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

第98章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第98章

小说: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愚笨的人天生就缺乏殊胜的智慧,因此今生处处都显得笨拙。于是“笨”就成了愚者不愿求学的托辞,如言:“我很笨、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但求念一句阿弥陀佛,早得往生极乐国。”有的人在善知识的谆谆教诲之下,发誓精进学习,可惜才努力了一两天便象泄了气的皮球说:“我实在太笨,背了一天的书,连一个颂词也记不住。我不学了!”听到这席话,作者心生悲愍,告言:“你今世愚笨的原因就是前世没有好好学习,若今世仍不学习,下一世将会变得更愚蠢。”的确如此,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有的从小就聪明伶俐,并且酷爱知识,勤奋好学,一点就通;另一种人自小就好吃懒做,什么事情都学不会,上学考试总吃“鸭蛋”,因此他们想方设法逃学,这些都是他们前世的串习所致。
  藏族有个喇嘛,是骑在牦牛背上长大的,他与牦牛有着很深的感情,对之各种习气了如指掌,讲起来也头头是道,颇有兴趣,但一提到经论,他就完全迷糊了。另有一位壤塘县的喇嘛,据说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精勤地背诵《佛子行三十七颂》,可惜连前面三颂也不能背下来,但他听歌曲音乐,往往只听一遍就能哼唱。这些也是前世缺乏对善法经论的闻思所致。奉劝诸位愚笨的人,正是因为缺少智慧的原故,所以更应该精进地修学,须知得不到智慧就永远也不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过,若没有一个殊胜的缘份和智慧,在千百万劫中连法的名字也记不住,而有缘份有智慧的人往往一看就懂,过目不忘。愚者前世未曾求学,故今生也始终是以“愚者”的身份出现,糊里糊涂地来人间空走一趟,什么学问都没有,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有些所谓的“聪明人”在搞世间法方面显得有智慧有能力,但在佛法方面却怎么也不开窍,且不说正行修法,就连前行的基本教义也全不知晓。
  有幸入佛门的具缘者,不管智慧寡薄还是深广,都应该紧抓现世的美好时光,努力精勤地闻受佛法,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下一世变得更有智慧。再说修行必须依照上师的指点,且希求正法是一切功德的基础,故当如佛陀于因地修行那样“越过刀山下火海,舍生赴死求正法”。愚者听不懂法义便失去了闻法的兴趣,若不闻法,智慧和修行都无法增上,这即是导致愚笨的主要原因。了知上述道理,为了后世不再沦为愚者,在今生就算遇到一切困难,也要精进地闻法。佛法是不可思议的,许多愚笨的人经过勤苦的学修,即生已转为智者。
  浅学寡闻愚者云:修习不需广闻法,
  若无闻法仅修习,再勤亦成傍生因。
  一些浅学寡闻的愚者说:“修行不需要广泛地闻受佛法。”如果没有闻法的智慧,仅仅依靠修行,再怎样精勤也只能成为转堕傍生的因。
  有的修行人只重实修,不重闻法,整天闭目坐禅,以为这样就能顿悟心的本性。他们学识浅薄,孤陋寡闻,不愿听闻佛陀的教言和上师的窍决以及圣者的论疏,而且鄙视闻法的道友,还常常显露他们的好心:“重要的是实修,闻受再多的法也得不到神通,也不会开悟。任何圣果,下至小乘声缘上至无上佛果都是实修实证得来的。真正的修行人不用听法,听法没有多大意义,浪费时间而已,赶快实修吧!”乍一听来讲得似乎很有道理,而且也是他们实践出来的“真理”,又在“大悲心”的驱使下吐露出的肺腑之言,一些初学者或愚笨者往往会受感动,并随声附和,争先效仿。
  实修的高调虽然唱得响亮,但具体的修行又是怎样的呢?难道什么也不忆念、不观修,仅仅是象睡觉一样让身体稳坐吗?那岂不是成了摩诃衍的邪见修法,如是的修行只能象一块顽石沉入大海一样,泡的时间再长也不会发生丝毫变化,只是平庸地安住着,不会产生任何修法的功德。另一种人口说不执著,内心却深深地执著,他所谓的实修即是双腿跏趺、两手定印、眼睑微垂的禅坐,身体虽然显得寂静,内心却狂乱不已,以大执著心集中意念:“我要开悟,我要得神通。”盲修瞎炼一段时间后,某些人的确能得到一些神通,但那却是邪魔外道的鬼通而并非正信佛法所谓的开悟。这种人当真危险,如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错路。”一旦沦为魔的眷属,何时才有解脱的机会呢?慎之!
