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102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

第2章

102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第2章

小说: 102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所立者。於中有二。初釋所立睿俊a後屗⑽牧x。解睿卸3跽岊}目。後顯論所依。正釋有二。初離後合。離釋有四。一釋大乘。二顯百法。三解明門。四辯論字。凡為釋名皆依六釋。方於名義而得顯然。故於此中先明六釋。而此六釋總名離合。謂要二法各有別體合為一名。如言金藏。金與藏別故名為離。同目一物故名為合。若唯一法無離合義不名六釋。如言無為。無為無離即無合故。其六者何。一持業釋。謂若有法依自業用而得其名。如言藏識。以識能藏體持業故。二依主釋。謂若有法依他士主而得其名。如言眼識。是眼之識名依主釋。三有財釋。謂若有法從所有物得其名。如他心智。智有他心。名從物故。四相摺尅V^若有法體用各殊同立一名。如言眾生。眾之與生體用別故。五鄰近釋。謂若有法名非本體。從鄰得名。如言念住。體雖是慧。住由念故。六帶數釋。謂若有法若體若用約數而顯。如言五眼。照境體用數有五故。即既顯六釋。次將釋名。言大乘者。謂菩薩乘。剋用理智而為其體。皆該周故名之為大。並能吖史Q之為乘。理智相對互為大乘。大之乘故依主釋也。理智當體各言大乘。大即乘故持業釋也。或兼教果即有四法。隨應皆有。綺互相望持業依主准前應知。此約菩薩所乘之法。若兼能乘菩薩人者。大之乘故依主釋也。偏就能乘菩薩人者。大即乘故持業釋也。此即總合釋大乘義。若瑜伽論等皆約法體。以七大義別釋大名。虛空藏經即約諸喻。舉諸佛法別釋乘義。恐繁不敘。起信疏明。言百法者。名如下列。心法有八。心所有法有五十一。色法有十一。不相應行有二十四。無為有六。法謂軌持。百者數也。法有百數帶數釋也。言明門者。明者是慧。慧能照法。法因慧顯。故慧稱明。門者通也。謂前百法通生明慧入佛境界至解脫處。故說為門。是明之門依主釋也。百法即明門持業釋也。小乘唯明七十五法。今大乘宗廣明百法。故言大乘百法明門。所言論者。問徵微釋論量正理教眨W徒。故稱為論。然論不同有其二種。一隨釋論。隨經律論而造解釋。如智度等。二集義論。採集諸義通釋諸經。如瑜伽等。今此通是二種論收。以釋經言法無我故。採集百法通解釋故。已顯別釋。言合釋者。大乘即是論所依宗。百法乃是論所顯理。論即百法能詮之教。然即大乘通其教理。其百法論亦通教理。以教對教。以理對理。大乘即百法等。皆持業釋也。以教望理。以理望教。大乘之百法等。皆依主釋也。更有別義。恐繁不明。正釋睿埂
    論所依者。然瑜伽論雖有五分。於中即無本事分名。若對法論有本事分。於中不明百法之義。然於今者以義取文。事謂體事。地謂依持。即彼體事有依持義。故地與事名異義同。有說本事廣論未譯。但錄名者是妄言也。以本地分義散文繁。於正法體未為百定。恐初學者迷法相門。怖文義海不能趣入。略錄名數以示方隅。但云文略非義略也。此舉初地所觀法故。故唯識論說。極喜地於多百門以得自在。多百門者。瑜伽論云。剎那能入百三磨地。淨天眼見百世界中。以威神力動百世界。往百世界供百如來。放大光明照百世界。現身百類化百有情。若欲留身住壽百劫。前後百劫各見分明。化百菩薩已為眷屬。正思正說百法明門。今此即當第十法也。
    論。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開曰。上釋睿俊O箩屛牧x。於中有二。初舉經問起。後依問辯說。此初也。言世尊者。即起教主。總上九號具包三德六義差別故名世尊。既具眾德為物欽重故所言說實為定量。即依所說以立論端。說一切法皆無我者。何等名為一切法體。云何此法復稱無我。非謂法外別問無我。
    論。一切法者略有五種。開曰。下依問顯說。於中有二。初顯一切法。後明二無我。初顯法中復分為四。一總標法數。二依標列名。三辯法次第。四別開法相。此初也。所言法者。軌持為義。軌為軌則。生物解故。持謂任持。守自性故。雖此二義亦通無我。顯不離前故不名法。然此軌持差別有五。一軌唯有體。無法非緣。不生心故。持亦通無。設無法體。性不捨故。二軌唯差別。緣無我等而生解故。持通自性。雖未生解。體不捨故。三軌唯有為。要成同緣方生解故。持通無為。雖都無相。不失性故。四軌唯後說。持通前宣。如立聲常。聲不失性。聞常無常方生解故。五軌唯能詮。要名句文方生解故。持通所詮。義亦不失。本自性故。故軌義局。持義即通。通局不同故軌持別。
  論。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開曰。此依標列名也。所言心者。謂八現識。由有三義並名為心。一緣懀Яx。攀緣思懀б磺蟹ü省6憣嵙x。是一切法之體性故。三集起義。集諸法種起諸法故。心即是法。持業釋也。下之四法當知亦然。心所有法者。謂樱饕獾取:阋佬钠鹋c心相應繁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畫師資作摸填採。心之所有。依主釋也。言色法者。變現為義。變為變壞。由彼手足乃至蚊蛇所樱鼘r即變壞故。現謂示現。若於方所所現骨瑣形顯等相而示現故。有處說。色對礙為相。對為樱鼘Α5K為障礙互相樱鼤r而障礙故。所言心不相應行者。謂得成就眾同分等。亦依色法分位建立。非如樱任ㄒ佬钠鸱睂凫缎闹尚氖滦木闵鷾缗c心相應。亦五蘊中行蘊所攝。簡行蘊中諸相應行。是故名心不相應行。此有四句。如理應思。無為法者。謂虛空等。自體凝然非三世攝。無生住等行所遷故。其性清淨無有漏染。非業煩惱之所為故。具此二義名曰無為。
