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

第55章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第55章

小说: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味对于猪狗来说有什么用呢?在盲人跟前放置灯火于彼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一切食物对于停食的人来说有什么用?同样,正法对愚者又有何用?
  由于业力的感召,猪狗之类的旁生自从来到世间便乐于在不净粪中生活、嬉戏,人类喜爱的芬芳妙香奉于寻臭逐秽的猪狗跟前会有什么用呢?若人采一束芳香浓郁的茉莉花精心插置于猪仔国会或狗群喜宴之处所,那些猪绅狗士只会毫不顾惜地践踏,那“骄傲”的态度真令人见而痛心。若对其施以秽浊腐臭之物,它们却展臂相拥,数数生起欢喜,在不净物中翻滚、舔嗅,不时发出阵阵欢呼,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具大悲心者见了真不知要淌多少眼泪。
  灯火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夜晚行走更渴望灯的照射。居家旅行,无论学习还是游玩,若没有灯火赐予光明,夜幕降临之时很多人便只能蒙头大睡,无所事事。如此作用巨大的灯火若置于盲人跟前却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盲人双目失明,昼夜无差,无论灯火多么光亮也照明不了他前进的道路。乃至命终,盲人只能于黑暗中摸索,故灯火于盲人无用。
  停食是一种病态或是一种特殊需要,其特征即是不吃不喝。对于停食的患者,虽奉山珍海味、希世佳肴在其眼前也是毫无用处,他们只能通过医疗手段诸如输液等方法向体内注射营养液以维持生命。且不说长期停食的人,即便是短期厌食的人和食道癌等病人,在其面前放置绝佳的食品,他们也只能望之哀叹,无法享用。
  同理,某些愚笨的人,对他们来讲殊胜的正法是没有什么用的,愚者对正法的态度就象猪狗对香味一样,索然无味。他们对邪法妖术倒是兴趣盎然,遇到高僧大德宣讲甘露妙法时,总是捂住耳朵不去听,或是“闭关自守”。当一些外道邪师在宣讲裸体、自饿、投身悬崖、用火炙烤身体等邪法时,他们便倍感兴趣,不但细心听闻,而且乐意随行。这便是众生业力感召,愚痴颠倒所致。末法时代,此等愚痴众与日俱增,大善知识们总是苦口婆心地谆谆教导,待弟子听完法以后还要说:“感谢大家在此认真听法!同时也恳请你们仔细研读经论教典,深深思维,励力勤修。”按理说上师于弟子有恩,弟子应感谢上师才对,因为通过闻思可以增长智慧,而智慧越高对佛法越易生信。此处上师反过来感谢弟子,足见闻思正法的可贵和重要。
  深慧学者纯黄金,沙场英雄胜骏马,
  善巧医师妙饰品,赴于何处受欢迎。
  深智广慧的学者、精纯的黄金,以及沙场上激战的英雄和殊胜的骏马,还有善巧的医师和殊妙的装饰品,这些都可称为世间的庄严,赴于任何地方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具有深邃智慧的学者无论去到什么地方都会受人欢迎。他们广学多闻,能解除世人诸多疑难:治国安邦需要学者出谋献策;传播知识技艺也需学者唱主角;欲得今生来世之安乐更需足智多慧且通达显密教法的学者作引导。学者就象一盏明灯,他将照破无知的黑暗,引摄愚昧众生趋入光明的解脱大道。人类所需要之智力有三种:理论知识、实用知识和鉴别能力。真正的学者见多识广,经历得多,研究得也多,故三种智力都具足。这样的学者比珍宝黄金还可贵,故渴望知识的人们都会欢迎敬重他们。