  全知无垢光尊者于《胜乘宝藏论》中云:“末法时代,只有闻思已达究竟的人才能证悟大圆满的殊胜果位。”法王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也讲到闻法的重要,他说:“初以闻生慧,后以修生慧,而修行的共同加行即是观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等;不共之加行为皈依、发心等;再者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等;最后修持无上大圆满,依如是次第行者方能得到虹身成就。”试问上述这些修法次第,若没有广泛闻思使之通达,又怎能如法地实修呢?若无甚深的窍诀,仅在寂静的山林中禅坐即能证悟的话,那么山中的老虎、豹子等野兽也都该证悟了。
  众所周知,本论作者乃文殊菩萨的化身,也是金刚阿阇黎法王如意宝往昔所示现的化身之一,故他所宣说的教言真实无欺。他说末法时代的众生根机钝劣,若不广闻显密经论,则无闻思之智,仅仅是盲目地闭关修行,无论多么精进也只能变成傍生的因。此处所说的傍生指旱獭,俗称雪猪子。在雪域高原,这种动物比较常见,它们刨土打洞为家,夏季出洞觅食、游乐,冬季则于家中“禅坐”——冬眠。据说雪猪子往昔也是修行人,但缺乏闻思正见,终日盲目地禅坐,无有定解故转为傍生。对此《俱舍论》中讲得比较清楚:“修行错误的人将转生无色界或傍生。”这样的修行人可惜又可悲,所以高僧大德们再再提倡:修行要以闻思的智慧作引导。
  无欺因果循环律,此乃遍知之特征,
  若无求学亦成佛,则彼因果何能真?
  若无闻受仅修习,暂时修成亦速尽,
  犹如金银虽炼熔,一旦离火即变硬。
  无欺的因果循环规律是遍知佛陀教法的特征之一,如果不经过求学就能成佛,那么因果正理怎么能称为真实的呢?如果不闻受佛法,仅仅修习禅坐等,就算暂时有所成就也会迅速地退尽。犹如金和银,虽然可以将之炼熔,但一离开火,它立即又会变回原有的坚硬状态。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三世因果,业报无虚,循环不失,故说此规律是无欺的,这是佛祖释迦牟尼在大彻大悟之后以无漏的智慧为众生宣说的。因果即是真理,也即是事实,同时具大权威。讲它为真理乃是从理说,性体本具妙理,虽欲明而不可圆解,故必须宣讲使人明然了知;言事实,乃从相说,显于一切人事,虽欲隐瞒而终不可得,故必须警惕地遵循其理;具大权威乃从用处说,施于一切众生,虽欲抛弃而无可代替者,故必须推广奉行。
  因与果的关系极为甚深奥秘,非凡夫人所能衡量。若以分别念观察因果,浊时众生烦恼无智,无明痴暗厚重,仅看表面现象往往容易引生邪见。不要说通达善恶异熟之间的关系,就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道理也是所知甚少。难怪现代人对因果生不起信心,一般人甚至科学家也只知花种与花之间大概的因果关系,更细微处,真正的奥秘或善恶因果之间的关系、十二缘起等规律,就只有佛才能完全了达。关于因果的无欺本性,《百业经》中有广说,敬请参阅。
