海求取如意宝,以解除国家和人民的疾苦。国王和王后担心太子入海遇难,若都登临政,国家则永无安宁,人民也会更加痛苦。故而强烈地反对。但太子心意已决不可阻挡。
  大海茫茫无际,必须有一位向导引路。太子便请求一位曾多次出海、经验丰富的老翁同行。老人身体衰弱,恐有去无回而极力推脱,经过太子反复劝请才勉强答应。而王子都登担心哥哥取宝大功告成之时,必定会登基为王,于是向父王请求同哥哥一起入海取宝。
  二位王子和五百眷属乘船离开本国,驶向宝洲。一路风平浪静,经过七昼夜的航行,大船抵达宝洲。众人登上宝岛,见金沙遍地,到处是奇珍异宝。老翁告诉大家:“我与太子到龙宫去取如意宝,你们选择一些值钱而质轻的珍宝带回陆地,记住不可贪多,否则太重船会沉海。”言毕就与太子赶往龙宫。半路老翁身力耗竭,生命垂危之际告诉太子:“我不能陪你去龙宫了,你一直向前走可以到龙宫。如果大门紧闭,就用门上的金刚杵打开门进去,如果遇到凶恶护法不必惊惧,直接面见龙王请求赐予如意宝。你要记住,除了龙王耳朵里的如意宝外,其它的都不要,因这个如意宝的能力最大,能满足众生一切愿望。你回国以后,一定要以行持善法来报答我。”说完闭目而逝。
  太子经过一番周折,得到了龙王耳中的如意宝,回到岛上与五百眷属及都登王子一起登船回国。因都登贪心猛烈未听老翁的劝告,在船上装满了各种珍宝,船不堪重负在海中沉没了。五百眷属遇难身亡,二位王子幸免于难,抱着木板漂到陆地时已精疲力尽。都登心怀鬼胎决定杀死格登,夺得如意宝,就对哥哥说:“已经天黑了,哥哥你先睡吧!我来看护如意宝。”格登毫无怀疑,将如意宝交给他,便安然入睡。都登见时机已到,就将两根削得十分尖锐的竹笺,用力刺入格登双眼之中。剧烈的疼痛使太子顿时醒来,他以为是强盗来夺如意宝,忍痛拔剑准备搏斗。这时一位神灵告诉他:“太子,不是贼人,而是你弟弟干的。”太子听罢,不忍加害弟弟,就弃剑倒地。都登见状,认为他必死无疑,就连夜赶回本国,告诉国王:“哥哥及五百眷属都已遇难,只有我携带如意宝侥幸归来。”国王王后听到爱子死讯,顿时悲痛欲绝。而都登缺福少德,且对如意宝的能力抱有怀疑,所以如意宝未能满他所祈之愿。
  话说太子昏迷于旷野之中,以他的福德力自然聚来了几头牦牛。牧人寻牛而至,把太子背回家中,并为他治疗眼伤。太子眼伤痊愈后,对牧人说:“非常感谢你的救命之恩,现在我已双目失明,不能长期在此打扰你,请你为我准备一把琵琶,送我到京城,我就可以自食其力了。”牧人照他的话作了安排。
  太子在京城卖唱为生。不久,有位好心人把太子接回家,让他看守果园。主人在果树上挂一些铃铛,将拉铃铛的绳子放在太子身边,他过一会儿拉动一下,就可以惊飞吃果实的鸟雀。于是太子结束了卖唱生涯,安住在果园之中,空闲时仍旧弹一弹琵琶,唱一些自己编的歌曲。太子的歌喉甜润,词曲优美,引来了很多听众。国王的公主是最忠诚的听众之一,每天准时到太子座前听歌,逐渐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有一天,公主启问太子的经历。格登太子感到公主对自己很好,就不再隐瞒,将自己的身世及经历详细地告诉了公主。公主听后惊喜交加,因为她和格登太子早已订婚,只是未曾谋面。前段时间传来消息,说太子在海上遇难,现在她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格登太子,怎能不高兴呢?公主问道:“你的弟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