比如大智者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就多次应邀出国弘法,一九九三年曾绕地球走了一圈,看一看那些录相实况,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上师每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信众皆以隆重的仪式报以热烈的欢迎,分离之际无不垂泪,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经过十六次提炼的纯金被称为上品黄金,其价高昂,就连目不识丁的山野樵夫也懂得它的价值。通常黄金价格恒定,不会受货币贬值的影响,于世界各地享有极高的身价。储存财物的人喜欢珍藏黄金;爱美的贵妇乐意以黄金手饰装扮己身;佛教徒也爱用黄金塑造佛像、缮写佛经宝典、制作殊胜供圣器具……总之,黄金于任何地方都是受人欢迎和爱慕的。
  沙场上的英雄,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幸福而舍身取义、驰骋疆场,有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的终身致残……但是他们的丰功伟绩人们永远记得,并数数称扬或立纪念碑、撰造赞歌传记或作剧本搬上舞台银幕,或成立英雄烈士纪念馆等。疾驰如风、脚力持久的骏马也受人欢迎。尤其是牧民,他们跨上骏马于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奔驰、放牧游玩。于赛马场上,骑手以及围观之人皆以喜眼打量着众多骏马,对特等骏马还会报以连绵不断的掌声及阵阵喝采。最初赴美弘扬宁玛巴教法的仲巴仁波切,原是拉萨人,自小喜欢马,到美国后,他曾不惜六万美金的高价购买了一匹白色的骏马。
  医术善巧的良医,断病下药准确无误,救死扶伤手到病除。曾有一位叫塔罗的僧人,他对麦彭仁波切的医学论著非常精通,而且每天至少要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念诵麦彭仁波切所著的《药师仪轨》,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因此他的医术非常出色,治病的效果令人叫绝,堪为一代神医。他无论去任何地方都受人欢喜,人们也都崇拜、恭敬他。千里之遥的病人也会排除万难,跋山涉水前来求医。在佛法的医方明中,药师佛圣号、心咒都是对治疑难杂症的特效良药,略懂医术又善持佛法的人皆称得上善巧医师。但愿天下医师善持药师佛心咒,并常在心里观想祈愿病人都能恢复健康,这样于医师本人及病人都有莫大的利益,最终能使普天之下遍布良医。
  此外胜妙的金银、珍珠、玛瑙等各种装饰品,也是于何处都受欢迎的宝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呀呀学语的婴儿乃至白发苍苍的老者都乐意以种种殊妙饰物庄严己身。青春娇美的女士和朝气蓬勃的男士对殊妙饰品尤为钟爱,办公室、宿舍以及各种娱乐场所都需要华美的物品作装饰,就连偏远的土族人也常用一些珍宝制作他们喜爱的饰品佩带于身。
  若有智慧精进者,则彼怎不成诸事?
  如班图子曾消灭,十二兵队俱卢族。
  如果是有智慧又具足精进的人,那他怎么会不能成办一切事务呢?比如班图国王的五个太子就曾经消灭拥有十二支兵队的俱卢族。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确,成办诸事一靠自己真正的智慧和发心,二靠精进和无坚不摧的毅力。此处宣说的智慧和精进广义方面可用佛法教义来解释,即是智慧波罗蜜多和精进波罗蜜多;狭义方面则是指一般能分辨抉择的智慧和精进勤奋。具足智慧和精进的人无论承办世间诸事或是学佛修行都能圆满获得成功。比如班图国王的五位王子就凭着智慧和精进战胜了护总国王的一百个王子及十二支兵队,争得了王位。