  从佛陀的许多教言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弟子的要求:首先闻受佛法、取舍因果,然后精进修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如是长时精进,待功德圆满之时方得成佛。而现在有些人却认为修行不用求学,仅仅坐禅就能开悟证果。若是不闻思佛法,不积累资粮就能成佛,那因与果怎么会成为真实的呢?佛是真语、实语、不妄语的量士夫。释迦牟尼佛以遍知一切的智慧告诉弟子们,发起大乘菩提心的佛子尚需听闻正法,而且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积累二资才能成佛,何况一般愚痴少慧的众生。对上根利智、具大因缘的弟子来说虽有一生成佛的法门,但也都需要闻法及精进等因才能成就。米拉日巴尊者也说过:〃若不以本续密经为凭证,一切实修都是走上歧途的起因。〃
  如果没有广泛地听闻佛法,仅仅是闭关修行,足不出户,几个月乃至几年所得到的加持也很微弱,纵有验相也是虚妄。盲修者自以为闭目静坐几个小时便是禅定,并且把暂时压制烦恼后身心所得的一种觉受认为是修行的验相,孰不知这种所谓的验相,时间稍长就无法持续。有些初学者总喜欢请求:“上师,我不听您的课行吗?人生苦短,我要闭关实修,否则太浪费时间,求您一定开许。”上师听后苦口婆心地为他宣讲了闻法的必要和功德,可他怎么也听不进去,执意要闭关三年。但是才过三天,他就在关房里坐不住了,出关以后连暂时的觉受也没得到。相反一些稳重的出家人不断听闻经论教典以及上师教言,然后在具足定解的基础上精进修持,无有骄慢之心,他们修行的智慧和功德却在不断地增上,并且稳固。早期依止法王仁波切的大活佛和大堪布们有着深广的智慧、无碍的辩才以及不同层次的证悟,但他们仍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法王座前精进地听闻显密佛法的教义,唯恐断掉传承。修行人通过闻法,在心中生起殊胜的定解,如是才会对上师三宝生起不退的信心;遣除一切怀疑后,在修行的道路上才不会被烦恼、违缘所转。否则,不但修无所成,而且容易对佛法产生邪见。比如一人长期专修观音法门,却未得丝毫感应,那么他就会起烦恼乱分别:“观音菩萨的心咒我已念了整整十万遍,每天都是虔诚地祈祷,且从未间断过,别说现量面见本尊,就连梦中也未曾得到丝毫感应,看来这个修法没有加持,也不知是哪个害人的凡夫俗子所造。”如此这般,行者无疑已对佛法生起了严重的邪见。
  因此,闻法极其重要,不闻法而一心耽着修行的人,纵然得到一些利益,也会很快失去。就象金银一样,将其放置于火炉中,经烈火猛烧便能使之变软乃至熔化,但一离开火,金银立即就会恢复原有的坚硬状态。修法是有一定次第和条件要求的,若对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果不虚等教义生起坚定的正见,且对上师三宝生起殊胜的信心,那么行者就会自然而然地精进求学、积资忏罪,依此妥善的修法次第,佛道定能稳步速成。
  纯依智力细观察,能断过根即修习,
  否则久修反照旧,如涤身垢复沾身。
  单纯地去依靠智慧的力量仔细观察,能断除过患的根本就是修行。否则,若修持很长时间的行者仍然烦恼重重,那就好象洗涤身上的污垢一样,不久秽物又会重新沾在身上。
  智慧有多种,如世间智和出世间智,又如相似智与究竟智……究竟的智慧是佛性的根本,也可以说是一种了解,一种觉知。相对来说智慧是可以培养的:首先听闻有关的开示,或阅读有关的经论典籍,然后细细思维,对应自己的行住坐卧一切生活琐事如法修持。比如听闻了无常的教义,就应思维自己明天不一定还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