    論。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開曰。此辯法次第也。一切法中心最勝故。故最第一明其心法。謂此心法勢分用強。緣懀У乐行耐跤|勝。故契經說。心遠獨行染淨由心。士夫六界心能道世間。心能遍攝受。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隨行。是故論言一切最勝故。雖由作意警而方生。及心生已依心而住。如臣引王。非臣勝故。心起必有心所相應故。此第二明其心所。是故論言。與此相應故。心所與心有四等義非定一異故成相應。故唯識云。而時依同所緣事等名相應義。一體等。各有一體故。二依等。同依一根故。三緣等。同緣一境故。四時等。同一剎那故。若依小乘。同一行解。如同緣一青俱作青解故。今大乘宗不許同行。了別領迹茸饔酶鳟惞省S伤拱俗R雖各一體。而時依境不必皆同。是故諸識非相應也。心心所起必現色影故。次第三明其色法。是故論言。二所現影故。謂若心起託境方生。必變色影當情而現。故諸色法皆不離心。無有一色非心變者。如地獄卒鬼見膿河眼外毛輪夢中色像。皆自心變都不離心。此心豈唯變色法耶。答。就粗顯著且說色言。為破離心有實色執。實色尚爾。況非色乎。心心所色必有分位故。此第四明不相應。是故論云。三位差別故。如唯識論顯此義云。得非得等非如色心及諸心所體相可得。非異色心及諸心所作用可得。故非實有。但說色等分位假立。此定非異色心心所有實體用。許蘊攝故。如色心等。若異心等。或心心所及色無為所不攝故。如畢竟無。定非實有。前明諸法後顯法性故。次第五明無為法。是故論言。四所顯示故。如唯識論顯此義云。然諸無為所知性故。或色心等所顯性故。如色心等。不應執為離色心等實無為性。若異心等。非法性故。故依前四顯示無為。雖與諸法體不相離。而與諸法亦非即一。由常無常性各異故。如是次第總結前說。汎論諸法次第有五。一者生起。十二支等先因後果次第生故。二者觀行。如四諦等先果後因次第觀故。三者粗細。如六度等前粗後細次第修故。四者勝劣。心心所等前勝後劣次第有故。五者言說。如正斷等雖無前相次第說故。於前五法而配屬者。心心所色不相應行而有生起勝劣次第。兼說無為粗細次第。有為事粗無為細故。小乘則依粗細次第故以色法而為其初。一切法中色最粗故。亦依觀行以不淨觀佛法要門依色法故。不許諸法心所變故。不以心心為最初也。
    論第一心法略有八種。開曰。次下第四廣辨法相。辨前五法即分為五。初心法中復分為二。初標數後辨列。此初也。謂此心法諸教異說。若小乘前及大乘中。隨轉理門但說前六。仍亦不許一念並生。故於見在隨起一識。楞伽經等開阿賴耶染淨二位說有九識。若攝大乘依前六識根境識三立十一識。深密等經於阿賴耶通。別分位立七種名。攝論所說一意識宗不開前六。但總說三。如是等教處處非一。今剋體說但有八種。諸教多少隨開合故。
    論。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開曰。此辨列也。然此八識拢檀笞凇O鹊陆杂姓麻T廣釋。今開略論未可文繁。就要而明十門分別。一釋名顯體。二心所相應。三所緣境界。四諸分行相。五諸量同異。六諸受有無。七所依多少。八所緣所闕。九能所熏異。十斷常體殊。此十義門諸論雖說。而唯識論具而且明。今者多依唯識文釋。初顯名體復有四句。或有教說通中別名。八雖通名為心意識。依相增說心意識殊。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性審思量為我相故。前六名識。了境相粗勝餘識故。此於通中顯此別名。或有教說別中別名。且前六識雖別名識。依根境用各立三名。依根方名名眼識等。眼之識故並依主釋。隨境立名名色識等。識有色故並有財釋。隨用立名名見識等。見即識故並持業釋。今此論說隨根立名而不隨境立識名者。隨根立名具五義故。五謂依發屬助如根。一依眼之識故名眼識。要根不壞依眼識生。縱色現前盲不見故。二眼所發識故名眼識。如病損眼識並見黃。不由色壞識謬見故。三屬眼之識故名眼識。眼識種子隨眼種生。不隨色種眼識生故。四助眼之識故名眼識。由識合根有所領受。根有損益非由色故。五如眼之識故名眼識。如根能照定是有情。色於是中非決定故。眼識既爾。餘識准之。隨境立名。雖順識義。但依五根未自在說。若自位諸根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即令六識有雜亂過。隨用立名當知亦爾。但所隨根無相濫失。又第六識楞伽經中更立別名分別事識。分別內外種種事故。起信論中名分離識。別依六根取六境故。其第七識通中別名名末那者。此譯名意。恒審思量為性相故。此名何異第六意識。此持業釋如藏識名。識即意故。彼依主釋如眼識名。識異意故。此意別名復有三種。一補特伽羅我見相應名染污意。二法我見相應名有覆意。三平等性智相應名清淨意。初通一切異生相續二乘有學七地已前一類菩薩有漏心位。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次通一切異生聲聞獨覺相續一切菩薩法空智果不現前位。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後通一切如來相續菩薩見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現在前位。彼緣無垢識等起平等性智。其第八識差別名者。此依位別有三種名。一名阿賴耶此譯名藏。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前七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