  据《摩诃婆罗多》一书记载:很早以前,一个既是婆罗门又是国王的广行仙人,他生养了两个王子,分别取名班图和护总。护总为婆罗门种姓,班图为国王种姓,所以广行仙人便立班图为太子。班图登上国王宝座之时,两位王子都没有子女,护总王子心急如焚,就请求父亲广行仙人予以加持,祈求生养一百个孩子。因婆罗门的咒语非常灵验,经过加持,护总王子之妃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肉团。护总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如实禀告父王。广行仙人告之:“你将肉团切成一百块,分别用布匹包裹放置一处,七天之后再打开看。”按照父王的吩咐,七日后护总打开布匹,一百块肉已变成一百个哇哇乱叫的王子。(由于众生业力的显现,人不一定都是胎生的,参阅嘎多国王的传记和古印度一些故事,就会发现四生之中,湿生、化生、卵生的人也为数不少。)广行仙人告诉护总,最上面的一个即是众王子的兄长,并令护总带来看相。仙人看后惊呼:“此相乃恶兆,必须将他杀死,否则国王种姓便不能兴旺,而且会使之终断。”但护总执意不从:“不管怎样,他总是我的亲骨肉,再坏也不能杀。”于是为彼取名“恶神”。已即位治理国家的班图国王见护总已有一百个儿子,而自己仍然膝下无子不觉顿生伤感。他本意即不愿当国王,故慷慨地将王位奉送给护总,自己则携同王妃到处游山玩水。一日,他们于一寂静山林游玩,见到一只野兽,班图国王举箭射击,箭无虚发,中伤了野兽。谁知那野兽是一婆罗门仙人所幻化的,仙人现出本相大为震怒,诅咒说:“我于此山中修行,未曾伤害众生,你却无故加害于我,愿你以后也受同样的伤害。”班图国王一听既后悔又害怕,于是离开王妃只身潜入山林修行。王妃孤苦伶仃,只好祈祷天神。后来她与帝释天生一子、与梵天生一子、与阎罗法王生一子、与娄宿天生二子,共五子。这五个孩子虽非班图国王亲生,但人们却习惯性地称他们为班图王子。后来班图国王回到王妃身边,婆罗门的诅咒果然应验了。一日空中无故飞来一支毒箭射死了国王,随后王妃也跟着去世。
  五个王子在森林中呆着没趣,便一同返回王宫,护总国王的王子们极不欢喜,担心班图王子与他们争夺王位,于是趁五个王子聚集宫中之时,悄悄地点燃了大火欲治他们于死地。但大王子是帝释天的孩子,而遍入天又是他的舅舅,故大王子对遍入天的窍诀尤为精通,他依靠窍诀带领四个弟弟通过地下密道逃往夜叉国(史书中载为斯里兰卡)。护总国王的王子们得知班图王子已逃跑,也不追赶,依仗自己有十二支强大的军队,就向班图王子正式宣战。交战之时,帝释天的儿子和恶神打斗了半天也难分胜负,恶神不耐烦地提议:“硬战我俩胜负难分,不如换个比试方法,一个藏,一个寻,在太阳落山前,寻者未找到藏者即为输,对方可将其杀掉;若寻者找到藏者也可杀掉对方。”双方商量同意后,恶神躲藏,帝释天之子寻找。恶神钻进一段中空的朽木里,默不作声。班图大王子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寻遍了南瞻部洲,直到太阳偏西,仍未寻得恶神的踪影。此时,恶神见太阳即将西落,自己胜券在握,得意之际不小心发出声响。班图王子寻声而至将其擒拿,举剑欲杀,忽然想到曾有一婆罗门为恶神作过加持:“恶神是我的功德主,世上若有人杀害他,那么当他的头落地之时,杀人凶手的头颅也会落地。”所以班图太子杀了恶神不敢将他的头放在地上,就用剑挑起头颅潜入婆罗门的住所,然后悄悄地放在他怀里。那婆罗门感觉自己怀里多了个肉球,随手一抛将这颗头丢在地上,因他的诅咒,自己的头也同时落到了地上……
  就这样,班图王子反败为胜,最终消灭了护总的一百个王子,夺回了王权。
  所有儿孙之行为,皆为跟随前祖辈,
  如小杜鹃随鹞子,此乃即是少见也。
  世上所有儿孙的行为,往往都要跟随前辈祖先的足迹。比如小杜鹃,待它长大后若去随学鹞子的行为,那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每个人行为和性格的好坏皆与他的祖辈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父母都有文化,那么他们的儿女从小受熏陶酷爱学问,精勤修学;若父亲一生行医,其儿女几乎都对医术略知一二,甚至有的会成为医生;屠夫猎户之子孙也大都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